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工作总结范文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 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近年来,三都县各 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 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 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   20xx 年,根据国务院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 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 500 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 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 年我县 14—35 岁农村青年 6.6 万余人。其中男性占 53.5%,女性 46.5%。其 中 17—40 岁外出务工青年占 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 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近几 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 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 “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 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 8o% 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 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 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 20xx 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 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 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 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 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 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 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 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 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 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 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 l 和互动过程,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 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 业化发展注入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 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 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平均 纯收入为 3000 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大约高出 1500 元 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 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 费水平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 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 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 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 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 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 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 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 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 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 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 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 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 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