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有感5篇与关于政绩考核的心得体会5篇
领 导 干 部 政 绩 考 核 有 感 5 篇 与 关 于 政 绩 考 核 的 心 得 体 会 5 篇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有感 5 篇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加强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强 化组织部门主责主业意识,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与领导班子 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工作衔接,力求简便高效,力戒形式主义。 《通知》的印发,既是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和重要举措,也 是对组织部门落实主业主责的更高要求,其核心目的是力求简便高效。 在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打赢脱贫决胜仗,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胜利在望,全国上下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 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一项重大任务。 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加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组织 协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强化组织部门主责主业意识。 这是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协调领导把 关、落实主责主业责任的进一步强调和明确,对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组织层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请求,也是从组织上、从根本上、从源 头上解决高质量发展组织领导和政绩考核有关问题的基本遵循,从 “协调”、“把关”、“衔接”、“简便高效”等表述中,不难看出 中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的高度 重视,也明确强调了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推动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的通知》,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明了方向。组织部门要抓好 贯彻落实,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 障。 立好政治标准“高标杆”,考出政治过硬的“老实人”。政治能 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政治标准始终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 准。干部政绩考核要立好政治标准这一“标杆”,为干部干事创业提 供“方向标”“指明灯”,让政治过硬的规矩人、正派人、老实人脱 颖而出。要通过考核“标杆”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政德”,树立正确 的政绩观,落实工作不偏不倚、不打折扣,不搞“政绩工程”“面子 工程”,不在政绩上“抖机灵”,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过得硬、 靠得住,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立好多种考核“长节杆”,考出改革攻坚的“开路人”。考核识 别干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环环相扣的过程,要将干部考准、考 实、考细,就要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多 种方式,将干部考核的触角延伸到工作一线、延伸到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方方面面,干部工作到哪里,考核的“长节杆”就要跟到哪里。干 部考核不仅要注重干部短期的“显绩”,更要将考核之“杆”拉长到 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为肯为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做“隐绩” 的干部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平台,为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 立好群众评价“华表木”,考出群众拥护“贴心人”。“知屋漏 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人民高兴不 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古代尧舜为了 能经常听到老百姓的意见,在宫外和路口设立一根木柱,方便百姓在 上面书写对为政者的意见建议,这便是“华表木”。立起政绩考核 “华表木”,就要引导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 境等民生方面将工作做实做细,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走 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做人民拥护的好干部。 立好奖优罚劣“硬杠杆”,用好高质量发展“带头人”。干部考 核结果运用的“杠杆作用”要硬起来,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 为干部管理使用立起奖罚单、警示牌。通过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充 分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让优者更优,劣者变优。而这样奖罚分明、 能上能下的“硬杠杆”,给大部分“不优不劣”的中间干部、年轻干 部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引导干部素质不断优 化。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要注重考核民生 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考准考 实干部政绩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推进落实高质量发 展工作任务更好结合起来,立好干部“标尺”,改进考核方式,正向 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立正有为有位“风向标”。干部考核具有“指挥棒”和“监督器” 作用,是一种剖析自我、监督自我、展示自我价值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唯有将考用相结合,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有想法、有干劲、有奔头, 从而更好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不断前进。既要用好干部 考核“放大镜”,把在急难险重之际“显身手”的干部辨出来、提上 来、用起来,充分彰显“选对一人,激励一片”的风向标效应;又要 用好干部考核“显微镜”,细化考核指标,注重动态考核与实绩有机 结合,让凌空蹈虚的“老油条”干部“无立锥之地”,倒逼干部履职 尽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把准定性定量“度量衡”。评价一名干部的业绩和精神风貌,最 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 答应。唯有让群众参与到考核中来,干部考核工作让群众“说了 算”,用“群众公认”评价干部实绩,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干部在成效 考核上的陷入主观性、片面性的“怪圈”。要注重扩面与分层,过滤 筛选、去伪存真,注重听取服务对象对于考核者“德、能、勤、绩、 廉”的评价,看共性也看个性、看点评也看综评、看显绩也重潜绩, 谨防干部考核过程中的“上下一样粗”“横竖一刀切”,定量和定性 充分结合,为干部精准画像,考准考实每一名党员干部。 划定奖优罚劣“硬杠杠”。考核的关键是请群众阅卷、让成效说 话,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要划出干部考核的“硬杠杠”, 把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追责问责 等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干部勇于担当作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撑腰鼓 劲、大胆使用。对不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按规定进行调整,让持有“干 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干不错”“多干多错”的 “慵懒散浮”官员没有位子、失去市场。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水可 载舟,亦能覆舟”,做一个好干部,简单;可是做一个人民的好干部 却是难上加难。要想得到好民生,必须有一个好政绩。好政绩是什么, 好政绩就是想人民所想,忧人民所忧,切实的解决好人民的问题。以 往就有很多干部,为了自己有一个好政绩牺牲人民的利益,忽略人民 的问题,让人民没有一个好民生,也没有真实的得到好民“声”,这 就是虚!《通知》的印发,切实全面的解决了政绩“虚”的问题, 《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领导干部以推 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优秀 的领导干部,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 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其次“考”是基础,“用”是关键, 考核仅是过程,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为了有效调动各级党政班子和领 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综合分析研判,全面辩证地分 析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防止简单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来 确定考核结果。最后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 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充分 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注重群众的参与度。始终牢记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有一把“真标尺”,练就“实本领”,才能 携手人民共创祖国的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的通知》。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举措,是组织 工作向中心聚焦、朝大局聚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 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干部成长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 扛重活、挑重担,才能不断增长个人的能力和才干。所以,实践是干 部能力的体现,看重实践、敢于实践、自觉实践,是干部最基础的东 西。实践是干部大展身手的广阔天地,是打磨淬炼的火热熔炉,看重 实践、敢于实践、自觉实践,是干部须臾不可离的立身之本、建功之 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长才 干,实践出政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 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广大干部一定要积极实践、勇于实践,努 力在实践中建功立业。 关 于 政 绩 考 核 的 心 得 体 会 5 篇 关于政绩考核的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 政绩考核关系民生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 内容。改进政绩考核,让考核工作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 改进政绩考核要加强政治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 展,是关系我国发展的深刻变革。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 把各级领导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作为评 价依据,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要让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 培养出能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重活、打硬仗的优秀的领导干部。 改进政绩考核要注重民心所向。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 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政绩考核不仅 要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还要掌握领导干部是否把人 民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 引导领导干部把为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拿出“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和作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 心的事。只有心系人民群众的领导干部才能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放在心上,我们党要把这样的好领导干部选出来,用起 来,让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政绩考核 的实际作用。 改进政绩考核要运用多种方式。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人与 考事相结合,以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为重点,用好平时考核、专项考 核等方式,不断改进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深入工作一线实地查核,多 种考核情况相互补充印证。让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各自发 挥效能,全方位、立体化评价领导干部综合绩效,依据岗位职责、分 工负责的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推进完成情况,对领导干部进行等次评 定,不搞政绩“大锅饭”,让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 都能充分体现。 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就是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树立 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追求政绩的认知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执政能 力,好的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是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把人民诉求和 社会发展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重要标准,我们就是要通过政绩考核发 现好的领导干部,引导广大干部向好领导干部看齐。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强化组织部门主 责主业意识,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 绩考核的工作衔接,力求简便高效,力戒形式主义。这一要求,也高 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所指出的,“坚决克服干部培养中的形式 主义,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他们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 职责和使命”这一重要讲话精神。 作风漂浮不仅贻误工作,更从根子上背离了党性,最终会严重影 响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即将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 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各级组织 部门及其组工干部而言,自当在同级党委的领导把关下,认真贯彻落 实《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精神,在政绩考核 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始终”,力戒形式主义,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 指挥棒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杜绝政绩考核形式主义问题,根本还在于各 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 头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 水平。特别是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 要政治任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增强为 党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 盾的能力,自觉抵制政绩考核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永葆对党忠诚、 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政治本色。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各级组织部门是整治政绩考核形式主义的责 任主体,要结合具体实际,摸清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突破 口和切入点。特别是要主动聚焦各级为了应付政绩考核,可能搞出来 的形式主义的问题。比如,为了应付组织上的政绩考核,精于空泛的 表态,具体行动上“蜻蜓点水”;突击应景造势,具体工作上“华而 不实”,文件材料很丰满,现实成效很骨感;对上对下敷衍塞责,在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不认真、不彻底,在执行党中央硬性规定上打 折扣、搞变通;官气十足、颐指气使,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这些 看似平常的“小问题”,映射出的却是政绩形式主义的“大问题”, 各级组织部门在开展政绩考核工作时,必须一抓到底,进行精确施策 和靶向整治,确保政绩考核工作实之又实,全面发挥政绩考核工作的 “风向标”作用。 始终强化领导把关。各级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领导把关作用,对 同级组织部门在政绩考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早发现、 早解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政绩考核中出现的应付考核的形 式主义问题也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彻底铲除政绩考核 形式主义滋长的土壤,切实让被考核的地方和单位相关领导干部不敢 搞形式主义,切实让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展或迎接组织上的政绩考 核蔚然成风,不断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努力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 大贡献! 【篇三】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近日,中组部 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为政绩考核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新目标,为干部干事创业提 出了新要求、新希望。改进政绩考核工作,以政绩考核之变聚高质量 发展之力,切实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在组工干部心中“落地生根”。 组工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广阔天地实现新作为。 秘籍一:围绕政绩考核“新格局”干,干出正确政绩观。 政绩观体现在干部履职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正 确与否不仅会影响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还会影响到一个 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 导致出“政绩急躁症”。要么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摆花架 子“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要么热衷于“短、平、 快”的政绩,重局部效果,轻长远利益。《通知》重塑政绩考核新格 局,组工干部要“对标准、重配位”,端正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成为“能者、优者”,不做“庸者、劣者”。 秘籍二:对标高质量发展“新标准”干,干出政绩含金量。 “政绩考核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政 绩考核的重要一环。”高质量发展是组工干部干事、成事的新方向, 是由“质”到“量”的新跨越,是由“唯 GDP”到“十指弹琴”的 新转变。“考核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组工干部要握住、握好 “指挥棒”,指在哪里、干在哪里,做到心中要有数、脚下要有路。 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得好的往 前站、干不好的往后靠”,大浪淘沙“淘”出好干部,细水拍岸“拍” 出真本事。 秘籍三:聚焦人民群众“新期待”干,干出创业精气神。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政绩考核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质上还是为了人民群众。干部政绩考核要多到现场 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深入了解群众的“心底声音”,注重 体察群众的主观感受,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干部政绩的“正衣 镜”,把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干部政绩的“度量衡”。组工干部要 朝着群众目标“多使劲”“勤出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时刻 把人民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努力以造福人民的政绩赢得群 众的“点赞”。 【篇四】 近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 知》,为政绩考核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当前,“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迎来开局,高质量发展迈向 新的阶段,必须持续发挥好政绩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我们党历来重视 考核、监督干部,从 1998 年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 定》,开启干部考核制度化进程,到 2009 年印发《党政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日益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再到 201 9 年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以条例的形式把干部考核 提高到新的高度,考核制度在与时俱进中激励引导广大干部以奋斗的 姿态、扎实的作风,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当前,站在新 的发展起点,以《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为基 本遵循,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强化干部考核力度、精度和效度,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 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 任务完成情况,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 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政绩 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 贯彻落实好《通知》要求,要明举措,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 增加考评工作透明度、拓展和畅通群众了解干部渠道。根据考评干部 岗位和服务对象,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中增加群众评议项目,用好 政务服务“好差评”、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基本公共服务 满意度调查结果。要对事关政绩考核必须抓住事关公众利益的重点事 项进行科学合理考核,联合统计局等职能部门,通过民意调查、群众 投票等途径获取更多民意。要重激励,尤其是对群众满意度高、“潜 绩”突出的干部,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调整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树 立鲜明用人导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