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教学引向实际生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教学引向实际生活

语文论文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教学引向实际生活 ‎ ‎  八一路小学   王 浩 ‎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学语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思维空间。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创设情境,把语文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语文就在身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促使视听结合,增强感知效果。‎ ‎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可取的方法。而计算机多媒体教育在此方面得天独厚,CAI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具有感知的时效性、共同性和统一性,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由于强化了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例如,教学《月光曲》时,课始,我就引入课件,显现出清幽的月夜,海浪轻拍岸礁,同时耳边响起悠扬的琴声。教师更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耳醉其声,心醉其情。课件演示后,学生谈起自己的感受:我很陶醉!看到这细浪阵阵,月色朦胧,真是太优美了……学生在这一幕幕优美的画面中同时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学的旋律美,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学生在这一节课上,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片断,学生都读得非常陶醉,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将文字符号和口头转述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组合课堂内容,增大课堂容量。‎ ‎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音像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扩大知识容量,既能使教学内容在多层面、多形式或多感应达到良好的组合,又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征,因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体投入的激情。如在《买火柴的小姑娘》一课描写的五次幻境中,有些句段含着丰富的内涵,而这正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课前设计的直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计算机软件,播放小姑娘每次擦燃火柴的动画片断。而这五次描写中,前四次,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五次相比有很大不同。由于学生观察、对比了小女孩的神态、动作,因此感触很深。由此可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协同运用,有利于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创造情景交融,加深课文理解。‎ ‎  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中虽然有许多优美、生动、形象的句子,如:“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些“静、清、绿、奇、秀、险”‎ 的山水特点和优美画面无法单纯从文字中获得亲切体会与美感的熏陶,单凭教师着意的渲染赞叹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让他们眼见为实,适时地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象片。那清澈碧绿的漓江水,形态万千的险峻山峰顿时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在一片情不自禁的由衷赞叹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在浓厚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满怀激情朗读起课文来。在优美的旋律中,全班学生陶醉在美妙的境界里。课文最后一段所描述的优美画面也以形象地印进学生的脑海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意境已无须多言。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融合情感知觉,激发创新精神。‎ ‎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教学《捞铁牛》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怀丙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在观看动画演示过程中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中,学生还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会将河道阻塞。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兴致勃勃,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准备四只相同的大木船,两只先装满泥沙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扣住铁牛,另两只空船分别靠在旁边,让水手们把泥沙铲到空船上,这样原先装满泥沙地船慢慢浮起,铁牛就被捞起,泥沙也不用流到黄河中去。原先的空船此时装满了泥沙,再用这两只船搭架子、扣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送到岸边划回来,在分别靠在这两只船旁边……如此循环,既可以少花一半时间捞起八只铁牛,又能保持河道的畅通。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  当然,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优势,科学地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的语文素养和训练语文能力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讲解同多媒体的音、形、画等听觉、视觉和想象思维结合起来,达到语文教学中的全方位传授、全方位感知和全方位接纳,构成语文教学的综合立体效果。‎ ‎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创设生活情景,把语文引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供了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思维可以自由发挥,并且有创造性的发现,并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从而让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科学和知识是无止境的妙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