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___年推进乡村振兴有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___年推进乡村振兴有感

202___年推进乡村振兴有感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202___年推进乡村振兴有感 【篇一】 在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作 为当前我国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一项重要载体,显现出新一轮的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集产业发展、社会繁荣、环境宜居、文化复兴、 人气集聚、组织建设完善等内容于一体,是全方位、全领域、 全系统的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 实践领域,有着自己的振兴路径。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 产融合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 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以绿 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本,要找准产业, 重点要基于更高效、更生态、更智慧的农业; 其次应注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延伸农业 产业链; 同时,针对有工矿、商贸、旅游基础的乡村,要充分发 挥其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与新工业、互联网、旅游、养老等 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等新业态,但应注意不要村村 搞旅游,村村搞工业。 注重乡村乡土性,保留原始风貌,复兴乡土文化。建设 美丽乡村不同于建设美丽城市,要坚持村要像村。在乡村建 造中,需要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保存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 保留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的基础上,深入发掘 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并运用现代手段,打造乡土的、 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 场所。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激活乡村力量,培养新乡贤。十九 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 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顺应美丽乡村建 设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机遇,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力度, 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和村集体、农民的主体作用, 积极搭建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 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 给予式的帮助,要把乡村人的利益考虑好,多培养乡村能人, 多给予政策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要把“老乡”的思维方式摸透弄清楚,遵循他们的思路 去引导,自下而上,上下联动,从而激活乡村自身的造血能 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作为基层干部, 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思 想,提高意识,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有 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 在我们农村,有着这样的说法: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 部。是否真正当好一个基层的干部,在群众的心里自然都有 一杆秤,是否真正的俯下身子为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千方 百计找出路,改变乡村面貌。这在群众心中也是不言而喻的。 乡村干部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要严格履行工作 职责,手持农业发展大计,手握乡村振兴大权,责任重大, 绝对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 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要把自己与乡村的命运连紧紧 的连在一起。 乡村振兴,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把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放在 首位,结合乡村实际,选定规划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 现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基层干部,必须要 强化自我,加强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更 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我们的目标。打铁先需自身硬, 要把自己置身与学与做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素 质,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好把式。 【篇二】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也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平稳转型的过渡 时期。从贫困县、贫困村再到贫困家庭,中国的扶贫开发强 调对贫困对象的全方位帮扶,在组织领导、资金、人才和政 策投入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帮扶体系。正是由于这一帮 扶体系,中国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取得卓越成就。然而,这 种针对扶贫开发形成的帮扶理念并不适合乡村振兴。因为扶 贫开发只是针对少数贫困对象,聚焦贫困户脱贫增收,扶贫 对象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乡村振兴则是面向全部农村和农民 家庭,促进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等的全面振 兴。因此,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首先必须改变观念, 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下,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实现由“被动扶”到“主动兴” 的转变。我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2300 元,同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这是一条能够满 足“不愁吃不愁穿”的稳定温饱标准。同时,为了确保实现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国家采取了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 量的超常规脱贫攻坚举措。在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后,我国的 减贫战略将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由收入贫困治 理向多维贫困治理、由超常规扶贫攻坚向常规性贫困治理转 变。“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根据发展阶段和情况变化做好 规划衔接,推动国家减贫战略转型。要编制好“十四五”时 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要尽 快研究制定新的国家贫困标准,明确未来减少相对贫困的战 略思路和政策措施,并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建立农 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减贫的长效机制。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 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发挥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减贫工作体系,形 成了包括组织领导、驻村帮扶、资金投入、金融服务、社会 参与、责任监督、考核评估等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为乡村振 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接续战略, 是对全面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助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 兴,需要认真总结并借鉴脱贫攻坚中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 逐步建立一个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新的工作体系。这一工作 体系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重要前提和保障。 【篇三】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 兴的重要内容,其关键在激活乡村治理效能,形成党建引领、 德治先导、法制护航、以人为本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夯实 乡村治理基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实现 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治理“核心引擎”。党管农村是实 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 能力的关键所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不断凝聚村级事业发展向心力,把党的建设渗透到乡村治理 的各方面、全过程。同时,还要不断推动管理、服务与资源 下沉,在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 方面下功夫,以培养出更加紧密团结的党群关系,把广大基 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确保乡 村振兴收到实效、得到群众拥护。 德治先导,形成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重建乡土文 明、保留“乡愁”价值,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和谐文 明程度大提升,形成亲密团结、友好互助的乡村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涵育文明新风,积极开展“道 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劳动光 荣、懒惰可耻”等自立自治思想观念。要把“科技支撑”作 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互联网+” 信息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逐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人为本,突出民主自治“主人翁”。自治强基,要以 “制度建设”为抓手,让农村自治“实”起来; 以“经济建设”为抓手,让农村自治“硬”起来。要充 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把服务村民作为乡村治 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成为“决策主体、执行主体、 监督主体”,提高其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坚持服务与治理并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只有做 到乡村振兴为人民、靠人民,振兴成果人民享,才能汇聚起 强大合力,让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法治护航,提供乡村治理“硬性保障”。法治是乡村治 理有效的基础和根基,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制,为群众提 供信访接待、矛盾调解、便民服务、权益维护等一条龙服务, 形成更加完善健康、积极和谐的乡村治理氛围。要深化农村 普法宣传,尽量运用贴近生活、符合实际的普法故事,打通 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法律在村民心中“生根 发芽”,切实提升农村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进一步形成乡村治理良好法治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支 撑和法律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同 时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 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国家快速发展、乡村亟需转型 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国情,转变思想,努力构建党建 引领、德治先导、自治强基、法治护航的乡村治理现代化体 系,走出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创造服务管理的新模式。 【篇四】 据 10 月 21 日《重庆日报》报道,在重庆市永川区,有 一支以新乡贤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民间“智囊团”。他们是家 乡的守望者与乡土精英,也是老百姓心中的“权威人士”。 对老百姓而言,其话语权堪比党员干部。正因为“说话有人 听,办事有人跟,群众信得过”,所以新乡贤的力量不容小 觑。 “新乡贤”主要指同本地乡土有联系的,有知识、有能 力,依靠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感召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 贤达人士和民间精英。作为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 其在扶贫济困、乡村治理、矛盾调解、涵养乡风方面发挥着 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凝聚民间智慧,注入强大 正能量。 时代在进步,如今新乡贤的评选标准已顺应时代发展。 过去,乡贤是指有作为的官员,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 大贡献的社会贤达,而今新乡贤指的是“有威望、接地气、 能带头、起作用”的草根群体、民间力量,所以其评选标准 必须严格把关。永川区通过院坝会初评、村民代表会评议、 初评候选人公示、镇街复核、相关部门评议、正式候选人公 示、镇街认定等七个步骤把“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正 派、处事公正、群众公认”的新乡贤评选出来,他们当中既 有致富带头人,又有老党员、老干部,还有一些热心志愿者。 无论是回乡创业助农增收的经营大户,还是走街串巷宣 传政策的文化贤人,又或者是耐心倾听群众声音、协调矛盾 轻车熟路的“和事佬”……其身影已然活跃在乡间大地,不 断带领乡亲们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令乡村面貌焕然 一新。 打响乡贤牌,要进一步发挥新乡贤的有益力量。要培育 好新乡贤。择优选拔产业致富带头者、生态文明实践者、乡 风文明传播者加入乡贤队伍,使之成为新农村基层治理的重 要力量。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通过平台搭建、乡情感召、 政策引导等方式,为新乡贤发挥作用创造便利条件,从内心 上多尊重乡贤。比如,以文为媒,多成立一些乡贤工作室, 开展乡贤联谊走访活动,通过返乡会、座谈会等形式各抒己 见,为乡里的发展建言献策,确保新乡贤有“用武之地”。 要拓展宣传渠道,加大乡贤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乡贤文化 的导向力,用乡贤文化促进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发展。 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还得交 给乡贤干,支持乡贤干,跟着乡贤干,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 翅膀,凝聚智慧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篇五】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 1 月 2 日,国务院公布了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意见》。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迅速对乡村振兴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为乡村振兴的顺利 推进积累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个别地区好大喜功,大跃 进浮夸风,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乡村振兴,极大偏离了党中 央的路线,亟需进行规范。 一是乡村振兴已有时间表。2017 年 12 月 29 日,中央农 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 化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全面实现。 二是农业农村牵一发动全身。农业稳则天下稳,农民安 则天下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脱贫攻坚是聚焦农村贫 困人口脱贫奔小康,而乡村振兴则是聚焦整个乡村,远超脱 贫攻坚工作范围,各级党委政府要摆脱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 定势思维,以全局观农业农村,以整体观乡村振兴。 三是乡村振兴要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在脱贫攻坚期间, 各地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降低了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 和支持力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乡村振兴是长 达三十年的漫长战役,时间长任务重,投入的精力和物力巨 大,如果不注重经济发展,会导致乡村振兴成为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 因此,各级要按照党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路线图稳扎稳 打、循序渐进推进,切不可好大喜功,大跃进浮夸风推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