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6008+ 2020年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
6008+ 2020年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省、市各级开展"证照分离"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营造公开透明、公平有序、预期稳定、便捷高效、周到热情的营商环境为目标,以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结合x委、x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要求,在全x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工作,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全面改革审批方式,精简涉企证照,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推进照后减证。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企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分别采用适当管理方式将许可类的"证"分离出来,能减尽减,能合则合,尽可能减少审批发证,有效区分"证""照"功能,着力破解"准入不 准营"难题。 --做到放管结合。在把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放足、放到位的基础上,把该政府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做到放管并重,宽进严管,确保审批和监管的有效衔接,推动政府职能从事前审批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强综合监管。 --落实监管责任。贯彻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监管责任,完善监管办法,明确监管标准、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加强公正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坚持依法改革。按照国务院总体要求,依法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涉及修改地方性法规的,要按法定程序修改后实施,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稳妥推进。 二、改革目标与工作任务 (一)改革目标 x.改革一批涉企审批。xxxx年x月x日起,在全x范围内对xxx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x.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明确"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监管责任,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联合奖惩、社会共治等监管机制,加快构建形成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x.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进一步减少涉企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证照分离"改革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全覆盖,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便利。 (二)工作任务 x.分类推进实施改革。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第一批xxx项涉企(含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后续改革的行政审批事项,采取以下四种方式进行管理: 一是直接取消,不再审批。对设定必要性已不存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直接取消。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第一批取消的x项行政审批事项,相关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制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自xxxx年x月x日起,不再进行审批。(责任单位:x公安局、x交通局、x民政局、x烟草公司、x文体广旅游局) 二是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对取消审批后有关部门需及时准确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开展行业引导、制定产业政策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改为备案。市场主体报送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有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第一批改为备案的x项行政审批事项,由相关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制定备案工作规范和程序,自xxxx年x月x日起实施。(责任单位:x市监局、x财政局、x粮食局) 三是告知承诺,先批后审。对暂对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相关行政审批部门要履职尽责,制作告知承诺书,并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制定标准化《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当场办理审批。市场主体要诚信守诺,达到法定条件后再从事特定经营活动。行政审批部门对申请人的承诺事项进行例行检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依法撤销审批并予以从重处罚。第一批实行告知承诺的xx项行政审批事项,由相关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制定告知承诺书和《服务指南》示范文本并向社会发布,自xxxx年x月x日起实施。(责任单位:x民政局、x市监局、x公安局、x交通局、x人社局、x文体广旅游局、x自然资源局、x农业农村局、x城管局、x卫健局、x畜牧兽医局) 四是完善措施,优化服务。对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审批,优化准入服务。要针对市场主体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精简审批材料,公示审批事项和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明确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减少审批环节,科学设计流程;下放审批权限,增强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高登记审批效率。第一批实行优化服务的xx项行政审批事项,由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制定优化服务的措施,并向社会发布和实施。(责任单位:x市监局、x交通局、x文体广旅游局、x自然资源局、x农业农村局、x城管局、x卫健局、x生态环境局、x住建局、x教育局、x应急局、x烟草公司) x.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直接取消审批或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事项,逐项研究细化自律准则和标准,强化日常监管和社会监督,做到放开准入和严格监管相结合,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责任单位: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一是强化综合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探索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配套措施。推广复制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六双"政府综合监管机制创新,推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有效衔接,努力实现监管全行业覆盖,构筑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政府监管闭环。(x)"双告知":工商登记部门在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时,一方面将办理许可证审批的义务告知申请人,另一方面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告知许可证审批和监管部门。(x)"双反馈":许可审批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收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并办理完许可证后,均需将相关信息反馈至信息共享交换平台。(x)"双跟踪":行业主管部门在"照后证前"阶段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进行跟踪检查。许可审批部门受理市场主体办理申请后,由政府指定的督查部门对审批过程跟踪问效。(x)"双随机":建立和完善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严格限制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推广运用电子化手段,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x)"双评估":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率。实行"风险评估",通过行业风险评估,持续优化监管标准和规程,实现分类和动态监管,严守风险底线;实行"信用评估",在对有关部门检查执法信息归集应用的基础上,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双随机"频次,实现分类和精准监管。(x)"双公示":许可审批和行业主管部门在作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决定后x个工作日内进行网上公示。 二是实施联合惩戒。强化企业信息公示、信息抽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监管措施,加强对失信市场主体的监督,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对市场主体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以及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等行为,在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本领域失信行为作出处理和评价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推动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行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三是引导市场主体自治。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治自律,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守法守规守信经营。要通过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促使市场主体强化信用建设主体责任,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营销宣传、售后服务、信息公示等各方面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引导市场主体充分认识信用状况对自身发展的关键作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诚信自律水平。鼓励支持市场主体通过互联网为交易当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客观、公正地记录、公开交易评价和消费评价信息。 四是推进行业自律。积极培育壮大行业组织,切实为行业协会参与事中事后监管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作用,将行业协会的意见建议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间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在事中事后监管各环节建立行业协会参与机制,引导和发挥行业协会在权益保护、资质认定、纠纷处理、失信惩戒等方面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完善行业信用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行业协会开展信用评价、咨询服务、法律培训、监管效果评估,推进监管执法和行业自律的良性互动。 五是推动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市场化专业服务组织作用,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公证、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机构在鉴证市场主体财务状况、维护投资人权益等方面的监督优势,推进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培育发展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积极构建第三方信用评估机制,提供客观公正的市场主体资信信息。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畅通公众知情和参与渠道,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激励机制,创造条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综合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倾听群众呼声,构建覆盖广泛的社会共治体系。 x.加快推进信息归集与共享。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加快推进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利用政务云信息平台,通过应用融合、数据整合、平台关联、系统集成等方式,做好与省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的应用街接,推动全x各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实现登记、许可、日常监管及行政处罚等信息在市场主体登记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为各相关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全方位监管"一张网"。(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 x.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按照能整合尽整合、能简化尽简化、该减掉坚决减的原则,将"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的各种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企业能够自主管理的事项以及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可以达到原设定涉企证照事项目的的,要逐步取消或改为备案管理。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的涉企证照事项,凡具备"多证合一"整合条件的,均要逐步纳入"多证合一"整合范围,成熟一个、整合一个。(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 三、实施步骤与完成时限 第一阶段(xxxx年x月至x月),工作准备阶段。一是各单位加强与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沟通联系,要逐项制定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制定出台"证照分离"改革后相应工作流程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改革工作的业务指导,准备好相关文书,做到政策口径的衔接一致。二是加强部门技术对接和业务协同,按照"证照分离"改革信息化技术方案和技术标准,着力推动各相关部门业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配备硬件设备,联通网络,按业务流程确定岗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四是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将"证照分离"改革有关内容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加强政策解读,加强正面引导,回应群众关切,营造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xxxx年x月至x月),改革实施阶段。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确定的改革方式组织推进实施,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按照改革措施对相关事项采取分类管理,并做好政策讲解、跟踪落地工作。同时,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改革取得最大成效。 第三阶段(xxxx年x月至xx月),评估验收阶段。x月上旬x政府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协调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全面分析改革在释放市场活力、激发创业动力、助推创业富民、支持就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及时化解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改革的先进经验加强宣传、复制和推广。x月下旬,x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改革进展进行阶段性评估。xx月份,x政府将组织对全市改革工作进行评估验收,有关单位要做好各项迎检的准备工作。 四、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x"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在x政府统一领导下推进,成立由x市场监管局、x委编办、x司法局、x营商局等部门组成的x政府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有关部门"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证照分离"改革对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积极稳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二)狠抓责任落实。x政府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针对具体改革事项,细化行政审批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逐一制定出台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的具体措施或实施方案,向社会发布,并于xxxx年x月xx日前报至x政府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x市监局企业股,电话:xxxxxxx)备案。各部门要积极推动修改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做好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将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统筹协调,周密制定各项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改革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三)强化宣传培训。各单位要运用电视、电台、网站等多种宣传方式,做好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全面、准确宣传改革目的、意义和内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扩大各项改革政策的知晓度,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培训,提升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四)加强部门协同。x改革领导机构负责协调推进本级各有关部门制定改革行政审批方式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的规范性文件,对保留的事项要明确各项改革所涉及的业务办理材料、程序、时限以及配套管理措施。改革事项涉及中省直部门职责的,提请x政府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 (五)加强督促检查。各部门要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改革创新。要强化督查问责,对落实到位、大胆创新、积极作为的典型要通振表扬、给予激励;对实施改革中协调配合不力,造成工作脱节、延误改革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