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8/42/55a64333b3b427f640e80702c0111187/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8/42/55a64333b3b427f640e80702c0111187/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8/42/55a64333b3b427f640e80702c0111187/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课堂教学中的美感
其他论文之课堂教学中的美感 杨柳中学 胡俭美感是人在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面对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美的生活和美的精神。语文课堂教学是使中小学生认识并热爱自己的母语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美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美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生成美感呢? 一、优美恰当的肢体语言。教师的眼睛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变化眼神,比如,用透彻明亮、平缓柔和的眼神表达爱,用怒目圆睁、锋芒逼人的眼神表达恨,或者用和善、慈爱的目光表示满意、赞赏,用严厉的目光表示责备、批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整齐美观的衣着、端庄大方的仪表、自然得体的举止、亲切自然的微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老师可在讲解课文时借助手势强调重点和难点,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文学作品,所精选的中国古代、现代作品和外国作品,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感受到课文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获得启迪和教益,掌握重要的知识内容。 三、温馨和谐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再现作者苦心经营的艺术境界,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心入其境,产生美感体验。创设情境的手段有多种,常用的有录音、录像、图画、表演以及多媒体课件等,这一切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得到美感的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更需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再现文中画面。创设情境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美感教育教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美感体验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力,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愉悦与享受中培养美感,在审美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四、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它能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主动去体验美感。课堂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将感受最深的片段细节说一说,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初步感知了文章的美感,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美感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辩论、故事会、朗诵赛等多种实践形式,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培养美感。 五、富于魅力的教学语言。要想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进入角色就需要教师增强语言魅力。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自然而然地产生美感体验。讲事件,讲得有声有色,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画面;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直接对话增强语言魅力,用美的语言去描写自然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再现生活的美,揭示人生真谛和科学真理,这样,把传授知识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