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学疫情期间冬季常态化防控方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校开学疫情期间冬季常态化防控方案2

学校开学疫情期间冬季常态化防控方案2‎ 一、实施错时上下学 学校可分年级错时到校,分年级、分班级分批放学离校,切实防止校门口学生和家长大量聚集。家长接送孩子时须戴口罩(应根据防控的最新规定调整戴口罩的要求)。‎ 二、晨检 ‎(一)师生员工进校园须戴口罩(应根据防控的最新规定调整戴口罩的要求),并必须接受体温检测、报告是否有可疑症状情况,进教室或办公区域前应先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 ‎(二)中小学校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幼儿园幼儿入园进入班级前,卫生保健人员对幼儿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询问和观察要点包括:‎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水银体温计腋下温度>37.3℃,其它类型的体温计或检测设备以此为标准提前校对)、咳嗽、乏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流涕、咳痰、结膜充血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黏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肌肉酸痛、黄疸、结膜充血、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三、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 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在卫生保健人员指导下,班主任负责开展全日健康巡查,并做好记录。幼儿园幼儿在园期间,带班教师、保育员在卫生保健人员指导下负责开展全日健康观察,并做好记录。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要点同晨检,有条件的应对师生员工每日下午2点前加测一次体温。寄宿制的学校可以酌情在晚上开展一次晚检。‎ 四、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①第一接报教职员工要迅速安排有相关症状的学生至临时留观区,立即给发热学生戴上口罩;‎ 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指导家长按照操作要求将学生送 至发热门诊就医;‎ 加强相关区域消毒;‎ 将相关******备案(应 根据疫情的变化,通过联防联控机制确定需要备案的条件);‎ ‎⑤根据学生就医情况,若有家长询问,及时做好通报解释工作。‎ ‎(2)学生出现聚集性发热、咳嗽等症状,学生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人员(5例以上)患发热、咳嗽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症状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上课史,对于出现症状的个人的处置与上述第一条相同。应立即将出现聚集症状的班级、宿舍其他人员临时隔离,***及疾控部门(***),在其指导下开展消毒、隔离、调查等措施。同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后续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解除临时隔离。‎ ‎(3)学生被确定为疑似病例,学校明确专人配合疾控部门来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工作,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与管理。对疾控部门确定的密切接触者,配合联系家长做好集中隔离观察工作。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学校开展消毒等工作。学校要根据预案,做好与家长和社会沟通工作。对取消疑似病例的情况,即时解除相关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 ‎(4)学生被确定为确诊病例,继续开展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并继续做好与家长和社会沟通工作。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学校开展消毒等工作。‎ ‎(5)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寝室、一个班级、一个楼栋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学校领导一线指挥、二级部门联动(划定临时隔离区域、消毒、人员移动控制等)并报告属地教育局及疾控部门进行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处置、区域隔离、终末消毒等。必要时学校依照有关规定采取班级或全校局部或全部停课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五、因病缺勤缺课报告及病因追踪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做好每日缺勤缺课学生和幼儿登记、网络直报,并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家长调查了解原因,若因疾病或不适症状导致,应继续询问所患疾病或症状信息。对于疾病信息,须请家长提供医疗机构诊断证明材料;对于症状信息,须询问并记录完整。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继续落实每天“零报告”“日报告”制度。‎ 六、重点区域防控工作 ‎1.卫生保健室。疫情控制期间,卫生保健室接到师生员工发现的具有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信息,应立即核实并上报,询问假期至今的旅行史和有关接触史等信息,做好临时看护、转诊和记录。加强场所消毒、个人防护和隔离消毒。‎ ‎2.餐饮场所。食堂公共区域在使用期间保持开窗通风的基础上,每日上下午3次通风。食堂餐桌椅每日上下午使用有效浓度为10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或1%过氧化氢湿巾或消毒液或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消毒2-3次。食堂后厨按食品安全标准加强消毒、清洁。食堂员工按食品安全标准加强晨检,佩戴口罩、手套、帽子开展工作。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增加日常清洗频次,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清洗,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疫情防控期间,应以套餐形式供餐,暂停自助选餐,缩短选餐时间,避免过程中飞沫污染。在班级用餐的,须督促学生将桌子清理干净,中小学可分批用餐。师生员工用餐前要洗手。有条件的,使用免洗手消毒液。‎ ‎3.学生公寓。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宿舍、卫生间、公共浴室等公共区域消毒,每日有效浓度为10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或1%过氧化氢湿巾或消毒液或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向学生提供个人消毒及防护用品。宿舍应建立健康观察与报告制度,做好通风和卫生整洁。‎ ‎4.校内公共场所。教室、实验(实训)室、体育馆、图书馆、办公室等公用空间,学校行政办公窗口部门,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在入口醒目位置应放置免洗手消毒液。疫情解除前停止使用空调系统。每日对公共设施进行消毒,使用有效浓度为10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或1%过氧化氢湿巾或消毒液或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话筒、键盘、电子教鞭、考勤机、讲台把手、校内ATM机等设备可用75%酒精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校内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有条件的,在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并提醒注意手卫生。‎ ‎5.校车。校车等学校集体用车车辆每日通风。校车等学校集体用车配备体温测量仪、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剂、呕吐包和医疗废物专用袋等防控物资。每次使用后应消毒,消毒方法为75%酒精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或者500mg/L有效氯溶液喷洒并密闭30分钟。驾驶员工作期间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乘坐校车等学校集体用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均须佩戴口罩。乘坐校车等学校集体用车的师生员工上车前测量体温37.3℃的,不予上车。‎ ‎6.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须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体温不超过37.3℃并无相关症状者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 ‎7.厕所。学校厕所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专人管理。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及时清洗,做好包括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环节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厕所的洗手设施应完备,宜配洗手液,有条件的使用感应式水龙头、擦手纸或干手机。‎ ‎8.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临时留观区产生的垃圾尽量用医疗废物专用袋及时清运(结合学校情况)。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含1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