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校教育扶贫宣传简报总结范文
学校教育扶贫宣传简报总结范文 篇一 为积极落实好上级扶贫攻坚精神,扎实做好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将教育扶贫工作推进深入,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真正得到实惠, XX 学校根据 XX 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在了解教育扶贫相关工作之初,校领导班子就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了相关工作会议,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各中层领导为成员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扶贫办公室,由常务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教育扶贫工作日常事务,同时抽选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教育扶贫专干,补充教育扶贫工作力量。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实。 学校通过教师培训、主题班会、集合集会等方式,充分利用 LED 屏、宣传展板、班级板报等宣传渠道,以多角度、多举措的方式抓好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宣传工作,切实提升师生、家长、社会群众 对教育扶贫相关政策的知晓率。严格执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免作业本费、免教科书本费,对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的“三免一补”政策,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做好档案收集,强化痕迹管理。 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状况,为每个学生分别建立了个人档案和工作手册,并制定相关工作台账。在对 每个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立了如作业辅导、心理咨询、课程补习等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要求帮扶教师对学生的帮扶情况进行跟踪式记录,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帮扶记录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教师的教育扶贫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从管理上保证 帮扶效果。 落实挂联制度,长期走村入户。 全校教师均与建档立卡贫困儿童家庭建立了“一对一”的挂联制度,与贫困儿童家庭保持了经常性联系,并在其村委会显眼位置、贫困儿童家中张贴教育资助明白卡和挂联教师信息卡,同时保证一月至少一次的入户频率,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各挂联教师与贫困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深入交流,重点解决贫困儿童的思想问题和孤残儿童的入学问题,全力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 ,巩固率 100% 。 教育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接下来,我校将继续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 扶贫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扎实推进特色教育扶贫工作,为教育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篇二 xxxx 年 1 月 5 日下午,xx小学帮扶教师xxx冒着风雪,踏着泥泞道路到残疾儿童xx家进行送教上门学习辅导。 他给孩子带了苹果、香蕉等水果。然后和孩子谈心:给孩子讲残疾名人故事,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给孩子讲珍惜幸福生活,听大人话等道理,开导孩子坚持学习说话,坚持锻炼身体,多和别的孩子玩。 最后和孩子父母交谈。要多关心孩子,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开阔孩子视野,多和孩子交流,多观察孩子身体变化,多开导孩子。 通过黎老师送教上门学习教育的开展,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性格开朗了,见人也热情了,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强,进步很大。 篇三 为迎接首个 “ 扶贫日 ” 的到来,进一步做好 “ 全国扶贫日 ” 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了解、关心扶贫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近日,该校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做好 “10.17 ”首个扶贫日宣传活动工作。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发动全体师生的资源优势,积极宣传教育系统扶贫工作成就、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雷锋 送阳光,传递 “ 爱心正能量 ” 。 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多个角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关爱贫困人群的发展,了解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日活动,帮助身边家庭困难学生,增强学生的扶贫意识,积极倡导 “ 扶贫济困、人心向善 ” 的传统美德。 xxxx年 10 月 17 日是我国第一个扶贫日。榕湖小学利用班队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了以扶贫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通过身边的事例,如:讲述李林芳老师到边远山村送教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扶贫日的意义。让孩子们懂得 “ 关爱 ” ,帮助身边家庭困难学生、参加扶贫志愿活动、同贫困地区孩子结对子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扶贫意识。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五( 3 )中队还号召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多多留心关爱身边的所有人。在父母一天劳累后,替他们捶捶背,倒杯热茶,向他们讲述自己在学校的事情,并骄傲地拿出可喜的成绩,让父母欣慰的笑。在做作业时,尽量认真书写、认真答题,另外,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老师,让老师欣慰的笑。对于同学,则应该主动帮助,互相关爱,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