2020年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以 xx 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建设为抓手 , 根据师范专业 认证和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 , 聚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成长,增 强专业自觉,促进内涵提升,稳步推进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提高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和能力 1. 定期开展学习,提升师德修养。增强教师职业使命感、责任 感和专业自觉 , 建立旨趣高远的教师职业精神底色。 2. 弘扬校训,增强专业自觉。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研讨,总结专 业办学经验,弘扬“真实”、“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校训,增强育 人意识,促进学术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育人能力。 (二) 加强教研室组织建设 1. 妥善做好教研室调整。根据学科背景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合 理安排教研室。 综合考虑专业发展、 协调管理能力, 选聘教研室主任。 2. 建立教研室例会制度。围绕“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确定具体 的教改命题,定期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实现教研活动常态化。 3. 建立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学研究制度。促进备课、听课、评 课常态化,并做好公开教学、听课、评课资料的,取长补短,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4. 引导教师确定课程教学“主攻”方向。建立一门课程为主, 一到两门课程为辅的教学格局, 开阔教学视野, 提升学科融通的能力 和水平。 (三)推进实践导师队伍建设 1. 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幼儿园教师结对,开展幼儿园 教育研究, 赴幼儿园开展专业实践不少于 3 次,加强专业理论教学与 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2. 聘请幼儿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担任实践导师。以幼儿教 育研究和师范生实践指导工作为纽带, 聘请实践导师, 组建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专业发展共同体, 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渗透融合, 逐步形成“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 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每周一下午第三课为班主任例会,开 展班主任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研讨,增强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引导 意识,围绕学生成长,举“案”说“法”,形成学生品德成长教育系 列,打造乐教、善教的班主任团队。 2. 建立年级组协作制度。确定年级组联系人,定期组织开展年 级组学生工作研讨, 形成年级组联动机制, 营造更为浓郁的专业发展 氛围。 (一)探索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南通大学和 xx 第二师范学院的联系与合作, 完善 “3+2”、 “5+2”专本衔接人才培养,建立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二)落实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根据 xx 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 加强与 幼儿园实践基地的联系, 以 xx 级 xx 省男幼师和南通市学前教育专业 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试验,探索校园协同培养机制。 (一)强化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 1. 深入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 文本,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确立“课程资源意识”,梳理知识体 系,尝试资源开发,建立以教学微课、知识点、能力点为单位的学习 资源库,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资源。 2. 开展案例教学、小组学习等模式探索,推动教学改革,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 3. 以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为突破,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组织教师 尝试微课设计、录制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微课教学和“三业杯” 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4. 理解和把握专业文化课程在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中的地位和作 用,找准自身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的“结合部”,重构专业文化基础 课程内容,形成学科研究和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提高学术研 究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更好地服务自身专业成长和人才培 养。 (二)提升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质量 1. 构建科学合理的技能课程体系。针对生源特点,立足人才培 养全程,开展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步形成适应不同学制 , 建立目标明确、内容清晰、 方法有效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训练和考 核体系。 2. 加强技能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集体授课、小组辅导与个别辅 导,形成面向全体注重实效的教学模式。 3. 抓好技能实训。规范早晚练功、自习课训练内容,做到有计 划、有实施、有检查,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 4. 做好过程性评价。通过平时检测、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 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分析,并以此改进教学。 5. 推动技能考级。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弹 唱和舞蹈考级, 引导专业技能课程教学, 推动形成技能学习的自觉氛 围。 6. 搭建艺术实践平台。通过职业技能汇报、技能大赛、艺术实 践教学成果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培育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 总结课程探索经验,优化和提升《奥尔夫音乐教学》《幼儿体 育游戏》 《育婴师》 等课程,形成特色课程。 对接学前教育改革实践, 探索《幼儿戏剧活动》《幼儿文学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选修课 程,提升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 (四)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1. 加快实训平台建设。根据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和卓越教师计 划培养改革项目的要求,加强总体设计,合理制定方案,开展实训平 台建设,积极配合后勤部门组织施工,建成幼儿心理与行为观察室、 感觉统合训练室、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实验室、 儿童游戏功能与玩具开 发实验室、 奥尔夫音乐教室等校内实训教室, 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 供硬件设施基础。 2.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增进相互沟通,逐步形成稳定的高质量 导师队伍,建立高效的实践指导机制。 3. 构建教育实践系列课程。进一步总结“全程全景”教育实践 课程经验, 分别针对三年制高中起点、 五年制初中起点生源特点和培 养过程, 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实践系列课程, 提高教育实践课程 实效。 (五)优化专项课程建设 1. 深入研究学前教育专业“ 5+2”专转本、基本功大赛、教师招 聘、教师资格考试等要求,把握要点,进行资源开发,注意资料的搜 集和经验总结,形成科学的复习辅导方案。 2. 根据学生专业成长需求,弥补学校课程的不足,明确主题, 邀请专家、 名师开设讲座, 形成系列专题课程, 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六)推进教材建设 根据卓越教师计划培养改革项目要求,高标准选用教材,完善 课程教材体系; 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幼儿园课程改革, 成立 教材编写团队, 加快教材开发, 形成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系 列。 (一)加强专业成长指导 1. 形成指导方案。按照学年段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包 括专业发展规划、技能训练指导、经典阅读指导、教育实践指导、招 聘就业指导等多个项目,形成专业指导系列方案。 开展专业比赛。围绕教育实践、读书、技能发展等,分年级组 织开展教育理论素养测试、 教育活动设计、 教育实习故事、 教育随笔、 小论文、弹唱、舞蹈、绘画等比赛,为专业成长提供展示平台。 (二)建立专业成长档案 发挥定向生培养的辐射作用,推广建立专业成长档案,展现专 业成长轨迹, 增强学生成长的自觉意识, 也为提供个性化指导提供依 据。 (三)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1. 探索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加强团总支对学生会、 团支部、 班委会工作的指导, 注重学生干部培养, 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学生自 主管理机制。 2.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和支部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弘扬 正气,促进良性互动,提高班级凝聚力,营造互相关爱、团结向上的 成长氛围。 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