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历史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篇一】初中历史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1、通过集体培训、个人研修,使自己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 业,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 2、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 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修内容 (一)主要内容 1、进一步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维目标,更要掌 握 6 大学习板块、44 个学习主题的具体内容标准.还要明晰实施建议的具体要求。 2、学习新教材,走进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更要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和具 体内容.同时也要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外延、拓展和深究。 3、结合学情,探索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向 45 分钟要质量.培养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方法和能力。改变“为教而教,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尝试“先学后教” 的教学实践。 4、探索适合学生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愿学、乐学、活学、善学和会学。 5、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具体内容 1、参加校本培训,提升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只有成为一名“学习 型”的教师才能适应发展。 ①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能不断反思总结,致力于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和教育理论水平的 提高。 ②积极主动向业务领导、教研员、导师、骨干教师请教,聆听专家的专题讲座,也要利用 好自己参加的初中教师专业适岗培训平台,在网上与众多教师交流、研讨.这样可以学习他们 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经验和方法,并能不断内化,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养料”。另外对 区域教研活动也要积极参与,以便促进自己的学习与进步。 2、立足课堂教学,形成个人特色。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因此作为教师深入研 究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①日常教学中要备好每节课,进行深入的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研组和校内外的教研 活动,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并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②主动地进行研讨课教学,研修期间开设一、二节校级以上的公开展示课,并能形成一份 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教学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与组员们共同研讨的过程 中反思、感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③能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堂堂网的网络资源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 及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3、注重教育科研,促进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是进行教学实践,还要能参与教学研究。 ①在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日常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比照、归纳,将 自己的教学感悟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能通过网上交流的方 式与大家互相学习进步。 ②积极参与教研组和学校的课题研究,在教学与实践中总结反思,在反思与完善中提高进 步。 三、研修具体措施 (一)参加教研、学习与交流活动。 1、积极主动地开展示范或研究教学,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 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 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两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 每学期都能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及时反思、主动改进、 积极完善,使之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2、不但要学习拓展外延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更要广泛阅读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 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能够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整合.这样更有利 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一专多能”的更高要求.同时,注意多钻研、勤 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 期内,我计划精读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 些历史书籍,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3、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教研活动和教师集体的学习交流活动.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要主动向业务领导、教研员、导师以及骨干教师虚心请教, 要积极与同学科、同组教师学习交流.更要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 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我也会一 如既往地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进行自主研究 1、在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础上,配合《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相关杂志及网上的 文章,学习新教材,通过与旧教材比较,把握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 2、要掌握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知识的生长点,达到掌握传授知识的深浅程度。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及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 习的意识的养成. 4、认真总结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形成书面材料,在不断反思中积累经验,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进行自我剖析 1、坚持每学期高质量地完成一节公开课。 2、每节课后认真完成反思。 3、积极与组内老师交流。 总之,要时刻把工作与反思相结合,在反思中工作,在工作中反思,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 向未来的路不是回家的路;过去为你赢得成功的方程式将为你的明天带来失败.我相信,自己 有能力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面对自己今后的工作, 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坚守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这次的教师研修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 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篇二】初中历史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质保量 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 22 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二、关于教材知识体系及重点部分的分析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两代)⑴隋唐科举制、⑵“贞观之治”与唐太宗、⑶“开 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则天、⑷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发展、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两代)⑴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⑵宋代 社会生活、⑶辽、宋、西夏、金的并立、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两朝)⑴明请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 措施、⑵郑和下西洋、⑶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及雅克萨之战、⑷清加强边境地区的 管辖、⑸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三、认知能力及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释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过学习,增强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对策与措施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历史无用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穿插联系取 证历史学习的“慢性化作用”。 2、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 列如:历史剧表演、历史漫画比赛、历史诗歌朗诵、历史歌曲演唱。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 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懒散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加大练习、提问的力度,强化复 习频率。 4、针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状况,开展组织“历史人物大家谈”的课堂 3 分钟 演讲活动。 5、发现爱学历史的同学,及时吸纳到“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更高、更深、更广的素质训 练。为将来历史才能的发展提高打好基础。 【篇三】初中历史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 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 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 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 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 8 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 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 1 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 4 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 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 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 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 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 开放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 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 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 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 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 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 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 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 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除两节文化课文外,教科书以《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 两课对应“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收复台湾和 抗击沙俄》来“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 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 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 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 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 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 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8、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