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情况调研两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乡村振兴情况调研两篇

乡村振兴情况调研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乡村振兴情况调研(篇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部署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而乡风是一个由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和文化习性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底色。透过乡风,人们往往可以感知当地百姓的思想修养,道德素质和文化品味。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今年以来,区妇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走访群众、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美化庭院(阳台)等活动,对全区乡风文明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1、村民法律意识逐步加强,乡村社会治安形势较好。特别是通过近年来争创安全社区、扫黑除恶、七五普法等行动,村民遇事靠法的行为更多了。各镇村治安形势逐年好转。‎ ‎2、有文化娱乐的平台和载体。各村均有读报亭、宣传栏,有的村还有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各村都有由妇女为主体建成的广场舞队伍。文明风气日渐浓厚。‎ ‎3、正能量、家风家训引导村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各村每年评选出本村的好公婆好儿媳、最美家庭、助人为乐先进个人等,搜集党员、群众家风家训,共产党员一句话承诺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良好的乡村风气形成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4、开展了受农民欢迎的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每年通过农口部门、人社部门、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各色各样的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村民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民生工程深入人心。诸如残疾人优抚政策、老年人优抚政策、贫困母亲、困境儿童等政策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拉近了党群距离。‎ ‎6、城乡环境治理美化家园。每季度评选十佳十差,对乡村环境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环境优美的家庭越来越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群众主体作用有待发挥。作为乡风文明的主体,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一些不健康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生活方式还有市场、厕所、圈舍、河流、沟渠等卫生死角仍然存在;一些群众存在依赖思想,不主动想办法创造财富,而是万事找政府; 群众的自我纠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助人为乐、邻里守望、孝敬老人等传统美德仍然有待强化。‎ ‎2、干部带动有待加强。重点人群作用发挥不明显,部门、镇(街)、村(居)干部模范引领不够。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做起来见效慢,在实际工作中措施和力度都不够。‎ ‎3、长效机制有待健全。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必不可少。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需层层传导,共建的合力需有效统筹,指标体系需逐步完善,先进经验需及时总结,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法可想、有标可对,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延伸宣传触角。村(居)、组干部与群众接触最多、影响最直接,要通过集中学习、外出参观等形式让最基层的村组干部深化认识、入脑入心;利用“坝坝会”广泛宣讲,散发宣传单、宣传车流动播放等接地气和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式深入发动群众。‎ 二是扩大宣传范围。让在家的群众知道乡风文明是什么、怎么做,同时通过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去影响对家庭经济、决策有话语权的在外务工人员。‎ 三是丰富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每个村都有的广场舞队伍、关工委队伍等,宣传正能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织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节目,借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到各镇(街)展演。制作乡风文明专题片(宣传片),在公共汽车、市政LED上滚动播放。‎ ‎(二)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一是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让群众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发动群众参与河流、道路等公共区域垃圾的义务或有偿清理。三是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整治等工作,引导群众规范打造庭院、房屋周边景观,美化家庭居住环境,力争“一户一风景、一村一画卷”。‎ ‎(三)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区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乡风文明建设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导考核。乡镇(街道)党(工)委切实担负领导责任,村(社区)党组织发挥主力军作用,市政、教委、妇联、卫计委、建委、环保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二是区委区政府与各成员单位、镇(街)党委政府与镇属单位、村(社)“两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列为年度单项重点考核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三是督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优秀单位予以表彰,对重视不够、推动不力、效果不佳的单位采取书面通报、媒体曝光、责任追究等方式进行警示。‎ ‎(四)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党员示范。通过设立“宣传发动岗”“文明劝导岗”“帮扶引导岗”等岗位,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巾帼示范。通过表彰“好媳妇”、“巾帼示范户”、“最美家庭主妇”等活动,激励女性在美化家庭环境、化解家庭矛盾、融洽邻里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学生示范。通过征文、演讲、绘画比赛等活动,表彰“文明少年”“好习惯标兵”等,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四是工作示范。通过表彰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工作突出、效果明显的工作人员和单位,激发干事激情。五是“村、组、户”示范。按一定比例开展“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三级同建,表彰“最美庭院”“文明户”等,并在显眼处张贴公示评比结果,形成落地开花的局面。‎ ‎(五)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 一是培育优良家风。广泛开展诚信、孝道、勤劳等教育,‎ 建立健全评比奖励机制,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老有所养。二是培育新乡贤文化。广泛挖掘本地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事迹,潜移默化影响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三是培育文明乡风。引导农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加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整治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突出问题。促进“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转变。利用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民间文化活动,传承和展示地方民俗文化,留住乡韵、记住乡愁。‎ 乡村振兴情况调研(篇二)‎ 按照《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工作方案》和区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要求,我乡党委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思路,组织了由党委班子成员牵头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小组,分别开展调研活动。现结合辖区各村和各单位环境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际情况,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区西南部,距离城区14公里,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辖5个村、40个村民小组、5210户、15215人。目前,全乡硬化道路约150余公里,其中县道6.5公里、乡道26公里、村道117.5公里,建制村通畅率为100%。全乡共设置垃圾池170个,其中县道上29个、乡道上141个,小型垃圾转运地库1个,电动垃圾清运车5辆,聘请保洁人员共26名。全乡年产垃圾量800余吨,每年投入环境保护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经费约8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乡作为传统农业乡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村民爱护保护环境意识不强,时有随意丢弃垃圾行为;部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部分村社干部对工作不够重视;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因地广人稀少,垃圾池未覆盖到每家每户,建成的污水处理站未能正常运行;上级拨付的专项工作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建议意见 ‎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抓住关键、补齐短板,就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抓好日常管理。‎ 要建立环境保护日常管护机制,定期巡查检查工作情况,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消灭卫生死角:一是“清脏”。以清垃圾、清污水、清淤泥为目的,科学统筹实施辖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监管,实现环境治理常态化;二是“治乱”。以乡镇综合执法为抓手,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整治乡容村貌和各类市场经营秩序。三是“增绿”。按照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在乡村主要道路沿线、河道两侧、村社巷道、农户房前屋后以及村庄周围开展村庄绿化,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网,全面绿化、美化乡村。‎ ‎(二)健全环卫设施。针对辖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乱到垃圾的现象,一是加强辖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按人口分布科学规划新建垃圾池,力争实现全覆盖。二是积极对辖区道路的垃圾池和桶进行定期维护。三是探索在辖区内的旅游环线、步道、家庭农场等增设垃圾箱。‎ ‎(三)做实环保宣传。一是树立每个环卫保洁员就是一个的文明宣传“流动窗口”;二是发挥环卫队伍时刻距离村民最近的优势,通过发放环保宣传单、宣传环保政策和垃圾的危害等活动;三是充分利用辖区文化阵地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标语、印刷宣传墙标等方式,营造“人人爱卫生、人人护环境、人人懂环保”的氛围,培育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 ‎(四)强化工作保障。‎ 要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保障制度,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制度管事。一是要建立一支有素质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要将想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的村民选进保洁员队伍。二是要建立一套财政经费保障制度,杜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三是要建全一套工作考评奖惩制度,要科学合理公平地安排保洁员队伍工作量,定期考评考核逗硬奖惩,充分调动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