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工信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计划

工信局 2020 年工作总结暨 2021 年 工作计划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工信局 2020 年工作总结暨 2021 年工作计划 2020 年,我局上下坚持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__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 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工业及信息化发展工作,准确识变、科 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动力不动摇,以 XX 工业要朝着全省第一的目标奋进为方向,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产业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全市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信息化加速推进,为加快建设“XX”提供了有 力保障。 一、2020 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 聚焦聚力促发展,进一步稳定增长。积极推进现代产业 强市建设,全力做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工业经济呈现运 行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 XX%, 预计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 XX%,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呈 稳定增长态势。XX 月以来,连续位居全省第 XX。一是推进企业复工 复产。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用工、原料、 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煤电油气供应保障预案,防止区域性、时段 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将防疫物资、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 及零部件、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等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对相关运 送车辆不检查、不停车、不收费。二是积极培育规模企业。围绕挖 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建新投产企业和现有规下企业进行了 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了一批规下企业升级为 规上企业,促进了一批新投产企业纳入规模工业统计篮子。预计全 年可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XX 户,有力推动全市规模工业持续向好。三 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国省政策对接,联合市补短办等部门深 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起草了《关于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 定》、《关于开展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五年行动方案》。该文件通 过了市委常委会审议,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汇编了《支持促 进企业发展政策汇编》和《支持促进企业发展政策解读》,指导企 业切实用足用好政策。全市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力度空前,优化了 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二)有序有力建项目,进一步增强动力。一是加大技术改造 投资。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XX 亿元,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XX 亿元。通过技术改造引导工业企业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 力变革,进一步优化升级,XX、XX、XX、XX 制造等传统产业链条得 到延伸。二是积极对接“制造强省”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 造 2025”和 XX 省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等战略精神,大力抓好智 能制造建设,加大项目建设服务力度,引导一批重点优势企业积极 开展关键技术和重要共性技术攻关。其中,XX 生物制药项目、XX 项 目、XXXX 智能制造 XX 医疗机器人项目、XX 电子光通信连接器项目、 XX 电子智能机械手研发与制造专案项目 5 家企业项目已正式列入 XX 第二批制造强省重点项目支持。三是加快工业项目储备。贯彻省经 信委“推进四千工程实施,实施动态管理”要求,切实做好“四千 工程”项目库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入库工作。 全市入库项目 XX 个。结合 XX“制造强市”建设需要,以新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农业机械等产业为重点,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园区,摸底收集拟建 项目,调度在建续建项目,跟踪竣工投产项目,扎实推进 XX 制造强 市项目库建设。 (三)高质高效抓改革,进一步转型升级。一是积极推进企业 节能降耗。紧紧围绕补齐工业经济发展短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 绿色低碳为中心,狠抓企业节能降耗。利用在线监测等手段,加大 了对大唐 XX 发电、XX、XX、XX、XX 等重点高能耗企业的服务和调 度,节能效果明显,确保了全市工业节能目标顺利完成。促进绿色 工业快速发展,积极推动重大工业项目节能改造,今年全市重大工 业项目中,80%的项目实行节能改造,其中,XX 通过积极争取,成 功纳入首批国家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试点企业。同时,今年列入省重 点支持的 XX 家节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部分已竣工投产,达到预期 的节能效果,将实现年节约 XX 万吨标煤。二是突出创新驱动。引导 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 增 XX 汽车制造有限公司、XX 有限公司等 2 家企业省认定技术中心。 XXXX 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成为全省 2020 年度通过评定 的三家企业之一。XX 电缆有限公司被评为湖南省工业品牌培育示范 企业。三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咬住稳增长目标不动摇,综合 运用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等手段,实现产业 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一大批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 推广和应用,XX、XX 工等一批知名企业迅速崛起,部分产品质量和 品种档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XX 公司兼并 XX 众和化工有限公司、 XX 科思化工有限公司、XX 恒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 加强对 XX、XX、XX 等企业的管理服务,实施错峰生产,加强行业协 同,实现我市水泥产能有序释放,确保了行业健康发展。四是积极 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对各县市区钢铁行业 落后生产设备进行了排查,淘汰落后生产企业 XX 家,淘汰炼铁落后 生产设备 XX 立方米及 XX 立方米高炉各 XX 座,化解过剩产能 XX 万 吨。 (四)落实落细强支撑,进一步夯实基础。坚持把工业园区作 为核心增长极来打造,不断夯实基础,提升服务功能,增强承载能 力和长远竞争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累计投入 XX 亿元;园区新建成面积 XX 平方公里;完成标准厂房建 设面积 XX 万平方米,XX 县 XX 高开区、XX 经济开发区等县域园区建 设如火如荼。二是切实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 规模工业企业名录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各园区将符合条件的规模工 业企业纳入到园区统计。今年上半年,申报纳入工业园区的 XX 家企 业已审批通过 XX 家;下半年申报的 XX 家企业名单已上报省统计局, 目前,省统计局正在审核。三是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进一步完 善 XX 市工业园区绩效考核暂行办法,起草了《XX 市重点工业园区 “四比一创”竞赛评比方案》,已提请市领导审定。探索园区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园区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激发园区发展活 力和潜力。在 XX 工业园试行参照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建立管理人员 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配合 XX 工业园制订了《XX 工业园区绩 效考核暂行办法》及《XX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试行)》。 (五)深化深入推融合,进一步发展信息。成功申报了 2020 年 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第二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一是信 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全市信息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 设和管理,加快完成以管道、基站等为主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空间 布局规划,加强与规划、广电等部门沟通衔接,有效化解信息基础 设施建设基站选址难、管线铺设难等问题,推动信息服务业加快发 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止目前,全年共新建、 改造基站 2000 多座,新增、升级通光纤行政村 2000 多个。二是融 合不断深入。与市联通公司进行合作,开展了 XX 市“企企通”信息 化推进活动。推进相关信息化产品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的 广泛深入应用,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该信息化应用推广项目已 在全市 1000 家企业进行推广,其中 100 家企业已达到信息化应用标 杆。三是加快“三网融合”进程,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 施共建共享。全市共发展 IPTV 用户 XX 万户。XX 有线网络公司发展 宽带用户达 10 万户,XX 有线已成为我市第二大宽带运营商。电信、 移动、联通、有线等运营商,已全面完成从承载语音向承载数据业 务为主的转变,网络实现了从传统的 SDH 演变成以 PTN、OTN 为主。 四是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链。立足 XX 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依托大 数据分析应用、整合线下资源产品、搭建线上线下购销对接渠道等 多种方式,助力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发展。着力打造了中 兴网信全球共享服务中心、湘梦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特色 XX 电 商平台、XX 展示交易平台、XX 平台等电商平台,有力助推了电商产 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全市“产品、平台、销售”三位一体的 电商产业链。 (六)精准精细优服务,进一步改善环境。针对企业办手续难、 融资难、管理升级难等,我们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果。一是 打造创业服务平台。一方面,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建成营 运,实现了与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各县市区窗口服务 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快 速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创业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法 律、培训、创业等方面服务,帮助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 我市共培育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 XX 家,拥有厂房面积 XX 多万 平方米,入驻中小企业 XX 户,孵化企业 XX 户,吸纳 XX 万名劳动力 就业。二是加强企业融资服务。积极推动和指导县级担保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担保、再担保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扩大担 保服务范围和规模,全市已有七个县(市)成功与省农信担保公司 或省中小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担保机构已达 XX 家。全年我 市担保机构新增担保企业 XX 户,新增担保额 XX 亿元;累计担保企 业 XX 余户,累计担保总额 XX 亿元。三是加大项目协调服务。为 XX 等 XX 个项目,协调解决 XX 余个问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组织 XX 户工业企业与国网 XX 公司签订了先用电、后缴费合同,减轻企 业过亿元的流动资金压力;争取 XX、XX、XX、XX、XX、XX 等 6 户企 业纳入直供电范围,每年可减少企业电费 XX 万元。四是加强企业人 才培训。认真组织了 2020 年北大、清华经营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 省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等企业培训 工作;联合联合 XX,举办“XX 市装备制造业人才培训班”;会同市 总工会、市人社局举办了“钳工、焊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程序设 计员”暨全省选拔赛,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比赛,有效提高了企业 家、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素质,增强了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帮助 企业人员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二、2021 年工作思路、工作目标以及重点工作 2021 年发展思路: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 园区平台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优化服务为保障,厚植产业 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2021 年发展目标: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 XX 亿元,同比增长 XX% 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XX%左右。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 收入 XX 亿元,同比增长 XX%。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有力推动经济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一是科学监测分析。 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四重一新”调度,即重点县市 区、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工业企业和新增长点调度,着力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XX 户以上。大力培育发 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 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突破 40%。二是强化生产要素保 障。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预案, 增加生产要素储备,为企业满负荷生产提供坚强保障。三是推进产 业产品对接。鼓励企业搭建供销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企业合作,建 立市内营销联盟,开展市内产业产品配套工作;组织省内外产业对 接配套,拓展销售渠道和区域,构筑多元市场体系,促进企业工业 产品销售。积极筹办开展精密模具产业、工业企业电子商务、移动 互联网协会等行业对接会,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推动我市电子信息 产业创新发展。 (二)加速推动工业项目建设。一是谋划推进制造强市项目。 积极对接国省“中国制造 2025”,推进 XX、XX、XX、XX 等新一代 信息技术研发与运用,争取进入国省中国制造 2025 重点项目支持范 围,抢占技术市场制高点。二是大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全市 实施重点工业项目 XX 个以上,总投资 XX 亿元以上,投产项目 XX 个, 年内项目开工率达 100%,投资完成率达 100%,形象进度完成率 100%,新增产值 100 亿元以上。加快 XX 项目、XX 项目、XX 项目、 XX 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支撑。 (三)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加大工业技术改造。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XX、XX、 XX、XX 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自动化能力,降低生产能耗,提 高效益产出。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走以质 取胜的发展道路。二是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创建国省市级企业技术 中心 XX 家以上,争取 XX 家以上企业纳入全省“双百”计划,争取 XX 项技术入列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导向目录。三是狠抓工业节能降耗。 扎实开展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积极推进重点节能技改工程, 大力推进 XX 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引导鼓励企业开展综合 利用,努力实现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4%;完成清洁生 产审核企业 6 家;推进重点节能项目 10 个。 (四)不断推动园区建设和发展水平。一是引导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引导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园区围绕特色产业需求、园区生产 生活需要等方面加强、要素支撑、综合服务等平台建设,着力提高 工业园区的综合承载力。各有侧重地选树一批典型进行宣传,发挥 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使园区真正实行“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 务”,确保“园区内事园内办结”。二是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发展。 紧紧抓住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这一主线不放松,以建设县域特色 产业园区为方向,通过市(地)统筹、推广典型等方式,引导各县 (市)突出园区特色产业定位。在强化园区基础建设上,重点推广 市场化方式融资建园区、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整体开发园区等模式, 参照 XX 产业园、XX 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发展经验,引导县(市) 拓展县域特色园区建设资本运作路径,实现县(市)政府少投资、 不投资也能建园区。三是推动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探索园区管 理体制改革,在 XX 洲工业园试行参照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建立管理 人员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并推广各县域工业园区。同时,尽 快印发《XX 市工业园区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对各工业园区以平时 台帐管理、现场核查、年底抽查的方式实施“阳光考核”,并将考 核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 (五)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是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创新创业动力,全年新创办小 型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XX 家以上。二是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 协作配套能力。深入开展“腾飞杯”管理升级活动,推进中小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XX 家以上。三 是强化中小企业服务。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聚集服务 机构 XX 家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 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公益性服 务。指导 XX 市 XX 和 XX 两个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 产业窗口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对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 指导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夯实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四是扶持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现有创业基地提质改造,改善创业环境, 优化创业服务。发挥国家级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和 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市级中小微企业创 业基地,充分发挥创业基地孵化器作用,进一步促使我市创业基地 健康快速发展。 (六)有效推动信息化建设。一是全面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加 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建设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大力推进“XX 市 2019-2021 年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缩小城乡数字化鸿沟。加快推进电 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着力解决 XX、XX、XX 等三个县(市)光纤进 村问题,促进城乡协同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深入融合。以创建“中 国制造 2025 示范试点城市”为契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促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推动 XX、XX 生产线 项目、XX 项目、XX 项目建设,确保开工项目建设顺利,竣工项目完 工达产,增强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后劲,加快我市工业“+互联网”实 施步伐。三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拓展通信和信息产品消费,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消费,着力抓好中小企业、社区和农产品运 用电子商务;着力抓好智能物流建设,大力发展 XX、XX、XX 等本地 电子商务产业;推进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医疗、教育、文化传播、环 境监测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七)切实推动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一是落实惠企政策。不折 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抓好《关 于进一步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制造业 优化升级的决定》落实,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力,帮助企业做大做 强。二是健全服务机制。继续实施领导联系产业联系企业帮扶制度, 实行问题交办督办制度,在政策导向、要素保障、资金扶持、银企 对接上向重点工业项目倾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走出发展困 境。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进涉企收费 清单管理制度,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工业 经济平稳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