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习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评三篇
习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评三篇 【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如此关注节约这件“小事”,可见“小事不小”,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从历史的经度刹住“舌尖上的浪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历史上商纣王酒池肉林、隋炀帝骄奢淫逸、宋徽宗穷奢极欲,终致社稷崩溃,江山改色,最后难逃灭亡的厄运。反观之,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生活极为简朴。经济困难时期,主动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周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是为楷模典范。人世沧桑,世事诡谲。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给了我们教科书式的答案。 用文化的维度消弭“舌尖上的浪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耳熟能详;“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言犹在耳;“君子以俭德辟难”,是为警世恒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民祖辈生生不息深深植根于灵魂血脉的精神基因,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文化瑰宝。传承好、发扬好优良传统,我们责无旁贷,要努力做到“以文化人”,让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在社会蔚然成风。 以全民的纬度对待“舌尖上的浪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对我们每个集体、所有人都有借鉴意义。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公职部门和公务人员率先垂范义不容辞。社会的每个阶层、每个细胞,大到集团、企业,小到家庭、个人都要积极投身到这项有意义的行动中来。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从娃娃抓起,告诉他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提倡“N-1”点餐模式,实行半份菜和小份菜,鼓励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通过大家踊跃参与,在全社会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努力形成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 在法律的高度叫停“舌尖上的浪费”。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八项规定”是一味“猛药”,坚决清理整顿了“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社会问题。《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更是从条例法规的层面画出“圈圈”、定下“规矩”,有效遏止了公务活动支出消费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乱象,较好地让舌尖上的浪费腐败在朗朗乾坤下无处遁形。中央到地方在不断完善反对奢侈浪费之风的相关法规文件,刚性约束力、严格执行力、强大监督力必将不断显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我国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正当其时、非常必要! 【篇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整治浪费之风,养成节约美德,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更有说服力、感召力。其实,在餐饮浪费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艰苦朴素、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意识还不牢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铺张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尤其要看到,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要在细节处做好大文章,管好党员干部奢靡浪费问题刻不容缓! 别拿公家的“粮食”当自己的“粮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来而不往非礼也。然而如今却将正常的公务接待异化为公款吃喝的不正之风,给财政资金造成巨大的损失,助长了铺张奢靡的腐败之风,更严重“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舌尖上的浪费”,看似不是耸人听闻的大问题,但大吃大喝伤大德,铺张浪费伤民心。尤其是违规公款吃喝,吃掉的不仅是国家财产、党心民心,更是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作为党员干部,若在“违规公款吃喝”问题上混淆了人情与原则的界限,不彻底解决自身的思想问题,那必然会管不住嘴、管不住心、管不好手和脚,从而一步步陷入腐败的深渊。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并制定实施严格的接待制度,管好干部的嘴、管好干部的手,将作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别拿自己的“粮食”不当“粮食”。不能拿公家的当成自己家的,那是不是自己家的“粮食”就能随便浪费了?当然也不行。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一些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合法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用自己的钱进行高标准或挥霍性的消费,党组织也不可能坐视不理,该管的还是要管。“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日积月累,就会促进事物发生质变。如果党员干部对自己的过失不以为然,等闲视之,让“忽微”常积,那“舌尖上的浪费”可能就逐渐演变成纪律问题、腐败问题。党员干部必须遵守操守和原则,要抵得住糖衣、扛得住诱惑,从细节处做起,少做铺张浪费的事,多做为人民服务的事。 别拿群众的“粮食”不当自己的“粮食”。党员干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发挥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当前,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发展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都必须党的优良作风,时刻为党的事业攻城拔寨。当前,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学校仍然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等陋习,背离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对我们党员干部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到自己节约,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把群众的“粮食”当做自己家的“粮食”去节约珍惜,呼吁群众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坚持清正廉明,在细节处做好大文章,全方位端正自己的作风,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篇三】 保粮食安全,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就是重要的节流渠道。在**市綦江区机关食堂,随处可见倡导“光盘行动”的温馨提示。綦江把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纳入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日常管理之中,不定期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形成良好风尚。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应该看到,生活奢靡、贪图享乐之风,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数据显示,**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费率为11.7%。**年至**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央视先前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这般抛撒着实令人痛心。 事实证明,仅靠教育和倡导,单有用餐场景的温馨提示,还不足以在更大范围刹住餐饮浪费之风。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改变“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除了教育倡导之外,还需要打造刚性的法制约束。加强立法,强化监管,才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保障。 如何加强立法制止餐饮浪费,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官员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列为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虽然有一些关于制止浪费行为的原则规定和要求,但比较分散,系统性、针对性、集成性还不够强。通过具体立法,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强化管理,有效减少损失和浪费,十分必要。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遏制社会消费中的各种不良现象,针对食物浪费和节俭意识缺乏,以法律法规加强引导和管理,其效果要比一味的宣传教育肯定更有力度。通过立法,从源头上着手,建立起不敢、不能、不想浪费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建立铺张浪费惩戒机制、建立节俭消费监督机制,把浪费、“剩宴”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常态化涵养节俭的社会素质。 在遏制餐饮浪费问题上,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一定要特别重视法律的作用,才能事半功倍。完善立法,应针对餐饮浪费行为制定专门的法律,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定,为禁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执法和监督提供充分的规范依据。无罚不足以树威,对于餐饮浪费行为,仅靠喻理引导难以最大限度的制止,必须辅之以相应处罚,方能强化记性。餐饮浪费不光是消费者的事,对餐饮经营者也同样需要法律规制,如禁止设置最低消费、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等,营造节约的餐饮消费环境等,也十分重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