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

我的扶贫故事精选5篇 ‎【篇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喜庆,而xx县xx镇xx村作为我的帮扶村,乡亲们一直是我牵挂的对象。节假过后,我立即返回到扶贫工作岗位上,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回村的路上,有村民在田间收菜,但却没有佩戴任何防疫用品。我走上前,提醒他:“老乡,现在疫情严重,出门一定要戴着口罩啊。”‎ ‎“曾队,我也知道有疫情,但真的没有口罩啊。”他给我说了买口罩的经历,去了好几家药店都已经断货。随即,我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备用的医用口罩给他。‎ 在走访中,我与扶贫工作队员发现,村中大多数家庭都缺少基本的防疫用品,只能劝说他们尽量少出门、不出门。但是现在到了返工时期和春耕时节,村民们因缺少口罩不敢外出务工,也没法备战春耕生产,经济来源陷入了“断档”,大家只能待在家干着急。‎ 村子好不容易摘了帽,绝对不能再戴回去!我和队员们立即与村干部商讨解决办法,通过多方联络,找到了口罩在内的防疫物资售卖渠道,但价格颇高。‎ 我突然想到,自己佩戴的口罩不就是公司发的吗?随后,我立刻向xx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xx路桥)和华融xx银行xx市分行两家后盾单位汇报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希望他们能无偿捐赠防疫物资以解村中燃眉之急。在当前防疫物资极其紧缺、采购困难的情况下,两家后盾单位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自身面临的防疫压力也不小,但得知村中的困难,仍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2月13日,xx县xx镇党委书记xx得知捐赠的好消息,他与镇长xx特意来到村子里,和我们一起等候着。一辆辆汽车开进了村里,数十件防疫物资从汽车上卸了下来,两家后盾单位共送来喷雾器10台,口罩10000只、消毒液1000斤,还有酒精、体温计、手套等防疫物资,一应俱全。‎ ‎“给你们添麻烦了!”“真是雪中送炭呐!”一句句简单的问候透着喜悦和感激。‎ xx路桥董事长xx表示,“xx村的事就是我们自家的事。”他嘱托我们扶贫工作队,要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队,协助村镇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待战“疫”胜利后,我们一起与xx村的乡亲们共同努力,继续巩固脱贫成效,写好脱贫摘帽的后半篇文章。‎ xx叮嘱村干部道,防疫物资的发放要明确到位、登记在册,特别是口罩要用到实处,用到急处,务必发放到每个村民的手中,对于有外出务工需求和参加防疫工作的人员要适当多发。‎ 后盾单位的倾力支持,为务工人员返岗提供了防护用品,为村民恢复春耕生产奠定了安全基础,也为我们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干部们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增强了我们携手村民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底气和信心!随着防疫战进入返程复工的新阶段,我们扶贫工作队将积极地投身到防疫战斗中,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篇二】‎ 一年以前,我还是xx市财政局一名普通的干部,2018年3月受单位指派来到xx县xx镇xx村担任驻村帮扶队长。xx村位于雪峰山腹地,一个被崇山峻岭包围着的小山村,这里偏僻、贫穷、落后,但大自然倒没有遗忘它,清清溪水,背村青山,一座座古老的木质农舍显得清秀幽静,蜿蜒盘旋的小山道,巍巍雪峰山脉诉说着我们不一样的扶贫故事。‎ 一年多以来,xx村成了我和3名同事“抛家舍业”,亟需帮扶建设的新“家”。初到xx村的时候,看见落后的现状以及乡亲们殷切的期盼倍感肩上的责任与压力。为了深入了解这里的贫困面貌找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出路,我白天组织工作队开始挨家挨户的去走访去听民声,每天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晚上回到住处又挑灯夜战整理贫困户的档案。‎ 多日的走访,以及在与村干部和党员、组长们的工作交流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我们这里很穷,你们财政局钱那么多,应该多给我们些钱才好啊。”为此我总是耐心的劝导:“老乡,我们这次来是带着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一起来的,我们要通过努力找到长久持续的发展道路,要让乡亲们真正的脱贫,真正的富起来。我们还会尽力向各级争取资金,改善xx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你们的生活生产条件,我坚信你们的日子肯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群众的不理解以及等靠要的思想让我深深陷入了困惑,扶贫到底该怎么扶?我查阅调研那些成功的扶贫案例,我决定先从扶志开始,要在xx村种下“一棵树”,一课能改变思想,一课自我造血,一棵我们走了,村里还能枝繁叶茂的大树。‎ 接下来我们工作队4人和市财政局86名党员领导干部与116户贫困户结成对子,一次次的交流走访,一遍遍的耐心劝导,一场场的政策宣讲院落会,一组组的培训各项种养殖业的技术知识。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用真心真情去帮扶他们,渐渐地在感情上我们跟贫困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他们越来越信任我们,支持我们。同时也随着他们思想的变化,全村拧成一股绳,脱贫的愿望也就越发强烈。‎ 扫除一切脱贫障碍以后,我们开始寻找探索如何种好这棵扶贫之树了。作为典型的山区村,xx山多地少,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产生更大的收益,成为我们工作队的头等大事。正在这个时候,xx省双龙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找到工作队,他们看中了xx村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希望发动贫困户联合建设百合种植基地,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对公司的考察和市场调研,与公司签订了扶贫开发合作协议。一开始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白石界组贫困户刘永清,因为他以前种植过龙牙百合并且失败了,所以提出反对意见。但我们就看中他以前有种植过百合的经验,又年轻好学有干劲,所以就从他入手,不仅改变了他的思想还把他培养为种植带头人,由公司对他进行专业培训,现在的他对百合种植信心满满,每天都忙碌的穿梭在百合基地。如今看见我们都主动要求说:“莫队啊,今年的百合大丰收,收入要达到五、六千一亩呢,我计划加大种植面积,明年继续种植百合。”每每听到这样的声音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们因地制宜,通过整合资金、技术培训,发动贫困乡亲种茶叶、种油茶、种百合,育林、养鸡、养羊。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工作队在肖家片建立村集体养羊场,买了100头种羊,年底收入大概6万元左右。村民们都乐呵呵的说,要发“羊”财了。‎ 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项目,新综合服务平台立起来了,村民活动广场热闹起来了,自来水安装到各家各户了,2500米水渠疏通硬化了,肖家到青草5公里公路护栏竖起来了,100盏太阳能路灯亮起来了。‎ 从刚开始时,村民和村干部的不理解,到现在该村的产业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百合、油茶、茶叶基地建起来了,羊圈搭起来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灯亮了,水进家门了,村子更美了……乡亲们的愁容被笑容取代,都乐呵着说: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曾有多少次想离开村里,早点回局。但一想到乡亲们的信任,那份责任感,那份群众满意后的欣慰感荣耀感让我一次次的坚持下来。如今的xx仍有雾,有陡坡、有深谷,但前行的路上,人们始终能看见那“一棵致富之树”,一直都在,一路守护。‎ ‎【篇三】‎ 六月的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为大地披上金色的外衣。我漫步在乡间小路,远看码头上渡工早已在等候要过河的学生们;村口的扶贫车间里,不时传来断断续续的机器轰鸣;盛开的向日葵在阳光的照耀下,朵朵相望,绚烂夺目,美得就像梵高笔下的油画。一年前,我们带着时代和组织赋予的使命走进xx县xx镇xx村;一年里,我们怀抱理想、砥砺前行,在扶贫一线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对比之中审视初心 渡工老钟今年55岁,原来一直在外务工,前几年由于身体原因回家修养,康复之后本想再次外出,村主任却找到了他,说是前任渡工又不想干了,要把村里的摆渡船交给他开。老钟二话没说,接下了这个辛苦活,现在已经日晒雨淋的干了三个年头。三年里,老钟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变成了一个既懂驾驶又懂维修的老渡工。‎ 我们所驻点的贫困村四面环水,水外环山,村里没有学校,也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学生就学、村民外出基本上只能靠渡船,所以摆渡的活无疑是极为辛苦的。早上六点不到,就有学生要过河;白天里,村民们零散地进进出出;要是遇上涨洪水,晚上还得在船上守着。老钟每天就在这条一百多米宽的河面上循环往返,很多时候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渡工的岗位辛苦,待遇却是少得可怜,仅有政府每月发放的几百块工资,所以村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干这个活,一年里就换了三任渡工,而老钟却坚持了下来。‎ 初冬的一天,冷风肆意地刮着,我跟同事在河边说着修桥的事,突然看见渡船在河中间停了下来。正感到奇怪的时候,只见老钟光着膀子跳进了水里,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又冒了上来,好几个回合后,才爬上船穿好衣服。船靠岸了,老钟走了上来,头发湿淋淋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螺旋桨又被河里的渔网缠住了。我问他冷不冷,他打了个哆嗦,憨憨的笑着说:“冷啊,不过没办法,网子不拿掉船就不能开。”‎ 民生所向,责任所系。2019年6月,我们为村里规划的跨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了,而摆渡也即将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 ‎“老钟,你快要失业了哦!”我开玩笑说道。‎ ‎“那个没事,桥修通大家就方便了,我也可以休息了。”老钟一边说,一边用力撑开船。‎ 河对岸,一位村民正在不停地挥着手。‎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敬重,他既不是党员,也不是村干部,也没有人给他下达命令、规定任务,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他,也许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初心,但却默默无闻地一直坚守在为民服务一线。‎ 初心不论身份,奉献不分岗位。对比老钟,我审视着自己的内心,作为一名平凡的渡工,他无怨无悔做到了最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呢!‎ 困难面前检验初心 ‎“我不相信村干部”;“我的土有用,不想流转给村里”;“我可以把土地给村里修扶贫车间,但车间工程要给我做,或者让我承包车间食堂”。‎ ‎2018年6月,驻村3个多月的我们为扶贫车间的修建上门做工作时,村民老刘不停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记得第一次去找他的时候,他淡淡地看着我们说:“我的土不租的,其他人都租了我也不租。”‎ ‎“你们是省里派来的干部,但我也不是那么相信你们。”言语之间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此后几次做工作,也都被他一口回绝。‎ 对于一个大部分土地都已集中流转、产业发展相对受限的贫困村来说,没有比就业扶贫更好的扶贫方式了。如果征不下这块地,我们规划引进的扶贫车间就只能另行择址,而经过厂方现场考察,村里已经找不到更合适的地了。难道我们努力争取来的重点扶贫项目就只能流产了吗?‎ 夜深了,村里静悄悄的。躺在床上,我在想,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这不就是一次检验吗?面对这样的一些村民,如果我们做不通工作,群众对我们还有信心吗?面对这样的一些困难,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还说什么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呢?两次不行就五次,五次不行就十次,白天不在就晚上去。初心所向,素履以往。面对我们的真诚和执着,老刘终于松了口。如今的他,在扶贫车间当保安,每天都乐呵呵的。‎ 车间建在村里头,脱贫致富不用愁。2018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五个扶贫日的时候,我们的扶贫车间正式投产了,150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既顾了家又挣了钱,从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感动之余坚定初心 ‎“xx,这么早上班啊,你的轮椅开得很好了!”‎ ‎“是啊,你又在跑步啊!”‎ 孙xx是外来媳妇,嫁进来十几年了,老公患有轻度精神病,两口子是村里的兜底贫困户。‎ 记得村干部第一次带我去孙xx家走访的时候,因为自家的房子正在进行危房改造,她借住在别人家里,看到我们去了,不时羞涩地笑笑。对自幼就患小儿麻痹症的她来说,一张小板凳既是她的坐凳,也是她在家中行走的工具。‎ 老天有些不公平,所幸她没有自暴自弃,一直保留着勤劳朴素的本色,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收拾东西,农村的大部分家务活她都能干。离开的时候,村干部指着门前的一大块玉米地说:“看,这是孙xx自己种的。”初次见面,我不忘初心生敬佩。‎ 扶贫车间要开业了,招工的时候大家争着报名,出人意料的是,孙xx也报了一个,她说:“虽然国家养着我,但自己挣钱心里舒坦些。”厂方领导被她的坚强所感动,当即录用了她。然而,即使在离家不到两公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对孙xx来说依然有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她的轮椅是手动的,每天上下班、打饭、上洗手间都需要同事推上推下。两个月后的一天,孙xx突然提出了辞职。内心善良的她,不想连累了同事,也不希望再给别人添麻烦。‎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兜底贫困户,孙xx有志于勤劳脱贫,然而,由于客观原因却不得不放弃,惋惜之余更令人感动。帮助那些像她一样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不正是我们的初心吗?任何时候,这份初心应该是坚定的!‎ 没过几天,我们通过协调县残联给孙xx赠送了一台崭新的电动轮椅,从那以后,灿烂的笑容就一直挂在她脸上,这个什么事情都不想麻烦别人的姑娘,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和安全感。2019年3月,她家的危房改造顺利通过了现场验收。‎ ‎“我现在是家里挣钱最多的人,比我老公挣得多,不过,要特别感谢大家无私地帮助我。”住进新房的孙xx满怀感激地说。扶贫车间里,身残志坚的她熟练操作着,为忙碌的流水线平添了几分亮色!‎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走过烈日高阳,走过深秋隆冬,走过灯火阑珊,巍巍的天子山镌刻着我们奋斗的足迹,奔流的赧水河见证着我们不变的初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新农村,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四】‎ 今年3月中旬我第一次来到xx家走访。一走进屋里,一股怪味扑鼻而来,只见屋里物件堆放乱七八糟,屋里面的房间都没有门,鸡粪到处都是,右边前面一间放了个铁皮圆桶谷柜和一些农具,后面一间房子是鸡窝,左边前面一间是卧室,床上一床被子,颜色模糊了,不知多久没有换洗过,已经分不清被套的颜色了,卧室里也没有个衣柜,衣服就用绳子捆起来挂在墙上,左边后面是厨房,墙熏得黑糊糊的。xx今年52岁,个子较矮,显得很苍老。xx妻子张秀凤,重度智力残疾,不会说话,也不会干家务,女儿张娟、儿子张明都有智力残疾,全家靠xx一个人养家糊口,村里照顾安排他做保洁员,每月有一千元的收入,生活非常困难。看到张家地面凹凸不平,垃圾满地,我与村干部商量,先将xx家地面硬化,把家里的东西清扫整理,并安排随行的村妇女主任曾棉花就近请师傅施工。过了十多天,曾棉花说xx家地面已经硬化了,家里也整理清扫了。‎ xx一家引起了关注,过了不久,我第二次来到xx家。我走进每个房间都认真看了看,张家地面硬化了,屋里也清理了一下,但东西摆放还不合理、不整齐。xx种了一亩七分田,每天上午要清扫完孙家片公路两旁和集中院落的卫生,下午忙点农活,还得包揽所有家务,照看家里3个残疾人,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肩上。女儿张娟9岁了,因为没有出生证明,还没有办理户口。我马上联系村干部卢苏云带上xx和张娟到县公安局做了亲子鉴定,把张娟户口办好。‎ ‎7月的一天,我一大早就与村干部先带xx一家4人来到xx县残联,领取了3张残疾鉴定表,然后乘车直奔xx市脑科医院,我自己出钱为3人做了鉴定。经一个上午的忙碌,专家鉴定3人均为二级智力残疾。拿到3张鉴定表,我心情格外沉重,对这样的家庭只能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回到村里,我就与村“两委”商议,向县民政政部门为xx一家4人申报了一类兜底保障。‎ 我第四次来到xx家走访时,已是当天下午3时多了,xx在地里做事还没回家,妻子和女儿被反锁在家。随行的村干部介绍说xx外出做事,要把妻子和女儿反锁在家,把儿子带在身边,不然这3人就会走失。等了一会儿,xx从地里忙完农活回到家。我在他屋里看了看,得知他家还没有电。他说他是2016年实施的D级危房改造,由县建设局统筹统建,2017年底搬进新房居住,老屋那边有块电表,没有移过来。他家一直用施工时临时线路接过来的电,近段时间因线路故障断电了,请电管员来看过,说移表先交钱后移表。由于xx没有交钱,快两年了还没有通电。我与xx一起到他老屋看了看,估算了移表需要的电线长度。回到村后,我立即联系村主任周建国,请电力部门来把张家电表移装好,把张家的用电问题解决好。‎ 由于xx不能外出务工,也没有一技之长,怎样增加收入脱贫呢?我思考了很久。根据xx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鼓励他发展养殖业是个好办法。我第五次来到xx家走访时,给他送来30只从xx柏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购来的“太空鸡”苗,并告诉他饲养技术。后来几次到张家走访,看到他家里鸡多了屋子里又没个门,人畜共住,鸡粪满地,卫生状况就更差了。我与xx商量在屋侧空地建一个鸡舍,估算了一下要一千多元钱。我立即与市委办结对帮扶责任人彭晓秋联系。老彭当即答应建鸡舍的钱他解决。鸡舍建好后,xx家卫生状况就好多了。通过帮扶,xx一家有4个一类低保金和3个残疾补助,再加上xx的保洁员收入,一家人生活有了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了。xx逢人便讲党的扶贫政策好。‎ ‎【篇五】‎ 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像一场久旱的大雨,洒进了贫困群众的心中,让他们享受到了滋润与甘甜。忆起扶贫工作,其中的点点滴滴仍记忆犹新,可那最不能忘的还是帮扶对象xx的那一抹微笑。‎ ‎2018年初,我的精准扶贫帮扶对象调整为xx乡xx的xx、xx、xx、xx等6户。‎ 忘不了那一抹温暖的微笑 ‎2018年3月12日是我在xx的第一次走访。初识xx,她的那一抹温暖的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她家住在xx乡xx1组,入户路为泥土路,离主公路还有1公里。记得当时从主公路下车后,就撅起个屁股一直在爬坡,时不时路旁的草丛里发出奇怪的响声。一路走来基本也没有住户,惊恐、焦虑的情绪让我的步伐越走越快,等走完一公里的泥土路来到她家时,我已经气喘吁吁。走到门口了才发现本来已经理好的交谈思路,就像一滩浆糊一样糊在了脑袋里。‎ 正在我考虑该如何开口进去打招呼的时候,一位妇女从家里走了出来,说:“小姑娘,你找谁啊?有什么事吗?”“我找xx,我是县委党校的马莹莹,我......”简单的几句话,被我的说的语无伦次。她拿来了椅子,打断了我的自我介绍,微笑着拉我进屋去坐。‎ 当我看到她脸上那一抹温暖的笑容的时候,我之前的惊恐、焦虑顿时荡然无存了。坐下后,我重新做了自我介绍,道明了来由。在我们后面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家里一共有4口人:儿子1992年出生,现在在珠海开铲车;丈夫赵吉华体弱多病,平日主要在家附近打零工来补贴家用;还有一个残疾的兄长和他们一起生活。她还告诉我,他家现在住的房子是村上临时给搭建的,前年一场火灾让他们一家人无处可归,因为她的一只眼睛失明,视力不大好,只能在家做做农活。‎ 生活很苦,她的微笑却很甜!她并没有因眼睛的失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一直用她的勤劳温暖这一家人,仅去年,她就喂了3头猪、养了26只鸡,在地里还种有玉米、红薯、菜籽等农作物。‎ 忘不了那一抹幸福的微笑 ‎“姑娘,来,快进来看看!这是我们的卧室,这是我们的厨房,这是洗手间,看这多方便啊!我还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太神奇了,只要大太阳,不用加热都有热水洗澡。”这是xx搬到xx安置点后我第一次见到她。她脸上除了温暖的微笑,还多了几份满足和幸福,她拉着我的手不断的给我讲述她的房子是如何如何的好。‎ 她说:“以前,住在那山上的时候,我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啊!眼睛也不好,每次出门买个东西,可能要是别人一会儿就回来了,可是我得大半天的时间,而且下雨天路也不好,我根本不敢出门。现在可好了,什么都方便了。”‎ 因为知道她眼睛不好,这次入户走访我特意给她买了一个小夜灯装在卧室里,方便她晚上起来喝水、上厕所等活动,在简单的给她讲述了使用方法后,她跟得到一个宝贝一样把它好好的收捡起来,脸上的那抹笑容更是让我重新认识到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 忘不了那一抹慈祥的微笑 ‎“小马老师,今天真的很谢谢你,又是去车站接我,又是带我去医院看眼睛,经过医生给我冲洗,我的眼睛真的舒服多了,而且还害你花钱给我买了这么多好吃的。”‎ xx边上车边扭头对我说。‎ 那天一大早,xx就给我打来电话说,说想到县医院去看看眼睛,但是她对城里不熟,不知道路,想让我带她去看眼睛。确认过时间后她坐了长跑xx到县城刘师傅的车出来,到车站接到她已经是下午两点钟。‎ 确认过她没有晕车的不适后,我们直接坐车到了县医院眼科,帮她挂了号,医生给她做了全面的检查。经检查确定,她的左眼已经失明,而右眼因为用眼卫生和用眼习惯不好而发炎,出现看东西模糊、流泪等状况。医生先用药水帮她冲洗了眼睛,然后又给她开了一些滴的眼药和吃的药。做完检查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本想带她去吃些好吃的,可是她执意要我帮她联系刘师傅的车赶回家里,说老伴一个人在家她不放心。挽留无果,只好帮她联系了车子,给她买了些吃的送她去了车站。‎ 去车站的路上,她一直拉着我的手,说着感谢的话,讲着身边的趣事,她的心态是那么的阳光,她是那么容易的满足。送她上了车,挥手道别,车辆慢慢驶出我的视线,可是她脸上那抹慈祥的微笑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