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路 高三地理教学内容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其中自然地理(必修Ⅰ )是高考地理中最重要、最困难的知识点,也是学生高考成绩拉开分距的地方,因此,我们的前两次月考地理试题难度都很大,特别是第二次月考试题难度更大,从第一、二次月考成绩来看,学生的地理成绩普遍偏低,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是认真的,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连续两次考试地理成绩都不理想,这对很多学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还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地理吗?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在第三、四次月考出题时,我们及时地做了调整,降低难度,更多的考查主干基础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了付出就有回报的快乐。 前四次月考地理成绩 文1 文2 文3 文4 文5 文6 文7 第一次 54.6 55.7 44.7 42.8 66.2 66.7 65.9 第二次 43.9 49.8 40.1 36.1 63.8 63.0 64.1 第三次 54.1 58.7 44.2 48.8 67.5 72.7 69.4 第四次 51.9 58.5 50.3 43 70.1 71.7 71.6 为了检验学生对自然地理原理、地理事物和现象运动过程、地理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自然地理知识是否落实到区域地理中,反映作业是否落实、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课后是否认真钻研等问题,根据学校教科室安排,我们决定第五次月考地理由高中部地理试卷命制组成员集体命题,而且大部分题目准备自己原创,针对我们同升湖的文科实际情况。另外,我们认为好成绩还可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特别是我们的应届班学生,他们现在需要一次好的成绩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需要一个继续认真学习地理的理由,基于以上情况,便诞生了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的命题思路。 二。命题分工 为了保证试卷的质量,我们决定地理全体命制组成员都参加第五次出题,而且进行了详细分工,并明确了原创要求。 吕健负责“天气系统和气候”部分和组题合卷、审题;胡耀盛老师负责“水”(河流、地下水、洋流等)部分;黄卫老师负责“自然带、土壤、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部分;庄雪华老师负责“地球运动”部分。 另外,还对试题有一个特殊要求,各位命题老师要将所命制题目的自然地理知识放到世界和中国的某个区域中,把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很好的结合起来,因为我们正在复习区域地理,而且这也符合高考题的要求。 三。试卷内容分析 1.试卷结构 (1)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50分,占50%;非选择题50分,占50%。 (2)内容比例:地球占6分;大气占32分;水占22分;自然带、土壤和灾害占40分(总分100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自然地理知识都放在世界和中国地理区域中。 (3)范围和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由于应届班和复读班的教学进度有差别,应届班慢一点,所以以应届班的进度为准,考必修Ⅰ 、世界地理和部分中国地理,试题内容排列顺序为第四、三、二、一单元,而且先易后难进行排列,便于学生做题。 (4)题量:考虑到考试时间是90分钟,满分为100分,本次月考试题共28道题,其中选择题25道题,非选择题3道题。 2.试题特点 从整个试题看,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意图十分明显,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地理原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运动过程、生活地理等等,对平常地理教与学起着一种正面的导向作用。 (1)原创题为主导 每一次月考试题都需要高质量,也需要我们自己的原创题。我们地理试卷命制组高度重视,先分工,提要求,把握方向,把自己平常的原始积累和体会心得亮出来,做出高质量的原创试题;然后,多次开碰头会,交流想法,取长补短,及时修正;最后,由组长合题,确定最好的组题,对原创题的选项、问题做最后的修订、补充。 为了降低难度,特意对老师们做了要求,在原创题中少设陷阱、少转弯。 (2)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选择题部分考查了等值线(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地质年代、地域分异规律、洋流、天气系统、气候、地球运动规律和原理,还有世界和中国的重要区域。非选择题部分考查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中国区域为例);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及对应的自然带(特殊性),地质构造 ;世界重要或典型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特征、降水特征及成因、河流水文特征等),这些知识点都属于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3)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应用 本套试题重点考查自然地理中的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如选择题1——6、14——22题;考查世界某些重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表现和利用,如选择题7——10题;考查地理规律及其表现,如选择题14——15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计算,如选择题23——25题;非选择题26、27、28题重点考查世界和中国某些重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表现,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体现地理特色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也是地理学科所拥有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本套试卷共有11幅地图,大部分地图在平时复习中常见。把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既考核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同时还考核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生活地理的应用和考查 生活地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也很感兴趣,在这套试卷中体现明显,如选择题1——3题,引用世博材料,考查世界重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植被、气候等);选择题18——20题利用所学的气候知识解答瓜果蔬菜生产中的问题;选择题21—— 22题以广州亚运会为题材,考查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天气和气候知识。 3.试题不足 (1)个别试题限制性条件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选择题第3题的问法不严谨,答案可能产生争议。 (2)覆盖面有待拓宽,还可以增加一道非选择题。 四。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成绩 文(1) 文(2) 文(3) 文(4) 文(5) 文(6) 文(7) 平均分 54.1 67.3 48.2 46.5 72.2 73.9 75 成绩出来后,觉得跟我们设想的相差不多,全年级平均分约为63分左右;三个复读班平均分在72——75分之间,属正常范围;但是,四个应届班比我预先想象的要差一些,特别是文(1)、文(3)、文(4)三个班。 在这里,把每个班的80分以上和60分以下的人数统计如下: 文(1) 文(2) 文(3) 文(4) 文(5) 文(6) 文(7) 80分以上 3 3 0 1 12 15 15 60分以下 22 4 14 20 7 6 2 2.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在改卷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自己发现了很多问题;过后,跟学生交流,更具体的了解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读题干、读地图的问题 例如选择题第2、4题,答案可以从题干中读出来;选择题第16题,其答案可以从地图中读出来;非选择题第26题的第一小题的答案可以从地图中读出来;第28题的第一小题的答案也可以从地图中读出来。 (2)基础知识不熟悉,掌握不牢固 本次试题的选择题基本上为基础题,选项中的陷阱少,几乎无难题,没有得到36分以上的话,说明基本功还有待加强。例如,选择题第2、3题;第16、17题;第23、24题。 (3)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 例如第26题的第(1)题;第27题的第(2)小题;特别是第28题的第(2)小题。 (4)逻辑思维和推导能力有待加强,理解地理事物运动过程和地理原理及运用能力欠缺。 例如,选择题的第23—— 25题是一道考查地球光照图、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计算的较难题目,明显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原理、计算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思维混乱,知识的综合能力有限,我觉得这与平常的听课、作业是否落实有关。 五。教学建议 1.课堂容量大小的确定。 我觉得不宜过多,多了学生消化不了,看似老师讲的漂亮、面面俱到,其实效果并不见得好。 2.基础知识的落实。 有的老师课上得非常好,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什么原因呢?我觉得与落实有关。那么,怎么落实呢?我认为有课堂的落实、作业的落实、学生作业和考试中错误更正的落实等等。 而且每次改卷的时候,我们老师总是感叹题目这么简单、基础,而且课堂上也都讲过了,但学生就是做不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老师反思了吗?你的课堂落实了吗? 3.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与训练 近年来,高考地理的命题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为宗旨,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时要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和训练。 4.精练精讲,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第一轮是“地毯式复习”,应注意精选习题、精练习题、精讲习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本套试题的第1——3题,4——6题,11——13题,23——25题,以及第27、28题。 5.适当加强文字组织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学生对于地理简答题的解答,应该尽可能做到书写逻辑严密、文意顺畅,还尽可能多用地理术语答题,这样的话,教师改卷时就比较容易判断考生的解题是否“踩点”或“踩了哪些点” 。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对文字的组织、层次的划分以及措辞的准确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考究,从中不断地加以总结,从而真正提高思维方式的科学性、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减少由于文字表述不当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