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国培骨干学习汇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国培骨干学习汇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国培骨干学习汇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国培骨干学习汇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国培骨干学习汇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国培骨干学习汇报 荣幸参加了“国培计划”—— 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此次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内容非常丰富、实用,既重视对学员理念的更新,又重视具体操作技能的提高;既有理论上的宏观指导,也有具体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这次培训是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关心和重视,是教育部送给我们一线教师的一席知识盛宴、一场及时雨。 在短暂的十五天里,我们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家教学、开展论坛讨论、同课异构真诚交流,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提升教学能力,获取教学智慧。虽然培训仅仅十五天,但却带给我思想的洗礼,理念的革新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它需要我用更多的“十五天”去品味。下面,我想就以下几方面具体汇报: 一、专家讲座,春风化雨。 培训一开始,东北师大王小英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让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她的一句话更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教师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优秀的教师不只是刺激学生的大脑,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鱼只有到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认识真实的牛,教师的教并不等于学生的学,成功的教师并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无限热爱。我在教学中,把我教学楼阁定格在一楼,而学生早已经登上了二楼,我不是在陪孩子走,而是要把学生拉回来,孩子对已经了解知道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没有了住的愿望,再漂亮的楼阁在学生的眼中仍旧是冰冷的铁锁。有时,又越过了学生的知识基点,使学生无法达到设计的教学层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从内心中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前行的愿望,教学内容再有趣,教学手段再先进,对学生来说也失去了它的魅力。反思自己的教学,回味王教授对有效教学的诠释,我透彻的理解了教学中备学生的真正内涵。 东北师大附小王廷波校长《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指出近年来语文教学出现了浮华之象,虚、杂、闹、偏,淡化了基础知识传授,虚化了语文能力培养,强化了语文方法和基础规律的掌握。回顾我们的教学,的确有这些现象,如:语文训练不落实、不到位,教师不范读、不板书,课堂上不抓词抓句,不剖析字形,只见议论纷纷,不见琅琅书声,重点不明、主线不清,学生冷静思考、琢磨的时间空间少,课堂上多的是异口同声,少的是独特的感悟、另类的声音。有时我们在课堂上会说“同学们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而没有引导体会,学生哪段也不喜欢,进行的是虚假体会……如今是“无奈的老师,模糊的课标,迷茫的课堂,弱化的基础。”许多教师都说不知该怎样上课了。怎么办?我们要实施转身,语文教学要从教师本体观向学生本体观转身,从关注技术层面到关注课堂文化转身,从追求形式到回归本色转身。我们要有淡定从容的教学心态,简约素朴的教学形态,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轻松活泼的教学神态,在教学中奠基、固本、消肿、减负。 培训中宋海英主任的《基于问题解决教师行动的研究》向我们诠释了教师为什么要研究及教师应该怎样做研究。聆听宋海英主任的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想做教师,不想做研究型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我深刻的感受到一名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立足于教师职业,才能叫得更好、更有意思,才能走向职业发展的高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害怕,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理解了这句话的真理。从现在开始我将会让研究走进我的教学生活,以研究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教学。 郭连平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策略》让我走出了农村孩子的生活单调,没什么可写之处的误区,明白了习作要贴近孩子的生活,把乡情乡音的广阔天地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尝到生活和作文的乐趣。 黄亢美“语文教学根的守望” 强调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学生字词掌握不扎实的原因,为我的语文教学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引发了我对字理教学的思考。黄老师用字理识字的方法领着孩子进入了汉字,进入了阅读无比美妙的的境界里,由“一副球拍”中的副字的立刀旁进入了古人“债券”的券刀字底的来龙去脉及“副”字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含义。从而引出一副眼镜,一副象棋等等,真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孩子的眼里这些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地图画,祖国汉字的文化内涵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学生的心里。走近了字理,也就走近了识字教学的根本;走近了字理,也打开了我的思想,深入其中,为语文教学奠基! 春风轻轻拂面,如泉水滋润心田。从哈尔滨远道而来的孟春焕老师送给我们一节如诗如歌的《触摸春天》。课上,孟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文本。她引导学生细细读,感悟 读;鼓励学生想象读,展示读。多种形式的读最终让学生认识了一个热爱生活,渴望美好的盲女孩儿。“读是阅读之本”。孟老师通过她的课生动地告诉我们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学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这浓浓的“味道”可以通过“读”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试想,一节语文课如果只有老师在讲,寥寥几人在读,课堂会是怎样的沉闷?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那么语文的味道自然就有了。 在众多专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启迪最多的,是东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省级骨干教师黄春雷老师。黄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节“以诗解诗”的课例,在课堂上,黄老师用同诗人的诗、同时期同背景的诗对教材中的新诗加以比较、解读,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又很好的帮助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深刻的感悟。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促使我对自己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在我的课堂上,利用较多的时间,只为解诗而解诗,只是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诗句。现在回想起来,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学生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还很肤浅,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又听了黄老师的专题报告,使我的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有了新的认识。“以诗解诗”有它特有的重要意义,既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践行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拓宽古诗教学的研究视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高品质。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诗解诗”教学的实施与保障是什么呢?我想,首先就是把握几种类型,比如同题材的,同时期的,同作者的,异类型的;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增加学生的古诗积累,激发学生兴趣,追寻诗人。最后还要开发经典,校本处理,构建平台,教学相长,提高自身的古诗底蕴。与黄春雷老师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这一过程,既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查,伴随着感悟与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让我触摸到了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春天,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专家教授各持理念,当时听得我们有些迷惘,但回来后一整理,我找到了他们的汇聚点,那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统一,语文教学要抓知识、重朗读、促能力,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变得高雅一些! 二、名师课堂,润物有声。 除了理论学习外,我们还观摩了名师黄亢美、于永正的课堂教学,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魅力和新理念。于永正的课堂教学,探讨了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写什么”与“怎样写”。他的课堂智慧流淌,精湛的教学艺术、挥洒自如的教学风采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使整个课堂教学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我们参与了学员们的课堂展示活动,从理论回到实践,在实战中发现问题,研讨改进;这项活动让同样作为教者的我们感受到,要上好一堂好课不容易,教师更要学会期待,循循善诱,启思引路。 三、满载而归,指引前行。 尽管时间很紧,但我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教学实践论坛中交流分享,与专家面对面地座谈,举办文艺晚会……我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全省的精英高手很多很多,感触着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我每日认真倾听,每日反思,写出反思稿大胆交流,请专家指点。最后总算顺利结业。 没想到毕业十多年了,自己还能痛快地当回学生。但最重要的是,在换位体验的同时,我感受到了学生的心理和感受,决心今后要多体谅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摸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 结业典礼,吉林省教育学院张德利院长;继续教育办公室、小学幼儿培训中心齐放主任、宋海英副主任,教育厅师范处潘飞参加了会议。齐放主任做了培训总结。他指出,虽然此次十五天的培训结束了,但学习任重而道远。所以希望:第一,能够将所学所思加以整理、总结,与身边更多的同事进行交流、分享和研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影响作用。第二,能够“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将“教”“学”“做”三者融为一体。第三,将培训的收获融入到自身的课堂教学当中、转化成自身的教学行为,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结业典礼结束后,我们背着满载而归的行囊,在彼此的祝福声中踏上了新的征程。但这段“心灵交流,缘聚收获”的时光会铭记我的心头。这次培训不仅仅在我的面前开启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窗外的好景色,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走出去感受世界的精彩,培训会结束,但思考不会停止,行动将要延续。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这次培训必将是我自身的发展的一个新起点,短暂的学习必将成为生命中美好的回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