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计划总结之《画家与牧童》听后感
语文计划总结之《画家与牧童》听后感 今天看了《画家与牧童》的课堂实录后感受颇深: 1、马老师的拓展感悟与众不同。在引导赞美画家的画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先看画家的画形象导入;然后出示一组相关的词语,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让学生赞美有词,潜移默化地理解了这一组词语;最后让学生用上所给的词语用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来夸赞,让学生既学会了谈自己的感受,又学会了这几个词语的运用。 2、插图与文本是紧密相连的。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把它们的界限划分的很清楚。马老师的图文结合是个典范。马老师让学生辨别图中谁是画家时,不是简单的介绍或辨认,而是让学生把观察与读书结合起来——“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确认他是画家?” 3、识字方面的两点疑问。 (1)我认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更利于识字教学。马老师注重了生字的音和形,也通过动作体验或谈体会等方式理解字义。但是我觉得生字与文本的联系似乎不太紧密,特别是字义与文本的联系,这样不利于理解课文。如果有些词语在阅读、学文的过程中,结合文本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字词的意思是不是更锦上添花。 (2)教师检查生字时,只是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会认和会写字。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生僻字,这个盲点该如何处理呢。所以我认为是否可以让学生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或小组合作交流会不认识的字,自学生字阶段不能完全放手,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然后再检查目标中的字。 以上几点只是我的拙见,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