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共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共5篇

2021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共5篇(篇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外塑形象、内砥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对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办学水平,打造师德高尚、教艺高超、气质高雅的“三高”教师队伍,实现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师生满意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一)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彰显职业教育时代特色,围绕学院发展使命和目标愿景,打造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二)基本目标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形成承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职业精神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形成精神生活催人奋进、管理制度科学民主、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校园环境优美舒适,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具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三)基本原则坚持国家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原则,坚持主体思想和建设精神相结合原则,坚持校园文化、文化校园、职院文化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则,坚持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原则。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五板块分别进行各自内容的方案设计,各系部根据五板块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形成凸显系(部)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三、建设重点及举措(一)精神层面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包括由国家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职业精神形成的学院精神。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民族意识、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法制思维、健康心理、职业精神、学校认同等校园内所有精神形态的总和。 1、价值观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师生中开展爱国、敬业、诚信教育。2、民族意识: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3、人文精神:以民主、人性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关怀为主。4、科学精神:以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为主。5、道德修养在师生中倡导提升道德修养,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自身道德品质。在教职员工中积极落实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在学生中普及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了解职业道德要求。6、法制思维加强法制教育,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根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开展“法制教育在校园”活动,形成广大师生的法制思维。7、健康心理实施体育项目教学,培养顽强拼搏、竞争的精神,强健体魄。项目实施“阳光”心理健康工程,继续发挥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积极实施心理干预,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8、职业精神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需求,引入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教育。教师以身作范,争做敬业、勤业、创业、立业的现代职业人。9、廉政文化在校园内倡导廉洁从政的文化:一是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师生的精神世界;二是倡导全体教职工争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廉政先锋,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10、学院认同 加强学院办学理念、学院精神等的宣传教育。办学理念:以德立人、以职立教、以特立校学院精神:自强博爱、严谨勤勉、合作共进校训:厚德、精业、行健、致远同唱校歌佩戴校徽统一校服悬挂校旗对以上7项内容进行深入宣传,做到进课堂、进心灵,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二)制度层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人心功能。校园制度文化是制度纪律、校训校规、规章制度、奖励惩罚等校园内一切制度形态的总和,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建设好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化,从党建、教育教学、学生、行政、资产、财务、后勤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搭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框架”。各职能部门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科学的原则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整顿完善,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解决有关规章制度过时的问题;解决学院规章与国家法律及上级部门的有关法规不相一致的问题;解决部门规章之间不能衔接的问题。将全院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汇编为《**职业技术学院规章制度汇编》,作为处理院内各项工作的依据。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按章办事,加强对制度落实的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三)行为层面行为规范建设: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行为文化,师生经过长期的坚持,努力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1、职业习惯 在工科二级院系(部)推行7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在文科二级院系(部)推行5S管理,即整理、清洁、素养、安全、学习;在全校范围内推行项目化管理。2、生活礼仪一是师生在校园衣着得体、言行得当、遵守班规校纪。二是严格执行校园交通规则,实行人车分流,划定人行及车行区域。三是严格遵守教室、寝室管理规定,爱护财产。四是乘车、购物、吃饭、入场、退场等实行严格的排队等候制度。五是师生间互致礼貌问候。六是师生热情接待来校来访的校外人员。七是全校推广普通话。3、学习规范一是严格作息时间。二是要求学生上(下)课时起立问好(致谢)、教师回敬致谢。三是师生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四是学生应完成当日作业,教师在下次课前完成作业批改。五是组织开展“专题读书”和“读书月”活动。六是开展文化沙龙和科技创新活动。4、道德规范一是制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行为规范》,全体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二是制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行为准则》、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并考试。三是在全校推广国学学习、研讨活动。四是开展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和道德讲堂讲座。(四)环境层面完善校园环境文化设施,拓展教育功能,打造建筑、景点的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设施都成为礼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职业精神的“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力争在**年形成优美舒适、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1、景观设计(1)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2)组织师生广泛参与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宿舍楼、校内道路、校内园林等统一规划命名,设置制作规范、美观的道路指示牌、标志牌;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和体验感。(3)制定《校园环境管理规则》,成立校园环境管理的常设机构,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宣传橱窗和张贴栏的管理和清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4)建设校园标志性雕塑、人工湖和艺术墙。2、景观橱窗、音频视频窗口(1)文化专栏 在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展示现代、国内外、校内外艺术作品;展播音频、视频艺术作品;开展艺术研讨活动;进行各部门的信息公开。(2)宿舍文化以系部、寝室为单元,加强学生生活区的文化建设。3、校史陈列建好校史馆、编撰校史,不断丰富和更新校史馆资料,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院办学历程,激励师生继承和弘扬学院优良传统;提倡和指导各院系(部)组织力量搜集、研究和编写院系(部)史资料,有条件的院系(部)可建设陈列室,营造浓郁的院系(部)连锁的环境文化氛围。4、典型引领一是将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和优秀校友的典型事迹及照片在校园内、校园网上进行集中展示。二是将重点媒体的宣传报道或刊载物进行集中展示。三是开展优秀师生及校友事迹报告会。四、建设载体(一)会议积极发挥会议的功能作用,通过院系(部)各级会议、班级会议、社团会议等载体,学习领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方案、实施细则,自上而下的统一思想、按步实施。(二)课堂1、第一课堂以思想政治课、文化基础课、传统文化课程、线上线下的网络课程为阵地,由基础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承担。2、第二课堂以社团、协会为载体,以讲座为阵地,由学生处负责。3、第三课堂学院统一组织,协调校外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如清明节活动、支教、社区活动、暑期考察活动等),由学生处牵头负责。(三)活动 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的思路,统筹安排,构建分层设计、分级组织、分类指导的学生活动体系。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和管理,探索推行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申报、评审、考核、奖励制度,鼓励有能力的团体或个人策划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重点支持开展学术科技、思政教育、人文精神、高雅艺术、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世界。构建“七彩·阳光活动”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奉献精神、规范意识、严谨作风、团队协作能力及人文素养。(篇二)2、主题教育为了给学生应有的文化滋养,使学生成为情感世界丰富、精神世界也丰富的人,学院主题教育包括以下内容: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三育人”评选活动。在教学系统、学工系统中开展“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我最喜爱的老师”等专项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礼仪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职业精神主题教育活动。3、专题讨论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学院精神大讨论活动每年一次;在学院领导中开展改革创新与战略发展头脑风暴每年两次以上;在中层干部中开展创新思维,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每年一次;在行政教辅部门开展梳理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标准大讨论每年一次;在普通教师以系(部)为单位开展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每年一次;在以系(部)、班级为单位中开展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大讨论活动每学期一次。4.社会实践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优化“学生自发、企业参与、专业相关、社会认同”的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形成“进社区、进农村、进万家”三大平台。为了扩大学校在**市三县三区的影响,探索开展长江艺术团到县(区)公演活动,艺术作品展览活动,招生就业宣传活动。依托**两大名片(张大千、范长江)、**地域文化,学校成立长江森林公园志愿者保护协会(挂靠团委),大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挂靠艺术系)。5、创先争优 开展各级各类创先争优比赛、评选活动,不断推出教育教学优秀团体、优秀个人,重点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成果,做好成果的宣传、推广、运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四)平台1、场地。积极建设功能齐全、设施齐备、管理规范、经济实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2、平面。认真做好宣传橱窗、墙报、板报、LED显示屏等常规平面宣传载体的规划建设,制定校园平面宣传规范及奖励办法,在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做专题平面宣传。3、电台、电视台。加强校园广播站的新闻策划、新闻采集、新闻编辑、新闻播音的培训,建立专业队伍,不断投入设备,校园广播每天准时“发声”。建设校园电视台,电视台每周准时“现身”,做到大型活动视频在学生中专题回放,一般党政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一周集中播放。遴选优秀节目资源,向**电视台、**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推送节目。4、网络。充分发挥校园门户网的宣传导向作用,定期对校园门户网站进行体检、改版;充分运用微信、微博、QQ、手机客户端等手段推送校园信息,注意校园贴吧信息的收集、引导;加强对校园二级网站的巡视力度,对长期网站不更新,无实质内容的二级网站关、停、改,并对主管部门领导进行约谈。充分与主流网站“触网”,运用主流网络媒体进行校园推荐活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文明上网专项活动。5、展览。在重大纪念日、节假日及关键节点,在学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活动;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组织专门力量负责校外展览活动。6、读本。党委办公室、学院办公室、党委宣传部联合定期编印《**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读本》,展示学校全方面建设发展的动态及成果,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可借鉴的规范、依据。由基础部编写传统文化读本、素质教育读本,由思政部编写思想教育读本,为学生提供阅读范围和内容。7、校刊。教育研究所定期编印《职教动态》;充分发挥教育研究所政策研究和职业教育研究的优势,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同行优秀案例,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可行参考方案。五、组织实施(一)功能分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要求,将校园进行分区域功能布局,每个区域体现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 生活区:在寝室、食堂、购物区域宣传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内容;张贴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公示及文件。教学区: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学习区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名人名言、创新创业等内容。实训区:在厂房、车间、工地、养殖场、实验室等区域宣传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职业精神等内容。运动区:在运动场等区域宣传阳光体育、健康身体、心理调适等内容。休闲区:在草坪、树林、池塘等休闲娱乐区域宣传哲学、音乐、艺术、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内容。行进区:在校园道路侧进行优秀师生事迹、校友事迹展示。(二)落实分线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但每项内容应分线落实。精神熏陶以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教育部牵头,物质载体以后勤管理处牵头,行为养成以学工部、院团委牵头,制度规范以党办、院办牵头实施。各牵头单位拟定各自的校园文化建设阶段目标、实施方案,合理融入本部门的年度计划。(三)责任分级学校成立校园文化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各二级院系(部)和各部门,各二级部门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四)实施分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经历一个初步启动、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1、调研与启动阶段(2015.09——2016.09)(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院系(部)和有关处室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小组。(2)调研分析、论证。(3)、编制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4)、制定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2、建设与实施阶段(2016.10——2017.09) (1)按照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各项任务。(2)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和小结。(3)针对情况变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优化实施方案。3、改进与提高阶段(2017.10——长期)(1)二级院系(部)和有关处室梳理本部门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与特色,学校校园文化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总结交流活动。(2)学校校园文化领导小组对各二级院系(部)和有关处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特色品牌,在地方及高校系统进行推荐。(3)二级院系(部)和有关处室参照各兄弟部门的亮点和特色,结合学校的要求和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对自身方案进行改进,不断总结提高。六、条件保障(一)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领导作用,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确保校园文化的先进性,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成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由党委宣传部部长兼任。(二)经费投入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目标考核由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目标分解、任务分解,建立工作目标层级管理制度,将目标责任落实到部门、个人。建立检查考评和激励机制,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对不能完成目标任务或对项目实施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各部门应有相应的小组和负责人,专门负责抓好文化建设工作,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细则,并组织落实。(四)宣传激励 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表彰、激励等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善于捕捉和培育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亮点,并及时总结、提炼,并进行推荐;不断丰富和更新校园文化的内容,宣传校园文化建设新成就、新风貌,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使之成为凝聚、激励广大师生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附件:1、**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2、日常活动——七彩·阳光活动说明3、**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营造方案(功能分区建设明细表)4、礼敬传统文化方案注:各承担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提交相关资料于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篇三)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富有文化内涵、时代风格和学院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对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对促进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对学院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开展,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十八大以来党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为纲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促进学院发展为目标,为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校园文化建设原则(一)导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主义文化方向。高职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主旋律。忽视或者违背了这个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发展。(二)时代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规律性,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切内容、一切设施、一切途径和一切方法都必须鲜明地突出时代特征。要努力使我院校园文化建设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出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以适应新的价值原则和新的生活方式。 (三)主体性原则校园文化主体是指营造、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的校园人。广大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同时,他们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客体。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让在校学生、教师等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作为校园生活重要方面的校园文化,它还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丰富师生员工的科学文化知识,增进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师生员工的审美情趣,促进每个校园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对校园人的思想、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教化。(四)职业性原则职业性原则指高职校园体现高职个性特征,这种特征突出体现在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培养上。校园文化建设要与职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应该融进更多具有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性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职业适应能力,为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条件。(五)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对一切符合新的时代、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都要大力提倡,使之发扬光大、为己所用。我院是从中专升格而成,高职校园文化底蕴不足。校园文化建设既不能是中专学校校园文化简单的延续,也不能是对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复制。必须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创造和更新,它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应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六)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强调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各要素作用,并与其他方面协调一致,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出整体的作用。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根据学院总体规划,通过3年的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院的发展定位、专业建设和学院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与学院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与学院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使学院成为思想道德精神高尚、学术氛围浓厚、人文底蕴深厚、校园环境幽雅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加强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广大师生所认同,积极践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普遍增强;广大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诚实守信、重德尚礼、知行合一,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校文化品牌建设和形象建设成效显著,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辐射功能以及服务地方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的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大“三个大力宣传”工作力度,即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师德高尚、关心热爱学生的教职工;大力宣传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会学习、会生活、有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创新特长的学生。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传承传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师德师风严谨,学风浓厚,工作作风积极的氛围,培育优良校风。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继承和弘扬学院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积极搞好校园文化创新、品牌文化创建和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搭建,努力构建学院精神文化,增强学院办学的凝聚力。(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校园制度性文化环境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科学、进取、和谐发展、创新、育人的教学管理、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院管理。(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以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广大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崇尚学术,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管理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努力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学习上不断追求进步,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发努力,立志成才。(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丰富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为重点,从学院实际出发,提升校园环境的育人价值,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按照“高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以我院校区及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为契机,建设好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合理划分、调整布局师生员工的活动场所,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加强校园网、广播台、讲座论坛、自办刊物、宣传橱窗等宣传思想文化载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宣传思想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五)开展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以提升学院社会声誉、提高学院知名度为目标,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的作用,重视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学院形象宣传工作,扩大学院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提升学院品牌的价值。五、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纳入学院十三五总体规划,在学院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一)大学精神文化培育规划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优秀精神品质,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1、用先进的政治思想理论武装师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师生,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师生员工,根据形势的发展学习最新的政治思想理论、形势政策、教育观念。2、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从制定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入手,通过提倡师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校、爱专业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继续组织力量搜集、研究和编写校史资料,经常进行展出,使新生入学后的校史教育制度化。3、对学校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及时组织采写报道,进行广泛宣传。4、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的纪念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确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使有关部门形成合力,把这三个活动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重视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学者纪念日活动,努力弘扬先师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5、加强与校友的联系,积极宣传在全国、全省、各行各业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的先进事迹。6、对学院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及时组织采写报道,进行广泛宣传。(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划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基本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1、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建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校实际出发,重新梳理学校发展理念、基本方针和各项具体制度,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废、改、立、释,保证各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执行党务、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党代会、各级工会、教代会、学代会和学生党员大会的功能,发挥民主党派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以及参与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3、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原则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并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解决有关规章制度过时和有些工作无章可循的问题;将全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汇编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规章制度汇编》,作为处理校内各项工作的依据。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三)师德师风建设规划师德师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院坚持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师德师风,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1、大力倡导“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师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师德师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2、制定《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教职工的道德自律和有关制度的外在约束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的时效性和长期性。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教职工德才兼修,把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表彰范畴,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两年举办一次“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要建立教学警示和退出机制,师德师风较差、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经警示仍不能限期整改的,应予以辞退。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每年引进的人才和教师进行师德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培训;建立谈话制度,各系、各单位主要领导每学期要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履行师德规范的谈话,帮助新上岗的教师一上岗就树立以德治教的意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的业绩和科研成就。 5、建立健全新员工入职宣誓和退休职工荣休制度,9月份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月,每年教师节前夕举办院级表彰活动。6、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院的意识,营造教师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关心教师的生活,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工作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四)实施学风建设规划学风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努力培育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1、加强日常管理,严格学生辅导员进入公寓和班主任每周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制度,加强学生上课考勤,整肃考风考纪,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察和引导,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每年举办一次以“刻苦诚信做人,树优良学风”为主题的学风建设周活动,开展一次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要按照“积极健康、美观大方、简洁明了、文化氛围浓厚、品位高雅”的要求,积极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3、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课外活动为平台,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营造校园浓郁的学术氛围。(五)实施师生行为文化建设规划行为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是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1、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良好的教风,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以学教人,又以德育人,敬业爱岗,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廉洁从教,既传授知识,又塑造灵魂,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努力实践党的教育方针,崇尚学术,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用自身的优秀形象,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尽守职责,作无私奉献的楷模,教书育人的楷模,业务上过硬出众,业绩上优秀出色,学术上带头,为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贡献。 2、机关干部一是要做到政治合格、思想领先,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求真务实,精通业务,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三是胸怀大局,维护团结,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广泛联系群众,虚心听取各种意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严格要求自己,作维护团结的模范;四是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师生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五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履行职责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党的事业作贡献。3、后勤管理和安全保卫要做到安心工作,在优质服务中作贡献;精通业务,忠诚履职,在改革中作贡献;奉献爱心,在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中作贡献;爱岗敬业,在履行岗位职责中作贡献。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职业综合素质的教育,完善和修订学生手册,成立校园文明督查队,开展专项督导和检查。(六)实施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打造规划1、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持续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学风建设周活动、教师节慰问服务活动,使之成为学校品牌主题教育活动。2、文体艺术活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院(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活动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师生员工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品牌文化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逐步扩大社会实践规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4、学生社团活动。建立院、系分层管理体系,本着“突出思想理论先进性,艺术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保持30个左右有影响的学生社团,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老师,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三个一”要求,每年推出不少于50项的学生社团特色活动。5、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学院、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则,鼓励青年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争做志愿者。(七)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规划1、加强学院网站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经常组织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凸现学院特色。2、加强广播台建设。广播要面向广大学生,积极报道各单位的工作动态,多报道同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和高雅文化和学术知识。3、加强校报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大学生记者团和校报编辑队伍。4、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管理。根据学院的发展,不断增加活动场所,改善活动条件。 5、加强横幅、刊版、橱窗宣传的管理。各单位在校园悬挂宣传横幅和放置刊版要做到悬挂放置点与环境和谐统一。要加强橱窗宣传,精心设计并进行定期更新,使其成为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6、加强与周边社区及相关单位的联系,通过志愿者服务、文艺进社区等形式,使校园文化载体向社会延伸,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八)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划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本身即是一种物质文化,还会对精神文化以及各类文化生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广场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以及公共场所文化。环境文化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按照“绿色、高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1、建设承载历史和人文底蕴的校园景观。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使校园的楼、路、园、树、草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将校训、校徽、校标等元素融入校园景观,以主题雕塑、书画作品等为载体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景观的内涵,不断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层次和品位。2、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标识。完善校园文化标识系统,组织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规范校训、校徽、校标、道路指示牌、主题雕塑等校园文化标识物的使用。3、规划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的使用功能。在校园内建立各种展示区,如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区、杰出校友成就展示区、企业文化展示区等,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教育。4、制定校园环境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提倡积极向上、品位高雅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广场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公共场所文化等。5、根据学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规划校区,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在校园内有选择地建设标志性文化景点,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角、文化长廊等。6、依托现有布局和设施,在绿地、树荫下适当增加一些供师生学习、休息的设施;在教室内添置励志标语,营造惜时、向上氛围;在校园合适位置建立信息宣传栏,作为学院和职能部门发布信息的宣传阵地。7、开发利用学生公寓的功能,在公寓楼内建立党团活动室、自习室、接待室等场所,发挥楼宇的文化培育功能。 8、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学院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院、社会稳定的事端,维护学院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九)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建立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规范校徽、校标、校旗、的制度。规范学校办公用品、公文的格式、标识,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重视学校公共关系,建立记者接待和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制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视对师生进行品牌意识的教育。六、校园文化建设步骤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经历一个初步启动、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我院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步建设,逐步深化。(一)启动阶段(**.11——**.01)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制定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3、调研分析、论证;4、编制校园文化建设方案;5、总结前期建设经验;6、组织培训学习;7、初步实施。(二)建设与实施阶段(**.01——**.12)1、按照本建设方案要求,扎实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各项任务;2、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和小结;3、针对情况变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优化本建设方案。(三)全面总结与验收阶段(**.12——**.12) 有关处室(部)、各系对所承担的建设任务进行全面自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自查报告。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组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提出综合考评意见。学院对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未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或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七、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一)形成校党委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各部门合力、全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解决问题,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二)成立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三)要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四)及时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纳入学院经费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篇四)为深入贯彻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迎接中医学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特制定湖北中医药大学**年度文化建设工作方案。一、建设目标文化建设涵盖和渗透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证评估”期间,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任务及进度安排,围绕“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拟从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面,列出项目清单,作为建设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认证评估”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二、主要任务(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项目1.思想理论建设(含校党委中心组、二级中心组、师生政治理论学习)2.学校宣传片3.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月活动(举办第三届廉政书法、绘画、摄影展)4.认证评估知识的学习、宣传、培训、考试(手册、试卷) (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项目5.昙华林校区文化景观工程6.新老校区道路指示系统、部门标识牌等的规范和完善7.校史馆设施、资料的更新、充实与完善8.国医堂文化建设9.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文化建设10.中医药实验中心文化建设内容更新11.杏林阁(基础楼)、文华楼(人文楼)、中药标本馆、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昙华林校区图书馆等教学文化建设内容更新(凸显教学理念和特色、优秀教师、科研成果、学生创新创业、认证评估相关内容等)12.本科专业成就展13.药用植物园育人文化建设(三)校园生活文化建设项目14.专业认证期间文化活动月15.教学、管理和服务“三育人”先进个人评选16.校园网主页更新改版(增设官方微博、微信)及二级单位网页优化17.认证评估专题网站建设18.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电子屏等阵地的宣传工作19.开展“濒湖论坛”和“杏林国学讲坛”20.新老校区餐饮文化建设(倡导文明就餐“小餐桌、大文明”)(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项目21.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推进制度“废、改、立”工作三、组织保障 学校各单位要以“认证评估”为契机,明确各自在文化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工作落实。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要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团组织、工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深入发展。(篇五)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学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教基一〔**〕7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皖教思政〔**〕5号)以及安徽省文明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皖文明办〔**〕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于高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创建“领导班子好、思想政治好、师德师风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活动阵地好”文明校园的氛围,把学校建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创建活动全过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构筑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基石。(二)坚持整体推进。将创建活动融入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学风校风、学生社团、环境建设之中,延伸到班级、宿舍和师生员工,使每一名师生都成为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三)坚持注重实效。积极引导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普遍开展,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将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格、精神气质和人文素养,外化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实际行动。(四)坚持特色创新。在文明校园建设中注重挖掘徽文化的教育内涵,充分发挥徽文化在培育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在文明校园创建中注重彰显特色,充分发挥校史、校训、校徽、校园精神的标识作用,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三、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提高师生道德修养、文明素质和民主法治观念,使讲文明、践礼仪、守道德在学校蔚然成风;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使校园文化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四、创建内容(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三全育人”环境1、坚持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把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党委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具体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明确思路,有制度,有落实。学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2、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部署、有制度、有督导、有成效。着眼于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作有方案、有制度、有落实。学校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按照中央确定的课程方案开设课程,落实课程和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以及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工作有方案、有成效。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制定执行准入细则。高质量、高水准、可持续地建设好辅导员队伍,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政策、举措、保障体系。5、坚持实践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育人基地,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明确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积极引导师生参与无偿献血、社会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选树青年志愿者诚信典型,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坚持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经费支持,加强督导考核,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扎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实行排班坐诊制度。 6、开展文明集体创建活动。开展文明院系、文明处室、文明教研室、文明班级、文明社团、文明宿舍、文明食堂创建及宣传推广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评比并进行表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习教育活动,建设优良学风班集体,学生遵纪守法,明理修身,团结友爱,礼敬师长。健全公寓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宿舍安全制度、学生宿舍卫生值日制度、学生宿舍内务卫生达标制度等。7、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讲座报告,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推荐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开展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国学社”等学生社团建设。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打造工作载体和活动品牌,教育引导学校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落实《国旗法》和《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强化校“国旗队”管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有礼仪规程,礼貌、礼仪、礼节教育有措施、有效果。8、积极开展网络文明教育。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对推动网络文明教育有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积极动员师生参与“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丰富正能量供给,形成正面舆论场。统筹谋划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网络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积极动员引导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特别是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重视网络文明、参与网络育人,积极培育支持校园网络教育名师。注重开展网络文明教育、网络安全的校园“四有”好网民。积极推进参与“易班”网、中国大教育,积极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学生在线全国共建。(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营造廉洁高效的治理环境1、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依法办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中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办法》,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贯彻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意见,推动学校“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认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组织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开展党员党性教育、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体系,加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院(系)级单位组织建设制度,抓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有安排有举措,基层标准化建设推进有力。3、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激发担当作为。学校党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和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师生制度。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三严三实”要求,有效治理“四风” 问题。党委班子注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干群关系融洽,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成绩显著,依法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学校党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开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高等学校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若干规定》等党纪党规教育,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相关规定。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针对教学、科研、财务、招生、资产、基建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管措施。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层党组织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完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实际问题,维护本单位和谐稳定。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持续从严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效;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机制,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完善个人事项报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兼职管理、出国(境)审批管理等工作制度,管理到位。(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诚信为学的师德环境1、完善师德师风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培养锻造坚持“四个相统一”的师资队伍;制订符合学校特点的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性文件,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化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2、完善师德师风教育机制。学校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学校党委负责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在新教工的招聘中突出对其思想政治状况的审查;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搭建师德教育有效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不断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增强师德教育效果,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教育品牌活动。3、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师德考核客观公正、公平公开,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4、完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年度评议、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学生评教机制完善;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师德投诉举报途径,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 5、完善师德师风激励惩罚机制。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课题申报、评优奖励等关系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师德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形成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氛围;严格、及时、公正查处违反“红七条”教师。教师学风教风整体良好,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校园学术氛围积极健康,教师诚信为学观念强,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独特鲜明的人文环境1、完善文化建设机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示人,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领导、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根据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和重要项目。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校史馆、活动中心建设,及时更新展厅、宣传栏等文化设施,建立健全大学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打造学生文艺体育团队。3、丰富校园文体活动。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师生人文素养教育,开设文化类公共课、文化类选修课,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群众性体育活动。4、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加强对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等精神内涵的提炼和归纳,传承校风校训,推进校歌创作;持续巩固已有茶艺文化表演、红五月大合唱、太阳花志愿服务、思修课情景剧等校园文化品牌载体,各部门协调推进,培育形成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的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五)美化校园环境,营造美丽和谐的育人环境1、重视校园环境规划。在校园建设上注重整体规划,功能合理,做好绿化美化,实现校园环境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和谐统一,激发师生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操。2、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建立完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机制,完善安全、稳定、保卫、保密等工作制度,重大改革举措实行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安全责任制,健全突发事件预警预案体系,落实治安巡逻制度,健全门卫值班、会客登记、外来人口管理和要害部位管理制度,严防黄、赌、毒,阻止邪教组织、传销等非法活动入侵校园。设置校内交通标志、标线,加强车辆和道路文明秩序管理,消除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乱停乱放现象。消除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不文明排队、不文明行车等现象。3、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加强学校绿化规划和管理,确保基本建设到哪里绿化就覆盖到哪里;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倡导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积极推动无烟校区建设;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规范,健全传染病预防体系,落实健康教育课(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等教育,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节水型学校,低碳节能教育有举措、有成效。 (六)坚守活动阵地,营造凝心聚力的舆论环境1、重视活动阵地建设。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列入党政主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保障措施到位;分类加强阵地管理,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配合高效;重要阵地做到专人、专岗、专责;建立完善阵地建设管理制度。2、重视活动场所管理。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校园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的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管理,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宣传阵地育人功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完善工作机制,严禁在校园传播宗教、开展宗教活动,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3、加强宣传阵地管理。健全宣传阵地管理制度,明确校报、校刊、出版物、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墙体等宣传阵地的管理建设职责措施。严格审核宣传内容,确保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到用语用字规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宣传。4、强化网络阵地建设管理。加强网上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建立分级、分类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和上传审批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社会道德。制定网络舆情监管制度和舆论危机预防应对机制,及时监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和舆论引导,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5、发挥阵地育人功能。制定阵地育人总体要求,对学生参与活动进行目标量化管理;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育人活动;落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落实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活动开展有序,制度规范有效。五、创建步骤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创建工作将按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环节分步进行:(一)宣传发动阶段。制订新一轮创建文明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召开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专题会议,组织师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利用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二)组织实施阶段。围绕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等内容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全面落实文明校园创建各项任务。(三)中期检查阶段。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期检查,就前一阶段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及有效做法进行阶段性总结,查找不足,改进措施,为做好下一阶段创建工作打好基础。 (四)总结验收阶段。年终阶段性总结验收各基层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活动。六、创建要求(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文明校园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各院系(部)、处室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抓紧、抓细、抓实,要广泛动员并组织教职工和学生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创建文明校园负总责,各院系(部)、处室要按照创建工作方案和要求,结合院系(部)、处室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做好创建工作档案建设,确保创建活动的各项指标要求落到实处。(三)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各院系(部)、处室在按照学期工作要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统筹创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文明程度,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四)以人为本,提高素质。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强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优美的校园、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教学,争创文明校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