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汇报供参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汇报供参考

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汇报供参考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推进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文化 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1、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一是文化馆、图书馆总分 馆制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建成文化分馆 15 个,图书分馆 12 个;免 费开放政策全面落实,年均服务群众 15000 人次。二是建成了八旗广 场、御路广场、箭亭广场等综合性文体活动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 的好去处。三是“一场两馆”联动效应逐渐显现,运动场利用频率不 断提高,大型演出、汇演、比赛等活动接连不断;2019 年 6 月,建 筑面积 18000 多平米的民族体育馆投入使用,基本可满足县内所有文 化体育活动需要;2019 年 10 月,珍珠球馆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 达到国内先进标准,为文体活动特别是满族传统珍珠球运动提供了场 地支持。 2、乡镇、街道文化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全县 15 个乡镇均建有综 合文化站,站舍内配备电脑、音响、室内健身器材等设备,配发图书 近 18000 册,并配有专职文化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每年为文化站补充 各类文体设备,2019 年为各文化站累计发放服装 3000 套,室内大型 音响 15 套,便携音响 30 台,乒乓球台一套,象棋桌一个。各乡镇文 化站作为联系县城和农村的“中间人”,其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在建 设基层文化阵地、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培训基层文化人才、组织农村 文化活动、搭建基层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 2019 年 6 月全省第二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我县有景台镇、三道镇等 6 个文化站被评为三级站。全县 10 个社区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我 局为每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了音响、秧歌服、广场舞服、扇子等 文化用品。 3、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夯实。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农村文化小 广场 228 个,计划年底前,实现高标准农村文化小广场全覆盖。基层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两室一场一栏(图书室、 文体活动室、文化小广场、文化宣传栏)”的标准,目前已建成 107 个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计划年底前,实现 187 个行政村基 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载体多元、活动多样、 惠民深入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1、服务载体多元化。经过我局不断努力,目前已打造成几个在 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载体。一是文旅局文艺轻骑兵文化文艺小分 队,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建小分队,把丰盛的文化套餐送到基层, 包括演出、培训、春联年画、服装音响等。近年来小分队活动越来越 丰富多彩,形成了品牌效应,受到农村群众的广泛欢迎,成为农民朋 友两节期间的一道文化大菜。二是送戏下乡,满族艺术团有限公司每 年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把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全县各村屯,每年为农 民朋友演出近 50 余场。三是农民、市民文化节,每年夏秋,文化节 如约而至,期间由文旅局、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组织的各种演出、展 览、汇演等文化活动共计 30 多场,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 生活。 2、文体活动多样化。按照“月月有活动,节节有演出,处处有 亮点”的文化工作目标,广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年均组织、承办、 联办、指导各类文艺演出、文艺比赛、汇演、展览、阅读、体育比赛 等群文活动 50 余场次,形成了传统重大文体活动年年办,乡镇特色 文化活动月月有,广场文化活动周周乐的良好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 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色文化活动亮点纷呈,二道镇石场村 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当地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小孤 山镇农民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四届,营城子镇民间艺术节已举办五 届,在当地都有极大反响。 3、惠民工程深入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一是文化用品支 持力度不断加大,年均为基层文艺团体发放服装近万套、扇子 5000 多把、便携音响 150 多台;二是文化下乡范围更加广泛,除了文化物 资发放,每年利用文化小分队、送戏下乡等活动平台,为基层送演出 70 余场,发送各类书籍共计 15000 余册,送春联、福字、年画计约 12000 幅,书法名家现场书写春联、福字近 600 幅,拍摄全家福 150 多张,惠及基层群众 6 万多人。三是各类文体培训不断加强,采取县 内集中培训和下乡现场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每年组织舞蹈、书法、 乐器、体育等各类培训近 30 场,年均培训近 5000 人次。四是“阳光 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深入落实,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从 2016 年开始,招募了卢晶、张慧敏、张秋菊等几名农村文化志愿者, 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工作,基层文化活力得到很大激发,文化活动数量 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三)文化扶贫持续发力,坚持扶贫先扶志和扶智的理念,各项 政策向贫困村倾斜。 1、动员贫困村群众开展、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以 2019 年为例, 8 月初,通过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全县基层秧歌、广场舞展演活动,动 员全县 14 个乡镇 20 个贫困村 21 支秧歌队的 872 名秧歌爱好者,和 14 支广场舞队的 423 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汇演。指导西苇镇孤山河 村举办秧歌比赛,指导二道镇宏明村举办文艺汇演,此外,支持二道 镇石场村举办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 2、针对贫困村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一是送演出以贫困村为 重点,每年文化小分队及送戏下乡等活动,都以贫困村为重点,年均 为贫困村演出 20 多场。二是发放文化用品适当倾斜,仅 2019 年针对 贫困村发放的服装就达到 6500 套(件),扇子 3000 多对,便携音箱 近 50 台。三是针对贫困村的培训力度逐渐加大,2019 年 6 月末,组 织文化馆舞蹈老师下乡培训,对我县靠山镇、小孤山镇、莫里青乡等 乡镇的贫困村 300 多名舞蹈爱好者进行了广场舞培训;8 月中旬,组 织全县 27 个贫困村 60 余名文艺骨干到民族体育馆进行集中培训,由 专业舞蹈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现场辅导。 3、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农村文化小广场建 设,目前,我县 27 个贫困村实现文化小广场全覆盖。二是贫困村基 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我局在 2018 年年底前,就为全县 27 个 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了每个村价值 3 万元的设备,贫困村 高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 (四)保障政策逐步完善 2018 年,根据上级文件指示要求,我局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发布, 同时,向县政府报备。 二、文艺精品创作、展演百花齐放 大地历史悠长、人杰地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2017 年,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文化工 作者和文艺创作者提供了政策保障。文艺创作者们用笔书写满乡故 事,诞生了一大批精彩的文艺作品和精品剧目。 (一)精品文艺作品不断涌现。2016 年以来,诗词《临江仙·七 夕》获全国最美原创诗词大赛一等奖;歌词《萨满婆婆晚情浓》获得 市原创歌曲大赛歌词一等奖;大戏《虎将军和云燕儿》获第四届“曹 禺杯”全国优秀剧本征集一等奖;剧本《李连贵传奇》入选 2018— —2021 省重点文艺项目;拉场戏《五万块》在首届“金百花”全国 小型戏剧戏曲作品展演赛中获最佳剧目奖;歌曲《请到满乡来》入选 中国城市音乐名片。 (二)满族艺术团佳作频出。满族艺术团有限公司是省内唯一的 满族文艺团体,坚持发掘传承弘扬满族优秀文化,展示满乡文化魅力, 多年来创作编演了一大批精品剧目,获得荣誉无数。2016 年荣获由 中宣部、文化部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颁发的“服务农民、服 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 年,满族神话歌舞二人 转《额鹰》获得省第八届二人转小品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2017 年 10 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首届东北三省地区优秀剧目展演,荣获 优秀展演奖;2018 年 2 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第十三届河南省马街书 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8 年 7 月参加中宣部和 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9 年 7 月参加中宣部和文旅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 奖。 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是省唯一的,满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蕴含丰富。我局以文 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抓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 化。 (一)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目前,我 县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6 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 处。 十三五期间,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 工作的设施方案》,成立了文物安全保护领导小组,我局牵头成立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提供了政策 和机构保障。二是加大保护力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立标牌 18 套, 界桩 272 根;落实防火、防盗、防毁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三是 加紧修缮抢救,三道乡城子村清真寺始建于 1644 年,至今已有近 400 年历史,是我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修缮前已残破不堪,2018 年, 在我局的申请和协调下,聘请国内专业的古建筑修复单位,按照修旧 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缮。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经过非遗中心发掘整理, 目前,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项,其中省级非遗 2 项,分别是 萨满文化遗存和满族珍珠球,市级非遗 23 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 音乐、戏曲、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 生活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 等多个方面。有省级非遗传承人 1 名,县级传承人 33 名。2018 年 5 月,在我局的申请下,我县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珍珠球民间艺术之 乡”称号,并被省文化厅确立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9 年 9 月,满族珍珠球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交流互动对提升地区文化,开拓眼界, 提高文化工作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传播展示形象和满乡文化具有 重要作用。 (一)积极参与国家级比赛。2016 年以来,组建舞蹈队,五次 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及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 1 次,二等奖 1 次,三等奖 3 次,把满乡舞蹈特色和文化魅力充分展示 给全国观众,提升了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参与省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坚持文化走出去的理念,积极主 动展示、学习、提高。以满族艺术团为主,参加省二人转小品艺术节, 获得诸多荣誉,为文化增光添彩;2019 年 6 月 8 号,长春市作为主 场城市,迎来了中国第 13 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场盛大的启 动仪式暨文艺演出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拉开大幕,满族艺术团的满族 舞蹈《满风神韵》作为地区唯一代表,向观众展示了满乡魅力。 五、制约和困难 十三五”期间,文化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 展态势。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 文体设施的短板依然存在,公共文体服务的质量标准有待提高;文化 产业基础十分薄弱;专业文化人才极度匮乏;城乡差距依然很大。这 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大的投入、更扎实的措施,真 抓实干、稳步推进解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