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习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评三篇与关于干部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三篇
关于习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评三篇与关于干部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三篇 关于习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评三篇 【篇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究就不能轻易作决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保障决策正确的关键,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夯实调查研究“基本功”。 要多点“自选动作”,少点“规定路线”。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调研的方向。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也正因为是基础性工作,往往容易被党员干部所忽略,人为地淡化了其作用和目的,深入基层没有具体的问题、明确的主题,调研走的都是“精品路线”,看的都是“人造景观”,最终结果就是竹篮打水,下也空空,上也空空,与调查研究的初衷背道而驰。真实是调查研究的生命线,调研是为了听真话、看真相、察真情。党员干部要扎实做好调研的前期工作,搞清楚“调研为什么、问题是什么、出去看什么”,做到心中有底、聚焦靶向,确保调研主题不偏、内容不偏、过程不虚。要多一点“自选动作”,为调研路线“加戏”,既走到工作局面好的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深入困难矛盾突出、情况复杂多变、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去收集问题,做到对情况的亲知、真知、深知。 要多点“轻车简从”,少点“层层陪同”。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对调研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开展调研有熟悉情况的人加以引导,有利于提高调研的质量和效率,但如果搞成了“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走秀式调研,不仅徒增基层干部群众负担,更是会为官僚主义的滋生提供土壤。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从基层看行动,以终端看效果”的原则,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既不打乱基层的工作节奏,又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要切实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作学习提升的过程,自觉向实践学习,怀着登门拜访的心态,有意识地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和群众坐在一起拉家常、话里短,俯身倾听群众的真心话,认真体察群众情绪,深刻感受群众疾苦。 要多点“事后回音”,少点“虎头蛇尾”。调查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衡量调查研究的效果,关键要看调研成果的转化,看是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矛盾,是不是真正形成了长效机制。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是“查”而不“研”、“研”而不“透”、脱离实际,线下发现的问题在线上找资料,拼凑出一篇调研报告就没了下文,搞成了“半拉子工程”,以致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涛声依旧”。要正确认识调研的价值和意义,在坚持把问题找准找实的基础上,再下一番“绣花”功夫,将根源挖深挖透、让对策落地落实。要注重调研成果转化,立足现实情况,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举措、转化为决策参考、转化为综合运用、转化为制度文件,真正通过调查研究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 【篇二】 今年汛期以来,全国多个省份暴雨肆虐、洪水侵袭,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打桩”也由此成为各地抗汛工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做法。 “打桩”,指把桩打进地里,以增强地面抵抗压力的强度,使建筑物基础坚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打桩”是为了“强基”,建筑物如此,人亦如此,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克服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松懈,就要打好自己的“桩”,如此方可固本强基、行稳致远,才能推动工作落地落实,更好为人民服务。 坚定信念,把正方向,打好“听党的话、紧跟党走”之“正桩”。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本色,建党99周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将一心一意为党、全心全意为民作为毕生的信念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中寻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甜”,如屈原在《离骚》中所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实践证明,只有“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才是共产党人走不丢的“人生正道”和走得远的“康庄大道”。走好这条道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关键在“忠诚”二字上下了多大功夫、达到多达程度。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叫到哪里就到哪里,党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做政治上合格且永不蜕变的好干部。必须永远保持头脑清醒,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含糊,凭借过硬的政治素养,把自己捶打成风吹雨打浑不怕、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钢桩”。 忧民所忧,乐民所乐,打好“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之“深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这不仅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倾听民意,更是要做好调查研究,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中寻找良言良策。“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要“忧百姓之所忧,乐百姓之所乐”,做沉得下去的好干部,在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等工作中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要自觉衡量同群众的距离还有多远,主动关心关注“民间疾苦声”,面对困难群众,常学总书记问问“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没有”,多些实实在在、货真价实、雪中送炭,少些形式主义、走马观花、锦上添花。好桩需用好材料,“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党员干部自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一茬接一茬、一节接一节,把自己这根特殊材料制成的“桩”深扎于群众之中,做群众信任和依赖的“顶梁桩”。 常谋实事,善干实事,打好“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之“实桩”。“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方能强国、实干方能富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全体中华儿女凭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信念干出来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也是用实干推进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党分忧与为民解难始终是相统一的,为党分忧就要切实为民解难,为民解难就是在为党争取民心,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而这其中主要还是靠“实干”,关键则在干部。当下,困扰群众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破解的发展难题也还有很多,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最讲求认真,最崇尚实干,善谋实事、善做实事,用“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一个一个解决。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多关注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实际问题,用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争取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做一根“实桩”,拒绝“空心桩”,自然就是群众褒扬的“好桩”。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问计于民是调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顶层设计是调查研究的成果和运用,要做到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须站稳人民立场推动调查研究,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站稳“人民立场”是开展调查研究的“基本前提”。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自成立之时即稳站人民立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调查研究是制定党的方针政策的依据,站稳人民立场推进调查研究,政策方针就能得到人民拥护支持,就能汇民智、聚民力,跨越险滩、攻坚克难。偏离人民立场,偏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调查研究就容易陷入主观主义、机会主义泥潭,难以指导正确路线。中国共产党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至今等近百年的历史,无数事实证明,只要站稳人民立场推进调查研究,党的决策就符合客观实际,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发展壮大,反之就会遭受失败,甚至面临灭顶之灾。站稳人民立场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相互契合,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查研究才能进有方向、行有力量、落有支撑,不断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前行。 站稳“人民立场”是拓展调查研究的“根本途径”。站稳人民立场,要代表人民利益,要求调查研究须坚持群众路线、“眼睛向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情况、经验智慧、方法举措都在基层、都在群众,要想占有最深入最广泛最真实的材料信息,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集中群众最根本的诉求和愿望,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小学生,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持续拓展调查研究深度广度,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或决策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面临问题、任务、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对党的正确决策和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站稳人民立场,持续拓展调查研究深度广度,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 站稳“人民立场”是检验调查研究的“衡量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最终是要形成决策指导实践,站稳人民立场,衡量实践成功与否,要看人民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支持,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民问题、维护人民利益,问题解决的好,人民就支持,问题解决不了,人民就反对。这与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密切相关,党性纯、作风正,人民立场就稳固,调查研究就得以深化,能够有效指导实践,提高党的决策科学化水平,解决人民群众最烦、最忧、最难、最怕的问题。党性不纯、作风不正,人民立场难以稳固,就容易出现“调”而不“研”或“研”而无“用”等偏离实际的情况,导致或滋生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站稳人民立场,就要推进调查研究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相统一,坚持实事求是,深刻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树立问题导向,聚焦疑难问题解决,促进调研成果有力有效转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壮大。 关于干部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三篇 关于干部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三篇 【篇一】 **市**干部教育培训紧扣工作大局,突出斗争性、时代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服务中心任务、服务干部成长,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提质增效,为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突出斗争性,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内涵核心。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 分层级、分专题开展系统培训。开展科级干部理想信念专题轮训,充分利用井冈山、延安、红**渠等地的红色资源,从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淬炼思想、坚定信仰。根据培训需求,开发了“谈初心使命,约吗?”、“马哲,是谁?有啥用?”等课程,并优化课程推广方式,将课程打造为微课堂,在“有理”公开课上进行系列展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突出时代性,以提高干部治理能力为着力重心。把治理能力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陆续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生与社会治理”、**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修班,强化专业训练,积累治理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领导艺术、岗位业务、群众工作等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提升干部执行能力。分层分类办好“**干部教育讲坛”,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在**乡镇街道、**直机关成立业余党校,举办百姓讲堂、能人讲座、工作论坛等,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专业技能。 突出有效性,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驱动中心。围绕中心工作要求,**委每月确定一个专题,邀请专家学者为**委中心组成员进行专题解读,重点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高层次培训。坚持把课堂摆到改革发展前沿,聚焦转型发展、深化改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生态治理等重点,以学习小分队的形式“走出去”学习考察,面对面、点对点学习先进理念、发展经验和成功做法。 突出针对性,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为发力靶心。强化脱贫攻坚能力培训,围绕提高抓党建促脱贫、落实脱贫政策举措、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防返贫等实际工作能力,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异地班次、“空中课堂”等形式,举办一系列高质量“靶向”培训班次。强化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培训,举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和致富带头人轮训班,助力提升帮扶、带富能力。年初以来,共完成扶贫干部培训2591人次,实现了至少轮训一遍的目标任务。 【篇二】 **市****严格落实从严管理干部要求,打好干部日常监督、任前监督、协同监督、社会监督“组合拳”,不断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切实扎紧了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钢铁篱笆”。 一、注重提前预防,强化日常监督,筑牢干部监督“防火墙” 坚持把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充分运用到干部日常教育监督工作中,以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反面教材,让全**干部深刻警醒反思,吸取其中的教训,形成“不敢乱为”警觉氛围;强化廉政教育,每年对全**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轮巡察锻炼,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为期20天的纪委监委留置点值班警示教育,并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形式,教育全**干部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形成“不想乱为”的良好氛围;对发现有“四个意识”不强,“四个自信”不坚定,“两个维护”不实,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谈心谈话、提醒函询,让干部“红脸出汗”、防偏纠错;强化平时考核,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常态化对领导干部开展分析研判,对干部存在的小毛病、小污点,及时采取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使干部心畏言戒行止,防止干部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二、紧盯干部调整,强化任前监督,树起干部监督“警示牌” 坚持思想引导在先、预防提醒在先,结合干部选任程序,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建立新提拔干部任前公示、任前考廉、任前谈话等制度,对新调整、新提拔的干部及时进行任前谈话,并征求纪委监委、**部门的意见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谁考察、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在启动推荐考察程序前,对拟提拔或转任岗位干部由考察组成员依次对干部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等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后由阅档人员认真填写《干部任前档案审核登记表》,确保拟提拔干部信息真实准确,有效防止了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对拟提拔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审核,坚持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双鉴定”“双签字”原则,综合评价干部政治廉洁表现,坚决把“两面人”挡在门。 三、严格岗位监管,强化协同监督,架起干部监督“高压线” 一是推行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每年年末召开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考核会议,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述职述廉,重点了解其政治思想、执行民主集中制、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二是坚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定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促进廉政建设,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三是对全****乡(镇)、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纪检监察知识学习、廉政警示教育,巡回组织播放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切实增强全**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四是充分利用纪委监委、组织部、政法委、**局等多个部门进行干部监督,畅通监督渠道,及时交流干部监督信息,动态掌握干部当前状态,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四、重视全面管理,强化社会监督,织密干部监督“防护网” 认真坚持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举报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干部监督管理,积极构筑干部监督预防体系,健全完善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的“12380”选人用人**举报体系,公开举报电话、网址和信箱,及时受理**举报,对**问题第一时间组织核查处理,做到实报必查、查实必究。定期会同纪**纪委监委、**委巡察办,深入各**乡镇、**直属部门单位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述职述廉述责、经济责任审计、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将监督置于领导干部履职行权的整个过程。畅通来信来访渠道,依托“12380”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干部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不断拓宽干群参与渠道,扩大干部监督圈,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大党纪法规、举报受理工作的宣传,不断提高“12380”**举报体系的知晓度、便捷度和震慑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进一步规范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体系,切实使干部规范了工作圈、纯洁了生活圈、净化了社交圈。 【篇三】 ****在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发力,着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找准提拔“点”,助力年轻干部成长。着眼干部队伍现状及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需求,将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脱贫攻坚以及各**镇各部门单位人员需求配套衔接,启动实施“183”人才工程,着力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的观念,放手使用年轻干部。目前,经过单位综合评价、个人自传、实地问卷、分层个别谈话等方式,择优培养选拔使用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7名“90后”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科级干部队伍中,助力“90”后年轻干部迅速成长。 紧扣工作“线”,摸清实情显实效。将年度考核、专项考察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考准考实干部的日常作为和现实表现;用好调研谈话这个考察干部的基本手段,采取灵活方式深入谈、仔细问,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以事察人、知事识人。结合工作调研、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谈心谈话等工作,对全**干部进行动态跟踪,加强与干部的全方位接触,近距离了解其性格特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推进工作的思路想法,把对干部的了解由年度考核、专项考察向日常分析研判拓展,变“临阵磨枪”为“日积月累”。 拓宽培训“面”,着力提升干部素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干部教育培训突出的位置,制定年度干教计划,结合春秋季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工作,通过党建直通车、第三方网络培训等线上载体组织开展扶贫干部培训、十九届四中全会等专题培训10期,累计参训2300余人次,其中,通过党建直通车对驻**工作队开展培训2次;通过“**领航”第三方网络平台邀请2名中央党校专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等专题开展培训1期。同时,针对干部现状、岗位和行业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干部安排到急难险重、**、脱贫攻坚等一线锻炼,不断为干部“充电续航”。 建立监督“体”,强化制度约束力。坚持让制度发力,强化干部选任监督,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充分运用考核评价、**举报、巡视巡察、审计等工作中有关干部监督方面的信息,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监督。建立完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大与纪委监委、公检法、**、审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增强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德、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外出请销假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日常监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