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浅析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浅析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020年浅析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篇一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一文虽然语言简练,但恰如其分地阐述了制度、管理和执行的精髓。文章通篇都在阐述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主要依赖于企业核心管理层的带头和引领。‎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影响企业能不能发展和发展到什么阶段的重要因素。好的企业文化以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宗旨,以孕育员工主人翁精神为己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融入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企业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如何培育自己的文化基因,并将之固化继而发扬传承,这是一项含糊不得的长期工程。‎ 对于任何一个成长的中大型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挑战。企业文化再好,也往往是会被稀释的。如果企业文化培训做得好, 会被稀释得少一点,然后再慢慢地恢复过来。“空降兵”的加入、企业员工人数的极度扩充、新员工与老员工的理念冲突,不可避免地派生出一些头痛的问题——文化的稀释与异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渗透,不是一件易事。成功的企业都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落地,而不仅仅作为墙壁上的口号那样流于形式。‎ 领导者建立了企业文化以后,就要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向全体员工输入企业的价值观,让员工用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工作。以阿里巴巴为例,具体输入企业文化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将企业的文化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为达到这一点,企业在招聘面试过程中,应该选择对企业文化认同较高的人员。‎ 其次,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职业培训或者非职业培训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再次,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对企业价值观的解释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鼓励或者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价值观的目的,从而形成核心能力,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特有的竞争优势。此外,将价值观作为考核一个员工的很重要的指标,考察制度的纵坐标是业绩,横坐标是价值观。正如马云所说,“只要不是价值观出问题,公司可以培训他,但是价值观不行,那是‘格杀勿论’。”‎ 篇二 近年来企业文化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在我国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不仅国有大型企业喜欢企业文化,而且很多民营企业也很重视企业文化,纷纷请教授、专业人士、咨询公司协助其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无论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在要不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如何完成继承和创新?‎ 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 对于文化建设“是否需要继承,是否需要创新”的问题,不同的专业人士和企业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更强调继承,不太注重创新;有的强调创新,不太注重继承;有的既强调继承,又强调创新。到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本人认为,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 ‎1、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企业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虽然,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时间短,当年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仍然大量存在。我国大部分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成立和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自然而然就被带到企业中来,加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边研究、边建设,“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体制中运行的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是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状态。‎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我国企业最终也会被推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这样一种环境下对企业竞争力的要求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必须重塑自身竞争力,企业文化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我国企业在未来市场环境中更具有竞争力,我们在文化建设中,除了需要继承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优秀文化,更需要对“与市场经济不想吻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进行创新,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2、这是由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所决定的 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改革、创新与发展是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文化可以引导改革创新,成为改革创新的号角。为了保证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继承,更需要讲究创新,只有创造出新的文化理念,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引导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企业改革创新的推进。‎ 二、如何充分继承和有效创新 ‎1、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系统调研和评估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企业文化的调研必须系统全面,应该分别对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客观评估。明确哪些是优秀的文化,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哪些是过时的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阻碍作用。‎ ‎2、充分继承优秀文化 对优秀文化的继承首先要从理念开始,要对优秀的理念进行充分的继承;其次是继承优秀的制度文化,再次是行为文化,最后才是物质文化。在继承过程中,必须注意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匹配和有机结合问题。在很多情况,四者之间是相互矛盾,而不是有机结合的。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四部分单独继承,而不是组合继承,把有矛盾冲突的都丢掉。比如,公司倡导的理念与所制定的制度之间不相吻合,存在明显冲突,在继承的时候不能简单把这样的理念和制度同时丢掉,而是应该对两者分别进行分析,分别看是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只要有促进作用,就应该保留下来,没有促进作用的就丢掉。‎ 因此,最后的继承结果有四种情况:一是保留理念,废除制度;二是放弃理念,保留制度;三是修正理念,调整制度;四是放弃理念,也废除制度。‎ ‎3、有效创新过时文化 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对于过时的文化必须进行有效创新。在创新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理念文化为核心,以创新后的理念文化为指导,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分别进行创新。‎ ‎(1)创新理念文化。理念文化的创新是最艰难的,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和重点。对企业理念的创新,首先必须对竞争企业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了解竞争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其次必须对分析研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思想,对其进行充分借鉴;最后必须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理念进行创新,提出更具有竞争力的理念文化体系。‎ ‎(2)创新制度文化。对制度文化的创新必须以理念文化的基础,对不符合企业理念的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实现制度与理念充分匹配,理念指导制度,制度体现理念。‎ ‎(3)创新行为文化。对行为文化的创新必须以理念和制度为指导,以理念为最高要求,以制度为最低要求,进行系统梳理,逐项调整,最终实现行为文化与理念文化相吻合。理念指导行为,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实践理念,行为以制度为准绳。‎ ‎(4)创新物质文化。对物质文化的创新也必须以理念文化为指导,对各种物质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排查,彻底消除、调整和改进,最终实现物质文化与理念文化相吻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文化的创新更多的是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创新,而对理念文化的创新会相对比较少。理念文化是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象。随着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更容易过时,而理念文化则比较不容易过时。创新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更多的是创新了理念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不一定是改变理念的本质内涵。在文化创新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分析,区别对待,不要将“洗澡水和小孩一块倒掉”。比如,郭仕纳担任IBM公司董事长期间,对IBM文化进行创新时就有这么一个例子,他继承了IBM创始人汤姆·沃森就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尊重客户”,但是却废除了员工上班“穿深色西装、白衬衣、素色领带”‎ 的要求,因为在创始人汤姆·沃森年代,“穿深色西装、白衬衣、素色领带”是对客户尊重的有效表现形式,但是在郭仕纳担任IBM公司董事长的90年代,这种形式已经过时了,不符合外部环境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