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扶贫项目工作总结最新模板
扶贫项目工作总结最新模板 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1 201X 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 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贫困群众脱贫 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X 年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 4.75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0.45 亿元,信贷资金 1.14 亿元,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 5.53 万人。目前,完成规模种植茶叶 5.3 万亩,配套建设园区 道路 28 公里,蓄水池 63 口。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基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壮大一批、引进 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有效整合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 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注重培植和引进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 的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优势互补, 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 二是做优做实专合组织。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支部 +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 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三是做精做细家庭农场。积极开展 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 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 庭农场、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引导城镇小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支持 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创办家庭农场。 (二)注重回引创业,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南江黄羊、通江银耳、 巴州川明参、恩阳芦笋等独特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 重点在建设用地、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对招商企业予以充分优惠,并重 奖投资额度大、销售收入高、税收入库多的有功企业。对招商落地企业,严格落实一个项目、 一名挂联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单位、一套促进机制“五个一”推进机制,全方位 服务招商企业。二是积极回引创业人士。借鉴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全民创业就业优 惠政策,建立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针对在外成功人士特点专门制定推介项目库,积极 回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农,带领乡亲增收致富。三是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成立创业服 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提升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水平,推动 贫困群众创业。坚持就近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相结合,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积极拓 展就业空间,积极引导农民朋友积极投身巴山新居聚居点、重点镇、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 设,实现广大贫困群众就地务工、家门口挣钱。 (三)强化服务保障,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专项基金, 重点从奖励资金、项目整合、金融扶持等方面,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专合 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项目和资金扶持。二是加大项目整合。整合新农村示范县(区)、 扶贫连片开发、乡村道路、小农水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特色产业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中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三是坚持用地优惠。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 其所获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按照审批规划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修建用于种养业生产 和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的,其占地按照农村三类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 地办理相关手续。 (四)创新建设机制,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土地入股、收益保 底、产值分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权量化、分红、租金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同时, 探索反租倒包零租金机制,对农户入股的原承包地,在不伤害已栽植苗木的前提下自收自种 黄豆、花生等矮杆作物,并免收租金。二是探索产权改革推动机制。围绕构建现代农村产权 制度体系,规范搭建县(区)、乡、村三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担保公司和产权评估机构,颁发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八权一股”证书,规 模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是建立市场带动机制。按照市场法则,坚持市场 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思路,重点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引进培育现代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 锁、配送、专卖、会员制销售等现代营销业,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贸对接”,支持农 产品进超市、进市场。深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创新销售方式,实现农产品线下实体营销、 线上网络营销、举办节庆营销、借力境外营销等相结合,增加销售额。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总体发展 水平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对贫困户的带动能力较弱。 (二)产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我市地处盆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发,金 银花、核桃、茶叶、翡翠米等特色产业经常遭受干旱、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袭击,产业基 础较为脆弱。 (三)市域经济总量小,资金投入不足。我市所辖县(区)均属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市域经济总 量小,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农业经济和特色农业发展资金投入 严重不足。 (四)产业经营水平低,现代农业体系不健全。因利益驱动,企业与农户彼此缺乏信任,产销 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和有序流转刚刚起步,与标准化生产、规模 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经营集约化,在推动土地规模上求突破。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结合贫困山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在税收优惠、金融 贷款、“四荒”开发等方面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农村 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抵押、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 (二)企业集团化,在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上求突破。树立集团经营理念,打破地域界限, 有效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资源,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围绕“六大”特色产业,以 县为单位,培育一批又发展潜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逐步改变企 业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局面,努力提高效益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品牌市场化,在提升农产品竞争实力上求突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巴食巴 适”区域品牌,尽快出台区域品牌管理使用办法、积极争创 1-2 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 品驰名品牌和商标,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扩大 贫困群众依靠特色农产品增收致富的路径。 (四)经营标准化,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求突破。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机制, 培育新型农民,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是用技 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技术化。鼓励经营主体健全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 于一体的大生产体系。探索利益分配市场化机制,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服务者之间 通过市场机制联结在一起,以追求产业整体利益,推动广大贫困群众增收。 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2 我镇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办安排部署,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发 展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不断加 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小涧镇距离县城十三公里,面积 117 平方公里,耕地 11 万亩,人口 6.9 万,下辖 3 个社区, 11 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 3 个,分别是尖山村、狼山村、灵山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按照县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总体部署,我镇及时制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村出列、 户脱贫”总体目标,积极推进“五个一批”和“1126”攻坚计划实施。确保 20_年度实现狼 山、灵山、尖山三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 个行政村 305 户 731 人实现脱贫。围绕全年目标 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指挥体系,落实工作职责。及时调整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责任人与工 作职责,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并对 3 个贫困村及 11 个非贫困村进驻了扶贫工作 队和帮扶工作组,全部配齐了村级扶贫专干和扶贫主任,建立了“班子成员包片、行政干部 包村、业务人员包点、村干部包组、帮扶人员包户”的五级包保网络。 (二)严把精准识别,找准脱贫方向。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的要求,对未脱贫及拟新 增贫困户集中开展核查评议。核查中,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 示关,确保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抽调镇包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 审核组,进村入户对村级上报的贫困户按“再回头看”核查工作要求和标准进行逐户调查核 实,在各自然庄、村部公开栏张贴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并在先锋网、镇政府公开栏对全镇 14 个村 305 户 731 贫困户名单进行了公开公示,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帮扶责任到人,做到无缝对接。201X 年,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将 114 名县直部门 干部和 481 名镇级财政供养人员均包保到 1408 户未脱贫家庭。要求每个帮扶单位明确一名 联络员,便于信息沟通,任务传达。做到包保不漏户,责任全覆盖。为压实帮扶责任,我镇 印制了《贫困户需求统计表》、《入户走访表》、《脱贫措施明白纸》、《帮扶卡》《贫困户实效 台帐》等扶贫材料,由村书记、扶贫队长带队,组织县、镇、村三级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 家中,逐户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实现村组干部、帮扶责任人、贫困户无缝对接。真正摸清贫 困家庭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为因户施策、精准脱贫夯实基础。 (四)落实精准施策,确保脱贫实效 。 (一)围绕贫困户脱贫目标,用足用活普惠特惠政策。围绕“1126”攻坚计划,以产业扶贫为 抓手,以金融扶贫为支撑,着力抓好低保、五保、大病救助、养老保险、残疾人救助等普惠 政策落实,重点抓好健康脱贫、教育扶贫、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特惠政策的落实。截止目 前,共落实健康脱贫工程 120 人,发放帮扶资金 12 万元;落实教育扶贫工程救助对象 191 人, 发放帮扶资金 15.15 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收益分红 64 户 132 人,人均增收 1000 元;自主 创业有 11 户 26 人,年户均增收 5 万元;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贫困户就业 328 人(外出务工 173 人,本地就业安置 120 人,清洁工 35 人);贫困户评级授信 57 人 295 万元,发放扶贫贷款 40 笔 190 万元。20_-20_度共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 254 户,其中贫困村尖山 46 户,狼山 22 户、 灵山 38 户。20_年 78 户危改计划已经全面竣工,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在落实贫 困户特惠政策的同时,我镇积极推进村级产业发展,以示范为引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今 年,新发展连片花卉苗木、蔬菜种植 4 家,药材连片种植 2 家,新批畜禽养殖场 6 家,强英 鸭业、牧园养殖项目正在落实项目用地址。9 个行政村实现了农业产业发展新突破。狼山、 灵山两个贫困村果蔬、药材种植和家俱生产项目 10 月初进行实施,实现了贫困村全部有特 色产业的脱贫目标。 (二)围绕贫困村出列重点,补齐脱贫短板。为确保 20_年底 3 个贫困村出列目标任务,我镇 认真研究贫困村致贫原因,镇党委、政府与村、帮扶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年度脱贫计划。整 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实施部门联动,推动贫困村脱贫。 特色产业发展。201X 年,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 150 万元在尖山村兴建的 100 亩蔬菜大棚产 业扶贫项目,并实现了项目区水、电、路、管理房配套设施全部到位,现已经投入使用。该 项目的实施,可解决尖山村 80 多人就业问题,年人均务工收入增加 1.5 万元;本村 64 户贫 困户项目收益分红人均增收 1000 元。辐射带动贫困村集中连片特色瓜果种植 300 余亩。投 资 100 万元的狼山扶贫产业果蔬大棚种植项目正在做主体工程设计,项目占地 100 亩,可带 动 50 余户贫困家庭脱贫;灵山村占地 500 亩的药材种植项目已做流转土地,秋收后实施药材 种植,全年可解决 40 余人就业。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县交通局投资 752 余万元改造灵山、狼山、尖山三个 贫困村 10.46 公里 13 个道路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施工,10 月底前全部竣工。通行条件的改 善,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提升了贫困村发展动力。 投资 200 余万元的狼山小学教学楼改造项目即将竣工验收。全面完成狼山、灵山两贫困村高 标准农田治理,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目标。投资 650 余万元的尖山高 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近期国土部门将进行招标,进行施工;尖山中心村美丽 乡村建设已经列入规划,正在积极推进。全面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通过水利部门项目投入, 目前全镇实现户户通自来水目标,切实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3 天宝乡历史上是革命老区乡镇,全乡人口 1.48 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704 人,20_年脱贫 28 人,201X 年脱贫 134 人,现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431 户、542 人。 近年来我乡精准扶贫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摸清底数,完善数据 1、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数据,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核查家底、致贫原因、收入水平, 明确底数;二是核查需解决的问题、致富渠道、完善问题台帐,明确问题;三是提出针对性对 策、明确对策;四是按照“五定”明确责任(五定即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 标)。 2、完善贫困村基础数据,做到“四个清楚”:即清楚村级基本情况,清楚制约村级发展的矛 盾问题,清楚未来发展方向,清楚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职责。 (二)分类扶持,精准施策 1、实施移民搬迁,引导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梯度安置。 2、扶持产业发展,引导组建或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承包土地流转,如清泉家庭农 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古村蜂蜜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通过做大做强,打 造平台,融合资金、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全乡有辛会大棚蔬菜、草坪兰花、横岭、河 思、上梅蜂蜜、苗木等主要产业。 3、改造基础设施,通过新农村建设,古村旅游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 生活条件。 4、实施教育扶贫,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 5、提高保障水平,对纯低保户、五保户从 20_年起,每人每月增加 50-100 元。 (三)完善机制,合理进退 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动态管理机制,按“脱贫出、返贫进”原则,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为 目标,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及时更新数据,分级管理,动态监测。 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4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_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扶贫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我 县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整村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施情况 20_年,我县共有 5 个重点村纳入省级整村推进扶持计划,分别是_镇_村、_镇_村、_镇_村、 _镇_村和_镇_村。项目村共有 28 个村民小组,x 户, x 人,耕地面积 6519 亩,山地面积 x 亩。20_年,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x 元,年人均纯收入在 x 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 x 户 x 人。一年来,我们按照 “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原则,深入实施“131”、“结对帮扶” 等工程,采取“领导领村、干部包村、部门扶村、企业帮村”等措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18 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 9 个,产业发展项目 9 个,累计投入资金 x 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 223 万元,整合资金 230 万元,自筹及其它资金 x 万元。着力实现 了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特色支柱产业发展,贫困农户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 提高。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们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 组织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20_年共修建村组公路 8.6 公 里,新建饮水、灌溉排水工程 5 处,有力解决了出行难、运送难、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 有效改善了整村推进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原则,我们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 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加大对整村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 困户脱贫,集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37 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产业化扶持比例达到 61.4%。五 个村基本形成了以花卉苗木、袋料香菇、生猪养殖、特种养殖、大棚蔬菜为主的支柱特色产 业。20_年,共扶持贫困农户建设花卉苗木基地 620 亩,发展袋料香菇 16 万袋,养猪 350 头,养娃 50 万只,养鱼 50 亩,建蔬菜大棚 10 个 3335 ㎡,整村推进村基本实现“一村一 品、一户一业”。 (三)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积极组织重点村书记参加政策业务培训。我们于 20_年 11 月 中旬提前组织 5 个重点村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全省 “千村书记培训工程”,书记们按照群众 参与、规划到项、责任到人、脱贫到户的要求,迅速启动了整村推进工作。另一方面,积极 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我们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协调各镇定期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等形式,不断增强实用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_ 年,项目村共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x 人次,贫困对象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 显著提高。 (四)村民收入显著上升。为切实帮助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我们大力实施产业开发和扶持到户, 不断增加贫困对象收入。通过项目带动和自我努力,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_年的 x 元增加到今年的 x 元,增幅 x%。 (五)减贫工作成效明显。我们把减贫工作作为整村推进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本地实际,明 确工作责任,创新到户扶持机制。20_年,项目村共实现 x 人脱贫,脱贫率 x%,圆满完成年 初计划任务。 三、主要工作作法 (一)抓深化认识促工作地位提升。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新一轮整村推进方针政策,不断完善工 作思路,为扎实推进整村推进工作奠定基础。一是突出工作地位。我们始终将整村推进摆在 全县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把整村推进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要平台,并将其纳入全县新十 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农村扶贫开发“_”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二是把握工作主动权。县 委、县政府定期研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重大问题,先后印发《20_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要点》、《关于认真做好 20_年度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并将整村推 进工作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确保了整村推进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抓工作规划促项目科学发展。县扶贫办深入到每个贫困村,和镇村干部一起,了解贫困 状况,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结合资源禀赋,确定产业项目,研究制定了 20_年和 未来 3 年的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发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按政策要求, 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达到 80%,扶持到户比例达到 80%,重点村整合资金达到 70 万元。在项目编制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这一新要求,以乡镇为主体,认真组织做好整 村推进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在项目选择上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群众最关注、最急需、 受益面最广泛的项目。做到建设一个项目、富裕一批农民、方便一方群众,切实将整村推进 扶贫开发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亮点工程。 (三)抓责任分解促工作任务落实。一是强化乡镇党委、政府的责任。我们将市政府下达的整 村推进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镇,与乡镇签订了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明确党政正 职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镇将整村推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 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充分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作用,加 强部门协调沟通,以整村推进为平台,积极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不断加大对整村推进重点 村的项目、资金倾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四)抓领导示范促对口帮扶到位。今年,我们启动实施了“131”扶贫资源整合工程。由县 “四大家”班子成员牵头,组织了 15 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 5 家骨干企业对 5 个整村推进村进行捆绑帮扶,整村推进工作顺利实施到位。一是县领导结对帮扶。县委、县 政府高度重视整村推进工作,每个整村推进村都有 1 名县“四大家”领导结对帮扶,包联领 导经常深入到包联村开展工作,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_年,县委副书记、县长 周志红先后 2 次深入包联的_镇_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来,该村“两委”一班人 抢抓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政策机遇,整合资源,主动作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 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社会事务发展等四大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共整合各类资金 220 多万元,硬化通组通湾水泥路 2 公里,铺设砂石路 1 公里,硬化沟渠 1000 米,清挖垱坝 8 处,凿饮水抗旱深井 13 口,组织 52 户(其中贫困户 34 户)村民发展花卉苗木 350 亩,开挖 林果基地 150 亩,发展适度规模养猪、养土鸡、养羊户 5 户,培训转移劳动力 20 人,建沼 气池 37 个,改造土坯危房 3 栋,屋面改造 20 户,建设村级健身活动场地一处,并对村卫生 室、文化室进行升级改造。整村推进项目完成后,_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广 大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村庄环境得到美化,村民幸福指数有所提升,20_年 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 8550 元,比 20_年增长 16.3%,全村有 33 户贫困户、72 个 贫困人口可摆脱贫困。二是成员单位结对帮扶。我们结合各地实际,每个整村推进村都组织 了 3 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帮扶,并明确帮扶责任。20_年,15 家成员单位共 整合 85 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包联村基础建设和生产发展。三是骨干企业结对帮扶。按照分级 负责、部门牵头、县为主体、行业管理的原则,我们以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扶贫办名 义联合制发了《关于实施 20_年“村企对接”扶贫工程的通知》,组织 5 家骨干企业结对帮 扶 20_年的 5 个省定贫困村,支持个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以“村企对接”为重 点的社会扶贫工作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湖北京兰水泥有限公司为_村捐资 10 万元用于该村 建设,彰显了该公司的社会扶贫责任。 (五)抓资金监管促项目落实到位。为了切实维护贫困群众的利益,确保扶贫项目真正成为“民 心工程”、“富民工程”、“亮点工程”。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老区和插花贫困地区专项扶贫 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和《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的政策 性、安全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正确把握项目申报和资金投向。为避免资金分散使用,确保 专项资金效益最大化,我们将资金集中用于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在项目资金使用 中,我们坚持严把“五关”,落实“五制”。即严把项目选定关,落实项目群众公选制;严把 工程质量关,落实项目建设合同制;严把资金使用关,落实县级财政报账制;严把监督管理关, 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严把项目收尾关,落实竣工验收制。另一方面,狠抓项目资金督办检 查。为严肃扶贫工作要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们采取“三级督办”(即帮扶县领导定期 督办、项目主管部门经常督办和镇负责人驻村督办)的工作方法,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确保 工程质量。全年没有出现一例挤占、挪用、调项、截留的现象,确保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 实处,充分发挥了扶贫效益。 一年来,我们在实施整村推进的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 们将立足精准扶贫,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创新,全力开创我县整村推进工作新格局。 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5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状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 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 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此刻: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 85%以上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 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 “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 务教育入学率 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 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 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 22800 亩(其 中密桔 13600 亩,脐橙 9200),其中连片 200 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 8 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 32 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 6。5 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 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 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 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 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由整理]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 规划设计和 69 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 400 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 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 完成了 654 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 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群众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 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 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潜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 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职责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 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 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 400 米以上,属典型的 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 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 6019 亩,人均可用耕 地 0。46 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 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 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 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 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 2930 人占 22。4%(今年争取脱贫 779 人),五保户 54 人,低保 户 477 人占 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 566 户(2012 年改造 186 户,2013 年 改造 468 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 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持续机关正常运转都十 分困难,更无剩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 1000 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 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 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 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潜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潜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 提高。全镇仍有 3 个行政村 71 个村民小组 1530 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 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 60 公里, 其上坪至松山坳线 21 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 19 公里,村村通 20 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 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 1 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 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 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 1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 所中学,5 所教学点, 6 所幼儿园,退休教师 35 名,在职教职员工 86 名,在校中学生 266 名,小学生 662 名,幼 儿学生 374 名,校舍面积 11400 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 10 平方米,有 D 级危房 3600 平 方米;有镇卫生院 1 所,村卫生室 9 间,村医 11 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 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 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 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 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到达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 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 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 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 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推荐 1、推荐给予政策支持。推荐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思考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 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状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 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 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推荐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 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推荐加大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推荐加大农村电 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推荐每个行政村设立 1 个农村 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推荐在每个镇建 设 1 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 化场所。推荐在每个村建设 1 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 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推荐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3、推荐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 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推荐能综合思考镇级承受潜力,加 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忙支持,化解历史债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