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艾丽斯•马蒂森《写作课》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读艾丽斯•马蒂森《写作课》3篇

读艾丽斯•马蒂森《写作课》3篇 篇一 只有真正的作家才能写就此书。只遗憾我未曾有写过,哪怕仅仅构思过小说的经验,所以刻意放慢阅读这本书,并未像《小说课》等作品的收获那样多。换句话说,知识经验的匮乏让我觉得这本书有些生涩难懂。但恰恰是这种感觉,让我知道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的。‎ 这本书的一个地方让我很是“有感觉”,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女性作家和女性作者的问题。‎ ‎(第107页)作者例举了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当中所指出的关于女性作家创作的问题。伍尔夫认为女性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并且指出女性的创作过程总是阻碍重重——性别歧视,经济拮据,缺乏适宜的环境和土壤,难以获得女性创作的经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限制了女性作家的发展,以毕生精力都周转于家庭中的女性如果想要写作,真的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 马蒂森在写到自己创作历程的时候似乎就印证了伍尔夫的观点,最初,马蒂森毕业后教授写作,闲的时候动动笔。可是当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马蒂森“每天照顾孩子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连洗衣服都是个问题”。最后在孩子一岁之后请了一个年轻的女保姆,而她自己则每周大约有四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人呆在地下室边洗衣服,边写作。地下室就成了马蒂森“一间自己的房间”。‎ 因为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是如此,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对女性的精神规范,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不合理的,但是绝大部分女性都深受其影响。‎ 我们来说说美国19世纪50、60年代的事。有的评论家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女性的文艺复兴”。这时美国社会流行着“真正女性崇拜”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是一系列针对白人女性而提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比如,虔诚,顺从,贞洁等。只有具备这样的“美德”才可称得上“真正的女性”。这有些像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提出的要求——三从四德。“真正女性崇拜”把女性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了家庭中,似乎好好持家才是女性该做的事情。这种规范,而且是全社会(尤其是在男权社会)都在崇尚的,这就时常让普通女性陷入到各种各种生活的困境当中,无暇估计忌自己的理想的实现和自我觉醒。‎ 但是,女性和文学之间的鸿沟并不是无法逾越的。当然,能够认识到自己深处困境的女性,自然在思想上是有所探索和觉醒的。所以,在女性作家的笔下,女性生存的困境被一一展现,并对这些困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苏珊·沃纳,范尼·费恩,哈利叶特·比彻·斯托,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丽贝卡·韦斯特,多丽丝·莱辛,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挣扎出来的具有觉醒和突破的女性作家。但相比于男性作家来说,女性作家的数量是少之又少。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像蔡琰、李清照、张爱玲、萧红、陈平的能有几人呢。若时代发展,社会思想进步,女性作家会越来越多,她们会更有条件拥有自己的一间房,可以把自己的想要表达的欲望用文字实现,才能让整个文学领域更加摇曳生姿。中国唐代社会繁荣,思想开放,诗风鼎盛。《全唐诗》记录了一百多位女诗人的诗歌,其中薛涛、李冶、鱼玄机、刘采春颇为优秀。唐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造就了大批女诗人(《怅望千秋——唐诗之旅》)。我想应该是这个道理。‎ 上文中提到了女性作家受到社会角色、社会思想的限制,在创作的道路上十分不易,或许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作家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是十分受限的。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 亨利·詹姆斯时代,现实生活中鲜有女性涉足军队、法律或政治领域(毕竟没几人能成为花木兰,即便是,也是替父从军)。亨利·詹姆斯笔下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养尊处优、赋闲在家。她想挣脱命运的枷锁并有所成就,但从头到尾都没有走出生活的小圈圈。‎ 伍尔夫除了对女性作家创作给予指导之外,伍尔夫还呼吁,女性人物应该以职业女性形象出现,作家是时候放弃性别偏见,写一写职业女性了。这似乎是在突破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单一和“弱小”的类型化。通常,即便是写到了职业女性,他们的职业还是生活的陪衬,工作低微,无足轻重。从男性成长小说和女性成长小说对比来看,作家更加关注男性角色的职场和成年,而关注女性作者的情感、两性关系和青少年。换句话说,女性角色大部分还是在生活当中,或者在生活和职场的边缘,并没有像男性角色那样在工作领域风生水起、举足轻重。‎ 如今社会要好很多,大多女性是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在工作领域不乏佼佼者,相应的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有所突破,但凤毛麟角。马蒂森坦言,职业女性不好写。受限很多,动辄需要在事业和家庭中作出选择,或者需要在事业和情感中平衡自我。马蒂森说,需要抱有无畏的精神进行文学创作,我想这是指对女性角色塑造的突破,突破的方法之一是大胆假设,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社会角色的定位和社会思想的影响限制了当今女性作家的创作和女性角色的塑造,女性作家需要一间房,需要挣扎出来去回应时代和社会思想观念。作品当中的女性角色也需要更加丰富和强大。如果有必要,我可能是个女权主义者。我喜欢伍尔夫。‎ 假如曹雪芹也读过《写作课》‎ 当你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会直接把题目这个假设否定,因为曹雪芹就没有可能读过《写作课》。我之所以执着地假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了给阅读这本书一个阅读期待,因为自己不想从事小说写作,也未曾尝试过小说写作,大致浏览后发现这书不是我的“菜”,但又总要寻找到细读的理由和切入点,也让阅读更多了些乐趣;此外,还有一个充分的理由,作者也一再强调“想象”之于写作的重要性,我这也算是一种大胆的想象吧。‎ ‎“风筝与线”这个章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全凭想象力杜撰从未涉足的领域,会感到力不从心。”的确,一部优秀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作者的生活经历。艾丽斯·马蒂森只是热爱用文字叙述内心生活而已,即是她写过诗歌,学过文学,如乔伊斯笔下达菲先生那样习惯性推敲字句,也仍会语塞词穷,因为缺乏素材,没有现成的创作蓝本,生活经历也很有限,没有当过酒保、出租车司机、水手……她只不过曾是个学生,做过夏令营辅导员和教师,也是一位母亲。”假设曹雪芹也读到了这一章节,他会深谙生活经历之于小说创作的意义,相比于艾丽斯·马蒂森的力不从心,曹雪芹对《红楼梦》里呈现出各阶层职业可谓驾轻就熟,也在作品中呈现地淋漓尽致,从王公贵族到农夫村妇,从清客相公到江湖庸医,从皇宫里的太监总管,到西门外的花匠。比如说,第十六回,大观园破土动工之时作者写了这么一句:“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这句话准准地对应着五行八作里的八作,这意味着一个标准的、工种齐全的古建施工队。这么不起眼儿的一句话,都写得严丝合缝儿,可见曹雪芹对园林建筑很在行。‎ 再比如,在第一回中,曹雪芹云淡风轻地将儒道释三家,也就是三教九流里的三教聚齐笔端。一位茫茫大士,是僧人;一位渺渺真人,是道士;一位富足的乡绅,甄士隐;还有一位落魄文人,贾雨村。从整部作品来看,差不多能还原出一份清代社会职业的结构图来。曹雪芹用印证了生活经历对作品的深刻影响。‎ 那么,如何弥补人生经历不足呢?阅读至关重要。艾丽斯·马蒂森说:阅读如影随形。这个观点不是创新,其它关于写作的书籍也都会提及阅读的重要性。比如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这本书,副标题是“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从书名就能知道阅读在舒明月的创作理念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曹雪芹阅读过哪些书籍不太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对他和《红楼梦》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来看标题,《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这共同的“梦”字并非偶然,汤显祖曾言:“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再来看黛玉与宝钗的判词——堪怜咏絮才,巧的是咏絮之才的典故在《牡丹亭》中也有应用,汤显祖说“谢女班姬女校书”,意思是杜丽娘应该像谢女、班姬一样做女才子。所以,这两部伟大的作品都运用了咏絮才的典故来塑造女主人公的才华。再来看《牡丹亭》在《红楼梦》中出现的频率,书中第十一回,十八回,二十三回,三十六回,四十回,五十一回,五十四回都出现过《牡丹亭》,涉及到《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还魂》《圆驾》八出戏。‎ 如何修改才能让故事更成熟?艾丽斯·马蒂森说:好作品都是通经过反复修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也是践行了这个准则,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今天人人称道的惊世之作。‎ 虽然曹雪芹读过《写作课》的假设不成立,但是《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印证了艾丽斯·马蒂森关于小说创作的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还可以假设哪些伟大的小说家读过这本《写作课》呢,准备带着这个疑惑再读本文。‎ ‎《写作课》读后感 按照《白鲸》的写法,我要在开头说明,这本书是我这两年读到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当然我的阅读十分匮乏)。读这本书花了我13天零6小时,前13页用了13天,后面200多页用了6个小时。在读引言部分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艰深的介绍写作技巧尤其是写小说技巧的书,可能是通俗版的《文学概论》,所以看完引言就再没有理会。过了13天,到了不得不看正文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作者用大量丰富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剖析写作中的一些技巧,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写作的刻板印象,甚至让我想起了很多久远的事情,所以一口气读完了全书。作者对小说的深入解读,对创作案例的分析已经十分到位,我不想梳理作者的观点,想谈一谈那些触动我的地方。‎ 作者说“有很多不是作家的人坚持认为,作家是稀有高贵的物种”,我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在《写作课》的第一部分,谈及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强调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让我想起了那些自己写作的艰难时刻。我曾经是一名有小小文学梦的少年,因为小时候写作文屡屡被表扬,就以为自己还不错。我创作的小火苗从13岁燃烧到17岁,在高二的一次语文课上彻底熄灭。那时我们学习现代诗歌的选修教材,老师布置周末写一首现代诗。那个周末,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如学诗的香菱。而现在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只记得老师表扬了我同桌的作品。而那一首小诗给我的震撼,让我过了11年依然记得那个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老师读的那首诗的结尾“小虫儿你不要叫,难道你也有自己的情歌?”在那个瞬间,我明白了,上天真的给了一些人名叫“天赋”的东西,而我不是其中之一。我很喜欢读我同桌的练笔的小文章,她情感细腻,同样的词句在她的排列下就那么动人。像她一样出色的人都未必能成为作家,更遑论我这等凡夫。通过不断的学习,不停地练习,或许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但是写出那种非凡的,深深地打动心灵的句子,是要有天赋的。‎ 虽然作者反复强调要自信,但作者也承认自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读了这本书我依然认为成为作家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才华横溢,他们都是天选之人。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刻板印象。‎ 我曾经以为从事文学创作(不算粗制滥造的网文)是很神秘的事情。我以为作家的工作与任何工作都不同,他们不必按部就班、事先安排,他们的创作如滔滔江水、气势磅礴,写作往往一气呵成。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原来作家写作小说也一样要排兵布阵,甚至伟大的作家也有灵感枯竭、绞尽脑汁的时候,和我等上班族也有相似之处。作者写艾略特的采石场,艾略特的采石场里有地图、人物关系图、事件年表、分章概述等等,像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艾略特不停的从“采石场”采“石头”丰富自己的小说,顺利完成了《米德尔马契》。这让我认识到原来写作并不神秘,作家是如此创作作品的,作家们的创作方式如此有趣。在加上作者对小说写作方式,如叙述视角、叙事顺序等的解读,打破了文学创作的神秘感,拉近了创作与普通人的距离。甚至让我也产生了转瞬即逝的创作冲动。‎ 除此之外,作者在想象力的部分讲到真实和虚构也触动了我。作者常常为自己的学生不能发挥想象力,而是仅以自己的真实生活创作而遗憾。写作需要想象力,作者也写到怎样获取灵感,可以取材与身边的人事物,但不要囿于现实,要展开想象。真希望那些将作家的作品和作家真实生活一一对照,挖空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作品蛛丝马迹的人们(如红学的索隐派)好好理解一下这个部分。记得在《围城》的最后,杨绛谈及钱钟书《围城》的创作,提到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但是二者并不能等同。比如小说中的赵辛楣原型是邻居家的五岁小男孩。而有的人却认定杨绛不是钱钟书的唯一挚爱,在钱老的生活里一定出现过一个“唐晓芙”,真是无稽之谈。这些人就是混淆了虚构与真实,或者说他们忘记了“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技法”。‎ 我想这本书一开始的目标读者是兼职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家。即使作者在书里反复鼓励人们大胆的写作,我也知道这里不包括我这种凡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这每本书里汲取营养。作者对写作方法的解读,对一些写作误区的剖析,可以从反方面帮助我们理解经典作品。比如讲到情节中的铺垫和伏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偷听等的设置就是铺垫与伏笔的教科书。我们读过的很多经典作品的创作思路,使用的技法在这本书中都能够得到印证。这本书让我们可以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更全面的理解作品,对我们的写作和阅读教学都有所助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