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要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将活动成果切实转化为认真做好当前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推动射洪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以供大家参考!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抚州市政协《关于开展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方案》确定的主题和内容。市统计局综合统计资料、部门数据以及调研县(区)、企业情况。就抚州市近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当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差距问题和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三个方面调研分析如下: 一、近年抚州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全市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用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用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团结带领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砥砺奋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势头向好。 1.综合实力显着提升。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规模和财政收入得到显着提升,这为县域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垫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均值突破百亿元。20XX年,全市11个县(区)生产总值1382.4亿元,平均值为125.65亿元,平均值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提高了26.2亿元;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达5个(2015年4个),分别是临川区、东乡区、南城县、南丰县和崇仁县,其中临川区超过400亿元,全省第10。二是大半县(区)财政总收入上十亿级。20XX年县(区)财政总收入145.12亿元,平均为13.19亿元,平均值比2015年提高1.37亿元。临川区、东乡区、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崇仁县、宜黄县、金溪县8个县(区)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东乡区和临川区超20亿元。 2.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全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XX年,全市县域经济三大产业结构为14.4:41.0:44.6(2015年为16.4:49.8:33.8),第一产业占比比2015年下降了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10.8个百分点。一是现代农业优质高效。20XX年,各县(区)扎实推进两特一游产业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37万亩、设施蔬菜7万亩、中药材40万亩。东乡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全省四个首批国家级示范园之一,崇仁麻鸡入选中国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临川区大健康食品产业园、昌抚牡丹田园综合体、东乡区万亩猕猴桃、乐安县绿能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积极推进。南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8年全省县域第一。二是工业生产速度、效益双提升。20XX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高于全省平均0.1个百分点,全省100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前10名中全市有3个县(南丰县、资溪县、南城县分别列2、4、10名)。今年1-5月,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0.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5月当月增速全省第一。上半年,全市县域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23.4%,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6.40元,同比降低2.16元。三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服务业20XX年首次成为全市县域经济第一大产业,到20XX年四季度连续16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服务业在县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与全省平均水平从三年前的4.8个百分点快速收窄至0.2个百分点。东乡区、崇仁县、黎川县服务业占比2015年提升了15.1、14.2、13.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100个县(市、区)前列。 3.创新驱动发展强劲。全市各县(区)坚持以创新推动县域产业、企业、产品走向中高端。一是科技研发投入大幅攀升。预计20XX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14亿元,占GDP比重为1.02%,经费投入是2015年的3倍,R&D经费占GDP比重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大幅跃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XX年全市各县(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3%,比2015年(21.2%)提高14.1个百分点。2015-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1.2%、25.8%、29.0%、35.3%,全省平均是25.7%、30.1%、30.9%、33.8%,全市占比从2015年比全省平均低4.5个百分点到20XX年高出全省平均1.5个百分点,全省排位从第11位进至全省第4。三是创新平台加快集聚。县(区)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与高校、科研院所实现科技合作。新增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崇仁县获批全省第一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四是人才引进力度空前。20XX年,深入开展三请三回(双返双创)活动,各县(区)出台一揽子人才新政策。组建院士工作站13家,柔性引进人才增至1337人次,其中国家千人计划2人。 4.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市各县(区)围绕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铸链、补链、强链,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临川区的才都电子科技产业园、宝芝林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成长型产业园集聚了一批现代信息和生物医药企业,有效改变了过去该区工业过度依赖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的情况。20XX年临川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1.6%,比2015年(60.1%)下降了18.5个百分点。南城县联益电子完成二期产能扩建,格雷特上海总部搬迁南城并投产,10余家电子及配套企业落户电子产业孵化园。乐安县新能源产业链条初步形成,新引进的嘉源新材料、福莱特过滤材料、漠泉新材料竣工投产。医联网项目智能血糖仪竣工投产,建成全国首个血糖病人大数据中心。宜黄县在新材料上稳住再生塑料、加速聚集工程塑料和食品级、医用级塑料企业。广昌县灿辉新能源拟在香港上市,志特新材料拟在创业板上市。 5.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市各县(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中医药、大健康、数字经济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XX年,全市各县区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4%和35%。特别是全省旅发大会在抚成功召开,临川区、宜黄县、南城县、金溪县、资溪县旅游项目亮点纷呈。金溪县获批的中国传统村落42个,全省县域第一。黎川县国医研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被列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黎川油画一年三度走出国门,油画创意产业园二期开建。南城县建昌帮药业建成投产,南丰县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县。崇仁县与北京八分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变电产业数据区块链实验室。 二、当前抚州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差距及问题 纵向看,抚州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不小成效,但横向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今年初,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深刻分析县域经济薄弱是抚州的短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年中,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又强调狠抓县域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差距及问题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点: 1.全市县区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先进数量逐年减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有哪些?,应该集中体现在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上。20XX年全省100个县区的考核结果还未公布。但从2015-20XX年三年的考核结果来看,全市11个县区在全省百县的先进个数2015年是3个(东乡、南城、资溪)、20XX年是2个(东乡、资溪)、20XX年是1个(东乡区)。20XX年,宜春、上饶、吉安获得先进县区的个数是3个、3个和7个。 2.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自己有显着提升,但放在全省、全国的发展格局中,差距明显。一是总量仍小。20XX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平均规模为125.65亿元,只有全省平均的57%,不到六成。二是人均水平低。20XX年抚州市人均GDP34226元,仅有全省平均的72.2%,全国平均的52.9%。三是财力薄弱。20XX年,全市县域财政总收入平均规模为13.19亿元,只有全省平均的50.9%,仅占一半。 3.县域工业主导产业不强、不大。县域经济薄弱是我们的短板,而县域经济薄弱的症结在于县域工业主导产业不强、不大。202X年上半年,12个县(区)确定的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的只有3个县区,8个县占比在30%以下。 三、加快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各县区要建立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监测分析制度。通过对本县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数据的分析找到工作弱项,倒逼补齐短板。 2.建议县区确定或者变更主导产业应该有专业机构评估。市委全会强调各县区要根据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要求,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坚决防止东一榔头西一棒、盲目跟风。我们在统计县区主导产业指标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县区主导产业短期内会有变化,有时不太明晰。这方面,我们认为需要出台政策明确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 3.抓招商引资这个源头。现在县(区)招商引资签的项目多,但龙头、大项目稀缺,落地的项目、开工的项目也不多。导致新建投产入规企业少、新增规上入统企业户均规模小。因此,要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着力点,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大招大引强的力度,加速产业集聚,推动县域经济总量提升、质量进步。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今年4月份以来,我们坚持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工业经济为切入点,以亩均论英雄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树标杆补短板求突破促赶超专项调研活动,专门赴县内多家企业蹲点调研,极其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感受到了工业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对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也有了初步探索实践和理性思考。 一、初步成效 从4月2日到5月30日,我们先后走访了德华兔宝宝、力聚热力、云峰家居等近50家企业,看企业现场,听企业心声,问企业冷暖,并重点剖析了其中的5家,召开了5次企业家和高新区、镇(街道)、部门座谈会。在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有力抓手,确实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有效路径。 一是呈现了企业发展加速度的好势头。过去三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10.3%、12.9%、14.8%。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越来越愿意投入到科研当中去。比如,德华兔宝宝专门成立装饰新材研究院,走出了一条引进吸收再消化自主创新的集成创新道路,近三年企业净利润年均增长41.03%。又如,力聚热力自成立县级研发中心以来,销售收入和利润均保持年增长30%以上。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接下来很有信心升格为省级研发中心。 二是看到了顶破要素天花板的新曙光。如何让有限的每一亩土地承载更好的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去年,我县推出全省首块标准地,吸引了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落户。目前,已推出工业、商服、研发总部等各类标准地11宗、1200多亩。天杭生物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技术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攻克技术难题10余项,成为国内牛血清行业首家挂牌企业。 三是提高了绿水青山金名片的含金量。除了政府开展厂中厂低小散企业集中整治外,企业自身也通过技术革新,积极投身环保事业。鼎力机械运用先进的清洗工艺及修复技术,对旧部件进行再制造,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意博高科利用日常环境监测和大数据管理分析,达到照明远程监测、智能管控、节能降耗三位一体效果,明显地减少了光污染,节能约70%。 二、存在问题 在蹲点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是项目引不进与退不出的矛盾。调研中有很多企业反映,他们产业链中有一些发展前景好、亩均效益高的优质项目非常想落户德清,但受土地要素制约等影响,这些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同时,调研中也发现,尽管我县出台了亩均效益评价办法,但现有的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威力不够,对劣势企业倒逼力度偏弱,甚至有企业虽处于歇业状态,却仍然难以淘汰退出。 二是产业长远账与眼前账的矛盾。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也引进了一批研究院,培育了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但与其他新兴行业一样,面临着长期向好、短期产出慢的问题。在新动能未能快速见效的同时,旧动能升级改造的进程还不够深入,发展较为依赖传统产业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面临成长的烦恼。 三是企业不愿转与转不成的矛盾。少数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面对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的情况,仍然安于现状,不愿转型,也不敢转型。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受土地、资金、技术以及发展规划等因素影响,导致转型效果不理想。 四是人才引得进与留不住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县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引育,人才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城市前列。但是,受周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影响,仍然存在人才引进了却留不住的问题。比如,一家企业反映,他们需要一位农业水质自动监测的程序设计人员,以8000元的月薪招了进来,并给予住宿、就餐等相关优惠措施,但没干几个月,他还是选择以更低的报酬去了杭州。 三、对策建议 作为德清来说,必须坚决树牢亩均论英雄理念,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争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结合这次调研的心得体会,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突出项目带动。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必须更加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性作用。围绕世界500强直接投资项目和百亿级项目引进再突破,深入推进县镇长项目工程,积极引进符合产业规划、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尽早达产见效。同时,集聚优势资源建设莫干山高新区,加速地信小镇、通航小镇、智能生态城建设。 二是突出智能改造。加快智能改造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智能改造作为主攻方向,按照全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智能制造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县建设,开展智能制造十百千工程,积极推广离散型智造、流程型智造、网络协同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大力培育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突出创新引领。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特色专业技术市场和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链接技术转移机构、投融资机构和各类创新主体,全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继续发挥好莫干山高新区创新主引擎作用,启动高新区科创中心一期建设,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科技园区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机制,鼓励企业加强与院校合作,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 四是突出人才支撑。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紧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分类编制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和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力争引育更多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南太湖精英计划等人才。持续升级德清人才绿卡,落实文体、交通等十项具体服务项目,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德清工匠、优秀企业家培养等计划,着力培养一批高技术人才和优秀企业家。 五是突出环境营造。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政府服务新模式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拓展数字应用、推进数据共享、推行智慧办公,更加高效优质地服务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倒逼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服务等改革试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审批效率,让企业和群众省时、省钱、省心。以全域大花园大景区的标准,统筹推进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高質量发展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论断,这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进入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发生了重大调整,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所坚持而践行的目标。 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处理好要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而如何在投入一定的情况实现更高的产出?这就需要发挥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利用科技的进步,更科学的配置投入的资源要素,进而推动效率变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化,提高产出品质与效益。 近年来,肥西县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日益成为县委县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对肥西县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2肥西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2.1主要举措 (1)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坚持三次产业联动转型,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同时,壮大新型工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两化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肥西县正在积极推动汽车、家电、计算机、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转型,努力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同时,以江汽、格力、美的、TCL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带动配套企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2)促进新兴产业做大规模、叫响品牌。依托重点企业,抓好关键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培养和重大项目带动。目前,肥西县正在准确把握产业技术变革趋势上下功夫,强化规划引领,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军民融合、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医药行业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医药行业骨干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鼓励智能制造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关键环节,打造色选行业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3)加强产学研合作。肥西县高度重视创新发展,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强化与在肥科研院所对接联系,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大力引导高校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目前,肥西县企业和高校联合建立的各类研发机构达140余家,首家院士工作站也已经成立,产学研合作为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2取得成效 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肥西县经济发展质量。目前,肥西县产业特色鲜明的特征不断凸显,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家电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高含金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新兴产业产值约占工业产值的27%,十三五计划要达到900亿元,占比在40%左右。20XX年6月28日,由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发布《20XX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肥西县位于第55位,且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县城。近期,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的《20XX年度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显示,肥西县荣获20XX年度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和10快县两项殊荣,且排名都靠前。 2.3肥西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 (1)第三产业比重过低。 20XX年肥西县第三产业占比为25.5%,纵向来看,近几年肥西县第三产业占比略有提高(从2013年的23%到20XX年的25.5%)。但横向来看,与县域经济发展位次较高的昆山(第三产业占比45%)、长沙(第三产业占比30.5%)相比仍还有较高差距,即使与GDP总量差不多的南昌县(第三产业占比为27.7%)相比,也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同时,在投资占比上,肥西县第三产业的投资占比也常年低于第二产业的投资占比。2013-20XX年间,肥西县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年均落后于第二产业4个百分点。20XX年,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投资占比。总体而言,肥西县第三产业比重还是过低。 (2)创新成果和技术成果转化不到位。 近年来,肥西县创新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无论是受理专利、授权专利,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授权的发明专利(各项专利中技术含金量最高)数量,自2013年的76增长到20XX年的566,中间只用了近4年时间,说它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然而,根据统计公报发布的历年数据计算出的户均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却自2013年后整体处于直线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12.37亿元下降到20XX年的8.02亿元),这几组数据说明,近几年肥西县的创新成果在经济中应用程度还不够,技术成果的市场化转化还不到位。 (3)劳动投入产出略低。 这是从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贡献率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知道,要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的方式才是高质量的增长,也是我们所重点追求的增长途径。通过选取10多年来地区产出、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的相关数据,经数据拟合,得到了一个初步结论:在只考虑资本、劳动力两种要素的投入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投入,可以带来0.597个单位的产出,而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只带来0.425个单位的产出,劳动力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要稍小于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率,劳动投入产出略低。 3提升肥西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3.1大力提振第三产业发展,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占比 一要优先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业。肥西县北有4A级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南有5A级旅游景区三河古镇、东临巢湖、西有刚认定的国家4A级旅游公园官亭林海,整体来看,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加之,合肥市委市政府把肥西定位为合肥的后花园,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业即符合规划定位,又符合肥西县生态环境的要求。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原则,全力打造肥西县生态特色、度假休闲的品牌;加强旅游软硬件的开发,不断开发出更多集观光与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重与肥西县人文文化的融合,比如讲小井岗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已成为我们肥西的人文名片,如果能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之中,更能体现出旅游资源的本地特色和品质。二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肥西县交通便利,海陆空各项交通应有尽有,通南达北,横贯东西,加之毗邻合肥的经济区位优势以及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通过以高标准规划物流园、培育大型运输公司、加快建设物流业信息化的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肥西县物流标准化体系,引导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三要高标准建设现代服务业。肥西县历来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建设,但现代服务业的培育程度始终不太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要以更高标准、更高规格、更优惠的政策,通過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实力强的企业落户肥西,全力打造一批集多种功能用途的商业园区、旅游体验区、现代商务区等,为城市增加更多靓丽风景线与消费娱乐场所。 3.2继续推进创新能力的转换水平 一要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店小二精神、以五星级服务的标准,在打破各类科研院所与本地合作壁垒、发挥高端人才作用上发挥主动服务、主动作为的拼劲和韧劲,让各类创新人才在肥西充分体现出归属感、价值感和荣誉感。二要充分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维护创新专利成果的独创性。知识产权保护是基础,做好了保护工作,才能去更深层次的谈合作、谈利益分成。应积极探索在线技术交易模式,引进一批知名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养专业化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做好创新信息的监测、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和反馈,最大限度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三要不断探索成果转化与科技招商的有效衔接方式,着力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加大科技与金融、文化、社会的融合、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转化的服务体系。 3.3加强肥西县人才高地建设 一应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好用好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应加快建设引才绿色通道,集聚一批符合肥西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三应加大对科技创业型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有效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