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疫情 中小企业危机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疫情 中小企业危机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疫情 中小企业危机 疫情导致中小企业周转速度放慢,固定成本照付、工资照付必然带来资金链条紧张,成本费用激增。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供大家参考。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巨大冲击。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在切实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践行社会责任,创新金融服务,精准帮扶,为打赢战疫尤其是疫后复工复产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保障和金融支持,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拟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创新金融服务 经济社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全面部署金融支持防控疫情的相关工作和要求,为金融服务创造更好的防控条件,提供更多的防控支持。在防控关键时期,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和部署相关防控工作,展示行业担当作为,强化专业金融服务,保障自身疫情防控,并认真谋划,精准施策,扶持遭受疫情不同程度冲击的中小企业,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防控战疫的金融保障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金融机构应全面落实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提供有力精准的金融服务,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就业稳民心,也最大程度减少自身经营波动,从而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一)保障金融服务需求 抗疫期间,各银行业必须全力确保金融服务畅通,保障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档。科学安排营业网点开放时间,合理做好网点应急运行。加大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推广力度,引导客户优先通过线上渠道或自助机具办理金融业务。发挥智能客服、24小时移动营业厅APP、视频柜员等作用,多样化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二)推出惠企惠民举措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生活物资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安排专项信贷额度,优先保障融资需求;减轻融资成本,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调整还款期限,适当降息,采取免收罚息、减免逾期利息、征信保护等措施;注入金融活水,对复工复产的企业,提前开展政银企对接,提前足额安排专项信贷额度,多途径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因抗疫人员、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等群体,信贷政策上给予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减免结算业务、国际业务、跨行取现等手续费,切实减轻客户负担;匹配增值保障措施,免费提供保险保障、法律顾问服务、快速理赔绿色通道等服务。 (三)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疫情防控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出台适用于疫情防控期内的信贷业务操作规定,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线上智能化,线下便捷化,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扩大电子合同签约的适用范围,满足更多客户在线签约办贷需求;推出远程放款模式,给交通管制提供便利性;启动一日贷办理流程,降低融资时间成本;开通跨境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 (四)传递金融正能量 在疫情防控时期,各银行业应当展示行业担当作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行业正能量,共克时艰,为抗疫出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筹措紧缺防疫用品,为防疫工作人员、贫困户送温暖。充分发挥自身庞大的客户群体和数据优势,利用自身宣传渠道,公益助农,公益助企,为生鲜滞销打开一道市场之门。要鼓励员工尤其是党员带头投入抗击疫情战斗,通过爱心捐赠、投身抗疫服务自愿队、开通抗疫公益课等形式,强化公众宣传,引导公众理性、科学应对疫情变化,做担当有为的抗战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社会信心。 二、修复中小企业疫伤的金融助力 疫情产生的创伤是一次性的、暂时的,我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短期冲击不可避免,经济活动恢复常态需要一定的修复期。在疫伤修复期,从金融角度,银行业应该采取怎样的积极措施,弱化疫情造成的影响,助力经济增长? (一)普惠金融,推动经济畅通 我国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数以亿计的工作岗位,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国计民生。但同时,中小企业也是较为脆弱的经济主体,抵抗疫情的冲击力也较为脆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应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地方政策,助力货币和财政政策精准发力,为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資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能够活下去并能够正常经营下去。同时需关注企业复工复产后面临着上下游产业链重构的风险,深入调研企业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切实解决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间占款较多的问题,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有效提升资金利用率,助力产业链畅通循环。 (二)帮到难处,定向金融支持 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旅游、航空、娱乐、餐饮、酒店等行业,虽已慢慢复苏,但也面临着资金周转、复工成本等方面困难,银行业应更多一些关爱和帮助,可根据行业近况推出扶持专项政策,设计个性化专项金融产品,助力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走出困境。 (三)支持新产业,激发新活力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一些消费习惯,同时也迸发出新的消费新政,在线零售、在线医疗、在线游戏等呈爆发式增长,银行业需紧跟时代需求,加大与新基建、新产业的合作力度,积极挖掘新动能,助力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同时,激发消费潜能,创新疫后消费贷,拉动报复性消费,助力经济复苏回暖。 (四)依托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服务 在这场战疫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衍生新的服务方式,促进数据化转型提速。疫情过后,无接触服务将是未来不可逆的金融服务业态,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强化线上场景拓展,推出线上菜蓝子、线上医疗、线上金融等组合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更高效的一站式金融与生活服务。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运用将会更广泛,既能智能匹配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又能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市场大数据作为参考,协助中小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各类产业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董希淼.金融服务疫情防控应精准有力[J].经济日报,2020(2). [2]陆敏.为复工复产提供精准金融服务[J].经济日报,2020(2). [3]北梦原.应对疫情影响,经济政策开始发力[J].工人日报,2020(2). [4]卓尚进.金融系统要统筹打赢防控阻击战和市场稳定战[J].金融时报,2020(2).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经济运行中突发的不可抗力事件。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受疫情影响的同时,更面临着资金链断裂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本文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分析,从当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出发,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总结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策略。 疫情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从开工时间看,超过九成的中小企业相比去年开工(开业)有所延迟,延迟两周及以上的占47.09%,还有很大比例没有计划何时开工(27.84%)。 2.相比于正常状态,小微企业由于疫情而导致业绩变差占比达77.28%(稍 微变差占39.38%,明显变差占37.90%)。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绩效变差占比更是 高达到84.3%。整体上看规模越小的企业业绩变差比例越高。 3.如果疫情持续,有28.87%中小企业认为可以依靠自有资金坚持下去,认为企业依靠自有资金能坚持运营三个月左右占比25.56%,自有资金能坚持两个月左右的占比20.87%,自有资金只能坚持一个月及以内的企业占比 7.73%,合计有超过半数中小企业难以坚持超过3个月。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中小企业,这个比例差异不大。 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据调查结果分析,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 2020 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 50%,58.05%的企业下降 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如果疫情持续半年以上,90%的企业将难以为继,很可能歇业或者破产,依靠减免、返还和延迟缴纳税费,减少员工薪资、延期贷款偿还等政策可能还不够,一些中小企业会因持续半年恢复经营、没有收入而还不了到期债务。因为一旦大量的中小企业持续半年以上不能恢复经营,企业股东未必愿意增资,民间金融、正规的商业金融机构也会产生畏惧,出现资金全面紧张的局面。即使有融资能力的企业,也会面临借贷无门。其中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 (一)融资渠道单一。相较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是其融资活动中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而融资渠道正是其融资所遭遇的一大难题。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单调,大部分以银行借贷与内部融资为主,证券融资等渠道的使用频率较低,企业对新融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力度欠缺。 (二)自身信用度低,融资担保难。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在当前形式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更加凸显,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原因,也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和金融服务等外部环境因素。 (三)人才缺乏,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低、劳 动服务待遇较差、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人才流动性较强,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到所需人才。因为缺乏优秀管理人才和优秀技术人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能力差,且一般都缺乏中长远规划目标,又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造成竞争力弱。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因而小企业破产和倒闭的比率比较高,给人留下小企业工作不稳定、前途靠不住、风险较大的印象。同时,此类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资金短缺甚至存在着还贷难题,这些均降低了企业的信用等级,不利于银行对企业放款,导致企业往往无法成功申请到大额贷款。 (四)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处于日渐规范的市场 竞争中,同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越来越紧密,参与国际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受到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品流通和市场需求减少,消费萎缩,企业业务和利润下滑;中小企业面临着疫情结束后的管理危机和资金运营危机,不少企业在危机出现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精简机构、裁员减薪等,但可能并没有涉及企业的管理变革,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成本急剧上升,而企业效益却在不断下滑。加之中小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有限,这种内部危机在外部危机的冲击下将被激活,并把企业拖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自身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一)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疫情面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要不断增强诚信守法意识,诚信经营,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坚持以诚立企,以信兴企。要树立企业品牌,特别是诚信品牌;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力求改善信用环境,把信用管理融入企业的全程管理之中,从基础管理抓起,确立诚信为本、信用第一的理念,强化企业全员的信用意识。这样对于增强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改善融资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一是调整税费政策,减免中小企业相关法定税费和服务费。由于各地的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和财政实力不同,需要进一步通过调研,根据企业在疫情时期遭受的损失状况和维持就业能力,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二是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力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造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补助等政策效应,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中小企业用足用好转贷引导资金、外贸政策性优惠利率贷款、投保出口信用险等政策,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维持信贷供应。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运行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等方式,以及降低再担保费用。三是鼓励地方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优惠服务。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可减收或免收融资担保费和再担保费。鼓励融资租赁公司根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增加租赁额度,缓收或减免租金,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四是若疫情影 响持续较久,可考虑由财政出资,甚至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国家及地方中小企 业救助或振兴基金。此次疫情,波及面大、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对行业、产业和产业生态影响甚大,只救助单个企业可能难以奏效,需要从产业视角着手。 中小企业救助或振兴基金,可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从产业链或商业生态角 度,充分发掘和利用产业链和商业生态经营主体的融资资源,设计产业或者产 业生态层次的金融解决方案,带动产业或细分行业更多的企业恢复经营。 (三)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使其高效运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法规、政策、机制的配合,要用市场的手段管理经济,而不仅仅是政策倾斜。目前的社会资金大量闲置,民间资本雄厚,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民间借贷,既可解决闲散资金投资途径问题,又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解决多元化问题,单靠银行贷款太慢,要发展民间担保体系,如发展民间借贷、典当等,更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时,要采取设立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等一系列完善担保机制的举措。 (四)拓宽融资渠道。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要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吸收境内外资金,改善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和内部管理结构,配置大批有上市前景的股份公司,为进一步进入资本市场奠定基础,并最终帮助优质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同时充分运用各种融资方式,如私募股权融资等。私募并不是私自去融资,而是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五)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引进及成长期,在政策制度和操作方面,应该说是较为成熟的一种融资方式。风险投资最适合于产品和项目科技含量高、具有高发展空间和高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融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提高企业商誉,提供上市通道。进入新时期,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成为产业经济发展潮流与趋势,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应成为各地共同的战略选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