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在实践中磨练,在感悟中成长
其他论文之在实践中磨练,在感悟中成长 一、认真踏实备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别是年轻教师,有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够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以至于知识点讲不深、讲不透,学生也听不懂,因此教学工作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那怎么备呢? 首先备大纲,先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材体系,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其次是备教材,顺序是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再明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相关的考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也就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精讲、哪些简略。最后就是备教参。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备课前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用知识仓库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这样才不会被有“十万个为什么”天性的孩子们问倒。当然,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总是有差异的,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这样才能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 二、听课和反思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多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年轻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步。青年教师只要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及时向授课教师讨取授课感悟,聆听评课教师的意见,并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让其他教师评议,就必然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产生质的飞跃。在这一方面,实验中学有良好的“传、帮、带”机制,每个备课组成员每周至少互相听1次课,然后集体评课,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迅速成长的途径。另外,学校也经常安排我们外出观摩和学习,扩大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思维。 那么,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听课呢?无论什么类型的课,听课者必须明确自己听课的目的和要求。不能简单的夹着一个听课笔记到课堂上转转,写写。这样的话就不可能有效,更不可能收集到听课的真实信息,达不到听课的目的。听课不是简单的提着凳子,带着耳朵进教室,为听课的任务而听课;而应该是发挥听课的实效,让听课的教师通过听课有所顿悟,能够学习被听课者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掌控。带着思考离开教室,带着反思回味。 听课时应该集中精力,坚持“四到”:“耳到”――仔细聆听师生对话,认真用耳朵记录师生的语言,做一个顺风耳、千里耳;“眼到”―― 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手到”――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我”作比较。 教师成长只有实践是不够的,那不过是个教书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师。一个好的老师要善于反思,做到“实践理论化”。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反思能及时发现问题,促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不反思,这就好比学生满山满海地做题却不核对答案一样,错误永远是错误。 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可以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反思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上,而且在各个方面上都应该。如与学生关系上。刚踏入课堂的老师对学生容易迁就,致使学生越来越放纵以至课堂很难管理。又如,刚踏上讲台都容易觉得只要每节课踏踏实实地准备并认认真真上就可以了。事实上,这只是应该做的首要事情,还应该去反思课堂效率,关注学生掌握情况,不能只图上的快乐而忽略了效果。反思的类型包括: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漏补遗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反思要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从这个意义来讲,反思的深度,决定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 三、多上公开课是快速提高的阶梯 正如一位老前辈所说:一堂好的公开课,抵得上一位教师在教室里默默地干三年。就现在的公开课来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赛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探讨的快乐,也有创造的欣喜。各级各类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以及相关人员的集体智慧。因为每一次公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总是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文化现象的植入方式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因为教学问题设计苦苦思索、细细推敲……这一过程,被称为“磨课”! 这种范式是痛苦的,内心要经受许多压力,许多煎熬,从接受之日起,就得在心里时刻惦记着,要花去许多的休息时间,赔上许多的精力!然而就在这磨课的过程中,你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也是快乐的,因为你不断学习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这个过程也是专家们精心雕琢的过程,是教师与自己,教师与专家,专家与专家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因此,公开课的结果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公开课的过程,而这恰好是青年教师教学路上的一笔巨大财富。 四、不断学习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 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是慢进则退。不管一个人多优秀,如果不追求上进、不学习,也许十年、也许五年、甚至两到三年之后,就会成为井底之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 作为青年教师难免存在组织教学能力不强,课堂纪律松懈,实施教学工作不尽合理等不足。要尽快彻底地克服这些问题就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自身建设上爱学习,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精益求精。在对待教学工作时深思极虑,探索方法,敢取敢舍,以便让学生更易于掌握,更乐于接受。 因此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学习,尤其是向在一个教研组的老教师学习,因为他们是离我最近的学习资源,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新课程改革,我们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了解社会发展,提高文化素养,扩充知识面,使自己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只有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我们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 五、关心关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关键 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接纳、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而自信、自尊、自强地健康成长。千万不要把教书和育人分隔开来,认为育人只是班主任该做的事,更不应该把犯错误的学生简单交给班主任或者发现个别学生违纪行为视而不管,其实这样的后果只会更糟! 人的智力水平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学习的差异。要想把孩子都达到统一标准是不可能,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孩子,发现孩子与与众不同的长处。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的孩子,那样你满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才七十二。爱因斯坦小学呆头呆脑,学校开除;黑格尔大学毕业,辅导员的评价:“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长哲学”。没有想到这成了个天大的玩笑-----黑格尔后来成为了哲学大师。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我们怎能凭孩子的一时表现,判断他的一生呢? 因此,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 教育能培养出人才,也能压抑人才,成就一个学生要付出很多,毁掉一个学生也许仅仅是一句话而已。所以我们要时时处处谨慎从事,用爱心、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的魅力是无穷的,正如诗中形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师者,应知任重道远,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给学生做出榜样,还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深深的情和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永远不要吝啬关心表扬学生的话语和动作,事实上,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平平常常的小事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自有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如果我是一束光,我会选择扫除阴霾,点亮希望;如果我是一滴水,我会选择滴入大地,泽润新生;如果我是一棵树,我会选择扎根山林,绿野千里。走上讲台是我无悔的选择,更是体现生命价值的选择,我会用坚定的信念种植梦想,用渺小的个体诠释职业的伟大,知识也许不能改变命运,但老师仍然有力量! 教书育人,我一直在路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