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扶贫开发办年终工作总结五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扶贫开发办年终工作总结五篇

2021 扶贫开发办年终工作总结五篇 【篇一】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中共**市扶贫办党组团 结带领全体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省、州、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狠抓脱贫攻坚工作。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关于上报** 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市扶贫办**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办党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团结带领全办干部职工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不懈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 炼,提升扶贫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勇于担当,努力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强化理论武装,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学 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 学懂弄通做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使理论学习真正 落实到忠诚信仰、严以律己和勇于担当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 作。一是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定办党支部学习计划,坚持做到集中学习 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每月 1 次集中学习,每季度 1 次专题讨论、1 次讲党课,截至目前共组 织集中学习 12 次,专题讨论 4 次,党课 4 次;二是扎实开展“忠诚可靠 守纪作为”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完成“一次集中学习研讨、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一次廉 政专题党课、一次警示教育、一次廉政谈话活动、查找和解决一些自身存在问题、一次政治 表态和政治承诺、一次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调整和处理一批干部、建立健全一批制度” 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题教育活动,截至目前,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 次,班子主题教育学习 5 天,以“学习党 史、新中国史”为主题,制定主题开展调研工作,扎实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支部专 题组织生活会,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四是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年共选 派 17 名干部(含脱贫攻坚指挥部),参加“德宏州扶贫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督导全 体干部开展法宣在线学习、干部在线学习学院、学习强国学习,督导全办干部职工参加每月 党规知识微测试,干部职工个人理论素养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学习氛围较为浓厚。 (二)抓实党建,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 **年,认真抓实抓好办党支部党建工作。一是认真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 度化,以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为抓手,坚持用党章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用党的 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扶贫工作;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课教育 4 次, 通过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扎实工作的 意识。三是召开**年度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评选**年度优秀党员 2 名。四是 模范带头作用明显。党组书记带头,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高效推 进各项工作落实。 (三)狠抓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 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和要求,紧扣扶贫部门中心工作,从加强思想作风、工 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建设入手,认真抓好扶贫办党风廉政工作。办主要领导认真履行好主体责 任和“一岗双责”,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同研究、同部署、同 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严格落实“谁分管、谁谈话”制度,结合“扫黑除恶”、“忠诚可靠 守纪作为”专题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谈心谈话 20 人次,达到了提醒教育目的;组织召开党组会议 5 次,班子会 17 次,班子议事和决策严格 按法定程序规范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力维护了班子集体权威;加强廉政风险排查 和防控,重点加强对资金、项目、计划、经费等方面的监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 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四)紧扣精准识别,高效组织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 经过扎实开展帮扶和动态管理工作,**年实现 1 个贫困乡、14 个贫困村,脱贫退出 753 户 2291 人,剩余贫困人口 63 户 152 人,贫困发生率降至 0.14%,圆满完成**年度脱贫攻坚 任务。 (五)透明公开,安全有效使用扶贫资金 一是将扶贫资金列入财政年初预算,以保障**市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年列入财政 年初预算的市级扶贫专项资金共 5479.29 万元,其中:市级专项扶贫资金 1000 万元,脱贫 攻坚指挥部及乡镇扶贫工作经费 200 万元,**年偿还融资本息 4279.29 万元(**市易地扶贫 搬迁项目还本 2386.20 万元,付息 1893.09 万元)。二是抓好上级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 用管理。截止 10 月份,中央、省、州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2323.06 万元,其中第一批中 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735 万元,**年度地方债券贴息补助资金 42.06 万元,省级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 463 万元,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73 万元,州级安排**年脱贫摘帽考核奖 10 万元。 为切实管好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市扶贫办严格按照《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农〔**〕8 号)文件要求,专款专用,保障资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全面落实公示公告制度。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将扶贫资金分配结果、精准扶贫贷款安排 情况、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公告公示;严格落实扶贫项目市、乡镇、村级和项目实施单位公 告公示制度,充分接受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六)规范管理,扶贫项目全面推进 项目库动态调整。根据上级要求,**年 3 月对脱贫攻坚项目库进行动态调整。3 月 12 日,**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召开**市**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动态调整工作部署会。**年 3 月 21 日,**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召开脱贫攻坚项目库**年动态调整行业部门项目审核会 议。各行业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及项目优势、可行性认真审核各乡(镇)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 (**—2020 年)乡级路线图(村级施工图)项目清单,确保精准实施项目,确保项目资金向深度 贫困村倾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根据州扶贫办和州直部门反馈审核意见进行了修 改完善,并于 6 月 26 日正式上报州扶贫办。 三峡集团对口帮扶项目。**市于**年开始实施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6000 万元,分年度实施,到**年实施完毕。截至目前,**市共到位三峡集团帮扶资金 6000 万元,已实施完成并拨付资金 5700.302 万元,其中:**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并拨付 1500 万元; **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并拨付 1500 万元;**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并拨付 1483.802 万元;**年度 项目实施完成并拨付 1216.5 万元。 雨露计划项目。**年雨露计划项目安排资助金额 120 万元,由市教育体育局负责实施。 **年雨露计划共资助学生 749 人次,补助金额 118.95 万元。 扶贫小额信贷。为进一步加强对小额信贷工作的管理,我市制发了《**市扶贫小额信贷 联席会议制度》《**市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市小额信贷工 作管理办法(试行)》。**年,我市安排小额信贷贴息资金 52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265 万元、省级资金 230 万元、市级资金 30 万元。**年共发放贴息资金 469.07 万元。 生产奖补项目。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非贫困县**年第一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 资金的通知》,**市扶贫办及时安排各乡镇根据**度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工作实际实施情 况对**年度产业“生产奖补”提出意见建议,并根据各乡镇**年度减贫任务,从“村级施工 图”“乡级路线图”中择优选择拟实施项目和“生产奖补”清单、资金总额,**年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安排产业“生产奖补”项目资金 661.6623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650.178 万元(其 中勐卯镇 19.218 万元、畹町镇 2.494 万元、弄岛镇 112.5175 万元、户育乡 202.163 万元、 姐相乡 58.946 万元,勐秀 254.8395 万元),省级资金 11.4843 万元(橡胶奖补 9.6043 万元、 种桑养蚕 1.88 万元),各乡镇已组织实施完毕且已完成资金兑付。 (七)积极统筹协调,行业扶贫精准发力 市扶贫办积极统筹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 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科技扶贫、 电力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巾帼脱贫、残疾人扶贫、农村低保等行动,行 业扶贫成效明显。 二、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扶贫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同时,脱贫攻坚工作 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长期稳定巩固脱贫成效并发展致富难。部分建档立卡户产业结构单一,组织化、 规模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少,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带动辐射能力有限。就业方 面,培训和转移就业量虽大,但就业质量不高,输出组织化程度低,吸纳就近就业能力弱。 (二)特殊群体脱贫困难。**现有贫困人口中,有涉外婚姻 1085 户,占建档立卡总户 数的 24.67%;因毒致贫 1022 户,占建档立卡总户数的 23.24%。由于涉毒贫困家庭劳动力不 足、发展生产受限,扶贫难度大,影响脱贫成效。 三、2020 年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 2020 年年度目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确实开展好** 市贫困退出后续精准帮扶巩固提升工作。 (一)抓好党组织建设,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 法,增强管党意识,提高管党本领,提升抓党建工作水平和能力,发挥党建引领促攻坚的作 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作风,以扎实的举措、有力的行动、过硬的作风落实好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州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努力打造“特别有信念、特别 有思路、特别有办法、特别有激情、特别能战斗,主动看齐、主动担当、主动服务、主动加 压、主动表率”的扶贫干部队伍,营造干事氛围,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 (二)重视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组织全办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思想,学习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全国、全省和全州脱贫攻 坚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抓好干 部业务能力素质提升,积极组织干部参加省、州、市脱贫攻坚业务相关培训,打造一支素质 过硬、本领高强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 (三)强化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一是强化精准识别。全面做好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工作,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对信息系统预警及跟踪监测的疑似返贫、错 评对象,按照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程序进行返贫及剔除,并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 操作,确保扶贫对象精准。二是加强跟踪监测。重点监测脱贫户家庭收入、住房、健康状况 和后续精准帮扶措施,对没有达到稳定脱贫标准或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重点帮 扶范围进行有效帮扶,实现稳定脱贫。 (四)高效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按照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项目相关管理办法,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有效组织实施雨露计划、生产奖补、小 额信贷等扶贫项目,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作用。 (五)继续发挥枢纽作用,纵深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履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 合办公室职责,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对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各方人力、物力、 财力,开展好市贫困退出后续精准帮扶巩固提升工作。 【篇二】 今年以来,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悉心指导监督下、在各县(市) 区扶贫系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十二届六 次、七次全会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宁考察及对脱贫攻坚工 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政治规矩挺在前、单位建设走在前、贫困群众福祉摆在前,以求 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担当的工作责任,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度工作总结 (一)坚持目标导向,确保任务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已超额完成今年 8515 名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任务,共退出 8808 人;拟高质量脱贫出列贫困村 19 个,已完成 19 个贫 困村脱贫出列市级复审工作,近期将召开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争取中央、 自治区扶贫专项资金 4.4 亿元,市本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9600 万元,各级帮扶单位投 入资金 2117 万元,全部用于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为 4884 名农村深度贫困人口发放专项救助金 1192.74 万元。**镇今年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组 织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市扶贫办先后被评为全区扶贫系统先进单位、全区驻村 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助残先进集体。 (二)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问题整改实效。一是紧盯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坚持把反 馈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中央巡视反馈问题与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东西部 扶贫协作考核、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及自治区督查检查反馈问题结合起来,制定 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统筹安排、一体推进。组织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现场会,观摩学习灵武市整改工作主要做法和经验。目前中央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的 6 个方 面 13 个问题,除扶贫资金结余滞留问题需要长期坚持整改,其他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 7 个方面 39 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36 个,取得阶 段性成效且需要长期坚持整改的 3 个;自治区党委督查室反馈**镇建设发展存在的 6 个方面 12 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9 个,正在积极推进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3 个。二是紧盯“三保障” 和饮水安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 出问题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印发《关于做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 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进行安排部署。教育扶贫方面,全面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摸排建档立卡疑似辍学学生 13 人,已全部劝返,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消除。健康扶贫方面,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实现 100%全覆盖,贫困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 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户住院患者 1739 人次,自付占比 8.37%,住院费用个人报销比例 均在 90%以上,“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已累计救治 4832 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 覆盖。住房安全方面,严格落实补助标准,精准核实改造对象,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今年 全市共摸排建档立卡户居住危房 192 户,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饮水安全方面,加快实施贫 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对月牙湖乡、良田镇、马家滩镇、**镇、兴泾镇部分庄点 饮水问题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基本完工,自来水入户率达 92%以上。 (三)拓宽工作思路,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创新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网格化管理 工作。研究出台《**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市政府投入 283 万元,由 各县(市)区招聘 197 名网格员,通过岗前培训、政策学习、实地操作,每个网格员对自己 负责的建档立卡户进行详实的摸底调查,分类精准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切实做到 政策宣传及时到位、信息采集准确全面、数据掌握精准高效。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群众满 意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脱贫攻坚政策、工作、责任落实力度不断增强。二 是扎实开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兜底保障工作。为切实保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 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兜底人口的基本生活,补齐脱贫攻坚 最大短板,确保到 2020 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通过实地 调研和赴固原市隆德县考察学习,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保障兜 底工作的通知》,因地制宜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各县(市)区按 照方案要求,已全面完成了摸底核实工作,正在试点建设县级托养服务中心,确保兜底保障 托养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生活不能自理兜底人员按照意愿实现“应托尽托”。三是全面推行 “积分制管理”。在灵武市泾兴村“积分超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市现场推进会, 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组织市县两级扶贫部门、部分重点移民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赴固原市泾 源县考察学习“积分制”经验,制定印发了《**市移民村“积分超市”管理工作方案》,创 新贫困村“脱贫攻坚积分制”管理服务模式。目前,已在 21 个贫困村建成运行“脱贫攻坚 积分超市”,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改善了村级管理软弱、村庄环境脏乱、村 民等靠思想严重等常年制约村庄发展的顽疾,充分调动了移民群众参与村级管理“主人翁” 意识,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创新开展**年上半年县 际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交叉考核。为全面考核各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市脱贫 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借鉴省际交叉考核的方式,由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带队,各选派 8-10 名业务骨干成立 6 个考核组,利用一周时间开展交叉考核,同时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 立 3 个督导组,分别由市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带队,抽调市扶贫办干部为成员,督导 各县(市)区做好考核工作,注重考核结果运用,第一时间将考核结果书面反馈各县(市) 区,提出整改要求、严明整改时限,真正达到了“考学结合、以考促学、以学促行、以行践 学”的目的。 (四)坚持多措并举,促进稳定脱贫。一是强化产业扶贫。以扶贫产业项目为抓手,立 足贫困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打造致富产业,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进一 步夯实,减贫带贫成效进一步显现。今年以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55 个,累计建成设施温棚 1698 栋,1036 栋已投产见效,带动建档立卡户 6200 余人,覆盖率达 70.4%,人均增收 3500 元左右。目前,全市已形成设施农业、菌草、花卉、红树莓、肉牛、特禽养殖等特色扶贫产 业。探索实行“企业+基地+贫困户”“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 等多种经营模式,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如灵武市形成“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 “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积极推行产业发展“户进企退”,充分带动贫困户自主 参与,目前灵武市累计建成设施温棚 665 栋,其中由建档立卡户参与种植的 433 栋,占比达 到 65.1%。二是强化就业培训。坚持把劳务产业作为移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推行移民就 业“扶贫车间”,已建成扶贫车间 24 个,共解决 2000 余名移民群众就近就业问题,人均月 收入近 2300 元;将建档立卡劳动力中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安置范围,共安置 299 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各类公益性岗位就业;通过发展劳务经纪人和劳务合作组织带动就 业,目前已转移就业 17491 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累计完成雨露计划、实用技 术、劳务技能、致富带动人、驾驶员培训等各类培训近 2.1 万人次。三是强化金融扶贫。组 织召开全市金融扶贫工作推进会,继续实行扶贫小额信贷月统计月通报制度,确保完成全年 目标任务。截至 10 月底,已为 4107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 24155 万元,户均贷 款 5.88 万元,已完成全年任务的 156.9%,贷款覆盖率达 52%。同时,推进金融扶贫由扩面 增量向提质增效防风险转变,强化贷后监督管理,防止“户贷企用”和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四是强化移民管理服务。出台《**市关于解决政策性移民发展问题的实施意见》,切实将工 作重心转向促进移民后续发展和解决户籍迁转、社保接续、“多代多人”住房困难等问题上 来,确保搬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前,“十二五”劳务移民户籍核转 2876 户 10966 人,户籍核转率为 58.8%,“十三五”劳务移民户籍核转 1433 户 6657 人,户籍核 转率为 77.6%;市辖三区生态移民、劳务移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1.67 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 待遇 0.32 万人。 二、2020 年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一是全面完成攻坚任务。确保金融扶贫、政策兜底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完成剩余 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退出、3 个贫困村高质量脱贫出列任务。 二是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增强贯彻精准方略的行 动自觉,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严格执行脱贫攻坚 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党政同责,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脱贫责任, 把各级的决策部署理解到位、政策措施执行到位,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压紧压实 行业部门责任,进一步细化行业部门任务,特别是要紧扣“两不愁、三保障”,集中力量补 短板强弱项,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部“清零”。 三是认真做好贫困人口政策保障兜底工作。把剩余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工作作为全面解决 建档立卡最薄弱、最边缘人口的重要举措,在已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全市政策保障兜底 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县(市)区将政策兜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 体方案,与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加 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兜底保障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抓好已脱贫人口和已出列村的巩固提升。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 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的要求,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对返贫人 口或新发生贫困人口落实各项扶贫政策;针对已出列村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全力 组织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剩余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同 时,保持现行扶贫政策不变,将一些扶持政策向“边缘户”延伸,将建档立卡户享受的特惠 性政策转变为面向所有移民群众的普惠性政策,更好的体现公平性、公益性。 五是全力推进**镇富民强村。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协作,提高脱贫攻坚 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完善设施聚人兴商,切实强化发展保障,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着 力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统筹推进**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扶贫协作项 目对接落地,全力将**镇建设成为东西协作、移民脱贫致富、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的示范点。 六是拓展产业发展增收空间。一是拓展产业链条,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优势 龙头加工企业,培育品牌,提高特色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大力扶持推广“企 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实行连片开发、专业管理, 提高农村生产组织化程度,吸纳和带动贫困人口。三是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开展专家、农技 人员驻村技术服务,引入更多的年轻农技人员充实乡村组织。四是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和 农超对接,推进农产品触网和进超市,拓展销售空间。五是对已建成的扶贫车间给予优惠政 策。目前大多数扶贫车间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成本高,建议出台政策,给予用电和税 收的优惠政策。 七是切实解决劳务移民管理和后续发展难题。一是落实政策规定。对已完成户籍迁转的 劳务移民,按照自治区政策要求,对已缴清建房自筹款的办理房产证;对迁出迁入县已完成 对接尚未迁转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群众工作,尽快迁转。劳务移民户籍迁转后,迁 入地对符合条件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低保、残疾人护理补 贴等保障范围,同步享受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二是因户因人施策。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 力创业;支持企业在移民集中区建设扶贫车间,帮助在家妇女、老人、残疾人员实现“挣钱 顾家两不误”。三是加强社会管理。抓好移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推行现代文明健 康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劳务移民积极参与环境维护、社区管理等工作,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当 地生产生活。 八是严格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健全完善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关口 前移,加强对各县(市)区扶贫项目申报的监督指导,抓好源头监管;加大第三方审计监督 检查力度,开展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落实违规使用资金责任追究制度。加快结余滞留扶 贫资金支付进度,确保按照自治区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支付。 九是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强化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 作用,通过党员干部讲、致富带头人讲、道德模范讲,强化思想、政策和感恩教育,营造不 养懒汉、致富光荣的鲜明导向。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深入实 施“三大三强”促脱贫富民行动、 “两个带头人”工程,补齐基层党建工作短板;推广泾源县激发内生动力积分制管理先 进经验,调动贫困群众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十是严格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继续采取县际交叉考核的方式,实行最严 格的考核制度,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倒逼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 到位。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聚焦中央巡视、考核、督查、审计等反馈问题,对已整改 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对长远问题和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加强跟踪 督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以督查整改推工作、促攻坚、提质量,为确保 实现 2020 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篇三】 今年以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巩固提升”工 作核心,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 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目前各项工作稳中有序扎实推进。6 月 1 日至 2 日,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议在临沂市成功召开,省委书记刘家义亲临我县 现场观摩,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在责任运行机制上持续巩固,提升扶贫决策部署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党委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统筹全局全面部署。年初,制定了全县**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 方案,细化了十项重点工作任务表,擘画了全年工作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对重点工作做 了全面安排部署。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重新确定了 18 个行业牵 头部门和 24 个成员单位,对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作明确分工。今年以来,共召开六次县扶贫 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四次县委常委会议,四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在全县层面专题研究破解疑 难问题与瓶颈制约。县委书记率先垂范,带头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村户”活动,解剖麻 雀,谋划措施,狠抓落实。 行业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立足本职凝聚合力。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梳 理编制了《**年度脱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行业部门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分解表》。 18 个行业牵头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带动作用,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每月一协调,调度汇总工 作进展情况。优化提升行业部门结亲连心工作机制,县直各单位与结对村签订 131 个结对帮 包协议,制定帮包措施,投入千万余元帮扶资金、物资。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广辟途径、拓宽形式动 员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各界力量,明确 92 家企业帮扶 92 个贫困 村,开展结对帮扶、发展产业、帮助就业、捐资捐物、技术服务等帮扶活动。丰富社会宣传, 通过宣传栏、电子屏、户外大型广告等媒介,形成较为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继续建设扶贫 车间和扶贫作坊,设立乡村书屋、田间课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激发基 层干群脱贫的内生动力。 (二)在资金投入机制上持续巩固,提升扶贫资金资产的保值性与增值性 持续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年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1734.5 万元,其中 上级资金 9234.5 万元,县级配套资金 2500 万元,主要用于发展产业项目和落实各类政策保 障。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编制资金分配方案,及时分配下达资金,提出使用要求,确保扶贫 资金下的快、分的准、用得好。 充分整合涉农资金。**年全县整合涉农资金 38602 万元,其中上级约束性资金 24765 万元,县区统筹安排 6651 万元,县级预算安排 7186 万元,计划实施涉农项目 61 个。 持续抓好小额扶贫信贷。今年以来,共发放小额扶贫信贷 15156.4 万元,其中富民生产 贷 15145 万元,帮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029 人,人均增收 2000 元以上;扶贫小额信 贷 3 户 11.4 万元。 探索完善资产收益政策保障机制。在消化吸收上级关于扶贫资金资产管理管护方面的文 件精神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扶贫资产折旧管理方法,研究出台《扶贫项目资产资源管理办 法实施指导意见》和《资产收益扶贫工作指导意见》,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稳定受益。 探索实施扶贫资产收益差异化精准分配制度,采用“因素法”,实现贫困户之间、非贫困户 之间差异化分配,防止“泛福利化”,不吊高群众胃口,把好事办好,减少矛盾隐患,维护 农村和谐稳定。 (三)在产业开发机制上持续巩固,提升扶贫产业项目的规范性与高效性 积极稳妥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年,改变以往投资少、规模小、撒芝麻盐式产业项目建 设理念,在保证项目所有权不变、贫困户受益权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因素分配法,县级层面 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始终坚持有产业基础、有市场需求、有稳定经营主体的选项立项“三有” 原则。在经过前期精心的选项、全面的考察、充分的论证、科学的评审基础上,目前共安排 9538 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实施 12 个扶贫产业项目,已开工 2 个,正在招标 10 个。预计年 收益 652 万余元,帮扶贫困户 8000 余人。 加快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我县是全市实施**年彩票公益金项目的 3 个县之一,项 目总投资 2604 万元,在坊前镇、板泉镇 10 个村建设生产性道路 25 公里,管涵桥 163 座, 平板桥 2 座,安装防护栏 4130 米,两侧路肩培土及开挖排水沟 25 公里,配套建设绿化、标 识牌等。预计 11 月底实现全面完工。 探索实施项目分类管理。根据产业扶贫项目运行、经营收益、资产管护等情况,将全县 所有产业扶贫项目划分为 A、B、C、D、E 五种类型,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对于项目效益较 低或不稳定的 B 类项目,通过政府引导提升、变更运营主体、调整运营方式等手段,提升项 目质量和经营活力。对于闲置、损坏、灭失等 C 类项目,通过追加投资、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对接优质经营主体盘活扶贫资产、筹集资金修复恢复等,全面提升项目实施管理、运营管护 水平,保障贫困户持续稳定收益。 (四)在政策保障机制上持续巩固,提升户脱贫村摘帽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进一步完善“两不愁三保障”底线政策。聚焦贫困群众粮食安全,县级财政投入 19.3 万元,创新开发小麦种植保险,为 4193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 9637 亩小麦投保,每亩保 险费 20 元,保险金额 500 元,按小麦不同生育期的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程度及受损面积理 赔损失,放大了政府扶贫救助的政策效应。。一是危房改造。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 经全面摸排,发现现存危房 885 户,目前已改造 591 户、已自行修缮 105 户、已搬安全住 房 142 户、已故 9 户、核实为 B 级 38 户。二是饮水安全。利用我县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 行动,巩固提升全县 12 个镇街 2 个园区,187 个自然村,16.68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 解决全县所有存在饮水安全隐患的贫困户,目前已完成 109 个村庄的自来水建设任务(包括 4 个省定贫困村),计划今年 11 月底全部完成 187 个自然村的自来水建设和改造任务。三是 医疗健康扶贫。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和门诊“两免两减半”政策,进一步减轻贫困 人口门诊就诊负担。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特惠保险、医疗机构减 免等各项保障救助措施,实现贫困人口住院个人自付医疗支出不超过总费用的 10%。截至目 前,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理赔 584.34 万元,医疗机构减免 133.13 万元,受益贫困人口 5071 人次。四是教育扶贫。实现 680 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 宿生给予每生每年 1250 元的生活补助;**年,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扩大到 在校寄宿生的 30%。对就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平均 2000 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帮扶贫困学生 221 人,人均每年补助 3000 元。 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加快开展村社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 托养扶贫模式,全面启动精准扶贫特困老年人集中托养工作,全县建有敬老院 12 处、幸福 院 149 处。全面落实居民养老保险扶贫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提升全县 180 名“三无”失能贫困人口护理质量,每月按时发放 300 元护理补贴,严格落实护理责任, 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医等日常护理照料,保障失能贫困人口日常生活质量。继续抓好 孝赡养老扶贫工作,用好县级孝赡养老基金,丰富村规民约,大力宣传传统“孝”文化,昌 树优良家风,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覆盖强度。 进一步完善低保兜底政策保障。切实推进“两线合一”,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确保 动态稳定高于扶贫标准,9 月底前全县城乡低保标准达到 1.4:1,对收入水平已超过扶贫标准 但仍低于低保标准的,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做到“脱贫不脱保”。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 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后,给予一定时间的减退期,确保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 对因遭急难事导致短期生活困难的脱贫户,及时给于救助,对救助后能不能解决的长期性困 难,按程序重新审核纳入低保制度范围,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兜住兜牢。 (五)在问题查改机制上持续巩固,提升稳定脱贫质量与贫困群众满意度 抓好上级反馈问题整改。将扶贫领域问题整改作为常态贯穿全年工作始终,以省市年终 考核和市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全面开展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年终考核反馈的 4 个方 面 8 条问题、市审计反馈的 3 个方面 24 条问题、媒体暗访发现的 3 条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扎实开展“回头看”活动。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省市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督 导考核、明察暗访等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在全县 范围组织开展了“回头看”活动,通过镇街交叉互查、审计调研、专项督查、暗访检查,全 面深入查摆突出问题,着力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压牢整改责任,强化问责问效,确保全县脱 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全面整改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1、脱贫稳定性不高。脱贫退出不严格,把关不严,贫困户退出重收入、轻“三保障” 是否落实,存在“凑数脱贫”“算账脱贫”现象。脱贫人口多,老弱病残群体占比高,部分 已脱贫户的收入构成以政策性收入为主,一旦政策取消极易返贫。贫困底数不够精准,个别 镇街存在应纳未纳、过度清退现象。 2、与乡村振兴融合不够。目前,脱贫攻坚战正处于三年攻坚期,乡村振兴正处于三年 取得重大进展关键开局年,两大战略的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与上级的要求还存有一定的 差距。产业发展的层次不不够高,多数为传统种养殖等农业项目,产业附加值低,抵御风险 能力弱;公共服务基础不健全,产业带动作用有待提升。 3、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贫困户 不同程度的存在住房安全问题,医疗保障方面的兜底性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还有 部分贫困户没有接通自来水。二是新识别贫困户做不到即时纳入即时帮扶,无法享受各类帮 扶政策,没有保证脱贫的政策支持。三是被清退的户帮扶工作开展难度大,享受政策界定难; 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数量大、困难多,随时可能致贫,缺乏政策支持。 4、攻坚责任有待进一步夯实。个别镇街(园区)及行业部门认为已基本完成脱贫攻坚 任务,工作重心发生偏移,落实政策打折扣;村级压力传导还不到位,有的农村党组织书记 对扶贫政策不熟悉,对贫困户基本情况不了解;部分结对帮扶干部工作不深入,存在突击式 走访、慰问式帮扶现象,结对帮扶流于形式、走过场,贫困户对帮扶干部的工作不满意。 三、2020 年工作打算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稳定脱贫不返贫核心目标,围绕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构建一套稳定脱贫长效体系,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构建贫困户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对符合条件的户,应纳尽 纳,严把采集、核实、比对、录入各个关口,确保采集录入数据质量。全面摸清即时帮扶户 和脱贫监测户的底数,核查脱贫户帮扶措施,对脱贫享受政策户明确帮扶措施,确保稳定脱 贫;对新出现的突发性、临时性贫困人口,即时发现,即时帮扶。 二是构建产业项目管理机制。项目立项实行“三评一审”、“两公示一公告”制度。即村 级评议、镇级审核、专家评审、县级评判,项目批复前,通过村级评议的项目在村公示栏进 行拟订公示;项目批复后,在项目镇村公示栏,对项目内容进行审批公示;县级在政府网站 政务公开专栏进行公告。项目实施实行“四制”管理和调度通报制。即招投标制、合同制、 监理制、责任制,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台账,明确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责任人、任务目标、工 作时限,每个项目至少要确定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推进实施工作,并且每日上 报项目进度和现场照片,县扶贫办组织人员进行巡查抽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项目竣工验 收实行三级验收、中介审计。即施工企业进行自验、项目镇村进行初验、县级组织竣工验收, 委托第三方对工程进行审计,并作为工程结算最终依据。 三是构建资产管护制度。实行一证一书一合同,纳入一平台,登记两本台账,实现“五 个统一”。即通过资产产权证书,对扶贫资产规模和归属进行确定凭证;通过帮扶协议书, 与受益贫困户签订协议,明确贫困户收益权、帮扶成效、帮扶时限等;通过经营合同,与资 产经营主体签订合同,明确资产经营权、收益和管护责任等。所有财政扶贫资金建设的项目 全部录入农村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扶贫资产及收益要在镇经管部门登记 《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和《扶贫收益管理台账》。进而实现统一资金核算、统一资产登记、 统一资产运营、统一收益分配、统一资产处置。 四是构建收益分配制度。采取公开发包和委托经营等方式,由村集体会议研究确定收益 底价,采取公开竞价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委托有特色产业优势、经营状况良好、经济实力较 强、乐于扶贫助困且诚信守约的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运营项目。签订 经营合同,经营主体要每年定期交纳收益并存镇经管站代管。收益分配积极推进差异化分配, 避免平均分配,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分配方案,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报镇政 府审核审批后签订帮扶协议。镇经管部门根据方案和村级申请,直接将收益发放贫困户,报 县扶贫办进行备案存档。 五是构建督查问效制度。县纪委监委、县督查落实委员会办公室、县扶贫办等部门组成 联合督查组,强化对各镇街(园区)、县直各部门单位问题整改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 查,发现问题,即查即办。继续发挥 12340 平台作用,对镇村两级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定期电 话抽查,全县通报;对发现问题情节严重的,严肃问责处理。 六是构建责任落实制度。党委政府引领专项行业力量强力攻坚。继续实行帮镇帮村联户 制度,县级领导和副科级以上机关干部联系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精准帮扶,第一书记驻村帮 扶,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实现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帮包全覆盖。 七是构建群众参与制度。在项目实施、经营发包、收益分配、资产管护,履行好公示公 告制度,争取群众支持,吸纳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使群众参与到扶贫资金项目资产管 理的全过程,特别要充分发挥村第一书记、扶贫理事会、扶贫协理员的作用,全程参与监管 工作。改进帮扶方式,注重扶志扶智,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通过选树勤劳致 富典型,讲述先进故事等方式,营造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可 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篇四】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今年以来,**县扶贫开发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核心聚焦全县未脱贫人口脱贫,综合提升已脱贫户、出列村的脱贫稳 定性及非贫困村的发展平衡性,狠抓边缘户摸排帮扶、惠贫政策落实、脱贫攻坚问题整改、 涉贫**处置等各项工作,大力争取和优化各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强县级扶贫项目股建设 和资金管理,坚定不移地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应对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年初,我办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积极 按照全县疫情防控要求,一边狠抓疫情防控,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切实做好自身防控和主 动参与全县疫情排查和防范,一边按照复工标准及防疫要求,主动为农业生产企业、产品销 售公司、扶贫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息咨询、现场查验、交流对接等 各项服务,确保扶贫项目及早实现复工复产。3 月 10 日,全县 664 个产业类扶贫项目及 66 个其他类别的扶贫项目便全部恢复了开工和复工,开复率达到 100%,有效的将新冠疫情对 扶贫项目扶贫成效的负面影响降至了最低。 2、聚焦特殊群体,攻坚贫困“堡垒”。制订了《2020 年**县贫困退出实施方案》和《** 县 2020 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方案》,认真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 实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加大了对重残、重病、重灾和无劳力户等农村未脱贫人口和弱势这 会群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当前我县登记纳入监测对象边缘易致贫户 492 户 1674 人,脱贫不 稳定户 684 户 2632 人,剩余未脱贫人口 1231 户 2805 人,通过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强 化关爱服务,织牢民生保障等各项针对性帮扶措施,目前致贫返贫隐患已基本消除,未脱贫 贫困户能够实现如期脱贫。 3、强化资金统筹,规范项目管理。一是积极抓好项目资金统筹整合。2020 年,共下达 876 个项目,为确保所有项目顺利实施,全年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4.64 亿元,全力支撑扶贫 项目建设;二是抓好项目库建设。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实 施方案》、《**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实施细则》,对列入项目库中的扶贫项目编制了绩效目 标,对产业项目建立了带贫减贫机制,并对项目入库程序、公告、审定及公告等管理进行了 全面规范,确保所实施的扶贫项目都来源于项目库;三是抓实微建设工程。制定了《2020 度**县湘西州农村“微建设”脱贫工程实施方案》,投入资金 0.62 亿元,完善全县 96 个贫 困村,45 个非贫困村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村级集体经济三项农村“微建设”脱贫工程建 设,完成通村公路新建和改扩建 123.87 公里,惠及 68 个贫困村和 17 个非贫困村 ;完善了 15 个贫困村和 25 个非贫困村饮水工程建设;创建资产资源收益型项目,有效增加了 3 个贫 困村和 3 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4、突出产业益贫,促进成果巩固。一是抓好迷迭香产业开发。**年引进了湘西黛帕迷 迭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委托帮扶和直接帮扶”两种帮扶模式全面开发迷迭香产业 项目,目前累计投入迷迭香产业发展资金约 4140 万元,开发了迷迭香 12600 余亩,通过“委 托帮扶和直接帮扶”两种帮扶模式,完成 14400 人次共计资金 720 万元的分红打卡,同时每 年可为农村剩余、留守劳动力带来 1512 万元的工资性劳务收入;二是抓好农村产业机耕道 及其他产业附属设施建设。2020 年,我县投入资金 3180 万元,新建和完善产业机耕道建设 项目 74 个,完成新建 196 公里,覆盖产业面积 5 万余亩,受益贫困人口 2000 人;同时围 绕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工作,我县还投入资金 1739.4 万元,实施了气调库等其他产业设施建 设项目 40 个,有效的延伸了我县产业收益链条,巩固了产业扶贫成果。 5、落实政策惠贫,夯实成效提升。一是拓展消费扶贫成果。我县积极创新扶贫方式, 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标,以促进扶贫产品 稳定销售为重点,建立扶贫产品认定机制,推动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推进持贫产品直供 机关、学校、企业单位食堂和交易市场,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实现扶贫产品 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贫困村和贫困人品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按照消费扶贫考核标准, 我县共认定省已公示的扶贫企业 75 家,商品 321 款,2020 年累计销售扶贫商品 2.75 亿元, 带动贫困人口 7.0866 万人;二是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我县坚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 路子,当前我县新增扶贫小额信贷 8776 万元,并通过加大逾期贷款清收处置力度,截至 10 月底,全县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逾期余额 13.27 万元,逾期率 0.4%,远低于省定 1%逾期风险 指标;三是强化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根据湖南省关于加强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有关要求,制 定了《**县 2020 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方案》,并结合我县实际,经加大组织宣传和 与培训基地对接,全年完成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 272 人次,超过省定任务数 186 人次,贫困 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均达 3 名以上,每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人口 5 人以上;四是做好雨露计 划补助发放。完成对**年以来享受职业教育扶贫补助学生录入工作,发放 2020 年春季职业 学历教育扶贫补助资金 699 万元,惠及学生 2796 人,完成秋季补助项目学生摸底工作,预 计 11 月 20 日乡镇公示无误后,按照省定时间节点足额发放;五是推进中石化定点扶贫。2020 年,我县共争取中国石化定点扶贫投入帮扶资金 1340 万元,大力实施旅游产业扶贫、科技 培训、消费扶贫等项目工程,支持竹山旅游项目开发,扶持成立小石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 扶贫企业,惠及贫困户 536 户 2413 人。通过易捷店直销、组织员工购买和工会食堂集中采 购等方式,直接购买扶贫商品 800 余万元,带动销售扶贫商品 1300 万元,帮助贫困群众实 现增收脱贫;六是扎实开展社会扶贫。完成新增爱心人士注册 2.3 万人和 1436 人的“户帮 户、亲帮亲”信息发布和对接任务,完成信息发布录入 1436 人,对接帮扶成功 1436 人次。 今年计划众筹 100 万,目前众筹项目挂网审核通过,支付功能已启用,正在进行线上筹集善 款。 6、强化问题整改,做好宣传服务。一是抓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2020 年,中央、省共 反馈(疑似)问题 889 件,反馈建议 4 件。其中,中央反馈共性问题 34 件及省反馈个案问 题 2 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20 年对湖南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反馈共性问题 4 件,反 馈建议 4 件;省审计厅扶贫专项审计反馈问题 10 件;国家审计署关于稳增长审计扶贫领域 反馈问题 3 件;**年第四季度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反馈问题 3 件;** 年贫 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检查反馈疑似问题 826 件;全国脱贫攻坚排查中反馈共性问题 7 件。截 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做好舆情**核处。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建立完善涉 贫领域群众各类**案件处置机制,落实专人接听书记县长脱贫攻坚服务热线,在第一时间内 做好群众**案件查处、解答政策咨询、受理问题举报等工作,及时将精准扶贫政策一对一宣 传到户到人,确保**群众满意。2020 年 1 至 11 月上级交办涉贫**13 件,省级**件 8 件,8 件已办结;州级**件 5 件,4 件已办结,1 件正在办理中;三是做好宣传服务。对工作中涌 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及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认真做好总结,及时宣传推介,通过宣传典型, 宣扬精准扶贫正能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营造干部群众精准脱贫只争朝夕的奋进合力 氛围。截至目前,我办共向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送扶贫信息、先进事迹及典型案例 78 篇,被 中国扶贫网、农民日报、新浪、腾讯网等国家级媒体采用 16 篇,湖南省扶贫网站采用 63 篇。 二、2021 年工作打算 1、建立实时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大数据平台,归集各类基础信息,提高贫困村、 贫困户数据信息运用水平,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高度关注“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依 据监测预警信息,逐一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其稳定脱贫不致贫返贫。 2、继续推行惠贫益贫政策。按照“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要求,继续对退出村和脱 贫群众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做到政策落实不改变,结对帮扶不脱钩,收入监测不间断, 督查考核不放松。对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的非 贫困村给予适当帮扶和支持,对出现大病、残疾、灾祸的非建档立卡人口(边缘户)争取政策, 最大限度地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有效防止出现新的贫困,对人均纯收入在 6000 元以 下的已脱贫户,继续落实产业就业等针对性帮扶措施予以扶持,确保脱贫成效不“滑坡”。 3、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对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国家、省、州《财政 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执行,全面落 实项目建设全程监管,落实项目资金使用公开公示制、项目资金县级财政报帐制、项目检查 验收责任追究制和限时办结制等管理制度,编制完善《**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 实施方案》,明确统筹范围、统筹路径、统筹方法,为资金整合使用提供充分的制度依据, 确保所有项目均按县级规划和年度计划进行,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符合上级规定,确保所有 建设项目优质高效。 4、深入开展扶贫扶志扶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对婚丧陋习、天价彩 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开展“明理、感恩、诚信、自强”教育, 引导贫困群众摈弃“等靠要”,提高全县“爱心超市”覆盖面和管理水平,完善生产奖补、劳 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发展动力。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 明户”创建和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 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 5、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20 字战略。结合农旅一体化,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产 业的发展与兴旺。大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把握美丽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 证关系,努力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有 机统一。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深挖文化因子,繁荣乡 村文化新风。通过健全壮大村警体系,推进法治教育,规范村规民俗,实现法治、德治、自 治的“三治合一”。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力度,多渠道提高农村人口就业 率,消除乡村贫困,持续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在收入和公共保障方面的差距, 实现乡村人口全面小康基础上的“生活富裕”。 【篇五】 **县位于**省东南部,全县辖 18 个乡镇(街道),281 个村(居)委会,总人口 90 万 人,**年被列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标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标准,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 实。**年 3 月 5 日,我县接受并通过全省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年 5 月 9 日,经省委省 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以后,我们坚持“四个不摘”的要求,再接再厉, 再鼓干劲,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冲击,**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做到早分析早应对、两手抓 两不误,强化工作举措、科学有序调度,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全面开展“五 查五确保”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截止目前,102 个贫困 村和 2.2 万余户贫困人口均实现稳定高质量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 0,全县历史性消除了绝 对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态势已定。 一、坚定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落实攻坚责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 发展头等大事和首要民生工程, 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载体和生动课堂,压紧压实政治责任。一 是坚持对标对表。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第一 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 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做到第一时间学习传达、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坚 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 思想上来。二是完备指挥体系。成立由县级党政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 面统筹;全县划分 5 个片区,由四个班子一把手和县委副书记分任片区指挥长;县脱贫攻坚 领导小组下设 11 个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组专班推进;县委常委分包 12 个深度贫困村,帮扶队 员每周五扶贫日固定开展帮扶,形成了“县有指挥部、片有指挥长、乡有责任组、村有工作 队、户有帮扶人”的“1+5+11+12”的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三是压实各级责任。出台了 全县《关于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的意见》《关于压实脱贫攻坚责 任的决定》《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考评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压紧压实 县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督查巡查责任,形成了完整的 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 责清晰、条块融合的管理机制。 二、坚持靶向攻坚,精准落实脱贫攻坚政策。以落实“六项基本保障政策”为抓手,精 准施策,靶向攻坚,全力改善贫困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在健康扶贫方面,扎实开展“三个一 批”行动(大病分类救治管理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症兜底保障一批),有效防 止因病致贫返贫。建立了“互联网+分级诊疗”服务网,提高了县域内就诊率。为贫困人口 鉴定办理慢性病治疗证,落实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制度,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县财政为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在教育扶贫方面,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 育全覆盖的教育保障救助体系,投入资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及附属设施,极大 地改善了全县办学条件。在住房保障方面,投入危改补助资金进行危房改造;投入资金实施 “六改一增”;坚持建拆并举,拆除整治危险房屋,做到危房不住人,保障了群众的住房安 全。在安全饮水方面,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实现了贫困户家庭安全饮水全 覆盖。在民政扶贫方面,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集中安置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入住。落实农村 低保补助标准提标政策,实现民政救助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衔接。 三、聚焦脱贫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紧盯持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强力推进各 项工作。在精准管理上,始终注重精准识别,严格把好入口关、动态调整关和退出关,做到 应进则进、应退则退,确保程序规范、群众认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在产业扶贫上,对 贫困户自主从事种植、养殖的进行直接奖补,对扶持带动及流转托管贫困户土地的新型经营 主体进行奖补。实施优质番茄产业园项目、源色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贫困户稳定受益。在 就业扶贫上,组织开展“就业扶贫春风行动”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加大贫困家庭劳动力就 业技能培训力度,针对新冠疫情对贫困人口家庭收入的影响,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多渠道向 贫困群众推介就业信息和劳务协作地企业用工需求,及时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稳定增 收。在金融扶贫上,建立健全“四大体系”,设立风险补偿金,积极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及扶 贫企业贷款,帮助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在电力扶贫上,实施“贫困村村村通动力电工程”, 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目前全县 267 个行政村(居委会)均已通生产生活用电,能够满足 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需要。在交通扶贫上,以建设“四好农村公路”为抓手,统筹贫困 村、非贫困村道路建设。全县有贫困人口的 267 个行政村全部达到至少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 化,行政村道路通达率、通客车率均达到 100%。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与**新安洁公司合作,建立覆盖全县 267 个涉农行政村的城乡环卫涉农一体化项目, 实现了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企业转运、县处理”。积极推行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环境质 量得到明显改善。在社会扶贫上,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企业与贫困 村结成帮扶对子;组织开展贫困群体“医疗救助”、“法律援助”服务活动;组织开展贫困青 少年护航成长行动;组织开展“金秋扶贫助学”活动;探索“爱心扶贫超市”模式,多途径 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在扶贫扶志上,建立对率先脱贫群众的正向激励机制,采取劳务补助、 生产奖补、以工代赈等形式提高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注重选树典型,在行政村设立“荣 誉墙”,评选出脱贫致富标兵、帮扶先进个人、脱贫致富带头人等各类先进典型,营造了“崇 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 四、坚持两手抓两不误,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 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两手抓,做到总攻早布局、目标早锁定、力量早集结、工作早推进。科学有效应对疫情影响, 出台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强化产业就业扶贫、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 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制定下发了《**县关于在疫情 防控期间积极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切实稳定贫困家庭收入的通知》,引导乡村通过持续发展 产业项目、积极开发公益岗位、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等措施,消除疫情带来的就业影响,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通过电话通知、微信、QQ 推送等方式,多渠道向贫困 群众推介就业信息和劳务协作地企业用工需求,及时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稳定增收; 鼓励各农业经营业主、合作社、扶贫车间就地就近用工,解决返乡人员增收问题;积极开发 村级防控宣传、防疫消杀、街道巡查、卫生保洁、卡点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 劳动力;积极发挥电商资源优势,完善流通网络,畅通产销对接渠道,组织产销对接。县农 业农村局积极主动联系外来收购商,加大农产品的销售,同时发挥“金雀汇”爱心消费扶贫 网作用,进一步推动网络销售。通过线上线下“两条腿”并行,多渠道解决农民农产品卖出 难问题。 五、突出问题导向,全面落实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坚持把脱贫攻坚巡视“回头看”与成 效考核指出的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出的问题等统筹起来,一体整改、 一体落实,以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一是对标各级反馈问题整改补短板。对标国 家、省、市各类考核、评估、调研、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建立台账,对反馈的问题逐条建 立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实行台账式推进、销号管 理,并对整改结果逐乡镇(街道)、单位核查验收,确保彻底整改;坚持以点带面,举一反 三,全面排查,确保同类问题不反复、彻底消除。在对上级反馈问题进行整改的同时,精心 组织本级督导、督查、调研,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及时反馈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整改落实, 补短强弱。二是实施专项行动补短板。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程,适时实施“十日集中行 动”“百日攻坚”“查短板补弱项促提升”“脱贫攻坚回头看”“脱贫攻坚全面调查”及“决战 决胜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广大帮扶队员进村入户排查问题,调度乡镇(街道)及县直单 位集中会商整改解决,组织专班人员督导督办整改结果,进一步夯实了帮扶责任,落实了政 策,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推动全县工作持续上台阶、见成效。三是开展“五查五确 保”行动补短板。今年以来,为扎实有效做好收官期内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县咬定总攻目标,抓牢最后战机,强化决战态势,坚持精准方略,突 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在全县范围开展了“五查五确保”行动,深入查找脱贫攻坚工 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强力推进整改,全部销号清零,全面补齐了短板弱项, 持续提升了工作质量,切实提髙了工作精准度、群众满意度、社会认可度及脱贫成果真实度。 六、 巩固脱贫成果,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 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人群加强监测, 确保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帮扶,切实防止返贫和新致贫。一是摘帽不摘责任。继 续保持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制的脱贫攻坚领导机构,保持“1+5+11+12”的作战指挥体 系不变,扎实开展县、乡、村三级书记遍访活动。县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头履责,乡村干 部主动担责,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稳定,承担脱贫攻坚的“政治担当、决策部署、推进落实、 问题整改、脱贫效果”五大责任。二是摘帽不摘政策。稳定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 安全、安全饮水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学生有学上,能上得起学,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 能看得起病,所有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有保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紧紧围绕蔬 菜、花生、中药材、牛、羊、果品六大特色产业,持续加大对特色种养产业的扶持力度,高 起点、高标准打造了番顺番茄园、小方村田园综合体等一批优势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务工、 返租、免费提供大棚、技术和市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以集体收益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群 众增收致富,不断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继续实施就业扶贫、光伏扶贫,消费扶贫、生态 扶贫等措施,形成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三是坚持摘帽不摘帮扶。坚持县级领 导挂乡包村、部门联建帮村、干部包组包户的帮扶机制,落实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五天 四夜”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制度,持续强化脱贫攻坚组织保障。持续稳定各方帮扶力量,合 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扎实做好驻村帮扶、校地帮扶、百企帮百村等帮扶 工作,确保脱贫摘帽后帮扶工作力量不减。四是摘帽不摘监管。对 102 个脱贫出列村和全部 脱贫户经常性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构建乡村一级监测、帮扶单位和帮扶 责任人二级监测和县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及扶贫办常态化督查三级监测网络,对脱贫对象及 非贫困户中的重点人群“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措 施,消除返贫风险。五是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稳定脱贫人口通过加强产业扶贫、金融 扶贫、农业保险等帮扶措施,着力将其培育成致富带头人;对不稳定的脱贫人口和因病、因 残、因灾等原因出现暂时性困难的,开展点对点帮扶,通过帮助发展增收产业、技能培训、 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确保其稳定增加收入;对兜底脱贫人口严格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实现 精准帮扶,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 七、创新工作举措,倾力打造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坚持创新脱贫工作方法,深入挖掘提 炼,打造脱贫攻坚工作特色亮点。一是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把抓党建促脱贫贯穿始终,构建 了“党委主责、常委主抓、三级联动、集中行动”的工作格局。党组织书记带头遍访贫困村、 贫困户,开展“支部联支部结对促帮扶”活动,村级党组织达标升级活动,选派 267 名驻村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实现全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102 个贫困村全部配 齐了 3 人长期驻村工作队,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开展“扶贫路上以案 促改”专项行动。把整治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作为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中之 重。开展三纪(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实施三查(自查、督查、审查)行动,推行三级 联建(建清单、建阵地、建制度),落实三改同步(立即改、专项改、全面改),达到了党员 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强监督、脱贫质量有提升的目的。三是打造“五位一体三结合”电商 精准扶贫模式。把扶贫解困和增强内生动力结合起来,把政府、干部、企业、大学生和贫困 户等五个群体的力量集合在“金雀爱心购”电商平台上,线上线下联动建设村级“金雀爱心 购”扶贫超市、电商平台和爱心美德超市,安装“金雀爱心购”智能扶贫自动售货机,带动 残疾贫困户在家就业。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老促会列为全国电商扶贫典型案例和 扶贫重点推广项目。四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为突 破口,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五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改水改厕、坑塘沟渠整治、农村道路路域环境整治和森林**建设,农村 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五是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服务重度残疾人脱贫。依托县乡医院的医疗 资源,建设“1+15”共 16 个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安置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较好解决了 贫困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困难,安排重残家庭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 一群人,脱贫一家人”。 八、持续正风肃纪,加强扶贫领域纪律作风建设。坚持以作风建设求实效,以监督问责 促落实。发挥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局、县委巡察办、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四支力量的作用, 印发《**县干部作风建设工作方案》《全县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等文件,在全县集中推进作风建设活动。一是围绕作风建设抓巡察。把扶贫干部作风作为村 居巡察的重点,在全县开展村居干部作风问题“十查十纠”专项整治,重点围绕责任落实不 到位、政策兑现不精准、干部作风不扎实、帮扶效果不显著等方面进行巡察。并对巡察结果 实行跟踪督办,限时整改,确保了整改落实。二是坚持督查巡查全覆盖。成立了由县委常委、 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优秀干部组成督导组,开展不间 断巡回督查,并按照“当天督导、当天反馈、当天报告、限期整改、跟踪落实”的要求,实 现了对全县 267 个行政村督查巡查的全覆盖。三是开展常态化纪律检查。县纪委监委、县委 督查局、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协同联合,不定时对全县所有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 帮扶责任人的工作情况开展作风纪律突击检查,对在突击检查中不在岗或脱岗的责任人员实 施诫勉谈话,对没有尽到管理责任的派出单位“一把手”和相关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大会点名 批评,公开曝光。四是从严查处扶贫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县纪委制定下发《全县脱贫攻坚 战中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全县脱贫攻坚战中干部作风问题专项监督 工作方案》,持续开展“扶贫路上以案促改”专项行动,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力量,全面开展 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几年来,我县在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贫困群众 的期盼和兄弟县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疫情导致外出就业人员回流压力持续加大,部分 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工资收入有所减少,部分扶贫产品销量波动较大影响贫困群众收入,扶 贫产业仍处于培育期成长期,稳定脱贫的“造血”功能尚不强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 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是 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继续加大对扶贫产业在政策、资金、信贷、保险等方面支持力度, 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带贫益贫能力。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健康发展, 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扶贫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 接机制,确保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精准输出、有效接收、稳定就业。加大公益 性岗位开发工作力度,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渠道。二是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火 墙”。一要进一步弥补“两不愁三保障”的短板,使“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加强 对“两类人群”的管理监测帮扶,大面积消除各类返贫致贫因素;二要完善兜底保障政策, 构建精准防贫体系,筑牢持续脱贫防线,从源头上筑起发生绝对贫困的“截流闸”和“拦水 坝”;三要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补齐非贫困村短板,实现脱贫成果均等化。 三是坚持产业和就业扶贫再推进。在产业方面,立足农村地区资源禀赋,着力构建“一乡一 业、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新格局,发挥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消费扶贫的示范效 应;发展特色优质高效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的益贫能力, 同时扩大产业受益覆盖面,变产业扶贫为产业扶持。在就业方面,强化就业培训,提升培训 的实用性和精准性,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探索建立就业保障制度和鼓 励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帮助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年龄偏大、残疾等特定 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四是坚持内生动力再提升。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志智 双扶”扶贫机制,鼓励脱贫群众通过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切实提升贫困群众 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 经济,提升村集体的发展能力。五是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续深化扶贫领域作风 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聚焦“六个防止”,严密防范松劲懈怠消极厌战、“冲刺”抢跑急于“清零”、强督弱战、 消费扶贫敛财牟利、问题整改不求实效、加重基层负担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铲除扶贫领 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土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