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意见存在问题情况汇报调研报告
1617 2020年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意见存在问题情况汇报调研报告 一、全县中医药事业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均。尤以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缺失、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据2015年底统计,县中医医院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10.21 %,门诊处方中中药处方占比为62%,病房中医药治疗率86.5%。目前,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配齐开展中医药服务必备的中医诊疗设备,并能运用中药饮片、针灸、康复理疗等6种中医药技术方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占总服务量比例为34.63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为平均36%左右,每万居民有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低于0.4。但仍有部分乡镇卫生院、地名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低于20%。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基层中医药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设备及人员配备差异大,技术实力不强,出现“有设施少人员,有人员少设施,业务多广而不精专”,无法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二)医保报账项目及比例限制,影响中医药优势无法全面发挥。一是中医药治疗在部分疾病诊治中,尤其是运用康复理疗、针灸、中药等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的项目,老百姓因“看病贵”不愿用,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中成药在使用过程中受住院费用药占比影响,医务人员因“怕处罚”不敢用,限制了中医药诊疗的发挥。三是中医药服务收费低和缺少必要的中医药治疗项目的门诊医保报账。医疗机构因“收入少”不开展,影响了中医药技术的推广。 二、中医药发展建议 (一)医疗事业因人而兴,因人而废。医院有了优秀的医务人员,才能“留的住、治得好”病人。注重人才,不但要引进优秀医疗人员,也要注重在岗人员培训。一是建立中医系统培训机制,从基础到诊治的培训(建立医疗教学系统,聘请名医、名师讲授中医理论,免费开展人员培训),从理论到实践的培训(建立中医师短期进修培训,每3年或5年培训3-6月,用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二是完善中医医师培训薪酬制度,给予参训医师全薪全酬,让医生愿意参加培训。三是鼓励技术创新,实施名医计划,对取得重大成绩的个人,给予补助,激发创新积极性。四是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医师或名老中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者定期出诊、巡诊,探索开展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的县乡一体化中医药服务,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患者愿意接受中医药服务。 (二)完善中医药发展规划,加大对中医机构的扶持。一是结合医疗机构特点,有步骤、有计划的重点设置、集中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以点带面发展,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业务收入所占的比重,并实行考核和奖惩。二是做好组织和管理措施,逐步将中医药技术较好的中医药人才汇聚到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壮大、稳定中医药人才队伍。三是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确定自身重点发展的中医药特色医疗,凸显其中医药特色服务,进行考核评价,作为政府扶持、补助中医药服务的基础性指标。 (三)以医改为契机,重视中医药改革。医保部门考虑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和差异,在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医保政策和规定。一是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中医适宜技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提升医保住院费用报账比例。二是将部分中医传统诊疗项目,如辨证施治、针灸、正骨术、刮痧、推拿、点穴、敷药等纳入门诊报账,即可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也可降低住院率。三是将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激发医患参与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以分级诊疗为载体,探索开展部分住院病人(二级医院转一级医院疗养患者)在上级医院购药纳入报账项目,解决基层中医药物不能满足患者需要的难题。五是取消或降低中药、中成药的药占比,提升中药、中成药的使用率。六是探索以奖代考的机制,减少考核考评,还医务人员于医疗,做到术业有专攻。七是探索适应中医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解决中医药人员收入、培养等问题,建立一个既适宜中医药发展,又留得住人才的薪酬制度来保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