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10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党的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学习党的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范文 10 篇 第一篇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呈现为一个过程。五中全会和“十 三五”规划,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历史意义。它不是一个热闹“一阵子”的时事新闻,也不 是孤立单独的“临时性”的事件。因此,全面、深入学习五中全 会和“十三五”规划,应从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中深刻把握,在“三 个结合”上深化理解。 一是要与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 会精神结合起来。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都是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的进一步“推进”,十八 大、十八届三中、四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还将在“十三五”期 间“延续”; 二是要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两个一百 年”是数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华民族数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执着 追求。学习、理解“十三五”规划,应围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 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逻辑“起点”及其发展而展开。“两个 一百年”中的第一个“一百年”,能否在“十三五”期间如期实 现,需要亿万大众——包括当代青年大学生为之努力奋斗。进而, 为实现更加恢宏的“第二个一百年”,再接再厉,继续拼搏。 三是要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起来。“十三 五”规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四个全面”中的一个目标,三个 举措,对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推进 国家治国理政两个现代化意义深远。 我认为《“十三五”规划建议》战略目标清晰,具有前瞻性 和引领性;任务明确,具有宏观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 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以“四个全面”的战略构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 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来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方向。 “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 规划。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抓住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十大任务。对照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差距依然明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各个领域,都存在不少“短板”。《“十三五”规划建议》正是基 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 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持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 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 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十个方面取得明显突 破。 第二篇 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远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十分期盼和关注五中全会描绘的宏传蓝图。 全会闭幕后,我及时收听和阅读了全会发布的公报和全会审议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深被全会提出决胜“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 大壮举而欢欣鼓舞。我认为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 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 我的体会是宏伟蓝图,彰显“四新”。 新的纲领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它总是要在历史的重要时刻而彰显出 重大意义,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是今后 5 年经 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 纲领,《建议》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问题意识谋划未 来,体现了宏伟蓝图壮观;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 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具有标志性的重 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体现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决心。 新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 人民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已经确定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目标是:一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到 2020 年国内生总值和城乡的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二要 达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其亮点是收入差距缩小,中 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行脱贫,贫 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三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 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人民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四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五要各方面制度更加 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人权 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 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新的理念 “十三五 ”规划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除 了要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 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六大原 则外,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发展。 五中全会提出了 7 个创新发展着力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 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 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要 靠干,还要看到当今不努力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步伐慢了也会落 后。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 康”,而且更重要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 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 果到 2020 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任务,但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 实现了目标。收官之战,讲究平衡之道,“千钧将一羽,轻重在 平衡”,要下好“十三五”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的重要 作用是在于决战制胜的关键。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最关键。 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 5 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 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 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紧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 品,我们都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 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风物长宜放眼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 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封 闭不仅没有出路而只会窒息自己的生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 一域”,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是从全 球经济联系中谋划发展提高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充分体现 了开阔的国际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 门永远不会关上”,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 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按照“十三五”的规划部署,我 们就能以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国和世界发展注入强大正 能量。可以自豪的说:如今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是坚持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 真正造福于全体人民。“十三五”规划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注 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坚持共享发展,首 先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共享”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建 成小康是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我非常拥护此 举,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只有让 发展成果公开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 康,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定前行。 新的实惠 绵亘数千年的小康梦,距离“圆梦”只有 5 年多一点的时间。 未来 5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读了“十 三五”规划建议,呈现亮点多多,实惠多多,使人民受鼓舞,我 们非常期盼。 第一,贫困县全部摘帽。《建议》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的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拔 掉穷根,手头宽裕”。 第二,蓝天白云看得见。《建议》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蓝色 海湾整治行动,在蓝天下呼吸。 第三,全面小康收入翻番。《建议》提出到 2020 年国内生产 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第四,更好的共公服务。《建议》提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 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第五,免除困难高中生学杂会。《建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 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同 一片蓝天下,共享成长阳光。 第六,大病保险全覆盖。《建议》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持续 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 险制度。 第七,百姓吃得更放心。《建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 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 先”,当前,人们诉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 第八,应对老龄化见行动。《建议》提出推动医疗卫生和养 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 市场等。 第九,全面两孩,让人口发展走向均衡。《建议》提出全面 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孩政策,全面二孩可以改善家庭结构,有 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 第十,户籍改善,让群众公平享有合法权益。《建议》提出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转 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可以说 户籍制度的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群众的切身利 益。 第三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中对“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 成平衡发展结构”的论述,强调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 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 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四大协调发展,这四大协调发展息息相关。 在推动协调发展上,有东部的强劲优势,有西部大开发的发 展优势,有东西部努力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的潜 能。从而形成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良好互 动格局。 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要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始终朝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体化的方向迈进。 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四个协调发展,犹如中国经济建设的四驾马车朝着一个方向 前进。站在传承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角度,我始终认为当今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海纳 百川。 要用优秀的文化教育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时代的楷 模精神激励人,中华文明就能勇立潮头,永立不败之地。 第四篇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中 国的坚强保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十分明 确的强调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 强保证,并提出了六个目的和要求。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必须坚持党总览全 局,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 作用。 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思想政 治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激发各族人民建设 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推动人才结构战 略性调整,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 领导,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 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坚决贯彻 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 大举措。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胜于雄辩。不坚持共产党 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是不可 否认的事实。 同样,在我国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在“十三五” 时期的决胜阶段,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社会 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在前进的道路 上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坚信,有党的好领导,才能号召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朝着一个共同的 目标,去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第五篇 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读后让我耳目一新。“建议” 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一个全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这样一个全新的五大发展理念。 “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 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 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五大发展理念。 从大局而言,创新在改革发展中带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近 30 年的高速发展,可持续协调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理论,永续发 展不但需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开放借鉴包容成为走出国 门、走向世界的理念,共享发展成果成为和谐社会最强音。这一 切的一切,都有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探索中得 出的答案。 从局部而言,创新让我们开阔视野,敢为人先在县、市内率 先实行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由银行代扣代缴。协调让我 们改善了办公条件、规范了业务档案管理,不断推进医保经办持 续健康发展。 绿色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地球只有一个,守护者青山绿水才 能守护我们可爱的家园。开放,带来了发展的大舞台、大机遇, 利用外资加快了国内基本建设突飞猛进,国防高端科技研发持续 发力,全方位发展赢得全球共识,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共 享发展成果,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理念拓展空间有更强更多的 获得感、归宿感、荣誉感。 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我对这些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十个大字五个发展理念,认 为对我们党、对我们国家、对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种面目一新 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在发展经验上的集中体现。也必将在我们决胜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目标上大显身手。 第六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圆满闭幕。 亲临会议的 xx 书记带领 xx 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十八届五中 全会精神。 学习“十三五”会议精神,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会议主要提到 了距“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只剩下 5 年的时间,“十三五” 实行的结果,直接决定了"第一个百年计划"目标的实现,“十三 五”任重而道远…… 中国一直不断朝着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方向发展。 而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已经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规划未来的五年将是本届全会的主题。 首先,我对国家对未来的五年的规划,定位表示称赞。这五 个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做出的最 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概括,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 支撑。为了能够让“第一个百年计划”如期实现,政府极度重视 十三五的开展,从科技,文化,卫生,农业,教育等方面详细阐 述了接下来五年的发展要求,且都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这 也告诉了我,在工作中要进步和发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脚踏实 地,要多思考,做到各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服务,才 能保证在工作中更好更快的发展。 现在的社区工作都重视创新,例如 xx 各个居委会参与的微 创投公益活动的开展,我觉得这也是在为国家实行“十三五”做 出一点点贡献。“十三五”,说到底还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 所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国家的引导,以 及政策的完善,提供更多的机制来根治社会的问题。只有人民富 起来,国家才富裕。 五中全会还强调,树立五个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 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 深远历史意义。我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我的身边一切都是正 能量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为我的国家而自豪。 第七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发展为了人 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 福于全体人民。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 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揭示了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迈向全面小康的过程,也 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一方面,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 享有发展成果,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 能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 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 差距较大,共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为此,五中全会作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 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 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 八个方面的部署,这既是关于共享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 们推动共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坚持共享发展,首先要突出人民 的主体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要使全体人 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 者食糟糠”的现象。当前,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 出的短板,对此,要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把农村贫 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对 1800 万左右 的低保人口、1.3 亿多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2 亿多在城镇务工的 农民工、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900 多万失业人 员等特定人群,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更加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针对他们面临的特定困 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 制度安排,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 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 等发展权利。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归根到 底要通过制度来落实,有了公平正义的制度,共享发展才有坚实 的根基。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只有让发展成果公 平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才 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通过共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 幸福更有质感,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不断增进人 民团结,让 13 亿多中国人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第八篇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封闭只会窒息自己的生机。 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是走上世界舞台的 中国必然的选择。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 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 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 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 发展”的理念,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 的问题,必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注 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告诫全党: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 能成功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 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 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设立自由贸易区……对外开放的 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 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 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 拟的。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是从全 球经济联系中谋划发展,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体现 了开阔的国际视野。 谋大局、开新篇,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 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 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 离不开中国。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 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 强。要想在下一步发展中扬长避短、乘势而上,必须认真研究如 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形成中国与世界深 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由此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 引导全球经济议程,走好开放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 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 布局、投资布局,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五中全会从六个方面,对开放发展进行了部署:完善对外开放战 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 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按照这样的部署奋战“十三五”,我 们就能以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 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 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发展的历程也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和深化的历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 赢,我们一定能将“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从胜利走 向新的更大胜利。 第九篇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 “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 谐问题。“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 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 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 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提 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 重要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 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 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五中全会重点从这六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为绿色发 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以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 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 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我们才能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 “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 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 无论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 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还是深入实施大气、水、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都是为了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越 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 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 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 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不 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我们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 态改善的双赢。 风物长宜放眼量。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牢牢树立绿色发展 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 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第十篇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 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党 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向广大人民群众描绘了一幅更加 美好、幸福、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图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才能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十三五”规划建 议依据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从我国 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 增长”的新的目标要求,重申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 乡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在经济发展上 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按既定目标 坚定前行的战略定力和战略眼光。据测算,实现“两个翻一番” 目标,我国未来五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 6.5%以上, 而从经济增长潜力看,未来五年实现平均 7%左右的增长是可能 的。因而,“中高速增长”可以说不是一个绝对的平均数,而是 一个增长的合理区间。 从“十三五”规划建议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达看,“两个翻 一番”绝不是单纯的数量概念,而是建立在“提高发展平衡性、 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和“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的翻 一番。与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相比,“包容性”的提法替代了 已有的“协调性”,增加了“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这意味着, “两个翻一番”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了,体现了科学发展、 协调发展的理念;意味着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不是片面追 求规模扩张的发展,而是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成果的发展,是城乡区 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的发展,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发展。此外,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的经济增长 目标新要求还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投资效率 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是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四是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这些新要求,从不同角度 体现出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增长新趋势的科学把握和对经济发展 规律的新认识。 为了实现新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的新理念新思路,着眼于破解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 持续等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真正 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深化改 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 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 斗目标。”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 成果,“十三五”规划建议不仅强调要实现十八大确定的人民生 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还鲜明提出要让人民生活“质量”得到 普遍提高。新的目标要求,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 待,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 本目的。 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描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 遍提高”的主要标志是:就业比较充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及 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 口比重上升,特别是“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县 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富有新意的是:第一,首次 把“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把 公共服务体系的涵盖范围明确为“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 疗、住房等”,同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以“水平 稳步提高”作了新的表达。第二,关于教育现代化目标,从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 年限明显增加”。第三,首次明确提出扶贫攻坚的三个具体目标, 这意味着,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将摆脱贫 困。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 进步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目标高远,任务艰巨,正所谓“樱桃好吃树难栽”。要在未 来五年让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特别是要实现 7000 多 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必须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要应 对出现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守住 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 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既要守住底线,健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 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又要突出重点,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通过精准扶贫保证未来五年间每年 1400 万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 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各项制度,另一方面要引 导预期,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把 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方向转化成人民群众自我奋斗的目标。 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的小康,更是精神的小康。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强盛为根基 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十八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的基础上,提出“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新 要求:第一,把“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 提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的要求。第 二,首次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风尚广泛弘扬, 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 要求。第三,在强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 质明显提高的同时,首次把“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作为衡 量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第四,在增强文化 软实力方面,提出了让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的新要求。 从现实看,要把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落 到实处,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一些领域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道 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国家 文化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文化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 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 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继 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 特魅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对照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可以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把 相关的目标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一,提出了生态环境 质量“总体改善”的新要求。十六大报告的提法是“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生 态环境“得到改善”到“明显改善”,再到“总体改善”,说明我 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 过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新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未 来五年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标定位达到了一个 新的层次。第二,首次提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绿色发 展水平上升”,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确定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 革,从而“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个发展理念之一。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强调绿色发展,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 论和实践的统一。第三,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提出了“大幅提高”和“大幅减少”的更高要求。我国 是一个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和供给水平偏低的国家,把“能源资 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确定为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针 对性和战略意义;面对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严峻形势,把“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作为目标,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针 对性和战略意义。第四,首次把“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得 到有效控制纳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体系,明确把碳排放“强度” 控制要求上升为碳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于我国来说,水资 源和土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影响 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面对日趋加大的碳排放 压力,加强碳排放控制已刻不容缓。把碳排放控制从“强度”控 制调整为“总量”控制,难度加大,是一种自我加压,但“总量” 控制目标的实现,将使全面小康更有质量,使全面小康社会的色 彩更加亮丽。第五,首次提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新的目 标要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 开发格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 全等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 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坚持绿色 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以 有力措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的目标要求并单列出来,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亮 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更加全面。 从一定意义上说,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 项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的社会。早在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就指 出,再有 30 年的时间,我们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 更加定型的制度,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 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在此基础上,“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的要求具体化,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 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新的目标任务, 并从多个层面把“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描述为:人民 民主更加充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 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体现了 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民主和法 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 主要标准是“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法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的主要表现是“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而“人权得到切实保障, 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则是全面小康社会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必 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三五”规划建议, 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的目标要求,拓展了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的内涵,意义重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必将为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有力支撑。诚然,上述目标要 求的实现,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甚至可以说改革深化到 什么程度,各方面制度就完善到什么程度。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决战决胜, 离不开目标指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的目标要求,就是展示前景、凝聚民心、激发斗志、催人奋进 的旗帜。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的新号角已经吹响。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不 懈奋斗,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