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_幼师必备科学活动方案集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_幼师必备科学活动方案集锦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_幼师必备科学活动方案集锦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活动过程 ‎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拓展思路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3‎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分享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的视频。《high歌》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你见过喷泉吗?喷泉是什么样的?‎ ‎2、小结:小朋友在广场、公园都见过喷泉,有的向高处喷,有的喷泉是向四周喷的,有的喷泉是旋转喷的。还有音乐喷泉,它会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变高变低、变长变短,还有水幕电影,喷泉的水会形成一道幕布,上面会演出电影。这些都是人工喷泉。‎ ‎3、提问:你知道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吗?‎ ‎4、小结:每个人工喷泉都有一个泵,它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喷泉。‎ 二、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喷泉的方法。‎ ‎1、观察材料,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做小喷泉?该怎么做小喷泉?‎ ‎2、幼儿尝试制作喷泉。‎ ‎3、分享交流制作喷泉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小喷泉。‎ ‎(2)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喷泉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刚刚做了许多小喷泉,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人做的,有的小朋友还会和别人合作。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袋、有的用针管、有的用气球、有的用饮料瓶,都是把水装进这些容器里,这些容器上还要有孔,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来,这样我们的小喷泉就做好了!‎ 三、探索孔的大小与水柱的关系。‎ ‎1、观察新的材料,提问:瓶盖上有什么?如果用这个瓶盖做喷泉,大孔喷出的水柱和小孔喷出的水柱一样吗?大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小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 ‎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猜想”一栏。‎ ‎3、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操作”一栏。‎ ‎4、分享交流,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1)对于结果不同的幼儿要请他当场验证。‎ ‎(2)记录结果不全面的幼儿,请他当场试验,引导幼儿发现喷泉向上喷才能发现小孔的水柱又细又低,打孔的水柱又高又粗。‎ ‎5、教师小结:出示记录图,你们看到大孔喷出的水是什么样的?小孔喷出的水是什么样的?依幼儿回答,教师记录。‎ 四、音乐喷泉表演。‎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随音乐的高低起伏进行喷泉表演。‎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小朋友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和较连贯的讲述能力。‎ ‎3、进一步明确有哪些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下雨前的活动情况),幻灯片四幅(1、燕子低飞2、蚂蚁要搬家3、鲤鱼游到水面上4、蜜蜂忙着采蜜),录音机、磁带《夏天的雷雨》《我爱我的小动物》、各种动物头饰跟小朋友人数一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夏天的雷雨》,孩子们进入活动室。‎ ‎2、猜谜语导入课题,引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谜面:千根线,万根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谜底:雨)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片:‎ 引导小朋友观察每一幅图片中的小动物,它们的活动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在观察过程中,幼师引导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预测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并回答:小朋友,要下雨了,图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燕子在捉虫子吃,好多的蚂蚁在运食物呢,蜜蜂在嗡嗡的采蜜……),那它们为什么这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小朋友讨论)嗯,小朋友们真聪明,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它们都在准备下雨前的工作啊。‎ ‎2、幼师小结:《下雨早知道》:‎ 要下雨了,燕子飞的低。这时候空气潮湿,小虫子飞不高,燕子就低飞去捉它们。(燕子低飞要下雨)要下雨了,鲤鱼游到水面上。这时候水里氧气少,它们只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鱼跳水,要下雨)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把家搬到高处,免得被雨水淹了。(蚂蚁成群,明天不晴)要下雨了,蜜蜂很忙碌。这时候空气潮湿,花儿开得多,它们忙着采蜜。(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3、让小朋友说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那小朋友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动物跟平时不一样吗?‎ ‎(老师我见过蜻蜓飞的很低……孩子们互相讨论)4、出示下雨前预兆明显的几种动物的课件:请小朋友进一步扩展知识。‎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几种动物的俗语:‎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狗卧灰堆,天阴雨催。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就来到。”等等。‎ ‎5、请小朋友选择动物头饰,进行下雨前的准备活动状态。引导小朋友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小朋友自由表演,老师及时观察表演到位的小朋友。‎ 让表演好的小朋友做示范动作,全体小朋友一起跟学。‎ 老师说出动物名称,小朋友学下雨前的动态。‎ ‎6、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走出活动室,观察今天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四、活动延伸:‎ ‎1、把你知道的动物下雨前的预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分享。‎ ‎2、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家人帮助记录下来。‎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蓝天山的风筝 ‎2、物品:吹风机、扇子、风车、棉花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蓝天上的风筝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飞的是什么?(风筝)‎ 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天呢?‎ ‎(引导幼儿说出有风的情况下,风筝才能飞上天。)‎ 教师: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呢?你怎么知道有风?‎ ‎(教师用扇子在幼儿的面前扇一扇,感受风。)‎ 二、展开 ‎1、感受发现风力 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1)在对微风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关注风力变化的积极性。‎ ‎(2)通过图片感受中级风、大风。‎ 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2、探索判断风向 ‎(1)教师: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北风,这是什么意思?‎ ‎(北风就是从北边来,是风向。)‎ 用什么方法判断? 引发孩子的讨论。‎ ‎(2)到户外进行观察活动。‎ 如:观察旗杆上的国旗飘动;让孩子将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场中间,让它们随风滚动……‎ 让孩子通过活动,真正明白“风真的从北边来”。‎ ‎(3)了解风是有方向的这一特征后,鼓励孩子想办法把“风向”记录下来。‎ 展开讨论:怎样记录风向 可以标汉字,也可以标箭头,记录不求精确,只要初步学习使用科学的记录方式。‎ ‎3、尝试制造风的方法 教师:(出示风车)这些风车在活动室能玩吗?‎ 怎样才能让风车转起来呢?‎ 三、结束 让孩子逐步发现风能帮人类做许多事情,利用风可以发电、传播种子等等,但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