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脱贫攻坚五年工作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乡脱贫攻坚五年工作总结

乡脱贫攻坚五年工作总结 XXXX 乡位于 XX 县北部的金沙江畔,距县城 168 公里。东与永仁县永兴乡接壤,南与桂花镇相 临,西与三台、铁锁两乡毗邻,北临金沙江与丽江 地区的华坪、永胜两县隔江相望。地势由西向东倾 斜,最高点为百草岭帽台山,海拔 3657 米,最低 点为金沙江观音岩库区最高水位线,海拔 1134米。 全乡国土面积 557.5 平方公里,是全县 12 个乡镇 中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是一个充满民族气息的地 方,又是大姚县的芒果之乡,湾碧乡下辖 12 个村 委会(社区)124 个村民小组,2019 年末有 5915 户 18154 人,其中农业人口 4690 户 17550 人。 以傣族、傈僳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 10338 人, 占农业人口数的 59.17%。最远的村委会离乡政府 32 公里,最远的村民小组离乡政府 50 公里。2019 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8846 元,是 一个集 “小(经济总量小)、少(少数民族聚居, 土地、林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少)、边 (边远偏僻)、穷(财政收入低、产业底子弱、贫 困面大)、散(土地资源破碎、农户居住分散)为 一体的少数民族乡、贫困乡。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 户 1646 户、贫困人口 6468 人、12 个贫困村,其 中湾碧(社区)、文宜拉、白坟坝、冷山、茨拉、 倮拉、新村、巴拉、高坪子、腊务堵 10 个为深度 贫困村。2019 年末,全乡生产总值 25697 万元, 增长 10.1%;地方财政总收入 860 万元,增长 6.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613.66 万元,增 长 3.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8846 元,增长 11%;固定资产投资 16273 万元,同比 减少 36.4%;招商引资协议资金 3.6 亿元,同比增 长 30%,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各类风险总体可控,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湾碧乡党委政府 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 批示精神和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作为指导推 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 的政治政务和最大的发展要务来抓紧抓实,从树牢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 ”的 政治高度出发,不断增强脱贫攻坚责任感和使命 感,做到坚决贯彻落实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 保证 ”的要求,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坚决落实中央 和省州县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 “六个精 准 ”“五个一批 ”要求,聚焦 “两不愁三保障 ”,目标立 下 “军令状 ”,制定精准扶贫措施,强化资金和人力 保障,夯实基层基础推动。紧绷思想之弦,以 “在 状态、有激情、出业绩 ”的开拓精神,深化思想认 识、端正政治态度、正视存在问题;以贫困不灭、 愧对使命、寝食难安的心志,坚决兑现 “决不让一 个贫困地区、一户贫困群众掉队 ”的庄严承诺;以 “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 ”的韧劲,举全乡之力, 集全乡之智,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担负 起党和人民交给的历史重任、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 命。 一、五年来脱贫攻坚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打好重点战役,实现了全面脱贫 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放 到同等重要位置,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 扶的要求,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返贫 防范和脱贫帮扶。认真开展漏评、错退、返贫风险 排查 “回头看 ”工作,完善贫困对象动态监测机制, 对剩余贫困人口、已脱贫人口、非建档立卡低收入 人口全面开展排查走访,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管理。 对排查出的风险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消除风险,不断提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 成效。顺利通过 2019 年贫困县退出省级第三方评 估检查、 2020 年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截止 2020 年底,12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1647 户 6468 人脱贫退出,2014 年脱贫 65 户 245 人,2015 年 脱贫 47 户 197 人,2016 年脱贫 173 户 725 人, 2017 年脱贫 695 户 2820 人,2018 年脱贫 608 户 2267 人,2019 年脱贫 37 户 145 人, 2020 年脱 贫 21 户 69 人,贫困发生率从 2013年末的 37.46% 降到 0%,做到了零错评、零错退、零漏评,群众 认可度 90%以上,实现整乡脱贫摘帽。 (二)落实产业帮扶,促进了产业兴旺 以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市场导向、精准到户、 持续发展、注重实效为原则,扎实做好产业发展规 划。实施产业到户规划项目,成立湾碧乡产业扶贫 到村到户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区的村委会负责 组织、协调、调动村组干部和挂包干部及挂包单位, 深入实地进行考察、规划,召开了群众会,充分听 取贫困户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有发展条件的贫困 户户均有 1 个以上增收产业。2016—2019 年累计 投入产业扶贫资金 3092.25 万元,2020 年规划产 业扶贫项目 817.23 万元。始终坚持 “两型三化 ”产 业发展方向,依靠自然及区位优势,深入推进产业 结构优化调整,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前提下,挖掘特色潜 力,打造绿色品牌,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构建 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年均粮食 产量稳定在 9300 吨,烤烟种植面积达 2600 亩, 产量 35 万公斤,产值 900 万元;狠抓疫情防控, 做好品种改良,不断扩大以猪牛羊鸡驴等为主导的 畜牧业,实现产值 38043 万元;加强技术培训指 导,引导群众形成多元化种植,增加收入,增加市 场风险防御能力,大力推广种植红花,天麻,续断, 重楼中药材 21600 亩;核桃种植面积达 114848 亩,预产量 2900 吨,产值达 7845 万元;花椒种 植面积达 33304 亩,预产量 208 吨,产值达 1348 万元;板栗种植面积达 2380 亩,预产量 220 吨, 产值达 178 万元;新植魔芋 600 亩、百合 150 亩; 水产养殖面积 220 亩,每年水产品产量 78 吨,实 现渔业产值 117 万元;提升林产业科技管理水平, 实施核桃花椒集约化 50000 亩。 (三)重视劳务输出,迸发了发展潜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是一项 “投资少、见效 快、收益大 ”的重要产业,在开发利用维新农村劳 动力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 显,影响深刻。针对贫困家庭来说, “就业一人, 脱贫一户 ”已成为,湾碧乡始终坚持把稳就业摆在 更加突出位置,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2016 年以 来,开展各类引导培训和技能培训 70 余场次 8600 余人次,转移就业 5880 人次,国际劳务输出 61 人、有序组织省外劳务输出 600 余人,农民工、 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19 年完成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5 个班 274 人,新增转移就 业 1280 人,组织劳务输出 74 人。管理和使用好 12 个公益性岗位、260 个公共服务岗位,在乡内 培养就业扶贫车间 2 个,促进就近就地转移 80 多 人,贫困户 55 人。持续发动乡、村、组干部和挂 包干部入户开展外出务工动员工作,并按照 “分批 有序错峰 ”的要求,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 和外出务工, 2020 年湾碧乡累计外出务工 1798 人,其中省外务工 967 人(其中有序组织跨省点 对点输送 10 批 158 人)、省内县外务工 177 人、 县内务工 654 人(其中扶贫车间务工 82 人,公益 性岗位就业 188 人,其他 384 人),并继续通过 摸底调查有意愿外出务工的人员,已做好动员工 作,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力争尽快 输送外出务工。通过产业、就业两项重点帮扶措施 为主,其他帮扶持续开展的方式,有效稳固脱贫户 收入,巩固我乡脱贫成效,针对所有外出务工人员, 我乡均扎实开展信息核查工作,建立包括岗位、收 入、联系方式等信息台账,做到持续更新,确保外 出务工人员信息准确详实。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长 效脱贫的有力抓手,依托核桃、花椒等农特产品加 工,大力推行 “能人+扶贫车间+贫困户 ”等模式,搭 建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平台,贫困群众实现 “足不出 村、就近就业、就地脱贫 ”,建立 “联建联认 ”制度, 规范了扶贫车间的认定和管理。 (四)紧盯教育扶贫,实现了均衡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扶贫先扶智 ”是习近平总 书记新时期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 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是 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湾碧乡紧抓教育不放 松,全面提升教学硬件条件,优化师资力量,加强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2016 以来,新建幼儿园 5 所,改扩建中心校区,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学 校布局,严格执行划片就近入学;大幅提升教育质 量,共输送约 700 名学生就读高职高专和中职学 校。严格落实《大姚县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大 姚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兜底资助实施办法(试 行)》《大姚县山区乡镇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实施办 法(试行)》等政策文件要求,对贫困学生享受资 助政策情况全面开展核查,准确掌握学生资助政策 的对象、程序、标准和要求,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 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应 助尽助,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寄宿制生活补助、营 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补助、贫困学生奖学金等政 策,自 2016 年以来,共向 5053 人次发放各类教 育补助合计资金 931.86 万元,经过核查湾碧乡所 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都已享受资助政策。强化 统筹协调,以乡人民政府为主体,以中心学校为平 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龄人口以及在校学生 情况(包含残疾学生、留守儿童、两后生等)、辍 学情况等信息进行精准识别和统计,加强与全国扶 贫开发信息系统和云南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数 据信息的比对核查。严格落实 “双线四级六长 ”目标 管理体制和 “四包 ”工作责任制,完善精准组织入 学、精准劝返复学、精准控辍保学机制,严格执行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月报制度,动态监测管理制度。 2019 至 2020 学年,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1058 人,其中学前教育阶段 140 人,义务教育阶 段 720 人(小学 450 人,初中 270 人),中职 86 人、高中 53 人、大专以上 59 人(其中高职高专 26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全乡中小 学生已全部入学,没有学生辍学,实现了 “零辍学 ”。 持续开展 “雨露计划 ”对象排查,确保不漏一人,政 策足额享受,自 2017 年以来共实施 “雨露计划 ”项 目 530 人次,补助资金 90 万元,把资助贫困学生 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秉持爱心不散 场,帮助不停歇的初心,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都能上得起学,照亮贫困学子的求学路。 (五)抓实健康扶贫,构筑了健康防线 湾碧乡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针对贫困户的建康 扶贫政策措施,严格按照健康扶贫 “九个确保 ”“三 个一 ”“四重保障 ”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历年来共建 有标准化卫生室 12 个,湾碧中心卫生院为 “一级甲 等 ”卫生院,软硬件设施齐全。深入完善医疗保障, 重点关注特殊病、重病和慢性病,进一步关注低保 户、重病户、危房户、残疾人、独居老人 “五类重 点 ”人群的健康状况,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确 保群众不因疾病而陷入贫困线以下。湾碧乡自 2017 年以来,全乡贫困人口符合规范转诊转院 3352 人次,住院总费用 1300.52 万元,其中基本 医疗报销 1021.79 万元,大病报销 49.08 万元, 医疗救助 89.2 万元,兜底保障 45.38 万元,住院 回补 397 人次,回补资金 17.95 万元。加大家庭 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召开公共卫生会议,传达文件 精神,突出重点,优先把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人 口、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划生育特 殊家庭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 碍、肺结核等重点疾病作为签约服务对象,规范充 实和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加强对签约服务的日 常监督考核管理,确保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签 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做实一人,确保了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0%签约或全覆盖、每年均 100%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 (六)推进生态扶贫,保持了“绿色优势” 湾碧乡 2016 年以来,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 11000 亩,惠及贫困户 967 户,陡坡地治理 5150.2 亩,兑付了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补助资金 720 万 元,兑付陡坡地治理补助资金 300.514 万元,兑 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2237.5718 万元,兑 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835.29 万元,兑付草原生态 补贴 673.18 万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260 座,推 广实施节柴灶 241 户。2016-2020 年分年度共聘 用生态护林员及建档立卡护林员 323 人次,发放 工资 260.79 万元。 (七)加强民生保障,彰显了公平正义 湾碧乡实行低保动态管理,健全完善了农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 “应兜尽兜 ”,统筹推进最低 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 残疾人补贴等社会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 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 发的有效衔接,严格执行农村低保评定标准及程 序,强化低保动态管理和精准识别。把符合条件的 低保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把符合条件 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做到应纳 尽纳,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强低保领域监督执 纪问责,严格执行审核审批公示制度,建立投诉举 报和快速处理反馈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对低 保工作的监督,坚决杜绝 “平均保、拆户保、轮流 保 ”现象,对违规违纪纳入低保的,严肃追责问责。 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和临时性生活困 难,切实做到救助及时、精准,规避新致贫和返贫。 严格落实民生保障,2016 年以来,分年度累计纳 入农村低保 9967 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 2582.24 万元、救灾救济粮 73 吨、救灾棉被 730 床、救灾 棉服 920 套,发放临时救助金 74.59 万元;参加 居民火灾保险年均 3389 户;每年城乡居民社会养 老保险参保人数 1.05 万人以上,分年度累计共发 放 养 老 金 人 数 1.01 万 人 次 , 发 放 领 取 养 老 金 1198.8 万元。 (八)坚持点面结合,保障了住房安全 湾碧乡下足 “绣花功夫 ”,坚持全面落实 “双点长 ” 制,认真落实挂包干部 “五包 ”责任,开展 “全方位 ” 帮扶,共实施 451 户 1680 人易地搬迁户的搬迁、 旧房拆除和复垦复绿工作;完成县城 92 户 341 人 和赵家店镇黄羊岭村委会大兴田安置点 28 户 100 人户口迁移工作,建成炳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 点 1 个,乡内集中安置 20 户 69 人;按照脱贫不 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对有劳动技能的搬 迁人口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户 有效就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完 成了炳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史馆建设。我 乡 2017-2018 年 4 类重点对象、非 4 类重点对象 农村 C、D 级危房存量共 422 户(其中 2017 年 4 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 170 户,2018 年 4 类重点对 象危房改造 122 户,2018 年非 4 类重点对象危房 改造 130 户),总投资 1120.09 万元,已全面完 成项目验收和资金兑付工作;人居环境提升(旧房 修缮)550 户。2020 年我乡继续实施 4 类重点对 象危房改造 11 户,现已全部完成,村级已组织开 展初验,住房面积、建造质量均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结合村户贫困退出标准和普查指标实地核查工作 持续开展农村住房安全排查,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动 态管理,确保 C、D 级危房全部清零,做到 “危房 不住人、住人无危房 ”切实消除隐患、保障住房安 全。 (九)坚持多措并举,巩固了饮水安全 湾碧乡 2016 年来共实施水利饮水管道、沟渠、 水池水窖等项目共 59 件,总投资 2465 万元,覆 盖全乡 12 个村(社区),2019 年共完成蓄水 210.2 万立方米,全乡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得到有效 保障。围绕 “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 证率 ”饮水安全指标,逐村逐户开展农村饮水安全 排查,健全完善饮水安全台账和贫困户饮水 “明白 卡 ”,全乡 100 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水源点水质监 测合格率为 100%。对偏远、分散、农户积极动员 群众将蓄水池、水窖等设施进行蓄水,做好节水宣 传,如出现水源点断流积极采取人背马驼、车辆运 送等方式解决,落实好农村饮水管护责任人的工作 职责,对破损的管网、蓄水池尽快组织人群众修复 并投入使用,确保管网管道和蓄水设施能正常运 行,并按照最新放发饮水明白卡标准做好群众思想 工作;经现场踏勘和实际需求,对 20 人以上集中 供水受益工程如出现水源点断流根据实际采取打 井、重新寻找水源点等措施解决;积极上报湾碧乡 贫困村人蓄饮水 “补短板 ”项目 11 个,有效保障全 乡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 (十)把稳信贷关口,释放了发展活力 湾碧乡小额扶贫贷款承贷的金融机构贷款期限 为 3 年,与我乡大多数产业发展周期相匹配,有 效提升了贫困户发展积极性。通过乡村组干部、驻 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宣传小额扶贫贷款政策,了解 贫困户贷款意愿,动员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充分利用 小额扶贫贷款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我乡扶贫办对 需求小额信贷的贫困户全面汇总后交承贷金融机 构及时放贷,与承贷金融机构加强联系,对有产业 发展能力,符合贷款条件和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要 求做到 “能贷尽贷 ”。2016 以来,我乡共贷出 714 户 3326 万元,所有贷款均已在期限内回收,未出 现逾期情况,2020 年计划继续完成贷款 680 万元, 同时对未享受过小额信贷的贫困户积极做宣传,有 发展愿望且有需求的鼓励来贷小额贷款。严格落实 小额信贷政策及相关要求,不擅自拔高标准,不设 置门槛,严禁 “户贷企用 ”,对小额信贷做好资金 “出 ” 的审批和 “用 ”的监管,三年期满未偿还信贷资金的 农户将无法享受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政策。 (十一)坚持智志双扶,激发了内生动力 坚持 “富脑袋 ”和 “富口袋 ”并重,深入开展 “自强、 诚信、感恩 ”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 “彝乡爱心超 市 ”“奖勤曝懒红黄榜 ”等 “十小工程 ”,以 “五进农家 ” 要求扎实开展 “三级书记 ”遍访贫困对象、干部遍访 农村群众工作,帮助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 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 意识贫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大 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积极倡导 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树立厚 养薄葬、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发展 和文明进步。 (十二)注重项目实效,夯实了脱贫基础 2016 年以来,全乡积极申报多批次项目,统筹 推进确保项目落地,其中整乡推进资金 2000万元、 国开行融资资金 4336.6 万元、浦发行融资资金 2500.41 万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 350 万元、易地 扶贫搬迁资金 7411.98 万元、深度贫困村项目资 金 558 万元、贫困退出奖励资金项目 340 万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 683 万元、村集体发展资 金 240 万元等等,各类项目有序组织、有序实施, 全乡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 改善。全乡累计新开挖小厂 -乜波罗、高坪子 -支倮 箐等道路 14 条 64.4 公里,硬化纳那 -上西鲁、大 羊窝子 -阿布伍等村组道路 58 条 182.32 公里,硬 化村内入户道路 65 条 56.35 公里,架设桥梁 18 座,至此,全乡 124 村民小组道路全部贯通,路 面硬化率达 90%以上;实施水利工程项目 82 件, 架设饮水管道总长度 170.16 公里,新建混凝土沟 渠 54.99 公里,渡槽 38 道,河道治理长度 8.182 公里,堤防 4.75 公里,修复沟渠 9.5 公里,新建 农村人畜饮水设水窖 706 口,有效保障了全乡人 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实施扶贫安居工程安置房 331 套户;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施了包括三 道箐、下纳那、桃树箐等多个地点的地质灾害避险 避让搬迁项目,涉及农户 108 户 428 人;完成电 力 110 千伏万马变至 35 千伏湾碧变 35 千伏线路 新建工程,巴拉村委会乜波罗村新建台区工程等电 网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光伏提灌站、移民安置点改 造项目等移民后期扶持直补结余资金项目 18 个; 累计建成垃圾焚烧房 121 个,农村公厕及集镇公 厕共 86 个,党员活动室 44 个,篮球场 25 块,累 计投资 31328.64 万元,极大改善了各族人民生产 生活条件及交通条件,全乡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 新。2019 年沪滇扶贫协作项目涉及湾碧 12 个村 的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投资 780 万元的 12 个村光 伏电站已建设完毕,目前已全部实现全容量并网发 电,建设爱心超市 12 个,覆盖全乡 12 个村委会, 受益群众达 3205 户,运转正常,效益发挥明显, 兑换台账齐全,投入资金 35 万元用于 10 个村委 会便民服务站建设,实现了群众办理事项 “零跑腿、 不出村 ”,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展开精准部署,建立扶贫责任体系。 1.领导带头,扬起脱贫攻坚战旗。扎实抓好脱贫 攻坚工作,专门成立了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 副书记和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中心(所) 负责人和村党总支书记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 导组,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 了扶贫专干 5 名,联席办人员 2 名,设立脱贫攻 坚各类办公室 4 个,包村挂点工作组 12 个,建立 驻村扶贫工作队 12 支(工作队员 47 名)。制定 了年度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和规划,按时召开脱贫攻 坚推进会、督导巡查问题整改推进会、党建促脱贫 攻坚推进会等专题会议,协调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班子成员按照包挂村组全部 深入一线、对标对表、分析问题、补足短板,全面 扬起了脱贫攻坚战旗。 2.广聚合力,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围绕年度脱 贫目标,构建 “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 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 按照 “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 ”的要求,统筹整合 19 家州县单位(其中州级部门 1 家、县级部门 18 家), 501 名州、县、乡干部对湾碧乡 1646 户贫困户结 对挂包帮扶,下派驻村扶贫工作队 12 支,驻村队 员 47 名,实现了贫困人口 “挂包帮 ”“转走访 ”全覆 盖。建立 “湾碧乡脱贫攻坚工作交流群、QQ 群和 微信群,及时举办脱贫攻坚政策学习培训和考试; 与 12 个村(社区)和乡机关相关单位签订了精准 脱贫责任书,将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分担,做 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显担当。组织实施 “百 企帮百村 ”专项行动,动员乡内民营企业力量参与 精准扶贫,建立扶贫荣誉制度等措施,深入挖掘社 会帮扶潜力,搭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协调争取慈 善机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扶贫资源投入 到我乡,实现社会扶贫资源动员规范化、配置精准 化和使用专业化。 3.党建引领,筑牢脱贫工作根基。全面落实党建 主体责任,抓牢基层基础这个根本,强化党建带动, 按照 “组织强、党建强、产业强、经济强 ”的目标, 深入实施 “彝州脱贫先锋行动 ”,把贫困村提升工程 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完善培 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经济,完善村级 硬件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村改变、 村村提升、村村脱贫的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加大乡村干部队伍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下发 《党委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党委委员抓党建责 任清单》,划分 “脱贫攻坚 ”党建责任区 12 个,产 业扶贫党支部 5 个,大力推进贫困村 6 个支部 1 个总支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 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强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 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动力,提升基层干部的 能力,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活力。全乡农村党员带 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化解 矛盾、维护稳定的本领得到增强,。 (二)实现精准谋划,明确脱贫工作思路。 1.摸清贫情,查清底数。通过逐村、逐组、逐户 深入走访,完善明白卡、帮扶手册、基本情况表册 收集,严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村、组、户的帮扶计 划和帮扶措施,并完善档案信息资料,规范档案管 理。严格按照精准识别 “五查五看 ”“三评四定 ”程序 要求,扎实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组建动态管理 工作领导组和 12 支动态管理工作队,明确工作目 标、压实工作责任,紧紧围绕 “两不愁三保障 ”脱贫 退出标准,进村入户开展贫情分析、动态调整和信 息核实核查、 “两摸底一核查 ”和信息更新录入工 作。开展扶贫对象精准 “回头看 ”工作,摸清边缘贫 困户、两无户、有车有房及包含财政供养人员贫困 户,搞清底数,对不精准的剔除、符合的纳入;经 过历年历次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1646 户 6468 人。 2.抓住关键,找准路径。根据中央和省州县脱贫 攻坚文件精神和重要指示,结合实际制定《湾碧乡 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并严格执行结对帮 扶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时限制,扶贫措施清单制, 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挂图作战,确定工作重点,扎 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三)紧抓责任落实,消除工作懈怠思想 1.勤政为先。一是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及党中央脱贫攻 坚决策部署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 觉、行动自觉,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把脱贫 攻坚主体责任再压实、再严格、再强化。适时召开 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发现的问题,把自己摆进去、 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剖析思想、查摆问 题、对照问题找差距,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 真负责,真正把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扛稳、抓牢、 做实。按照 “挂包干部对所挂包贫困户具体负责 ” 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坚决杜绝 “歇一歇,松口劲 ”的思想,不断增强脱贫攻坚责任 感和使命感,始终把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 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强化工作落实。二是严格 落实 “五级书记 ”抓扶贫,党政 “一把手 ”和 “双组长 ” 负责制。压实乡镇直接责任,行业扶贫责任,村 “两 委 ”具体责任,挂包单位挂包干部包保责任,驻村 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责任,沪滇扶贫协作责任,社 会扶贫责任。强化落实 “军令状 ”和 “交总账 ”意识, 按照年度贫困人口减贫目标,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 项决策部署,确保按时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三是认真落实中央 “四不摘 ”,省 20 条巩固要求和 州 “23496”工作举措,扎扎实实做好后续帮扶工作, 坚持资金投入只增不减,政策支持只增不减,杜绝 “工作转重心,换频道 ”的情况发生。 2.制度为纲。始终坚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高压 态势,把从严治党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推进干 部作风建设,构建党群干群和谐关系,引导教育, 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强化监督执纪 问责。深入开展 “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 实 ”专项行动。2016 年以来,围绕脱贫攻坚及 “四 风 ”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41 次,开展谈话提醒 3 人次。处置问题线索 23 件次,初核了结 16 件次, 立案 1 件次,办结 6 件次。坚决配合县委从脱贫 攻坚一线识别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营造风 清气正、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脱贫攻坚环境。对 各中心站所,各村委会抓扶贫工作落实加强督查检 查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约谈,追责问责,并 在全乡通报,确保脱贫攻坚力度只增不减。 (四)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问题整改清零 湾碧乡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核查核实反馈问题, 从严推进问题整改,扎实开展问题 “大起底、大排 查、大整改 ”工作。按照 “四清单、一销号 ”要求, 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与问题整改清零 有机结合,以村为单位,成立问题核查工作小组, 逐村逐项核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从严从实推进问 题整改,做到存量问题立行立改、彻底整改,增量 问题边查边改、不留死角。2015 年以来,历次巡 视巡察督查检查审计调研发现反馈问题共计 492 条,其中共性问题 137 个,个性问题 355 个,全 部整改完毕。严格对照《大姚县脱贫攻坚工作问题 整改责任清单》进行认真梳理后,共反馈问题到我 乡 54 条,其中共性问题 42 条,个性问题 12 条, 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云南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 视 “回头看 ”反馈意见 17 条,大姚县 2019 年脱贫攻 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反馈 26 条,及 2016 年至 2019 年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及脱贫攻坚政策审计发 现反馈问题 11 条,第一次交叉督战交办问题 9 个 第二次交叉督战交办问题 7 个,我乡均已按要求 时限整改完毕。 三、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经验 (一)主抓产业发展,增强造血能力 湾碧乡根据实际制定全乡产业发展规划,坚持 “山上核桃、山下花椒,林中牛羊,江岸热果、江 上旅游,甘蔗红糖、特色冬早 ”的高原特色立体产 业发展思路,重点做强做优现有的核桃、花椒和芒 果产业,继续扶持发展黑山羊、生猪、肉牛和土鸡 养殖,扶持榨糖甘蔗、烤烟、百合和中药材种植。 充分发挥合作社带贫作用,成立种、养殖农民专业 合作社共 19 家,引领群众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积极宣传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鼓励贫困户积极 加入合作社,确保每个贫困行政村有一个以上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 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全覆盖, 涌现出大姚县润心甘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巴拉 村委会大姚县炳海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特色典 型案例,打造出 “湾腊红糖 ”、 “湾碧芒果 ”等具有代 表性的优质品牌。通过带动农户年均种植甘蔗 600 亩,为村民致富提供了优质平台和通道,建设完成 腊务堵红糖加工厂,升级设备及生产条件,极大改 善生产效率,实现红糖年均产值 300 万元;2016 至 2019 年,规划新植芒果 4877.63 亩,芒果低产 园改造提质增效 9559.5 亩,补助产业扶贫资金 394.894 万元,全乡芒果种植面积达 61696 亩,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面积就达 4120 亩,全乡 芒果挂果面积约 2600 亩,产量达 2000 吨,产值 达 800 万元,芒果产业已成为干热河谷山区群众 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紧盯项目管理,确保落地见效 湾碧乡始终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 加大扶贫资金争取整合力度,精准用好各类资金资 源,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加快项目建设,夯实脱贫 发展基础。一是建立精准项目库。以 “户户清 ”为抓 手,按照 “县有项目库、乡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 户有明白卡 ”和 “六清七步 ”工作法的要求,紧紧围 绕贫困户 “两不愁、三保障 ”指标和村出列、乡摘帽 标准,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制定切实可 行的巩固提升帮扶项目,及时修改完善项目库。二 是重视项目实效。紧紧围绕 “户脱贫、村出列、乡 摘帽 ”的标准,一直着力于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完 善基础设施来带动全乡产业和经济发展,切实做到 了项目覆盖面最大、受益人口最多、效益发挥最大, 极大的改善了全乡人民群众的交通及生产生活条 件,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全乡贫困人口 “两不 愁,三保障 ”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 资金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扶贫融资资金、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等相关 制度,加大扶贫项目资金巡察督查、跟踪审计和业 务培训力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安全、 高效,湾碧乡扶贫资金管理审计、扶贫项目工程审 计已经全部结束,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三)推进消费扶贫,实现干群同心 湾碧乡积极为本地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千方 百计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市场 经济主导地位的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 用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大姚县城扶贫超市、农特 产品展销会等平台开展农产品宣传、销售,提高湾 碧农产品知名度,开拓市场销售渠道。尤其是以 “10.17”扶贫日、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为契机,坚 持结合乡村实际,坚持扶贫单位和帮扶干部自愿认 购原则,认真做好消费扶贫农产品摸底排查、收购、 供应工作。在 2019 年以来,在我乡开展的消费扶 贫以购代扶活动中,全县 20 家挂包单位及湾碧乡 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共计筹款 140.15 万元,并在大 姚建立了集中认购点,提供核桃、红糖、羊肉、猪 肉、土鸡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优异的品质获得 了广大干部职工及挂包人的一致好评,良好的销售 渠道及消费模式有效激励我乡贫困户适时适量扩 大种植养殖规模,科学规划,提升品质,调动发展 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其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的良好意识,让购买者有回报,让受助者有尊严, 形成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双方各取所需的可持续性 良性互动,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回顾脱贫攻坚工作的拼搏历程,是踏实奋进、 砥砺前行的五年,是全力攻坚克难、携手共赴小康 的五年,我们从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做到了五个坚 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政治 信仰,保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毫不动摇坚持把 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充分释 放发展活力;毫不动摇坚持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 牢记初心使命、奋勇担当前行,确保与全国全省全 州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克期实现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毫不动摇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 念,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毫不 动摇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忠诚、干 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全心全意投入到党的事业中 来,为湾碧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奋斗。 四、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全乡总体来看基础 设施薄弱、贫困面大,“小、少、边、穷、散 ”的现 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与贫困村相比,对非贫困村的 投入不足,部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相对滞后。全乡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巩 固脱贫成果,全面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仍然 任重道远。 (二)部分进城安置群众就业难度大。部分进 城安置农户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无法找 到适合工作,导致长期性经济来源不稳定,适应城 镇生活难度大。 (三)群众教育及思想引导还需加强。我乡少 数民族人数较多,部分贫困户因文化素质较低,生 活习惯差异性较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意 识不够强,精神面貌、家庭环境卫生条件有待提高。 五、下步工作计划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写进报告,明确提 出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 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 是党中央着眼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 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下一步,我 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党委关于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转作风、勇担当、出实 招、见实效,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 衔接。 (一)继续优化农业产业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 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坚持走特色 效益农业发展路子,在保障基本口粮安全的前提 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增强供给结 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 产品,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以产地环境、 农业投入、生产技术、质量要求、包装储运等为重 点,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 流通结合起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 求链、完善利益链,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的 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着力构建现代 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 “产业 兴旺 ”的现代乡村。 (二)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眼于基本面,深入推进农村补短板工作,把项 目精准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小组,全力推进水电路 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 农业灌溉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为重点,大力推进 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小型水利灌溉工程、水生 态治理工程,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改善农村生 产生活生态用水条件。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推动 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完善配电自动化 装置,以农村 “四好公路 ”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未 通水泥硬化路村民小组通畅工程,着力打通最后 “一公里 ”。 (三)坚持绿色发展优先 建立绿色发展稳定投入机制,引导农业项目资 金投向由产业发展扶持向绿色清洁生产转变。全面 贯彻 “一控两减三基本 ”要求,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 肥试点,加速生物农药、绿色饲料推广运用。加大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 场创建,建设一批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 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探索创新生产跟踪机制,力 争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及投入品 “来路 ”的全程管 控,对农产品 “去路 ”的密切跟踪。建立清洁生产督 促考核机制,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目标考核,纳入 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内容,严格监管责任,加强跟 踪评估。 (四)注重人居环境改善 坚持把化存量与控增量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人 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对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实施 关闭,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收储力度,基本实现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坚持堵与疏相结 合,把畜禽粪便的污染收集处理与发展绿色农业、 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循环效益农业。加快 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清洁工程,开展环境 集中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形成 “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 ”的城乡统筹垃 圾处理模式。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农村厕所改 造,推进人畜分离,防止疾病发生。以骨干交通沿 线为重点,实施农村房屋风貌改造,突出乡村特色, 注重文化传承,不搞大拆大建,塑造乡村风貌。推 广农村民居标准图集,开展类型多样的农村民居改 造,使房屋整体结构与周边环境融洽、与周边景观 协调。 (五)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探索推 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把法治、德治 与自治有机贯通,打通关节、整合资源、建实防线, 形成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的基层治理新格 局,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坚持 以自治为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农 村协商民主,强化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 制定落实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健全完善一事一议 制度,把村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坚持全面依 法治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持续开展普法教育, 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依法治事、依法管事、依法办 事水平。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导 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理性 表达合理诉求。坚持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统一,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 德建设,通过不断夯实乡村治理的思想道德基础,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长治久安与文明 和谐。 (六)重视农村文化繁荣 切实解决好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大、教师资源配 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 题,让农村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 育。持续建好农村书屋、农村文化广场,培养农村 文化艺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 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 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扶贫下乡活 动,引导农民预防重大疾病,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 习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