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汇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汇报

语文论文之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汇报 ‎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经过几年的改革,实现了课程的重组和编写。纵观新教材,内容变了,要求变了。课后习题精简了,突出了“语言实践”或者说“拓展延伸”,其意义旨在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至于课后设置的选做题,供师生自行选择,体现了教材的弹性。总体上新课改后,更多地体现出了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的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促使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  就我地语文学科教学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 课堂内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情况:教师讲课的时间在35—40分钟左右,学生活动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当堂练习正确率达30左右;学生发言在5—8人的情况居多;学生发言在10人次以上较少,如果将其归结为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言, 演讲、对话型的课偏少,纯讲授的课较多。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大多认为讲得好的受欢迎。‎ ‎  2、 教师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机会的情况: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水平高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少。课堂教学纵向程序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式 ‎ ,教师一般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几个思维较快的学生随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说对了,教师便重复一遍,接着便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自问自答。‎ ‎  3、 教学的终极目的的表现: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师占大部分,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同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占很少,传授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就更少了。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的虽然多,但真正积极参,取得教学实效的却很少。‎ ‎  4、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不齐,教具不多,很难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媒体很难运用到常规课堂当中去,在教具的使用方面还不如八九十年代的幻灯和录音设备的大面积运用。教师自制教具的积极性也不很高,仅在低年级教师中还有一部分热衷于制作卡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没有趣味性。‎ ‎  5、新教材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到最后还是回到传统教学中的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  6、教学目标没有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是定位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有的甚至连这最基本的“‎ 听、说、读、写”都不能深入到位。繁琐的分析还没有退出语文教学的舞台。‎ ‎  7、 课堂教学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学密度太大,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学容量不当,从初一起就一味地“瞄准”中考,盲目加大深度、难度,甚至无限“拓宽”知识,超过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部分教师的惰性心理导致教学方法陈旧。由于这些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对教改的新成果抱轻视态度而不学习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法,不管教材的变化,不顾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或照书所讲,一板一眼生怕学生少了什么似的“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听不进去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潜能,致使课堂纪律乱,学生厌学。教学方法单一粗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个别的教师对学生动辄训斥、挖苦、讽刺、甚至体罚。 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看法。随意中断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缺乏及时的鼓励,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发展。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公平。偏爱优生,讨厌差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抽问,中上等生回答占多数,公开课中的抽问,更与差生无缘。 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姿态。 批评学生时,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部分教师严守“师道尊严”,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守纪,认真听讲,不许“乱说乱动”‎ ‎。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责学生“上课讲话”“不动脑筋”等上,浪费了教学时间,割裂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僵化,严重者导致教师自己也无法上课。‎ ‎  根据我地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学引导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把学习语文知识引领到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层面上来。要学生有创新,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深入钻研。‎ ‎  综上所述,我地语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是:‎ ‎  教师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该怎样教?‎ ‎  怎样才能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  面对新教材,面对教学新理念,我们的困惑还有很多。希望上级领导专家能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相信有专家的引领,我地教师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教语文,踏踏实实的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的母语。我地的教育教学一定会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