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家庭现状调查报告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家庭现状调查报告3篇

2020 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3 篇 【篇一】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4 月 29 日,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主办、欧派家居集团协办的“每天关 机一小时—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非诚勿扰》客座嘉宾、情感专家黄菡以及国内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医学方面的相关专家,共同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亚健康问题进行 深入讨论,并发布了《中国家庭幸福指数与移动电子产品关系调查报告》。 6 成中国夫妻遭遇“电子情敌” 调查数据显示: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大多数家庭拥有 2-3 部智 能手机,半数家庭拥有平板电脑,73.3%的被调查者的智能手机 24 小时开机。当 前,家庭聚会已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聚,聚会模式变成“人+智能手机+人”,43.0% 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在家庭聚会中各自玩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在已婚被调查者中,超过 6 成(60.1%)的人感到配偶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 时间过长,移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夫妻间的“电子情敌”。因单方或多方家庭成 员过度沉迷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而导致家庭沟通缺失,进而造成家庭矛盾激化、 幸福指数降低等家庭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 同时,移动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也降低了亲子关系的品质。26.3%的父母在 工作日下班后陪伴孩子时仍可能会用智能手机,而在节假日这一比例上升至 33.4%。36.6%的被调查者会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作为安抚孩子的工具。从不或 较少在陪伴孩子时使用移动电子产品的家庭,亲子关系品质更好,父母与孩子间 面对面的互动更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用心陪伴,欧派倡议每天关机一小时 对于移动电子产品带给人际和家庭关系的亚健康现象,包括《非诚勿扰》客 座嘉宾、情感专家黄菡、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在内的 10 余位 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就中国家庭沟通现状、移动电子产品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合理利用电子产品拓展亲密关系、挽救电子时代的夫妻生活、如何适应网络时代 的交流、如何提高电子产品使用的效率等话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多位与会专家表 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 是对于高速发展背后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和家庭亚健康状态,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企 业和社会人士的关注,集中社会力量,共同提升中国家庭健康、幸福指数。会上,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欧派家居集团联合向全社会发出“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健康 生活倡议。 “关机不仅是一个呼吁,更是一个爱家宣言和行动口号。关机即关爱,这与 欧派爱家计划所倡导的用心陪伴是一脉相承的。”欧派家居集团营销副总经理阮 达群表示,欧派一直将“有家有爱”作为企业核心品牌理念,有义务唤起全社会 对家庭亚健康现象的关注,此次协办研讨会,目的在于呼吁人们在繁忙之余回归 家庭,放下电子设备,以切实的行动关爱家人、陪伴家人,传递爱家正能量。 阮达群表示,为了扩大“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影响力,让更多人意识到移动 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沟通问题,欧派还专门邀请周冬雨参与摄制爱家公益微电影 《关机一小时》,希望能借助明星的影响力,传递欧派爱家计划的正能量。据悉, 目前微电影已经拍摄完毕,将于 5 月 15 日国际家庭日当天举办的欧派爱家公益 盛典上首映。另据阮达群透露,欧派品牌形象代言人、新任爱家大使孙俪和微电 影主演周冬雨都将出席爱家公益盛典。 【篇二】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什么是失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 这样的家庭称为失庭。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庭每年以 7.6 万个的速 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 100 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 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为全面了解掌 握我市失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 同参与,关爱失庭。7 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 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 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 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 一、我市失庭的现状 1、基本情况。截至 20**年 3 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 628345 人,其中小孩年龄在 14 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 437619 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 家庭特别扶助对象 2184 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 1436 人(因为我市目 前还没有做过失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仅指女方年满 49 周岁领取独生 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以走访调研的**县为例,49 周岁以下的独生 子女家庭达 74286 户,占家庭总户数的 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1 人(女 方年满 49 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 1.76‰。目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 生在上世纪 50-60 年代,恰逢我国 80 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随着 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经济状况。丧子之痛让他们生活无望,也失去了创造生活的积极性。他 们中大部分生活贫苦,有极个别甚至居无定所,借住在村里的公房(如仓库)或亲 戚闲置的旧房。农村失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 117-**5 元/月的农村低保、235 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家庭普遍较为微薄的劳动所得。城镇失庭的生活来源 主要依赖于 270-350 元/月的城镇低保金、235 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个人劳 动所得。相对而言,农村失庭的经济更拮据,面临的生存挑战更严峻,对经济帮 扶的需求更大。 3、精神状况。失庭成员因丧子打击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常常选择自我 封闭,拒绝与社会接触,内心孤寂,处于社会的边缘化。这个群体的年龄大部分 在 50 岁左右,女人的这个年龄基本上很难再生育,而男人再生育的机会相对大 一些。因此,相对而言失庭中女性受到的伤害更大、更深。同时我们发现有原配 偶陪伴的失独者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过丧偶尤其是离婚失独者的精神状况,而再婚 重组家庭的失独者精神状况相对又有所好转。相对而言城镇失庭的精神创伤更大, 对精神帮扶的需求更迫切。 4、帮扶状况。我市从 20**年起按照省里的政策给予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 特别扶助金每人每月 50 元。20**年起我市执行国家出台的一项针对独生子女伤 残死亡家庭的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人每月 100 元。20**年起 我市执行标准随国家标准提高,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人每月**5 元。随着物价上 涨,我市从 20**年 1 月起对失庭的特别扶助金在国家标准上增至每人每月 235 元。部分县市区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了扶助标准。如**区从 20**年 1 月起对失庭 的扶助金增至每人每月 315 元。**区从 20**年 1 月起对失庭的扶助金增至每人 每月 300 元。**区**乡在 20**年 6 月设立“失庭关怀基金”,7 户失庭每年领取 3000 元到 5000 元的帮扶基金。南岳区从 20**年起在失庭父母生日、春节时分别 送上生育关怀慰问金 600 元,对再生育家庭给予一次性生育关怀金 500 元。** 区参照市级标准执行。**市从 20**年起将农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纳入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政府代缴范围,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 60 元的标准从计划生育关怀 资金中予以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我市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依然不 能解决因为失去的孩子而造成的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 二、我市失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⑴经济收入偏低。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失庭收入达不到当地的平均水平。尤 其是农村失庭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 府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给)等方面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城镇失庭除部分领取退 休金的有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外,其他失庭的经济状况跟农村失庭相似。独生子 女因病去世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家庭在支付大量医药费后陷入经 济困难,占到所有返贫家庭的 50%以上。 ⑵精神创伤极大。失庭的精神创伤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内在 创伤。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失独老人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 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陷入精神抑郁,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 方面来源于外来创伤。一些人把失独者视为不祥之人,他们所给的东西也被视为 不祥之物,这种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无疑更刺痛了失独老人的心。因此, 相对于物质帮扶而言,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为迫在眉睫。 ⑶养老就医极难。调查显示,失庭普遍存在患病率较高、生活资源缺乏、养 老困难等特点。“我不怕死,只怕老,只怕病。”这是我们走访调研时听到的最多 的一句话。如何养老就医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在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下, 那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不好的失庭,尤其是这一类的农村失庭, 养老就医更是个大难题。医疗开支让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还常常 面临无人办理正常医疗住院手续和术后无人照料等问题。 2、产生的原因 ⑴政策关怀不够。一是对失庭的政策保障落实不到位。如 XX 年底颁布的《人 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 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里的“必要的帮助”只是原则 性规定,对帮助的形式、金额、负责部门及年龄等均未作明确的规定,缺乏可操 作性。又如 20**年 4 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 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 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这里 的“必要”是哪种类型,“补贴”标准是什么,由哪个部门负责同样缺乏明确的 规定。二是对失庭的救济帮扶政策存在漏洞。如现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限定 “年满 49 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才能获得特别扶助,但这样不少 49 周岁以下的 失独父母距离获得特别扶助就有一段较长的“真空期”,在他们最感孤立无助时 却享受不到政策的关怀。同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 大多数女性还不到 45 岁就已经无法实现再生育了。因此以年满 49 周岁为限与实 际情况存在差距。三是各级财政投入不够。虽然自 20**年 1 月起,我市失庭特 别扶助金提高到每人每月 235 元,可相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水平和失庭面临的实际 困境而言,我市各级财政投入依然偏少,扶助标准依然偏低。 ⑵社会关怀不够。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针对失庭的专门养老服务机构,也 没有关爱失庭的社会和民间组织。随着失庭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 护理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益服务事业和社会养老工作明显滞后。 ⑶自我激励不够。主要体现在失庭无法走出丧子之痛的心灵创伤,丧失生活 信心,无望开创新生活。失庭在生活中往往会面临诸多正常家庭无法想象的困难, 据调查,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近半数患有抑郁症。丧 子之后,他们的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恐惧一切节日和聚会,极力躲避世俗人伦, 常常处于压抑和自闭之中,无法积极地投入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城镇失庭。 三、关于解决我市失庭主要问题的建议 独生子女家庭,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践行者,对降低人口出生率、抑 制人口过快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失庭的出现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不可回避的社 会问题,可以说是政策所迫、意外所致、生理所限。帮助失庭解决生活困难,化 解心理障碍,既需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政府的帮助,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为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生育政策法规。建议考虑放宽“单独生 两胎”的政策,增强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减少失庭的发生机率。在生育政策法规 的出台上,给予所有失庭相应的扶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失庭帮扶对象的年龄 划分。建议政府出台关爱失庭的相关政策,明确享受对象、享受标准、负责部门、 审批程序、资金筹集与发放管理等基本内容。二是建立健全对失庭的养老机制。 根据大多数失庭养老的实际,建议政府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服务 功能。根据我市财政收入状况和上一年度的物价上涨指数,提高失庭特别扶助金 标准。由政府为失庭购买养老保险,以保险形式为失庭养老提供最重要的保障。 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建立相关社会资源向失庭适当倾斜的政 策体系。人社和卫生部门参照五保、低保、残疾人标准,给予参加“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失庭成员免费享受医保和养老保险待 遇。民政部门参照“三无”和“五保”老人待遇,将年满 55 周岁的失独女性和 年满 60 周岁的失独男性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城乡低保救助范围,尤其是对患有 疾病、无生活来源的失独对象,更要适当放宽年龄限制,通过采取分散与集中供 养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卫生部门出台看病就医的特别扶助政策,定期为 失独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亲情护理服务。三是定期发布失庭的数据。建议加 强对失庭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包括所有失独者在内的失庭数据库,定期面向社 会公布统计数据,并及时更新,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同时建 立失庭健康档案。明确记录每个失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与卫生医疗机构协调,根 据每个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服务。 2、建立健全失庭社会公益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失庭社会关爱救助”机制。 建立网络心灵驿站,通过开辟失庭网站专栏、建立失独者 qq 群等形式,面向社 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和心灵交流等活动,为失庭搭建一个及时、便捷 的现代化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失庭,营造人人尊重、关爱失庭的 社会氛围。同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失庭做义工,帮助失庭解决生活上 的困难。二是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和民间资金共同参与机制。建议积极动员社会力 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失庭养老服务事业,建立失庭关怀基金,成立社会养老爱 心机构,鼓励社会兴办养老院和专门的失庭老年公寓,形成政府补贴引导、社会 广泛参与、多元化集资的失庭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 程。三是建立多部门帮扶的联动机制。帮扶失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扶助、 医疗救助、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多个领域,绝非一个部门的事。充分发挥计划 生育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帮扶优势,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帮 助失庭走出精神低谷、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 特色优势,针对失独母亲这个新弱势群体中特殊人群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关怀 失独母亲公益活动。 3、积极引导失庭重拾生活信心。一是开展精神慰藉。建议设立心理咨询公 益岗位,充分发挥(村)社区的基层工作者和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的积极性,对他 们进行心理干预培训,指导他们定期与失庭成员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比如开展 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一对一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 痛苦。二是鼓励并帮助失庭重新构建完整家庭。对于尚处于生育期且有生育意愿 的失庭,开展“再生育”服务。除帮助他们办理相关生育证件外,计划生育行政 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为其免费提供生理检查、优生监测等 相关生育信息免费咨询和检查服务。遇到本级医疗部门解决不了的难题,应积极 联系上级医疗部门,免费提供实验室检查、试管婴儿培育等系列生育信息咨询服 务。对于失去生育能力,愿意收养子女的失庭,开展“重组家庭”服务。民政局、 公安局和人口计生委积极协调,主动提供有关收养信息,优先安排收养福利机构 儿童,对失庭在办理合法收养手续、婴儿入户手续时实行特事特办,繁事简办。 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庭参加社会活动。引导失庭、有特长的空巢老人组建各种 文体队伍,开展文体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娱乐身心,融入社会,用丰富 多彩的文体生活来冲淡他们的记忆伤痛。 【篇三】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12 月 22 日,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 发布会,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核心数据。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在发布调查结果时介绍,此次调查旨在进一 步贯彻落实 xx 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的整体状况,分析新形势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新 情况和新问题,掌握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新需求,为制定全国家庭教 育工作“xx”规划奠定基础。此次调查以中小学生父母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范 围覆盖北京、天津等 28 个省区市的 93 个市县。调查方式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 以文献研究和网络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整体状况趋好。九成左右父母对 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法律规定表示认同;九成以上父母自我感觉家庭关系良好, 八成以上觉得自己和孩子快乐;父母对自身教育职责的认识趋于理性,家长最看 重的教育责任,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孩子明辨是非”、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家长以身作则”和“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的 生育观更注重家庭生活充实和自身人生美满;父母的人才观趋于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并且更加务实,父母首选是希望孩子成为“敬老爱幼有家庭责任感的人”,比 例达到 78.3%,其次是“身心健康阳光快乐的人”,达到 76.1%,第三是“遵纪守 法诚实守信的人”,占 65.7%。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倾向性问题。多数父母存 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父母最担心孩子的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人身安 全问题”、“学习成绩不好”、“没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问题”、担心孩 子“身体不好”和“沉迷网络”;家庭教育分工中母亲唱主角,父亲“缺位”近 一半;调查还发现,目前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7 成以上父母“陪孩子写作业”; 部分父母缺乏对孩子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培养,父母认为孩子最差的是“家务劳 动能力”。家长在有关儿童法律的学习方面欠缺,认真学过的不足一成。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面临着互联网发展的新挑战。互联网普及大势所趋, 孩子上网近七成,66.8%的父母说自己孩子上网,农村孩子上网率达到 57.7%;父 母在互联网应用上不具优势,坦承“孩子比我强”和“我跟孩子不相上下”的超 过六成;互联网对孩子的作用让父母喜忧参半;对孩子上网,高达 95.6%的家长表 示会管;七成以上父母利用互联网获得家庭教育知识和帮助,自媒体运用最多, 获取家教知识和帮助的渠道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微信公众平台”、“qq/微信家 长群”、“孩子所在学校/班级网站”、网上家长学校”。 调查显示,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强烈。家长在家庭教育面临四大困 难,依次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太忙, 没有时间”、“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农村父母遇到的困难比城市父母更为突出; 家长遇到问题多靠自己解决,三成以上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家长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机构和组织,排在前三位的是:教育部门的幼儿 园和学校、妇联系统所办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免费的社会公益组织;超过 六成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表示满意。另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获取家庭教育指导渠 道方面,农村家长更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城市家长更需要网络新媒体,城乡差异 显著。 根据调查结果,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做好家庭教育事业 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相关政策措施,建议尽快出台家庭教育法; 将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建立家庭 教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实行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机构准入制度等。二是把握科 学的家庭教育传播理念和方向,对涉及儿童权利和父母职责的相关法律、政策规 定进行系统梳理,转化为父母必读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必修读本,同时,加强对家 庭教育指导者和传媒从业者的专题培训,指导并监督其把握传播方向。三是积极 搭建家长自我教育的有效平台。建好信息平台,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应当成为 现代社会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渠道;搭建活动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知识 普及活动、宣传实践活动等,为家长创造学习、参与、分享的条件和氛围;搭建 互助平台,支持和鼓励发展家长自助组织。四是着力培育家庭教育社会组织。进 一步统筹规划,进行家庭教育服务市场化运作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 化的管理制度;限度地调动民间组织或机构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与 正规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实现优势互补;在现有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基础上 为家长提供“菜单式”的服务项目。 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谢维和,中国青年 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陆士桢对“第二 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进行了点评。家长代表向全社会发出了“争做合 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倡议。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国 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关工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部分专家代表、 媒体代表、家长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发布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