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学校教研计划方案
2021 学校教研计划方案 学校教研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并推进学科基地建设为中 心,以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 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 1、工作目标: (1)、立足课堂,立足学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办学 层次。 (2)、继续围绕创建连云港市“合格教科室”目标,积极开展活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 项工作任务。 2、工作思路: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三、工作重点及采取措施 (一)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通过 教学教研工作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 1.重视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除利用学校的双周推荐文章学习外,本学期将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 合的方式,组织各学科教师研读新课标,明确学段目标及要求,实行以考代查的方式来督促 老师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迎接县教师理论测试。 2.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内涵发展。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学期初以学科组为单位确定阅读书目,制 定读书计划,要求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召开读书沙龙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并利用云平台、 学校网站开展网上阅读,跟帖讨论,互动共享活动。 3.关注教师成长,发挥骨干作用。 首先是铺路子。为教师成长提供路径,积极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优先组织课题责 任人和课题研究成员外出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其次是压担子。进一步增强 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的专业至高点意识,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教研,用科研引领教学。再 次是搭台子。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科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例会、校际联 研等活动加强教学经验交流;聚焦常态课教学,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减负提质;结合各级各类 部门开展的优质课评比、选拔活动及我校校本教研活动,以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专 业成长。 (二)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提高我校科研水平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但因惧怕专业课题研究的高标准 要求,不敢申报课题,导致我校课题立项直线下降。本学期,以已立项课题为榜样,制定出 台《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校本小课 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组织和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总结有效经验、解 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实践,形成“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的习惯和能力。小 课题研究体现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的原则,要求切入口小、针对性强、研究周期短,学校为 自愿申报小课题研究的教师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探索研究,总结提炼,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做好教育资源研究,提升我校成果水平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水平线。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实践,勇于 探索,善于反思,并加以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每学期至少投 稿一篇,并将投稿文章、投稿报刊杂志等信息以电子稿形式报教科室做好记录,作为骨干教 师必完成项目之一。本年度我们将进一步严格科研常规管理,提高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层次, 继续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评比、推荐等工作,让更多的老师享受成功的喜悦,为 争创品牌学校做准备 学校教研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生为本”等办学理念,积极开 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 教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抓好市级课题、“十二五”区级特色课题研究 2.迎接区教科室对学校教科研的调研工作。 3.配合学校搞好教师培训工作。 4.鼓励教师踊跃向区、市级教育科研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反思、案例等。 5.加强教学研究力度,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夯实基础,发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任务及实施措施 (一)课题研究: 1.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堂及年级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3.召开课题研讨会,征求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 4.组织实验课题汇报会,展示实验阶段性成果。 5.认真组织阶段性验收,并及时总结。 6.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本学期还将对其各类资料作系统整理,做好验 收报告和总结的前期准备。 (二)教学研究: 1.各组要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目标, 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课堂教学中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努力体现现 代教育观念,体现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思想,并根据个人特长努力形成教学特色。 其中对青年教师要侧重个人基本功提高,加强规范课的研究。骨干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方法作探索研究,逐步形成教学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不动摇“双率”的情况下,提高科研含量。 2.认真开展“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加强说课和评课环节。任课教师人人参与“研训一体 化”活动,严格按照“说课上课评课”顺序进行。 3.加强听课活动,坚持外出活动汇报制度。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教学活动,广泛了解教改信 息,返校后要及时汇报,以供更多的教师学习提高。 4.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撰写“教学随记”。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 有计划的组织专题教研和学习活动,做到每位教师都学深学透,都有所得。从而及时了解教 改动态和前沿理论,并善于将学习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对自身的教学情况作经常反思,按 时、认真撰写“教学随记”。 (三)常规工作: 1.认真做好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后测工作。规范科研管理,建立章程制度。 2.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提出教育科研三个一要求: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搞一项教育实验课题,撰写一篇教育论文。举办讲座,使老师们掌握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 具体实施的操作方法、结题报告撰写等科研方法。 3.重视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评选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各类科研文章的阅读、指导、修改工 作,加强向外推荐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超过上学期。举办教师论文和教案的评优 工作。 学校教研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为指针,实施课题带动战略,走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化 的教改之路,促进高品位特色学校创建,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发展,致力于学生高素质形成, 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完善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依托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深入研究,物化课题研究成果。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为使教科研工作富有成效,学校将开展一系列扎实、有序、灵活、高效的教科研活 动,注重一线科研,个性科研,愉快科研。 1、加强课题研究。学校将把课题研究作为教科研载体,其目的不在于创造多少理论价值, 而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要求大家把教学工作自觉纳入教科研轨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 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本学期,一方面我们将根据学校总课题省十二五科学规划课题 《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行为研究》分学科制定并实施子课题实施方案,另一方面 我们将着力抓好全体教师的四个一工程:即一个研究专题(要求大家根据学校总课题以及本 学科实际,确立视角小、内容实、周期短的小课题,明确自身研究方向),一个笔记(要求记 写实验随笔和业务笔记,我们要围绕自己的研究重点,随时记录教学故事,捕捉教学智慧火 花,不断升华教育实践,积累鲜活的个性化实验素材),一堂实验课(要求围绕实验课题人人 展示校级或教研组内的研究课,人人参与学校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一篇成果文(每 位教师根据研究内容期末交课题研究成果文和教学案例,由学校统一组织评比考核)。总之, 我们要把课题研究融入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闯出新 路子。 2、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构建一支有发展后劲的教科 研队伍。一是健全组织,健全校长室—教科室—学科组—教研组的四级网络管理体系,确保 各项活动扎实有序地进行;二是建立活动制度,坚持每周二、、三下午定期进行业务研讨活动, 每月一次课题研讨活动。三是分层推进,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要求继续进行师徒结对活动, 不断学习实践经验。中间层教师,引导其围绕学科建立小课题,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 平。有称号的骨干教师着重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建立符合教学个性的课题,通过教育科研, 逐渐形成特色,努力打出旗帜。 3、加强教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本学期我们将积极参加市教育局有效教育结题大会,组织 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征集活动,加强校内、校际、地区间的信息互动,促进大家以前 瞻的眼光观望教科研动态,以开放的姿态去感受教育新潮。 4、着手教科研资料建档工作。从课题计划、过程实施、成果总结等方面进行资料搜集、筛 选、分类、归档,使教科研走上规范化道路。 5、完善督查激励机制。为增强备课、作业、科研等的实效性实行领导分工月查制度,对备 课,希望每位教师通过独立钻研,练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的过硬本领,设计出符合新课程 理念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教案来。对作业批改要有质有量。继续加大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在岗位 目标考核中的评估权重,加大教师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给教师科研的动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