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民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民政局 2020 年工作总结和 2021 年工作 思路 2020 年以来,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部署, 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谋创新、求突破、 抓落实,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 年工作总结 (一)狠抓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织密困难群众“保障网”。 一是帮扶机制不断完善。率全省之先出台社会救助尽职免责办法, 成功入选民政部 2019 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十佳创新实践案例,相 关做法被人民网、中国网、浙江新闻网、xx 日报、xx 商报等中 央、省、市媒体报道。持续推进低保专项治理,加强动态管理, 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年新增低保、低边对象 128 户 261 人,取消低保、低边对象 439 户 912 人,发放低保金 1374.1 万元。二是兜底力度不断加大。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 完成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从 804 元/月调标到 1175 元/月、散居 孤儿生活费标准从 1213 元/月调标到 1315 元/月。规范临时救助 办理程序,简化审批程序和缩短审批时间,累计救助 153 户 373 人,支出临时救助资金 57.25 万元。积极发挥“救急难”基金作 用,累计救助 11 名救急难对象,支出“救急难”资金 13.13 万 元。三是救助能力不断增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持续推动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扶贫攻坚、儿童关爱等服务,开展各类 活动 200 余次。完成爱心驿站建设,通过社会化运营方式,为困 难群众提供帮扶。引导设立兰小草大病救助基金,推动社会力量 参与社会救助,弥补政府救助不足。 (二)狠抓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巩固三社联动“实验区”。 一是着力打造基层治理样板。率全市之先完成村(社区)规模优 化调整,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增效减负,创成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 1 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 个。试点开展阳光村务一 掌通-村级小微权力监管平台建设,启用并实现全区村(社)“智 慧村社通”平台全覆盖,全面完成全区村(居)村规民约(居民 公约)修订工作,牵头完成“两岸一家亲·社区治理行”交流分 享会。二是扶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引领, 完成全区 169 家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派驻,建立社会组织实体党 支部 19 家。制定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发展名单,指导扶持海霞妈 妈平安志愿者服务协会、溢香救援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规范发展, 重点打造海岛特色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溢香救援服务中心参与 “安全港湾”公益项目。引导 9 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利奇马” 台风灾后重建工作,出动志愿者 579 人,转移群众 602 人,免费 发放物资 8.6 万元。新增 6 家社会组织列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 购买服务资质目录,投入 20 万元扶持 9 个公益创投项目发展, 实现社会组织“双随机”实地检查率 100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 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强化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对 3 家 注销的社会组织及时移除负面名单。三是强化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社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社工+志愿”服务模式, 注册志愿者达 23934 人。积极发动全区社会工作者参加全国社工 考试,全年通过社工专业考试 62 人,新聘持证社工 20 名。 (三)狠抓养老服务发展质量,争做改革试点“排头兵”。 一是全速推进养老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北岙、灵昆、东屏、霓屿、 鹿西等 5 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开展社会化运营,实现街道(乡镇) 全覆盖。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72 家,村(社)覆盖率达 到 78.3%,32 家已实现社会化运营。xx 市社会福利养老院(xx 项目)完成桩基动工,xx 亦家康养中心项目启动装修,南霓湾养老 服务中心项目开展设计。二是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积极探索 “康复处方”模式,深入开展养老服务中心省级康养体系建设试 点,开展康复护理服务 600 余人次。推进 50 家养老服务机构开 展医养结合服务,完成 30 户困难家庭适老化环境改造,建成 2 家 50 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微型消防站。建成四星级养老服务机 构 5 家,三星级养老服务机构 16 家,开展养老护理(老年照料) 专项技能培训 339 人次,免费发放一键通服务终端 2000 余台。 累计建成老年食堂 38 家,助餐、配送餐服务村居覆盖率达 56.5%, 受益老人达 900 余人。三是全力做好养老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 取养老资金保障,2019 年省级财政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 资金 224.8 万元,市级财政安排养老服务产业政策补助资金 320.03 万元,累计向上争取各类资金达 2000 余万元。 (四)狠抓民政专项事务管理,增进民生福祉“助推器”。 一是持续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水平。稳步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 工作,组织开展地名微视频评选和地名故事征集,完成行政区域 界线联合检查。积极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评审确定 2 处地名列入 xx 区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是逐步加强 流浪人员救助管理。积极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累计接待和劝 导各类社会求助人员 151 人次,实现流浪乞讨人员站外零滞留。 累计支付医疗费用 40 余万元收治 6 名精神异常流浪对象,帮助 3 名流浪救助对象寻获亲人。三是着力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 扫描完成全区所有历史婚姻档案,实现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 联办,全面提升婚姻登记窗口服务水平,办证准确率和登记合格 率均达 100%。四是大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实施慈善文化 建设基地改造提升工程,融合慈善组织孵化功能,培育孵化 3 家 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成功吸引 6 家公益慈善组织入驻基地。发 挥慈善基地辐射作用,全年募集善款善物折合 723 万元,慈善救 助支出 442.63 万元。 (五)狠抓殡葬改革推进成效,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 一是稳步推进丧事集中办理。出台殡仪活动“八严禁”新规,推 行丧事基本服务一年免费政策,实现区殡仪服务中心平稳启用。 二是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法。投用大龙岭生态陵园(骨灰楼), 实施北岙东郊村、大门小荆村、鹿西鹿西村 3 处私坟生态化改造 示范点建设,建成北岙、东屏、大门、元觉、霓屿 5 座节地生态 葬法示范墓园。三是持续开展私坟“禁新改旧”。健全人机结合 巡查机制,坚持执法高压态势,实现“私坟禁新”治理率 100%、 “四边区域”治理率 100%、骨灰流向跟踪率 100%。 (六)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展现民政队伍“新面貌”。 一是细化主题教育活动。聚焦组织领导、学习教育、调查研究、 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推动主题教育与民政工作相结合,与“三 助三红三服务”相结合。深入检视查摆问题,实行逐项销号整改, 有效解决问题 17 个,持续推进整改 6 个。二是强化管理机制建 设。注重干部“八小时”之外言行管理,深入开展家访谈心谈话 活动,实行干部职工全员覆盖。实行“三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 (全员竞聘、全程纪实、全员绩效),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 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庸懒散现象。三是深化党风廉 政建设。强化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履职,健全正风肃纪常态化 机制,深入推进民政系统内审内控。强化廉政责任分解,排查廉 政风险点 90 个,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101 条。扎实开展廉政提醒 谈话,实行干部职工全覆盖,全年谈心谈话 40 人次。 二、2020 年工作思路 深化“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面贯彻第十四次 全国民政会议和全省民政会议工作部署,以“智慧民政”为主载 体,深化综合改革,强化队伍管理,全力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 质量发展。 (一)构建“智慧救助”体系,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实施精准高效救助。依托省级“1+8+x”救助平台,引导社 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领域服务,发挥社会组织在困难帮扶、主动 发现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救助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完善家庭经济 状况信息核对,实现对象精准认定,绩效精准评估。加强低保动 态监管,持续深入推进低保专项整治,继续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 长机制。二是规范流浪救助管理。健全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管理体系,加大寻亲力度,完善站外托养工作监督管理长效 机制。加强儿童关爱保护,健全儿童普惠型福利体系建设,推进 孤儿医疗康复项目实施,强化孤残儿童和困境儿童精准保障。三 是加强残疾人困难帮扶。健全“残疾人” 两项补贴,完善动态 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二)构建“智慧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成效。 一是打造城乡社区示范样板。通过政策扶持,重点打造 1 家可看、 可学、可推广的具有市级示范引领作用的城市社区,带动其他城 市社区协同发展。全面加强新村(社区)组织建设和融合发展, 领衔破解村集资产股权量化难题,为新一届村(社)组织换届选 举工作扫清障碍。二是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出台社会组织规 范培育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双提升 工作机制,促进全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的发展。是探索专 职社工薪酬改革。着力提高社会组织专职人员的待遇,实行工作 年限和职称“双轨并行”,保障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人员的相 对稳定。 (三)构建“智慧养老”体系,提升养老服务发展质量。一 是补齐机构养老服务短板。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区 级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区级综合护理型敬老院建设,实现 全区特困老人集中供养。二是推动养老服务水平提升。持续开展 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开发智慧养老平台,拓展人工智能设备在养 老领域的应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完善爱心食堂长效运行 机制,构建党委政府、社会力量、村居(社区)多元共助模式。 三是促进康养体系创新发展。探索出台老年人康复训练补助金制 度,统筹康养资源,形成机构、社区、居家有机衔接,医康护养 融为一体的便利化、精准化康养服务体系。依托 xx 医科大学仁 济学院等资源,探索建设养老专业人才培训实践基地,全面提升 康复人员的职业能力。 (四)构建“智慧服务”体系,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能力。 规范地名管理服务,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地名空间信息 建设应用。谋划本岛“兰小草”慈善文化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发 展慈善组织,引导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建 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 联办,实现婚姻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 (五)深化殡葬综合改革,巩固移风易俗改革成果。全 面启用殡仪服务中心,引导城区居民集中到区殡仪服务中心办丧, 确保实现本岛丧事集中办理率达 100%,力争群众办丧费用降低 50%以上。大力推推进以骨灰楼、树葬为切入点的节地生态安葬, 逐步提升节地生态安葬占比率,持续完善殡葬身后事“一件事” 联办服务。深化殡葬惠民政策,严格公益性公墓审批,联动建立 公益性公墓定价机制。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保障民政工作顺利推进。强 化全员绩效过程性考核,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发挥考核指挥作用, 促进民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化“清廉民政”建设,强化资金 使用监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加大民 政干部业务培训,注重年轻干部培养,着力打造廉洁自律、担当 有为的民政铁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