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家政服务消费投诉调研报告2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家政服务消费投诉调研报告2篇

2021 家政服务消费投诉调研报告 2 篇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奎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普通消费者家庭引入家政服务现象越来越多, 促使家政服务行业不断扩张。市工商局组织人员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结合消费者协会数据, 详细统计了全市家政服务行业的消费投诉情况,认真分析了造成当前家政服务行业消费投诉 集中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监管建议。 一、家政服务行业消费投诉现状 (一)合同类投诉比较普遍。这类投诉的具体表现:一是合同规定模糊,对具体细 节约定不明。一些家政合同中提到“约定人员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服务,家政公司要提供其他 服务人员”但“自身原因”的具体范围没有作进一步明确规定,导致部分家政公司随意调换 服务人员。二是家政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提供服务,存在服务滞后、服务延迟的现 象。三是家政服务人员由于自身原因突然离岗,家政公司未及时找人替岗,或者替岗的服务 人员不符合合同约定。四是一些家政机构先把价格标注的相对较低,待服务人员开始提供服 务时,再以多种理由临时加价,或者违反合同约定减少服务项目。 (二)欺诈类投诉呈现多样化。该类投诉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一是“家政托 儿”欺诈。部分采取中介模式经营的家政公司雇佣家政明星人员做“托儿”,业主相中的服 务人员与真正服务人员不一致,其目的在于收取一次性中介费用。二是虚假广告欺诈。部分 家政公司在街道、居民小区内发放内容含有“专业”、“全能”,“荣获某荣誉证书、资格证书” 字眼的宣传广告,吸引客源,或在广告中承诺一些事后不能兑现的条款,比如:“如果保姆 不满意,可以多次调换”、“如果介绍保姆不合格,可以申请退还押金”,导致业主在接受服 务后对服务项目无法满意。三是无合法主体资格。部分经营者在未取得合同主体资格和正规 经营场所的情况下,仅以电话联系的方式从事临时性无照经营家政服务行为,通过发布广告 电话招揽生意,临时“招兵买马”家政服务人员,一旦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消费投诉,则立即 解散,消费者受损利益无法得到赔偿。四是“会员卡”式欺诈。部分家政公司以“会员优先、 价格优惠”等名义拉拢消费者办理会员卡,并交纳数目较大的会员费,但事后承诺常常不能 兑现,预付的会员费却不予退还。 (三)质量类投诉较为典型。该类投诉主要集中在家政公司服务质量方面。一是“以 次充好”。一些规模较小的家政机构,为减少成本,使用自己勾兑的清洁剂等材料,一方面 不能达到服务标准,另一方面劣质的洗洁剂易给 LED 等设备造成损害。二是“道德风险”。 由于少数家政服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较低,部分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财产安全无法得 到有效保证。三是“名不符实”。据消费者协会统计,当前多数家政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达 标准,尤其在育婴师、“月嫂”等需要特殊服务领域,目前仅有 30%的服务人员取得了正规 的资质证书。 (四)“私约”类投诉维权困难。个别家政人员在服务一次或几次后与消费者签订 “私约”,让业主交纳定金,建立业主与服务人员单边联系,避开家政服务公司,逃避中介 费用。一旦服务出现纠纷或是服务人员由于个人原因中途突然离岗,业主维权常常处于“找 不到人、公司不管、投诉无门”尴尬局面。 (五)“保险类”投诉约定不明。由于现在家政有许多时候是高空作业,并缺少相 应的防护措施,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危险,而部分家政公司没有为 服务人员购买人身保险,在与业主签订合同中也没有明确约定。所以在出现事故时纠纷不好 解决,有时需业主承担不利后果。 二、家政服务行业消费投诉较多的原因 (一)法律盲区,管理欠缺。家政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雇佣关系, 并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由于家政服务业本身的性质特殊,如工作时间、福利待遇、 劳动保障等,都无法用《劳动法》来规范,因此家政服务业被排除在《劳动法》适用范围之 外。目前,没有一部调整和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全国性法律或法规,仅有一些地方的服务标准, 导致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障和工作期间的伤害、致残等问题无法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供求 双方均存在后顾之忧,致使家政服务员不稳定,工作积极性偏低,更谈不上规范的管理,由 此产生的纠纷不断。 (二)培训不够,素质不高。目前家政服务业主要的从业人员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 城市下岗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家政公司单纯追求利润,缺乏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 和管理,这些因素致使家政服务的从业人员质量良莠不齐,客户对家政服务员提出的素质要 求难以实现。市家政行业中,参加家政培训持证上岗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仅占 30%。同时, 由于没有实行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家政服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素质难以提高。 (三)把关不严,诚信缺失。家政市场准入要求不高,一些无照经营的“黑中介” 常常“打擦边球”、钻空子,求职者只要填一张简历,留下联系方式,回家等消息,一旦有 客户需要,求职者不经过任何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此外一些房屋中介、职业介绍所在提 供中介服务之余,也帮助客户提供家政服务。由于中介公司在运作、收费方面都存在不合理、 不规范行为,并且缺乏相应的后续服务,在介绍人员质量和保证家庭安全方面均无保证,行 业自律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诚信方面存在缺失。 (四)信息不畅,供需矛盾。由于家政服务在信息提供、服务配套、服务品种、服 务质量等总体上差距较大,加之宣传不够,形成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 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同时,居民家政服务需求迫切,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如月嫂、家庭护理等。许多违规经营者利用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等,结构矛盾突出这一现实 情况,拟定不平等合同、大搞虚假广告宣传、服务以次充好,使得家政市场欺诈横行,乱象 丛生。 (五)标准不一,监督缺乏 。市家政服务行业虽起步较晚,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的重要时刻,服务规范和监督体系并没有同步,目前还没有建立覆盖全市的有影响力的行业 协会,行业标准“各自为政”,监督管理体系尚未构建起来,责任部门模糊。消费者对于家 政服务行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向家政服务企业投诉,大部分消费者不清楚应该找哪个管理部 门投诉。 三、工商部门强化家政服务行业监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家政服务合同文本。在多方走访、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家政发 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家政服务合同书》,进一步细化家政公司、服务人员和消费者各自的 权利义务,对服务类别、方式、期限、标准和费用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对家政服务工作中出 现的合同纠纷处理、事故责任追究、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二)构建家政信息公共平台。在“红盾信息网”构建家政信息中心平台,建立四 项机制。一是信息收集机制。由企业注册部门、市局信息中心负责成立信息收集团队,结合 企业登记注册、企业年检、经济户口巡查、日常监管反馈的信息,将家政公司的真实经营信 息进行甄别、归纳、整理。二是信息分析机制。由办公室、调研室、消协、纪检等部门每月 开展“信息分析联席会议”,对采集的信息进行预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机关负责人, 为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三是信息发布机制。将工商部门采集、分析的家政数据、预警信息在 网站上进行公示,不定期更新,畅通家政信息内外沟通渠道,增强公众信息认知,弥补家政 企业、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四是公共投诉受理机制。在网络平台上设立投诉信箱,受 理消费者投诉,消保科、消协等部门实行“三工作日回复制”,根据举报息,开展实地核查, 及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通过四项机制,构建信息查询、投诉受理、市场预警、日常监督四 位一体的家政信息网络平台。 (三)推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基层工商所根据属地监管要求,对辖区从事家 政服务的公司进行严密排查,通过行政预警和行政指导等措施督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严厉 打击“黑家政”、“野家政”等无照经营单位以及部分中介机构超范围经营行为。同时指导家 政公司推行执业人员资格公示制度,将服务人员执业资格、健康证明、身份证复印峻及联系 方式在经营场所予以公示,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实名管理档案,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和单位坚 决不许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督促家政公司加强培训,强化管理。 (四)加强虚假家政广告监管。商广科在广告登记备案时严格审查广告用语,对用 语中出现的荣誉、资质等信息认真核实,严把广告许可核审关。辖区工商所要加大巡查力度, 重点查处未经许可擅自发布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广告用语不规范等行为,对辖区家政广 告进行严抓细管。消保科、消协等部门要继续推进“两*一站”进社区、下基层活动。选拔 责任心强、知识水平高的群众作为广告联络员,在家政公司经营场所设立投诉电话,畅通申 诉举报渠道,落实 24 小时举报电话值班制度,对投诉迅速回应,及时查处。形成上下联动、 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广告监管体系。 (五)扶持地方龙头家政品牌。重点培育一批家政服务品牌企业,以带动和提升家 政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积极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充分整合现有资源 和网络,丰富服务项目,推进多元化、规模化发展。主动协调市委市政府、妇联等部门,学 习济南“阳光大姐”家政服务的成功模式,动员下岗和外来务工妇女积极参与,树立品牌意 识,帮助家政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优化服务,打造乳山家政服务龙头品牌。 (六)行业协会构建长效机制。工商部门主动牵头与地方党委政府、民政部门成立 联系会议制度,积极构建家政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家政服务就业及从业人员的配套服务体系, 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行业准入制度,统一家政服务标准,实行持证上岗。推行 行业自律,加强家政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家政企业的“行业协会诚信星级评定”机 制,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于家政服务业长远发展的良好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