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计划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工作计划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 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 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 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确保每个学生都 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 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 培养初步 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 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 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和新课程标准, 其中要求学生 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 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 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 能了解实验目的, 会正确使用仪 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 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 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 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1 、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 、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 、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 、开足开齐各类实验, 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积极服务于教学。 5 、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 结合实验室条件进 行分组实验。 6 、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 、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 、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 、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 、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 、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02 周长度、时间的测量 1 课时 03 周科学探究 : 速度的变化 1 课时 04 周科学探究 : 声音的产生、传播 1 课时 05 周光的直线传播演示 1 课时 06 周光的反射 1 课时 07 周平面镜成像 1 课时 08 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课时 09 周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1 课时 10 周力的测量 1 课时 11 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 课时 12 周科学探究 : 摩擦力 1 课时 13 周科学探究 : 牛顿第一定律 1 课时 14 周二力平衡的条件 1 课时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为宗旨,以 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造作能 力为目标,以《物理新课标》和《教材》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 合素质为出发点,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茅坪中学八年级共有三个教学班,一班 55 人,二班 57 人,三 班 54 人共计 166 人。学校现有物理实验室一个, 物理器材室一个 ( 兼 实验准备室 ) ,器材保管员一名。从器材数量看,每班同时进行实验 时最多只能分 13 组, 每组 3-5 名学生,但为了保证分组实验的效果, 每班每次学生分组实验分两批进行。 教学中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学习 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 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 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 运用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过程,具有初步的科 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 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 、利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 氛。 2 、利用演示实验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利用演示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教师充分准备,学生充分预习。 2 、学生分组做到科学化、合理化,每组按 3 至 5 人分。 3 、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 : 造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1 、内容 : 课堂内容的进一步探究 ; 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 ; 物理 前沿知识的探究。 2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学校有物理实验室一个, 可以一次供 48 人实验 ; 有 8 个教学 班级,其中八年级有 2 个教学班,九年级有 2 个教学班。 2 、学校实验仪器不怎么配套,加之仪器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 对一些实验没办法完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发展学 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 改变物理课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形, 引导学生 “从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 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通过探索物 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 培 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在 教学中改变过去充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 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 通过科学探究, 使学生经历 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 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改革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 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1 、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 、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1. 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 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1. 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 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 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 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 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每学期 1~2 次,每次 2 课时。由学生自选课题,在教师指导下 完成。其内容可以是物理知识的应用,也可以是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其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或实地测量等。 本期对学生实验教学的考察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方面,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是 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 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 能否在实验 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 二是对实验理论方面。 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 中涉及到的原理、 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 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 能力。 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水的沸腾 3 、电流和电路 4 、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1 、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2 、用放大镜看物体 3 、乒乓球会下落吗 4 、光是怎样传播的 5 、光的折射 6 、光的色散 7 、透镜对光的作用 8 、凸透镜使光会聚 9 、投影仪成像 10 、凸透镜成实像 11 、凸透镜成虚像 12 、自制温度计 1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4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5 、串联和并联 1 、测物体的质量 2 、用量筒和天平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 、如何使用刻度尺 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5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6 、杠杆的平衡条件 7 、比较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8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 、钟表 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二力平衡的条件 4 、模拟引力 5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6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7 、液体压强的特点 8 、托里拆利实验 9 、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0 、金属箔漂浮水面 内容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