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基建”5G理论文章19篇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新基建”5G理论文章19篇汇编

关于“新基建”5G理论文章19篇汇编 目 录 ‎1.新基建投产比签约重要都市圈是未来投资重点 ‎ ‎2.数字人民币在未来互联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3.长三角出口首位产业如何应对全球疫情冲击 ‎ ‎4.基础设施 REITs 为什么重要 ‎ ‎5.新冠疫情的外部冲击与在线新经济的内生发展 ‎ ‎6.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如何转危为机 ‎ ‎7.新型基础设施到来,空间规划如何关注应对?‎ ‎8.大战大考下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思考 ‎9.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补足城市发展的短板 ‎ ‎10.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 给中国新基建一点启示 61‎ ‎11.2020 新基建“开跑” 65‎ ‎12.一大波新基建投资清单出炉 ‎ ‎13.总投资近六万亿 “新基建”引领新一轮投资潮 ‎ ‎14.以上市公司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新基建全面提升全省新基建水平 ‎ ‎15.加速布局!新基建投资蓝图初显 ‎16.中国加快“新基建”进度 部委有何政策?各地如何打算?‎ ‎17.四项措施抓好“新基建”要素保障工作 ‎18.以工业互联网牵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 ‎ ‎19我为什么旗帜鲜明倡导“新基建”,而不是四万亿重来 新基建投产比签约重要都市圈是未来投资重点 加快 5G 基建、特高压、城市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进度不仅能够有效补足疫情冲击造成的投资缺口,在稳增长、 稳就业等方面发挥显著的即期效应,而且能够形成高质量发展 的新增长点、激发经济持续发展新动能。‎ ‎“新基建”强调信息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强 调以应用为导向强化产业上下游的联系,能够带动较大规模关 联产业发展。此次防疫进程中的数字化应用带动整个数字经济 产业链升级就是顺应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新基建对人才投入和激励比老基建要求高,需要更 多脑力型劳动者,对于劳动力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也会产生积 极影响。由于覆盖面将更广,不同领域的基础设施交叉融合度 更高,对投资和运营模式创新的要求更高;新型基础设施的管 理涉及市政、交通、安全、信息化等多个部门,管理创新主要 体现在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集成管理,这将改变政府公共基础设 施的管理模式。‎ 发展新基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政策支撑不够明朗。首先,国家层面对于新基建内涵和覆盖范围没有明确界定,各地都是按照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类进行规划和推进,对于七大类具体细分又容易出现泛化现象,比如对于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泛化到整个信息产业。‎ 其次,国家目前仅针对 5G 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有关省市申报的 5G 创新应用提升工程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对于七大领域没有出台明确支持政策。‎ 二是量质发展能力欠缺。目前,在政府基建投资中尚未有 关于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统计,但从 PPP 库细分项目可以看出: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隧道等)占 比接近 xx,而“新基建”项目占比仅有 x.x ,规模不足xxxx亿元;类“新基建”项目,如园区开发、垃圾发电等,占比 xx.x左右。可见,新基建在量上难以与老基建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我国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增强产业 链,但部分关键产品仍处于中低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 控于人,面对产品智能化、高端化的国际市场,在技术和市场 方面均处于劣势。‎ 三是发展路径缺乏新思路。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新基建”主要是数字化基础设施,技术含量高、发展变化快,而且 必须与市场、企业的需求耦合。在推进新基建发展中,一些地 方政府直接大包大揽偏重直接投资、上项目,有可能会提高债 务风险,缺少为“新基建”发展创造条件,制定规则标准,提 供良好营商环境,达不到拉动经济的效果。‎ 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效益,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冲击, 在这一轮“新基建”投资中存在抢跑现象,走大水漫灌盲目刺 激的老路,大搞基建全面投资,形成新的产能过剩甚至借着新 基建名义去申请国家补贴和扶持资金。‎ 推进新基建发展基本思路 一是统筹新基建和老基建发展。目前,老基建在区域协调 发展和提升发展水平方面仍有短板,某些新基建其实就是发展 中的老基建的技术支撑,脱离了老基建这个载体,有些新基建 就难以立业建功。因此,要实现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必须一 方面促进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等“老基建”托底复苏, 另一方面加大以“新基建”为主要发展动力的扶持力度,共同 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 设施体系。‎ 二是统筹新基建和“新基建+”发展。新技术催生新基建, 以大数据、互联网+等为代表信息技术发展赋予基础设施建设新内涵,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向新型基础设施方向发展,能够有效 提升基础设施关联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带来的功能提升,统筹推进 新基建项目、服务于产业前端为新基建提供设施设备和技术服 务的项目、基于新基建功能衍生发展的项目等建设,实现新基 建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统筹新基建和新应用发展。我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带动新基建创新应用场景快速发展,比如基于 5G 技术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工程等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消费提质升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基建”持续有力推动新产业、新经济发展,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比如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异常火爆,新应用提供的强大支撑功不可没。‎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 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都需要从国家层面考虑,由政府主导 推进,在全国范围内突出关键领域,聚焦自身短板弱项,发扬 特色优势,针对性加大推进,整体提升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提升相关领域功能 水平。系统梳理新基建在建项目、新建项目、储备项目,按照 “分区域各有侧重、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导向,精准出台政策 推进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新项目按期开工、储备项目尽早 启动。具体政策建议:‎ ‎1、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专项债券投向,确保“新基建”项目资金投入。‎ ‎2、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对“新基建”项目实施精准支持, 降低贷款利率,增大信贷额度,增加中长期贷款,降低“新基 建”项目的融资成本。‎ ‎3、充分发挥 PPP 等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 项目,广泛调动民间和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4、构建要素保障体系,用地方面结合城市总规和新基建相关产业布局,强化土地要素服务保障,提前做好相关土地储备, 优先服务新基建平台以及有关项目建设,为新基建领域留足发展空间。‎ 二是推动关联产业项目一体化建设,加快上下游产业联动 发展形成产业优势。疫情背景下,综合分析宏观经济“三驾马 车”运行 态势,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将阶段性在稳增长中发挥 更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新基建项目有可能适当超前布局—— 这既可助推当前基建提速,也有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重 点要做到“三个推动”:‎ ‎1、投产达效比签约更重要,看重成效成果、不看重一时热闹,推动为新基建提供设施设备和平台服务的项目加快建设, 尽快形成产能。‎ ‎2、创新比套路更重要,形势瞬息万变,推动以新基建功能技术平台为依托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构建产业生态。‎ ‎3、链条比单体更重要,产业需要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联动发展,一体化提升新 兴产业层级。‎ 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打造以新基建为支撑的产业生态。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建立推进新基建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与新基建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结构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需求变化,进一步加大与之适应的产业人才培养, 加大相关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经费投入、提高研发人员占比。‎ ‎2、建立市场驱动的多元投资机制。当前我国财政压力较大, 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新基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吸引更多社会 资本进入基建投资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亟需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放开基建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特别是消除对民营资本的各种限制,尤其具备一定收益的项目,要鼓励对市场开放,不同投资主体一视同仁。‎ ‎3、建立都市圈联动的发展机制。未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 市群、都市圈,这将是未来基建投资的重要区域。要树立整体 联动发展,拓展新基建发展空间,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带来的功 能提升,重点支持发展基础较好的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 武汉都市圈、xx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新基建联动建设,成 为新基建跨区域发展示范。‎ 数字人民币在未来互联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 新思考。工业社会在最近两百年里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 富,并建立了全球水平分工的经济体系。但是,疫情的到来打 破了这种看似高效率的体系,全球供应链被疫情阻断、分割, 导致了大量地区的经济近乎停摆。在困难之中,互联网经济因 为其非接触的特性受到冲击相对较小,从而展现出巨大的发展 潜力,是疫情中全球经济所看到的希望。但是,传统的互联网 经济也有很多问题,仅仅依靠原 有的模式无法带动全球经济的 整体复苏。所以,即便是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这 样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在疫情中也在寻找着新的发展方向,互 联网经济必将进入一个与传统实体经济全面融合的新阶段。‎ 从接入技术上看,随着 5G 网络日渐普及,互联网进入高带宽、低时延的时代。4G 时代无法支持的物联网,到了 5G 时代会成为重要的发展领域。互联网将不再只是以流量为核心的 电商生态,随着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它还在向着以信用为 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新生态转变。跟得上这一潮流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其它传统产业都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更多抓住产业互 联网新机遇的创新企业将会在全球大量出现。在这样一个百年 未有之大变革时期,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该如何抓住机遇、克服 困难、在全球取得发展优势,是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也是疫情后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为此,这里对中国互联 网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六点思考。‎ 一、疫情后互联网经济将向所有领域扩展,成为全球经济 复苏的重要抓手 疫情之下,全球订单萎缩、产业链断裂,传统产业一片萧 条,只有互联网产业受疫情的影响较小。因为网络跨越了物理 的阻隔,互联网办公、互联网娱乐、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零售 等商业模式迅速走红,成为了疫情中经济发展的热门领域,互 联网经济也因为在对抗疫情时的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任何一 个企业并不只是存在于 物理空间里,它也同时存在于网络空间 之中,这也就是数字孪生企业的概念。疫情虽然阻断了物理空 间,但如果一个企业或者整个产业构建了自己的网络空间,就 可以在这个空间里不受疫情影响继续经营。这个网络空间所承 载的就是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业态。‎ 疫情让企业充分体会到了利用网络空间的价值。当员工被 物理隔离在家里,企业依然可以利用远程会议、社交软件等实 现居家办公,企业的基本活动也就转移到了网络空间里。基于 这个现状,企业必须要学会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经营管理、价值创造。也就是说,疫情已经开始迫使企业向互联网经济的新模 式转变。比如电影产业,因为电影院的全面关停损失巨大,但 同时我们看到互联网娱乐产业迅速兴起,传统的影视公司必须 要转移到网络渠道上尝试全新的发行模式才能生存下去;再比 如餐饮行业,如果没有互联网上的外卖业务,估计疫情中倒闭 的餐饮企业将会更多;医疗服务行业在疫情中也开始加大互联 网医疗的投入,一批互联网诊疗公司也迅速兴起;跨境电子商 务自 20xx年启动,虽然每年以xx-xx的速度增长,但规模也才在xxxx亿人民币左右。疫情使得大量的国际贸易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于是会极大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从这些 案例中可以看到,互联网经济在疫情中加快了与传统产业融合 的步伐,并因此创造出大量的互联网经济新模式。‎ 这次疫情的影响不是短期的,欧洲、美国的感染人数还在 持续 上涨,印度非洲的疫情蔓延刚刚开始,疫情对世界经济的 影响恐怕要持续 2-3 年。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推动基于网络空间的商业创新,是全球经济未来几年发展的重 要方向,也是新的全球化趋势。‎ 二、发展互联网经济需要克服消费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创造公平、共赢的经营环境 过去十余年来,我国消费互联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涌现了阿里、腾讯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但消费互联网在蓬勃 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往往是零和游戏。不管什么行业领域、面对什么竞争对手,消费互联网竞争到最后往往是赢家独吞整个市场。因此, 很多早期互联网企业不计成本融资烧钱扩展业务,意图打败对方。在形成垄断优势后,又对平台商户或消费者收取高昂的门槛费、服务费。这种类型的商业模式在社会总体价值创造上贡献有限,因为过度关注流量助长了假冒伪劣商品在网上的泛滥, 甚至倒逼制造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第二,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各种产品。网络市场形成初期所主导的自由理念, 使得网络上失信的违约成本极低,于是会出现很多企业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各种产品来获取流量,罔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和市场的良性发展。比如一些信息服务公司,通过各种打擦边球的图片、噱头标题吸引用户点击观看视频、新闻。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诱使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实际上是不正当的,甚至是触犯法律的。未来互联网经 济的竞争,一定是在更公平、可信的环境下进行,这些利用人性弱点设计产品的公司很难长期生存; 第三、企业数据采集没有底线。消费互联网时代缺乏数据治理规范,很多互联网企业在用户使用产品的时候要求用户提供个人数据,但这个过程中,有些平台采集的数据、要求的授权和提供的服务明显不对等。明明很简单的服务,仅需要几个数据, 却要求用户提供几十个数据;明明只需要一项权限,却让用户把权限全部打开,从而超范围收集个人数据。比如,有的公司获取了消费者手机麦克使用权限,通过窃听客户交谈内容而获取用户习惯,看似聪明的做法实际上已经触犯了法律。随着互 联网产业不断成熟、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上述行为在未来将会 很难行得通,消费互联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避免。‎ 下一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克服上述的三个问题,大 家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共同创造互联网经济的新规则, 探索能够增加社会总体价值的互联网经济新路径。未来的互联 网企业要尽量避免零和游戏,要从产业链、价值链入手,提升 企业市场与社会价值创造能力。互联网企业在设计产品时要更 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 手段,尽量避免那些利用人性弱点的行为;在数据获取上,要 尊重日益完善的关于数据资产的法律法规,合理、公开、公平 地采集和使用数据。‎ 三、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传统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传统产业规模巨大,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空间也非常巨 大。全国目前有xx余个千亿美元级的产业集群,根据测算, 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如果引入 数字化支持,假设只提高xx的效率,那么在未来xx年中预计可节约近xxxx亿美元;如果数字化转型能拓xx的产业 价值空间,每年就可以多创造xxxx亿美元以上的价值。所以, 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只能够容纳几家千亿美元级的企业,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 产业互联网是通过产业内各个参与者的互联互通,改变了 产业内数据采集和流通的方式,并运用区块链等技术保障产业 内数据、交易的可信性,进而改变产业价值链,提升每个参与 者的价值。产业互联网充分体现了数据要素在产业内的价值创 造能力,通过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提升产业价值。‎ 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有明显的区别:比如,产业互联网是产业链集群中多方协作共赢,消费互联网是赢者通吃;产业互联网的价值链更复杂、链条更长,消费互联网集中度较高;产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为产业创造价值、提高效率、 节省开支,消费互联网盈利通常先烧钱补贴再通过规模经济或增值业务赚钱,等等。构建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数字化升级,产业生态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把原材料变成产品,还要加工“数据”要素、 把数据变成产品的一部分,并进而通过数据产 品和服务拓展产业链的价值空间。在发展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传统产业要进行大胆的变革,敢于抛弃落后的商业模式,对组织架构、组织能力进行升级迭代,提高组织内部协同效率,更好更快地为数字化转型服务。‎ 产业互联网的理念应用到城市方面就是智慧城市,应用到 交通领域就是智慧交通,应用到工厂就变成了工业 4.0,应用到供应链方面就是智慧供应链金融。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个领域发展产业互联网,就是对这一领域的数字化改造、价值链重塑。以供应链金融为例,供应链金融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供应链金融 1.0 是主办银行模式,银行和企业是点对点的连接关系,只是主办银行将供应链上下游作为整个链条来开展业务, 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供应链运营中;供应链金融 2.0 是核心企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仓单等信息进行有效掌控,银行再依据这些信息对供应链各类主体服务,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供应链金融 3.0 是数字金融模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取每个产业链上企业的动态、每时每刻的数字信用。此时,供应链生态圈将相互打通,交易完全透明可信,资金流动清晰可见,在这个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将是智能化的、数字化的、效率极高的,大大提高了融资便利性与风控水平。供应链金融 3.0 才是这一领域产业互联网的新生态。‎ 四、数字人民币在未来互联网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是 构建 新经济秩序的基础之一 中国消费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大量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出现,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扫码支付已经渗透到中国电子商务的每一个交易过程,大大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但是传统的移动支付也有自身的弊病,比如需要绑定银行账户、需要网络支持、非匿名性、交易额度受限等等。‎ 这些问题使得这些现有的移动支付手段大多用在 2C 层面的小额支付场景,一旦涉及到产业互联网中的大量企业间交易,目 前的移动支付手段就显得力不从心了。2019 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行数字人民币(DC/EP)试点以后,困扰产业互联网发展的 如何构建企业间可信、便捷、移动的结算体系问题,有望得到 彻底解决。近日,数字人民币已经在苏州相城区开始测试。从 数字人民币钱包测试截图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法币也可以 实现扫码、二维码收付款功能。因此,理论上中小商户可以直 接打开钱包(数字货币分发机构 APP)进行收款。从收款账户来看,此次收款方为“中国人民银行(DC/EP)”,说明未来数 字账户可能是直接开立在央行的数字货币账户,它的交易、流 通是通过个人-钱包(支付电子工具)-央行(清结算)-个人来 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仅仅是数字货币 账户的分发者,不是数字货币账户的开立者及交易者。‎ 数字人民币钱包测试阶段由三大电信运营商、四大国有银 行发行,未来可能会允许其它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在使用便 捷性上,‎ 央行数字货币未来还会支持离线支付、芯片卡刷卡和 手机近场通信支付等,便利性极高。传统的支付宝、微信在移 动支付上的垄断地位可能会有所改变。而他们建立在支付业务 导流上的信贷、理财、保险等业务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截至 2020 年 x月 xx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申请了涉及数字货币的共xx项专利。内容涵盖数字货币生成、投放、流通、验证、兑换、回收等解决方案;数字钱包的开通、 升级、密钥更换、存币、支付、查询、货币兑换、注销等方法 和软件系统。目前来看,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的数字货币投放、 交易和回笼过程都已经实现,基于 DCEP 的新结算体系呼之欲出。DCEP 的价值不仅仅限于传统纸币的 M0 替代,其更为重要的价值是可以参与未来国际贸易中全新的数字结算体系的构 建,因此是形成互联网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之一。‎ 五、新基建是互联网经济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传统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三月份以来,中央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基建”。x 月xx日,国家发改委把新基建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无论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 设施,还是新技术基础设施,都是为了中国的数字经济转型而准备的, 投资这些新基建的价值,不只是建设项目本身的投资拉动作用, 还有由这三类基础设施助力其它行业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价值。‎ 未来中国大概需要xxx万个 5G 基站,与之相配套形成的产业链规模接近 xxxxx亿。中国现在有大约xxx个行业,上百个行业背后是上百个产业互联网或物联网。随着 5G、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这些互联网、物联网背后的企业、设备都要安装配套的数据采集、监控设备、检测设备、通讯设备等,这就形成了上万亿规模的配套芯片等软硬件产品。这些设备在与外界建立联系过程中进一步传递、放大对配套设施的需求,于是其背后又是几万亿的软硬件配套支持。仅就数据中心而言,2019 年全世界共有xxx个xx万台服务器规模的数据中心正在建设,但这还远远满足不了全球经济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保守估计,我国未来五年需要的服务器规模大约是xxxx万台以上,这至少需要xxxxx亿人民币以上的投资。再加上数据中心配套的电力、机房等基础设施,加起来大概又有xxxxx亿人民币的规模。也就是说,仅仅从 5G 基站、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方面来看,新基建投资就至少有 xx万亿人民币的空间,这笔投资自身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 新基建虽然冠以“基建”的名字,但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传统基建的概念。传统基建如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投入大、周期长,往往是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小, 所以一般由政府主 导来投入或者政府用 PPP 方式与民营企业共同开发。所以有人把新基建等同于这种类型的投资是错误的。新基建跟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联系在一起,是促进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因此其组织模式也必然会不同于老基建,并不一定需要政府大量投资。只要政府的政策得当,新基建几十万亿人民币的投入会有大量企业愿意参与其中。而新基建的商业价值也是立竿见影的,比如一个数据中心一投入运营, 马上就可以带来收益,所以企业更愿意主动参与。‎ 对于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提升, 就会带来车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汽车工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汽车产业互联网的新业态,这将会是又一个万亿美元级的发展空间。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在带来能源产业成本降低的同时,也为电动车等新能源领域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创造能源领域产业互联网的新模式,同样也可以创造万亿美元级的发展空间。其它如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也同样会有利于打造各个领域的产业互联网,从而带来这些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机会。‎ 对于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对这些基础设 施的投入是百年大计、是中国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创新基础 设施的投资原则上 应该由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共同投入,参与这 些设施的建设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性,也是中国企 业真正走向世界领先的标志,即使仅仅从投资收益上来看,这 些投入也还是有可会给企业带来长远回报的。‎ 总之,一旦有了这些新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就有了施展的舞台,这部分产业增值带来的价值是传统基建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新基建是推动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必需,新基建政策也充分体现了中央在把握经济发展大势上的高瞻远瞩、在制定落实方案上的实事求是。‎ 六、推动 FTA 框架下数字贸易新规则的建立,努力扩大互联网经济领域的服务出口 疫情阻断了大部分原有的贸易渠道,这为原本就处于数字化冲击下的世界贸易提供了变革的良机。在区域自由贸易(FTA) 的基本框架下,建立数字贸易新规则势在必行。凭借巨大的内需市场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中国要在疫情后主动引导建立不同的区域数字贸易新规则。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上, 加快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尽快建立区域贸易数据中心;基于数字人民币等数字交易手段,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区域自由贸易中的应用,建立区域贸易主体数字信用联动体系、并基于此建立区域数字交易中心。同时在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跨境电商经营等方面也要努力引导国际规则的制定。通过制定一系列数字贸易新规则,中国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的优势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出口增长点。此外,在算力基础设施上,‎ 利用 5G、北斗、国产大型数据中心等技术快速增强中国的对外服务能力,为 FTA 伙伴提供强大的算力;在新技术基础设施上,加大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出口贸易,为自由贸易区提供全方位新技术支撑。在行业应用层面,加大产业互 联网的出口贸易,在电商、物流、旅游、医疗健康、家电、通 信等领域开辟数字出口新机会,为海外提供一体化产业互联网 服务,扩大中国的数字服务贸易总额。这些机会对所有企业都 是存在的,企业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发展互联网经济,提高 自身的数字服务出口能力。‎ 互联网经济过去 25 年的发展带给世界很多思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生产力,需要人类社会构建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并基于此为人类文明创造更多的财富。中国在新基建、数字人民币等领域已经做好了布局,产业界需要努力探索互联网经济的新思想、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布局以信用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重塑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创造传统产业的数字经济新生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在全球产业链因为疫情而面临重构的时刻,正是我们落实总书记指示、加速网络强国建设的好时机。只要我们总结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规律,克服消费互联网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新型基础设施和数字人民币所带来的机会,大力创新产业互联网,就一定会让中国的新型互联网经济借助数字化转型在世界舞台上全面领先!‎ 长三角出口首位产业如何应对全球疫情冲击 中国 2020 年出口贸易形势严峻,1-2 月份全国累计出口额同比下降 15.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6.2 。在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中,只有成品油和集成电路分别实现了 23.5、8.9 的正增长。随着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日益严重,中国的外贸出 口面临着国际订单急剧下降、国际市场大幅度萎缩的困境,全 球贸易格局也将在疫情冲击中加速洗牌。‎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经济开放度最高、参与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出口对该地区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为此需要进行系统谋划应对,以更高质量一体化缓解出口危机, 并着力促进产业的升级,打开出口贸易的新格局。‎ 全球疫情冲击下的长三角出口首位产业艰难前行 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出口贸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xxxx及全国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年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 xx.x。出口对于长三角地区自身发展尤为重要,2019 年xx、xx、xx、xx的出口依存度分别高达 xx.x、xx.x、xx.x、x.x,区域平均出口依存度比全国高出 x.x个百分点。再来看看 2020 年 x-2 月长三角地区的出口数据。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及xx、xx、xx、xx海关统计数据,长三角地 区累计出口xxxx.x亿元人民币,xx、‎ xx、xx、xx分别同比增长-7.9 、xxx.x 、-x.x和xx.x ,与xx.x的全国增长速度相比,出口大省xx和xx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出口形 势尤为严峻。‎ 从作为出口产品主体类别的机电产品来看,2020 年 x-x 月, xxxx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分别为 xx.x、xx.x、xx.x和xx.x ,出口额同比增长-x.x 、-xx.x 、-xx.x 和-xx.x ,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相对与整体出口水平而言,其下降的速度相对要小一些,说明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具有相对较高的需求韧性和发展环境稳定性。‎ 在xxx机电产品出口中,xx三个首位产品分别为电 子元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出口额分别达xxx.x亿元、xxx.x 亿元和 xxx.x 亿元(人民币,下同),分别同比增长 xx.x、-xx.x 和 xx.x。电子元件、手机出口实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xx出口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及设备、 运输工具,分别出口 xxx.x 亿元、xxx.x 亿元、xxx.xx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xx.x 、-xx.x 、-xx.x 。‎ xx机电产品出口前三位的通用机械设备、电工器材、汽 车零配件,分别出口 xx.x 亿元、xx.x 亿元、xx.xx 亿元,同比增长-xx.xx 、-xx.xx 、-xx.xx 。‎ xx机电产品出口大户笔记本电脑、家电出口受到严重冲 击,分别同比下降 xx.x、xx.x。‎ 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看,xxxx 年 x-x 月xxxx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为 xx.x、xx.x、x.x 和 xx.x,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x.x 、-xx.x 、-x.x 和-xx.x 。沪、苏、浙的出口增长速度要好于整体出口水平,尤其是xx表现突出。而 xx出口规模最小且增长速度比整体出口低 x.x 个百分点。‎ xx出口前三甲产品分别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分别出口 xxx.x 亿元、xxx.x 亿元和 xx.x 亿元,‎ 尤其是前两类产品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 xx.x,三类产品分别同比增长-xx.x 、xx.x 和-x.x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位居xx前 x甲,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 xx.x,分别出口 xxx.x 亿元、xxx.x 亿元和 xx.x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xx.x、-x.x、-xx.x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占xx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的 xx.x,分别出口 xx.xx 亿元、xx.x 亿元和 xx.x 亿元,同比增长-xx.x 、-x.x 、x.x 。‎ 在国内疫情严重的头两个月内,长三角出口能取得如此成 绩实属难能可贵,总出口、机电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情况均明显好于全国整体水平。x-x 月份出口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有订单、难生产”。从 x 月初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一些重点、骨干企业在 2019 年接到的海 外订单本已排满 2020 年第三季度的产能,但随着近期疫情在欧美等地的大暴发,大量企业面临着“国内完全复工复产、海外 撤单、延期甚至无订单”的窘境。‎ 全球疫情重构长三角出口首位产业国际市场格局根据2019 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年,xx前五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占比 20.5)、欧盟(占比17.3 )、东盟(占比 13.2)、中国香港(占比 10.3)、日本(占比 9.9),上述五大出口市场份额占xx总出口额的71.2 。上述五大出口市场份额分别同比增长-10.9 、-2.6 、6.7 、6.8 、-4.2。‎ ‎2020 年 1-2 月,作为xx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的美国和欧盟分别同比下降 10.8、10.6;第三大市场东盟增长 0.2,其总量与欧盟仅相差 22.6 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香港和日本市场分别同比增长 9.7、31.1 。‎ ‎2019 年,xx的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占比 20)、欧盟(占比 19.4)和东盟(占比 13.0),对三大市场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1.5 、6.2 、17.7。排名第四、五、六位的日本(占比 7.5)、中国香港(占比 6.7)、韩国(占比 6.6),其中对日本、韩国出口分别增长 4.1、20.5 ,而对中国香港出口同比下降了 23.8。‎ ‎2020 年 1-2 月,xx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分别同比下降了 26.1、20.5、9.4 ,对日本、中国香港、韩国的出口分别同比下降了 ‎ ‎27.5、23.7、15.6。‎ ‎2019 年,作为xx三大出口市场的欧盟、美国、东盟的市场份额分别达 21.7、17.1、11.0,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7.5、-4.9 、24.7。日本、俄罗斯、韩国分居第四、五、六大出口市场,分别同比增长 4.2、10.5 、10.3 。到 2020 年 1-2 月, 对欧盟、美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东盟超过美国成为第二大贸易市场,其中,对东盟的出口同比下降 12.7。‎ ‎2020 年 1-2 月,xx省主要贸易市场呈下降态势,其中对前 3 位出口市场的美国、日本、印度的出口分别同比下降 20.7、8.45 、16.8 ,对第五大出口市场的墨西哥同比下降 9.2,只有对第四大出口市场的德国同比增长了 7.1。‎ 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各地的出口市场总体上具有高度的 同质性,美国、欧盟、东盟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出口尤其是机 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至关重要。对美国、欧盟的出口 市场自近几年尤其是 2019 年以来即已出现持续下降态势,随着美国、欧盟及英国等地疫情恶化,无疑进一步冲击长三角地区 的出口。外贸订单减少、暂缓乃至取消的现象开始普遍出现。 在着力稳住欧美传统首位出口市场基本盘的基础上着力开拓新 兴市场,成为长三角地区化危为机的必需。‎ 三大结构性调整与优化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长三角地区首位出口产业应对全球疫情冲击、 实现稳定发展切实需要推进以下三大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一是以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着力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电子 信息产业作为xxx三地出口的首位产业,外部需求刚性约束 要求企业内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产品的技术能级和 价值增值能力。例如,2020 年 x-x 月,xx电子元件中的集成电路出口 x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x,出口数量 xxxxxxx个,同比增长 x.xx,表明xx集成电路的价值增值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xx、xx的集成电路出口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而 电子技术作为xx、xx第二大、xx第三大出口高新技术产 品,2020 年 1-2 月同比增长 xx.x、x.x 、x.x 。‎ 为此建议实施“精准创新”战略,用好产业基金、科技金 融、海内外人才延揽等政策组合拳。精准聚焦出口形势较好的 首位产业、产品,加大面向中高端市场需求创新开发,以技术突破加快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精准聚焦这些 首位产业、产品面向新兴市场的应用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经 济性,以经济实用性开拓新兴市场;聚焦产学研合作,夯实基 础研究,着力解决在核心算法、核心工业软件、半导体材料、 传感器、手机射频器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 二是加大深化改革力度,着力实现所有制结构优化。结合 外贸主体状况来看,近年来尤其是 2019 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的出口活力日益明显,并在当前的全球疫情危机下进步凸显。2020 年 x-x 月,xx私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 x.x,分别高出国有企业、外商 投资企业、集体企业 xx.x 个、x.x 个、xx 个百分点;xx私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分别比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高出 xx.x 个、x.x 个、xx.x 个百分点; xx私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分别比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高出 x.x 个、x.x 个、xx.x 个百分点。‎ 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外商投资企业不同类型所 有制结构、鼓励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更 高质量出口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 治理制度优化、增强积极性;降低中外合作、合资企业比重; 以“新基建”为契机扩大民营经济的参与度,为新一代信息技 术、生命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利用市场动能,着力实现出口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在努力稳定美国、欧盟首位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盟)占长三角地区的出口份额持续增长的势头显著,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凸显。对新兴市场的开拓,需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自贸试验区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区域优势;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高度充分利用xxxx相关产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通过区域内相关企业的协同联手开拓出口市场,为客户提供从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到安装交付的总承包“交钥匙”服务,提高相关产品的附加值。‎ 基础设施 REITs 为什么重要 日前,中国证监会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 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 正式启动基础设施 REITs。‎ 人们对 REITs 并不陌生。2007 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对境外成熟 REITs 市场进行了广泛研究,对相关法律法规、基础设施REITs 结构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众多专家学者也对 REITs 进行了研究,肯定 REITs 对于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债务杠杆、促进储蓄投资转化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所具有的意义。‎ 长久以来,呼吁推出 REITs 的声音经久不衰。一些私募的类 REITs 产品已在市场出现,境内机构也有在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的实践。但由于缺少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特别是缺少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原因,中国正规的 REITs 市场一直没有启动。2018 年 4 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后,原本逐 渐兴起的私募 REITs 也受到一定限制。‎ 那么,为什么要在当前推出基础设施 REITs,它有什么重要性?‎ 一季度经济数据已经发布,受疫情影响,GDP 同比下降 6.8,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尤其困难。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 要想在受疫情严重冲击的经济衰退中逆势发力,必须倚重投资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投资中,新基建被寄予了厚望。笔者认为,新基建作为 推动经济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的未来投资,虽然有着重要 意义,但在应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传统产业和服务业衰退中, 未必能及时发挥效力。新基建投资可以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增 量,而不是应对疫情冲击的存量下滑。根据中国银行一份报告 的测算,2020 年新基建投资为 x.xx万亿元。这个投资规模显然无法担当拉动经济逆势增长的重任。‎ 在能够迅速启动的传统投资中,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分量 很重。但各地方财政已拿不出大笔资金,地方融资平台因为债 务率高企,已受到了管制,通过银行贷款的传统融资模式难以 启动基建投资。出路在于市场化的基建融资,通过激活规模庞 大的存量基建投资,启动新的基建投资。据测算,中国基建的 累计投资额已超过xxx万亿元,激活 xx就有xx万亿的资金回到原投资方的手里,而且同时降低了他们的债务率。‎ 这个思路正是两部委联合发文的原因。按照通知的精神, 各地发改委、沪深交易所、券商和基金公司已开始行动。这次 启动的是基建 REITs,而且采用的是公募方式,一个基建项目对应于一只基金,‎ 在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么做的原因就是要快!‎ 基建 REITs 的发起人多为原来的地方平台公司,地方发改委可以直接指挥,经券商和基金公司策划承做,报国家发改委向证监会推荐,两大交易所审核合格后,即可挂牌上市。简单快捷。‎ 然而,这不能被看作匆忙之举。REITs 在发达的资本市场早已是有几十年经验的成熟产品,这次推出的又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优质项目,强调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 京津冀、雄安新区和海南自贸区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选择仓储设施、收费公路、水电煤气和污废处理等现金流好的重点行业,以及权属清晰、有市场化运营能力、现金流良好的优质项目。规定基建 REITs 可供分配利润的 90要用于分红,这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稳定现金流支持的高分红投资品,老百姓在交易所像买卖股票一样方便,居民储蓄就能顺利转化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在笔者看来,基建 REITs 的启动,在短期、中期、长期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短期可以应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滑。通过盘活基建投资存量,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既降低了融资主体的债务杠杆,又使它们获得资金用于新增基建投资。而且资金规模大、可持续,既满足了投资加码的应急需求, 又能满足风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其次,中期激活了市场活力。基建是中国发展的一道靓丽 风景,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化解前期问题和风险积累,但是,这也使地方建设主体的 活力受到压制。基建 REITs 可以帮助地方建设主体卸下债务负担,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资金。地方建设主体有了活力,中 介机构也开通了参与渠道。市场活力一下就会被激发出来。‎ 其三,长期建设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为投资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一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基建 REITs 的推出完全符合这样的要求。可以预计,随着基建REITs 的顺利推出,房地产 REITs 也将在未来获得发展,公募私募的 REITs 产品将多样呈现。基建和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资产市场,REITs 市场的发展将获得这个最大的资产市场的定价权, 从而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价值之锚。‎ 这才是基建 REITs 市场启动的标杆意义。‎ 新冠疫情的外部冲击与在线新经济的内生发展 从历史上看,大冲击、大衰退的背景往往成为孕育产业革 命新 路径和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契机。毫无疑问,以互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在 线新经济成为这次疫情防控中引人瞩目的亮点。‎ 在 GDP 出现负增长的第一季度,远程办公、云签名、线上医疗、本地电商等行业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同时在中国政府推出的应对衰退的经济对策中,被称作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成了重要的抓手。‎ 中国拥有良好的在线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面临着数字经济 与实体经济融合度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缓慢的困难。虽然 新冠疫情只是突发性的外部冲击,而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信息技 术的创新和应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但仔细分析就会 发现,在线新经济的内在特质与新冠疫情防控所滋生的特殊市 场需求有天然的契合性,后者可以产生打破传统产业发展路径 依赖和锁定效应的力量,转化为促进数字经济内生发展的推动 力。‎ 一、疫情防控诉求与在线新经济特质的契合性 在线新经济各类业态形式涌现的背景是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平台的建立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内在特质与疫情防 控的突发性、时效性和全员动员的要求有很强的契合性。因此 在疫情防控中,在线新经济发挥了重要而独具特色的作用。‎ ‎1.数字经济自下而上的包容性特征有助于提高疫情控制的 广度 和深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从传统的中心外围网络向完全连接网络转型,点对点(P2P)的连接更加广泛。中心网络结构下,重灾区、重点医院、关注度高的人群可以得到更广的信息扩散和关注度,从而得到更多的救助。P2P 完全连接网络下,每一个节点拥有平等的机会,信息扩散更加充分,救助可以更加精准、路径更短。此次疫情涉及的人群数量多和地域范围广,在线经济平台所构造的庞大用户网络、自媒体网络、民间互助网络的存在提高了信息汇总的全面性和非中心区域人群救助的及时性。和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了金融的普惠性、互联网平台的出现降低了个体创业就业的门槛一样,数字经济的包容性特征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数字平台的多边生态化特征能够赋予疫情防控更快更强 的动员能力 成功的数字平台都构建了数量众多、功能互补的多类型用 户网络,平台本身作为中心化的节点,承担着连接、中介、赋能、管理等重要职责。他们共同构成的平台生态,既区别于依赖层级机构和指令运行的企业组织,也区别于依赖专业分工和价格协调的市场组织。在疫情防控紧急,涉及规模大、种类多的资源调配时,平台可以弥补单个企业资源有限而市场协调有时滞的缺陷,在短时间里,动员和协调生态中的人员、技术、设备,提供规模庞大的响应服务。武汉城内滴滴平台提供每天数千次的医护人员接送服务,九州通快速再造了捐赠 物资的物流体系,京东不间断地提供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及时配送, 腾讯和阿里开发了可覆盖几亿人的健康码体系,可以想象,没有数字平台为依托,短时间里是无法完成这些巨大的应急工程的。‎ ‎3.数字技术快速响应的敏捷性特征有助于提高疫情防控措 施的动态适应性 数字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打破了传统技术下,社会经济 运行的时间、空间阻隔。从时间维度看,疫情突发情况下,常 规化的行政管理流程和社会协调机制难以适应防控措施的“战 时”需求,借助数字技术则可以迅速构建新的组织形态和反应 机制。以社区管理机构为例,这个临时性组织一般由物业公司 员工、居委会职工、志愿者等多方人员构成,承担小区封闭管 理、人员出入检查、快递物品分发、相关人员隔离等复杂的任 务。如果没有微信的群交流功能,没有文字、视频、音频等多 样化的沟通方式,很难想象,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机构能够在一夜之间建立,并有效地运转。从空间维度看,远程和近程的差 异、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在数字技术下已经趋于消失,用户可根 据当时、当地的需求选择互动的类型。无接触金融、零接触配 送的涌现,不过是早已成熟的在线经济商业模式适应疫情期间 出现的需求转换,进行的灵活调整而已。‎ 二、疫情冲击是中国在线新经济发展的契机 许多研究证明,转换成本和路径依赖的存在使旧技术对新 技术 的应用形成拖累,减缓技术进步的速度。产业互联网的发 展缓慢、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艰难,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因 素作用的结果。因此,疫情防控的“战时相应”特点,产生了 打破锁定和拖累的外部冲击,会成为促进中国在线新经济发展 的契机。‎ 首先,疫情冲击带动了消费者学习、企业管理方式调整和 政府部门决策机制的变化,这是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相关主体 迟早要面对的学习成本和转换成本。本地电商、慕课教育、线 上远程办公、云签名等在线经济形态,在疫情发生前,无论是 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已基本成熟,但问题是消费者教育需要时 间和成本投入,适应线上互动的企业内部管理方式、政府监管 框架尚未成熟,已形成的供给能力需要等待可以匹配的需求和 监管的出现,才能交汇出蓬勃发展的市场来。疫情的发生,减 少了市场转换的迟滞和观望,迫使相关主体进行快速学习和调 整。‎ 其次,疫情冲击推动一些在线经济新业态快速触达临界规 模,提早进入爆发式增长的盈利阶段。线上经济新业态具有双 边结构的平台特征,双边用户间存在的交叉网络效应,导致新 兴产业在发展早期面临着“鸡蛋相生”的难题。远程办公、线 上教育、在线医疗等是数字经济未来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但 行业内多数平台目前处在“用户规模小导致盈利水平低、盈利 水平低导致用户拓展困难”的网络效应负反馈的阶段。疫情暴 发的特殊环境下,大量用户短期内进入平台,这可能成为行业 发展达到临界规模触发正反馈增长的 有力冲击。‎ 最后,疫情冲击有助于克服传统 IT 系统建设沉没成本的拖累,加速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 IT 基础设施的应用。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巨大,但这些原有的 IT 构架很难向云端迁移,原有数据结构、运维人员也无法适配云模式。就像美国的各大移动服务运营商在没有充分收割 4G 投入的利润回报之前,缺乏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研发的动力从而造成 5G 的落后一样,许多历史长、规模大的国内企业不能直面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原有IT 资产的无形折旧和组织机构调整带来的阵痛,这制约着中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而疫情应对则一方面检验和改善了目前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创造了让社会各方感受数字技术力量的特殊机会,增加了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能”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就是国家层面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帮助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三、后疫情时代在线经济新业态的分化发展 后疫情时代,短期的外部冲击结束,市场恢复正常以后, 线上经济新业态的未来发展,从根本上将取决于其内生的增长力,行业间会出现分化。一些行业借助疫情冲击,成功解决“鸡蛋相生”的用户规模构建难题后,通过提供丰富的附加服务、构造闭环流程可以成功留住客户,市场会产生一些成功的平台和企业,整个行业会迎来持续 的增长;但另一些业态,由于天生具有较强的线下属性,需求差异性强、供给方标准化难度大, 平台则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客户粘性。疫情过后,行业仍然难以摆脱艰难探索的起步阶段。在笔者看来,远程办公和线上医疗在目前的技术成熟度下,可能分别属于前者和后者。‎ 远程办公的核心互动是是信息的交流,讨论、开会、资料共享、分工合作、指令传达等各类活动都可以在线上实时完成, 同时视频音频信息传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构现场办公的环境,同时在减少办公空间租金、员工通勤时间等方面又具有很强的优点。因此,我认为以这次疫情触发的被动线上办公为契机,可以催生出一个庞大的远程办公的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 但在线医疗不同,看病就诊过程中的检查化验、打针手术 等环节只能在线下完成,线上服务无法形成闭环,就医过程的核心互动行为的发生并不通过平台进行,因此患者不具有对平 台的依赖性。同时,求医问药是极具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异 质性需求,在线医疗平台上基于用户数量的跨边网络效应并不 强。因此疫情发生所带来的双边用户增加,不过是患者被动的 远程就医,以及医生无法正常从业而暂时来到线上,这样的用 户基础是不牢靠的。此外,好的医生没时间提供线上服务,有 时间上网的医生缺乏并不受病人欢迎,这一逆选择问题始终是 国内在线医疗平台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这一逻辑并不会因为 疫情的出现而改变。‎ 当然,在线服务能否形成完整的闭环、核心互动能否在线 上实 现、差异化的需求能否与供给精准匹配,这些问题的回答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字技术和平台业务模式的持续创新,在 未来有足够的可能提供适应各个行业特征的可行解决方案,这 恰恰是在线新经济内生发展的动力之所在。‎ 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如何转危为机 疫情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冲击中国经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 次疫情相较于 2003 年的“非典”疫情,传染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广,应对疫情采取的管控措施力度更大,因而对短期经济活 动的影响也更大。各方面的共识是,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超 过 2003 年的非典时期。‎ 第一,疫情对供需两方面的冲击使经济承压。从需求看, 春节期间和春节后,疫情对需求造成较大影响,严格的隔离措 施和限制人员流动,直接冲击线下消费活动,餐饮、旅游、住 宿、交通、娱乐等服务行业大面积停运,消费需求明显收缩。2020 年 x-x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xx.x,其中餐饮收入下降 xx.x,商品零售下降 xx.x。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仍增长 x.x,占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 xx.x,同比提高 x.x 个百分点,表明有部分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从供给看,企业复工复产后,由于员工尚未完全到岗,上下游企业复工参差不齐,加之货物运输受限等原因,劳务链、产业链、供应链没有完全恢复,经济循环仍然不畅,复工不达产的现象还较为普遍。x 月份,受疫情影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下降 xx.x 个百分点至 xx.x,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 xx.x 个百分点至 xx.x。服务业中除了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外,其他 xx 个行业都位于收缩区间,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居民服务等人员聚集性较 强的消费行业需求骤减,商务活动指数均回落至 xx.x以下。服务业增加值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xx,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xx。服务业受到冲击更大,势必对一季度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不同于非典时期,我国正处于入世后的经济周期性扩张 阶段,这次疫情发生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下行区间,供需两端 走势偏弱,疫情无疑使经济雪上加霜。疫情对一季度的经济影 响到底有多大,各方面预测差异很大。初期,多数机构偏于乐 观,对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测多在 x-x 之间,但由于复工复产进度慢于预期,加之疫情在全球扩散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开始显 现,现在更多机构预测一季度经济将为负增长。预测结果差距 如此之大,说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特别是 疫情向全球蔓延,有可能“倒灌”影响中国经济,这种影响有 多大,现在还难以准确判断。‎ 第二,疫情冲击在时空上具有不均衡性。总体上看,疫情 对经 济的冲击是短期的、阶段性的,而且在时空上具有不均衡 性。从时间上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强度具有递减性。随着疫 情防控向好态势渐趋明朗,复工复产加速展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趋于缓和。从过去的经验看,疫情短期冲击后,随着隔 离措施放松,消费环境逐步改善,市场预期将趋于好转,居民 消费和企业生产将逐渐回归常态,经济增长将逐步向潜在增长 水平回归。从空间上看,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强度具有差异性。 全国有xxxx个县没有发生疫情,占比达到 xx。这些地区做好输入防控,就可以加快恢复生产。除个别高风险地区外,全国 总体上可将重心逐步转向复工复产,加快让经济运行转向正常 轨道。按以上趋势判断,如果一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 度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有所减弱,下半年经济或可能出现一定 程度的补偿性恢复。‎ 第三,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一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有的自我修复能力将在疫情后充分显现。20xx年,我国的最终消费总额约为x万亿美元,与美国大体相当,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虽然疫情对居民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但被压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旅游、娱乐、餐饮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疫情后在补偿性消费的心理驱动下将迅速释放出来,对中国经济恢复将形成推动力。二是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具有的抗冲击能力将在疫情后充分显现。我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的份额超过四分之一,xxx多种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造体系和生产网络,产业链、供应链较为完备,即使疫情在全球扩散后带来部分供应链受阻或中断, 我国 仍具有较强的替代生产和适应调整能力,使终端生产的大部分中间品需求得到保障。三是我国强大的社会动员组织机制 具有的重建能力将在疫情后充分显现。这次应对疫情在较短时 间内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 势,也进一步凝聚起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战胜疫情的 信心。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应对疫 情中激发的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将在疫情后转化为推动 经济恢复和振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 强大动力。‎ 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从国际看,疫情 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陡然大增。 目前疫情在欧美蔓延势头明显加剧,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挫, 截至 2020 年 2 月 28 日,美国股市四次熔断,欧洲一些国家股市也大幅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持续聚集,有人甚至担忧会 发生新一轮金融危机。未来一段时期,疫情在欧美还将继续发 展,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特 别是一旦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全球宏观政策应对难度要远大于2008 年。以美联储为例, 2007 年年底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4 -4.25 ,目前仅为 0-0.25,已触及 0 利率下限,下一步将不得不采用量化宽松等工具。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多处于负利率水 平,降息空间几乎耗尽。财政政策也因政府债务水平高企而空 ‎ 间受限。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受阻反过来“倒灌”影响中国经济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化布局特征明显, 一旦疫情冲击导致供应链受阻或中断,对我国外向型产业的影 响将显现出来。‎ 从国内看,疫情的后续影响也需要高度关注:一是就业形 势更为严峻。在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情况下,企业减员压力增 大,加之部分小微企业停产或倒闭的风险上升,就业压力明显 增大。2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 6.2,31 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7,分别比去年 12 月份上升 1 个和 0.5 个百分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将使低收入人群面临更多困难。二 是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压力增大。截至 2 月 25 日,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达到 85.6,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但企业复工复产后要达到满负荷运行仍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部分生产领 域供给有可能跟不上需求,进而出现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三 是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疫情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商品 房销售大幅下滑,1-2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 39.9,销售额下降 35.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6.3。疫情后,市场预期仍难稳定,有可能使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承压。四是地方政府收 支缺口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收缩,地方政府收入锐减,而 应对疫情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缺口将继续扩大,而且难以随着 疫情结束而迅速弥合。五是银行体系流动性淤积。住房抵押贷 款需求下降,企业生产负荷不足带来的短期融资需求不足等因 赛,有可能使金融业信贷需求萎缩,流动性大量淤积于银行体系。‎ 疫情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疫情在给中国经济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也给线上零售、线上办公、线上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来机遇,预示着疫情后中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进程将明显加快。一是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将加快推进。疫情过后,线下体验式服务将逐步恢复, 零售、教育、医疗等线上服务的市场需求将被持续激活,固化为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并为相关领域的数字科技创新带来新机会,数字服务和软件业竞争更趋激烈,有可能诞生数字技术创新和服务的新领军企业。二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将加快深化。疫情期间,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加入“抗疫”大军, 5G+红外测温、5G+送货机器人、5G+清洁机器人等加快落地。疫情后,制造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这将对新型基础设施、 新技术装备、新制造系统形成巨大需求,为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部署创造条件。三是智能城市建设步伐将明显加快。这次疫情暴露出城市治理中仍然存在的短板,而智能化城市能够实现多方数据融合,有效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疫情后,地方政府将加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智能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框架将继续升级,以更好发挥在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四是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将得到加强。疫情暴露出我国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疫情后,要抓紧补短板、强 弱项,加大社会领域的投入力度,补齐社会建设的短板弱项, 特别是加强医疗保 障、公共卫生的投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 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将明显提升我国应 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五是境外投资者将继续看好中国 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在疫情中波动幅度较小,防控疫情先于国 外取得成效,将给国内股市带来利好,债券收益率相对于全球 主要发达经济体仍具有优势,人民币汇率保持总体稳定,加之 我国金融业开放步伐继续加快,这将吸引境外投资者更多进入 中国市场。‎ 短中期相结合推动中国经济恢复和振兴 第一,应对疫情短期冲击,要以救助中小微企业、困难群体和畅通经济循环为主。当前最紧迫的还是要继续抓好疫情防控,争取尽早结束疫情,恢复正常经济运行。同时,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畅通劳务链、产业链和供应链, 使经济循环尽快正常化。‎ 在疫情退潮后,经济运行仍有待逐步恢复,中小微企业和 困难群体的问题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 持力度,尽快落实已经出台的阶段性减税降费和减免企业社保 费,以及延缓清偿到期贷款和降低利息负担等政策,让更多受 疫情冲击面临短期困难但仍能恢复运营的企业存续下来,并通过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物流渠道等问题,让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和恢复运营。同时,对各地受疫情冲击面临生活困难的群体要 实行救助,保证失业人员及时足额领取失业救济金,对未纳入 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或提供公益性就业机会。对 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生活 困难群体可按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一次性发放补助,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中央 财政相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中期则要立足于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立足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实施疫情后经济恢 复和振兴一揽子方案。应该看到,已经出台的应对疫情的短期 政策多为应急性、临时性举措,缺乏对疫情影响程度的整体评 估。制订一揽子方案,可在综合评估疫情影响的基础上,按照 实事求是原则,明确恢复和振兴经济的目标,提出确宏观政策 取向,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制定实施更系统的政策举措。这将向 全社会传递了恢复和振兴经济的决心,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有重要意义。‎ 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疫情后恢复和振兴经济, 财政政策要发挥主要作用。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赤字率。2019 年财政赤字率为x.x%左右,今年应对疫情给财政带来增支减收压力,加上稳定经济的资金需求,有必要将赤字率提高至更高的水平。我国近年来借鉴欧盟对成员国的要求,赤字率都不超过x%,但欧盟主要国家在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赤字率都超过这个标准,我国同样也不应为这一标准所束缚。其次,持续减税降费。去年我国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主要内容是降低增值税率,继续减税降费还可以考虑把对中小企业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延长,或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率。再次,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去年专项债规模约为x.x万亿元,今年还可再 继续扩大,并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如扩大到公共卫生领域,还可提高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比例,以起到撬动资金的杠杆作用。最后,可考虑向商业网银行和金融机构发行特别国债,这既有利于发挥特别国债长周期、低成本的优势,又有利于释放大量淤积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 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加大对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金融 机构下调贷款利率,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 本。‎ 三是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稳就业是“六稳”之首, 必须放在优先地位。要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加大失业保险费和社保缴费返还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适应疫情后对新技能人员用工需求的反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支持鼓励发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增强就业弹性。‎ 四是充分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既是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举措,也是增强 经济发展后劲的根本途径。疫情对线下消费冲击尤为明显,要加快推动商场、市场和服务恢复运营,营造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引导居民逐步恢复正常消费活动。鼓励汽车和大宗耐用消费品消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市场规模。鼓励发展广覆 盖、便利化、人性化的线上服务,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推广绿色产品、健康卫生产品消费,培育消费的新增长点。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信息网络、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促进消费市场下沉释放消费潜力。‎ 五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前 x 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 xx.x。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推动在建项目复工,加快启动已经安排的项目建设,使投资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要考虑到对冲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要加快启动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适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需要,建设一批5G 基站、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二要加强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仍将是人口集聚的主要承载地, 需要加强城际高速铁路、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教育、医疗和应急服务设施建设。针对疫情暴露出的中心城市治理能力短板, 还应加大智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三要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建筑面积达到 xx 多亿平米,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将有效扩大投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住房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四要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启动一批支撑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沿江高铁、烟大 隧道、琼州海峡隧道等。扩大有效投资,要继续用好 PPP 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六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次疫情推动风险预警、信息溯源、‎ 智慧城市、远程医疗、自助零售、线上教育、视频会议、企业在线运营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和消费模式创新,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机遇。要顺势而为,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丰富5G 应用场景, 推进城市管理和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变革和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七是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政策既要坚持 “房住不炒”的指导方针,着力构建房地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又要考虑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关联影响和疫情对房地产 市场的冲击,增强政策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持房地 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避免房地产企业出现大量债务违约,拖 累银行和金融系统。‎ 八是积极稳定外贸外资。加快恢复外贸产业链,保障对外 供应链畅通。扩大金融、电信和医疗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实施 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继续压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优化 营商环境,增大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制定一揽子计划是为了在市场失灵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而不是要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要避免搞过度的经济刺激,避免政府大包大揽,避免在一些领域形成新的重复建设。 政府除了在公益性领域增加直接投资外,其他领域更多可采用贴息、参股等间接投资方式,尽可能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对经营不善的企业不能简单救助,而要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兼并重组和市场出清。‎ 新型基础设施到来,空间规划如何关注应对?‎ xxxx 年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攻坚之年,也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之年。x 月 x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 间蓝图,新型基础设施是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 基础,两者之间如何做好结合,值得我们做些关注。‎ 一、从传统基础设施到新型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我们在国土上进行各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基础。按照 xxxx 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定义,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力、电信、供水、排污、管道等公共设施和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水利等公共工程。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可以为经济增长、减轻贫困和环境可持续性创造重大收益。‎ 过去我们讲基础设施,往往侧重指铁、公、机、水等交通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缺乏曾经一度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大量精力,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已经调整为整 体适应,甚至在局部领域领先全球,比如高铁、高速公路、港口、桥梁隧道等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传统基础设施增长进入平台期,从扩大 内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考虑,对基础设施发展 提出更高要求,也赋予新的内涵。xxxx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新型基础设施在国家层面的首 次定义。xxxx 年 x 月 x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社会各界对通过新型基础设施拉动有效投资、刺激未来经济增 长给予很高期望,其后中央媒体和资本市场更是将其定义拓展 到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含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 智能、工业互联网等。‎ 不论新型基础设施的具体定义如何,可以看到新型基础设施相比传统基础设施有着显著的差异。一是技术支撑不同,新型基础设施主要聚焦信息技术和科技含量更高的设施,服务高质量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创新性更强。二是增长阶段不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处在起步阶段,投资拉动边际效应大, 规模有望快速增长,比如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xxxx 至 xxxx 年, 我国仅5G 商用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就将达到 xx.x 万亿元。三是对实体空间需求不同,不同于传统基础设施是土地资源的消耗大户,新型基础设施往往紧凑集约,很 多设施能与既有设施复合利用,有些甚至在空间上难以直观显现,比如现有5G 基站仅行李箱大小,人工智能是抽象的软件系统,物理载体就是一 些芯片和存储器等。‎ 二、关注新型基础设施+空间的赋能效应 新型基础设施对空间的弱需求并不意味其对空间的弱影 响。从某些方面看,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将显著巩固或 者改变空间的联系组织规则。‎ 让优势地区更具发展动力 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一样都是为人服务的。在建 设前期,只有在人口、经济要素密度足够高的地区建设这些设 施,才能匹配需求,发挥规模效应,平衡建设成本。比如采用 厘米波技术的5G 基站服务范围仅 xxxm 至 xxxm,相比5G 基站xkm 至 xkm 的服务范围,获得同样覆盖,基础设施数量需要指数级增长,同样还有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只有在中心城市和 城市群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设施存在高频、海量应用,才 能以更低廉的人均使用成本获得更好的服务收益,提高整体效 率。‎ 所以从发展时序上看,新型基础设施必然优先部署到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这些优势地区。优势地区凭借新型基础设施支撑, 不仅能获得技术进步红利的第一桶金,而且在未来与其他地区竞争发展的赛道上,能够通过不断吸聚相关领域人才、推动技术迭代更新,扩大发展 优势,巩固强者更强、极化发展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这也是上世纪 xx 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世界并没有如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因为技术力量变成“世界是平的” 的原因。‎ 用更低的成本打破空间壁垒 过去自然地理的约束对传统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留下了深 刻印记。尽管现代中国拥有令人惊叹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甚 至被称为“基建狂魔”,但高昂的代价与巨大的风险决定了交 通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在空间上不可能随心所欲。比如 胡焕庸线能不能被打破,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导的时代是很 难做到的。‎ 现在信息基础设施正以超越传统的方式打破物理空间的阻隔,将广袤的国土空间联系在一起。根据xx大学和蚂蚁金服研究,数字经济通过资金网络、商业信息网络、物流网络为代表的三大基础服务普及,让东西部地区共享经济发展机遇,缩小人均发展差距:xxxx 至 xxxx 年期间,“胡焕庸线”东西两侧电商数据差距下降 xx;移动支付让每一个中国人享受机会均等的金融服务;基于互联网日益便捷的快递让偏远地区的人们享受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这样通过信息基础设施跨越地域空间的联系还有很多,比如那块改变命运的屏幕——成都七中网络课堂,让偏远地区师生可以直接获取优势地区的教学资源等等。‎ 未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和应用,特别是经历xxxx 年 大规模疫情冲击后,中国将加速进入深度信息化社会。‎ 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在线协作与智能协同,打破物理空间限制的 经济社会联系将越来越多。这些新型的联系关系尽管不足以逆 转区域经济空间的极化效应,但是能够让身在这片国土上,不 论何处的人们,以更低的成本代价穿透传统联系难以跨越的空 间障碍,共享更多的平等机会。‎ 线上线下、实体虚拟交织融合 新型基础设施对空间的影响远不止于现实空间,网络空间及其与现实空间的关联作用将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有学者认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是继陆地、海洋、天空、外空之外的“第五空间”。这个空间是难以直接触及的虚拟空间, 但是能够在现实空间中形成投影作用,通过万物互联,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边界将变得模糊。‎ 通过新型基础设施支持,线上线下、实体虚拟交织融合将产生大量化学反应。不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能够通过线上线下转换,形成前面提到的更轻松的跨地域连接(这可以理解为通过不同空间切换,从现实到虚拟再到现实,产生的类虫洞效应)。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普及,网络空间投影作用还能够绕过“人”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直接对现实世界的智能对象产生影响,这将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另外,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的复刻还能够帮助我们以更精准的 方式开展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等,比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现实空间进行高精度建模,对未来一些重要场景进行模拟,支持规划决策判断;利用未来泛在的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对空 间各类行为做出动态反馈,提高治理效能。‎ 三、新型基础设施不是终点 用敬畏之心看待未来变化 规划要正视未来变化,决不能戴着过去的有色眼镜看待未 来的发展问题。新型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将为我们加快打开 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但是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没有止境,现 在关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未来空间发展面对的一个阶段 过程。比如5G 网络基础设施部署完成后,我们还将迎来5G;地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后,还有像马斯克提出的天基互联网—— 星链(Starlink)、空天往返交通等空天互联基础设施等等。‎ 现阶段关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 尊重其发展规律,特别要尊重市场对新型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的决定规律,绝不能回到过去搞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对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要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但切勿过度直接介入。就像社科院黄群慧所长提到的,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目标实现压力增大、地方政府投资热情高涨的背景下, 更需要对此保持高度的清醒。规划不能赶着趟儿遍地开花上项目,比如数据中心这个东西就不是每个 地方都要搞的,不能像过去有些地方搞商务区一样每个县城都布置一个中央商务区, 每个市县规划都安排一个大数据中心选址。‎ 以弹性思维做好预留应对 保持弹性对于在空间上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国土空间规划是聚焦长远的规划,在新型基础设施影响下,未来空间发展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即便对于新型基础设施自身, 其不同阶段的发展演替规律也不一样,不能沿用传统的简单线性法则和趋势外推等方法来谋划十多年、乃至数十年以后的空间布局。规划对新型基础设施的相关空间要有弹性预留,不能一上来就把这些可能的空间都排满,不留回旋余地。‎ 另外,考虑到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从 产业发展角度看,选择性产业政策的适用性不高,另外近些年 在市场机制推动下一些新型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好地发展,这 些都要求规划注意给予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空间更多的宽约束。 比如像城市绿地可以允许5G 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进入,国土空间上一些生态极重要、极敏感地区也可以部署建设一些物联网 传感器和人工智能设施,这些设施不仅不会影响上述地区生态 价值功能发挥,还能帮助提高空间管控治理效率。‎ 空间规划要有容错机制 新型基础设施是带有很强的创新导向的设施,而创新本身 就是 一个试错的过程,不是直接规划出来的,更不存在一眼就 能望得到底、看清未来诸般可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允 许各个地方和企业去试,在试的过程中,有些错的就挽回,有些 对的就总结经验再推广。‎ 空间规划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决不能搞押宝,把未来有关空间的布局安排都压在某类新设施必须上的前提上,要有足够的容错机制,要支持市场去淘汰筛选出哪些是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5G 的发展路线有厘米波和毫米波之争,这两种路线对基础设施的布局要求差异性很大,我们的空间规划关于这块设施布局就不能搞强制安排,现在选择厘米波空间可以支撑没问题, 未来如果选择毫米波也要有许可条件。再比如无人驾驶,过去选择加快推动车辆向 Lx、Lx 级别演进,现在发现困难比较大, 可能需要更多路侧智能设施予以支持,空间上就要允许这些设施布局,但是如果未来车辆智能化技术足够成熟,路侧设施可以不用了,这些也都要有所考虑。‎ 大战大考下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 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威胁人民的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单从疫情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来看,无疑是一次全面的 综合性大考,有冲击有挑战也有机遇,所有行业都不自觉或被 动地受到疫情冲击与战“疫”斗“魔”的深度拷问。“一些传 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 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 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线上经济、云经济“意外”走红, 加速了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在应对疫情危机中强化机遇意识,善于做到危中见 机、危中取机、化危为机,抢机遇、抓发展、求进步,加强传 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工业互联网,国家明确加快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是 有着无限创新魅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对改造提升传 统行业、赋能产业发展,成就数字经济下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 式具有重大意义。这场残酷的疫情和我国顽强不屈、成效显著的防疫抗疫斗争,一方面正全面审视过去几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事业的建设发展成就,多维度检验各家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实力、平台的实践能力及价值,另一方面对工业互联网企业及平台来说也是一次应急锻炼和需求考验,为工业互联网持续快速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利好与新的挑战。下面,笔者就疫情“大战大考”背景下如何深化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及思考。‎ 一、工业互联网在发挥平台独特优势全力支撑防疫抗疫、 服务复工复产中彰显重大战略及实践价值 疫情与防疫抗疫是一块“试金石”。疫情发生后,我国广 大工业互联网企业闻讯而动、闻令出击,针对防疫抗疫物资紧 缺及资源调配困难、企业复工难导致的劳动力匮乏、产业链供 应链波动等问题,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线上线下结合与平台 企业在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等领域的综合优势,迅速 激发平台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等方面 的价值集成与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开展精准服务。‎ ‎“工业互联网具备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 连接的功能,能够有效实现资源调度优化和精准决策。”“疫 情的倒逼,让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得到了最为直观的呈现”。一 时间里,“科技抗疫”“平台抗疫”“数字技术抗疫”“智能 抗疫”“云抗疫”此起彼伏、紧锣密鼓,工业互联网以数字先 进技术应用、平台运营管理便利,融商业互联、工业互联、产业互联于一“平台”,竭力支撑防疫抗疫之医疗用品保障、物 资生产调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企业复工复产、物资采销流 通,以及工作生活线上化云端化等,使“供需对接更精准、生 产过程少接触、线上业态更多样、监测服务更高效”,为打赢 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及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发展 作出贡献,彰显了工业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展 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突发事件和应急环境下的能量及重大价 值。‎ ‎1.助力医疗应急保障。‎ 由于疫情暴发突然、又处于春节长假期间,迅速呈扩散态势,形 势异常严峻。一方面,防疫物资紧缺、医用资源告急、社会需求庞大;另一方面,医疗物资生产流通急需“战时”管控,资源配置亟待精准优化,这充分考验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应急管理与综合治理保障能力。“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 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对此,工业互联网企业及平台急抗疫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办企业之所需、解社会之所难,结合实际在平台上开辟防疫抗疫与复工复产专区,争分夺秒研究提供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端到端全流程生产供应调配解决方案等,全力投入战“疫”支撑保障及服务。‎ 例如,有的企业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携手,快速开发智慧 医疗平台、医药物资供保系统等,打通政府、医院、百姓、药企之间连接,实时监测医药物资产业链供应链流通链数据信息, 为政府部门应急响应决策、精准分析调度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优供给、促生产、畅运销、保能效。有的企业快速构建医药物资生产企业与原材料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供需通道,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产线咨询、工艺指导、产能提升等服务, 帮助生产企业在应急状态下对接资源,找材料、补设备、用专家、提产能,促进复工达产、扩产增量。有的利用自身技术积淀,快速研发集成测温装备等相关设备投放市场,直接服务社会开展疫情防控。‎ ‎2.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下的复工复产是一场特殊又艰巨的“重大战役”,等不得拖 不得也慢不起。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前提下,务必统筹做好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及经济发展等工作,这“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 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面对挑战,工业互联网企业及平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与 复工复产,一手为社会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服 务企业复工复产,在短时间内助力企业及社会实现能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装上经营生产“助推器”。 有的企业紧扣需求,加强靶向出击、精准施策,强化云联通、云共享、云协作、云生态建设,做实云订单、云流通、云应标、 云服务支撑,帮助企业打通“堵点”、补上“断点”,使信息联得上、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保障人财物信息有序流动、产供销贸用环节有效贯通。有的平台通过在线上和云端汇聚云设计、云仿真、云排产、云检测等研发生产过程应用,方便企业取用。有的国际云平台开发“一键跨境”功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跨境业务出海解决方案。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该组织先后征集到几百款工业 APP,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开展疫情防控。‎ ‎3.助长新的发展模式。‎ 疫情是一柄“双刃剑”。这次重大疫情,一方面对经济社 会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云经济”时代的到 来,“云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发展使“云”迅速进入政府、 企业及百姓日常工作生活。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敏锐捕捉到社 会释放出来的新需求新商机,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平台资源汇聚 功能及应用优势,主动助推“线上”“远程”“云化”等理念 落地实现,打造诸如云办公、云管理、云培训、云研发、云制 造、云物流、云营销等丰富多样的“云方案”“云产品”“云 应用”“云服务”,构建形成“现场办公不聚集、居家工作全 覆盖,远程管控便捷高效、云端供给在线协同”的新状态新模式,这种“因需而创、动态组织”的开放式创新,为工业互联 网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我国工业互联网面临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及新的挑战 互联网向产业领域、实体经济快速延伸,工业经济向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深度拓展,这是新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发展 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要求。在防疫抗疫、 复工复产大环境下,工业互联网行业一方面发现并正在满足大 量来自社会的新需求新期盼,另一方面注意从不同角度反思工 业互联网在战略谋划、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安全保障、模式 创新、生态构建中的短板及努力方向。“从长期看疫情将会进 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面临着创新发 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1.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近年来,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将工业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要“打造”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务院及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系 列政策文件,引导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随着“新基建” 提速,工业互联网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期”“风口期”。 据专家预测,工业互联网未来三年“有望实现 xx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2.疫情给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带来新挑战。‎ 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创新创业及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在提升产业融合创新水平、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如相关资深专家指出的:目前产业界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仍缺乏清晰的认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核心功能、应用价值仍不明确,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对平台应用还持观望态度,平台发展的市场牵引力不强。但我们坚信,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不可改变的大势,它对工业及产业发展必定产生“革命性变革”。‎ 经过疫情及防疫抗疫“实战”检验及锻炼,也反映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且挑战多挑战新、难以应对的现实局面。这要求工业互联网企业继续保持敢为人先、奋力爬坡过坎的精神状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持续提高平台的整体支撑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和 生态建设能力。‎ 一是专业服务能力需再提升。专业特质及专业化服务能力, 是工业互联网安身立命的本质要求。这需要加强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探索研究,回答好事关工业互联网初心使命的核心问题,解决好市场信任及生态建设的现实问题,凸显工业互联网本身的专业特征、价值内核与综合服务实力。‎ 二是平台建用需再强化。平台“建”“用”相辅相成,“建” 是为了“用”,“用”既验证“建”又推动“建”。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过去热衷于建平台、堆功能,但从用户的角度看, 平台建得不够实、用得不够深。社会上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也 基本停留在智能化改造、“工业淘宝”等浅层次。通过这次疫 情,人们对工业互联网有了许多新认识新体验,应用需求持续 增长。‎ 三是互联互通需再用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各类 工业互联网平台 xxx 多个,各自在擅长的生产环节、领域、行业、区域内开展探索实践,在应对疫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平台间缺乏有效协同,“孤岛”现象不容忽视。‎ 四是数据共享需再加强。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可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产。防疫抗疫中,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相关供保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为落实供需精准对接及资源调配提供了基础支撑。但疫情结束后平台各方是否还有数据资源 共享的行动意愿,有待进一步观察。‎ 五是生态建设需再强化。能否构建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关 系,形成稳定有序循环的生态圈,是影响工业互联网成败的重 要因素。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始终重视信任机制、利益机制建 设,持续把各方面关系维护好。‎ 六是商业模式需再优化。商业模式被誉为“商业的本质”, 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目前工业互联网企业要么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商业模式,要么还需要在更宏大的网络及市场空间继续完善并深入探求构建商业模式。‎ ‎3.社会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有着新期待。‎ 数字经济时代,一切可数字化的事物将获得互联,数据、 资源实现自由流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互 联网,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制造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创造出许多 商机。这次防疫抗疫斗争也告诉大家,我们处在数字经济时代 的前夜,数字经济时代也是“云经济”时代,“云”已实实在 在走进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据摩根士丹利公司最新调查显示, 疫情将促使下一阶段的产业更重视数字基建,即云服务、IoT、远程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认为,“在高强 度抗疫的状态下复工复产、创新发展,全球的经济社会、政治 ‎ 格局、经济格局、产业格局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甚至我们 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事实就是如 此,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突破及融 合发展,不仅为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促进产业融合发 展提供新机遇,也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新希望。疫情对社会 生产生活变革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很可能成为工业互联 网爆发的重要节点”,以云端在线工作方式取代传统的面对面 工作方式,以智能化生产线取代大批量手工生产方式将会快速 实现。‎ 三、把握后疫情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本身是涉及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 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 持续探索挖掘工业互联网内在价值及发展规律的深入过程。防 疫抗疫斗争中,工业互联网企业展示了平台作为数据信息联接 者、资源能力撮合者、开放生态塑造者、市场模式创造者、云 端产品提供者的角色及重要价值,也促使社会普遍加深了对工 业互联网及平台的理解了解,为自身创新发展再次赢得了良好 机遇,也将促使平台企业进一步增内力、强内功、固根本。那 么,后疫情时期如何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呢?‎ ‎1.抢抓政策及市场机遇,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规律研究。‎ 从政策机遇看。近些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一直很好,国 家、行业及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力度都非常大。比如,xxxx 年 xx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提速作用。工信部于去年 xx 月印发《“xG+工业互联网” xxx 工程推进方案》,提出将5G 网络优势与工业互联网结合起来,高质量推进两者融合创新;今年 x 月又按照党中央部署发布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了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的六方面 xx 项措施。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也提出加大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布局,支持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地方政府积极跟进,纷纷出台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的系列政策措施。对此,业界认为这又是一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春天”。‎ 从市场机遇看。面对疫情,工业互联网企业自己建用平台、 完善平台,与社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需求、使用、体验交织在一起,带来了工业互联网提速创新发展的需求“增量”。高红卫认为,“这次战‘疫’加速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的变革,广大百姓和企业前所未有地体会到在‘线上’进行生产生活的价值。”疫情倒逼企业不再犹豫等待,“不得不去了解、使用相关的云平台服务”,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消费者由线下转向线上。‎ 面对宝贵的战略机遇、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及新的挑战, 工业互联网企业应“顾后、瞻前”,在加强前期工作盘点总结 及反思的基 础上,结合当前的新形势狠抓发展战略研究及工作 研究,进一步厘清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把 握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是加强工业互联网战略及价值机理的研究。人们现在对工业互联网的基本认识是: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这个数字经济时代极为重要、极具价值的网络“平台”,其本质在于实现工业及产业领域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此次 疫情凸显了“应急保障”“云化发展”“线上服务”“融通共 享”等应用实践要求,彰显了工业互联网在商业互联、工业互 联、产业互联方面的综合需求。这将丰富人们对工业互联网价 值机理及内在规律的认知与解读,更需要大家加强实践探索思 考。‎ 二是加强“新基建”战略对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影响的研究。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部分,“新基建”又是一个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有机整体。尤其是工业互联网与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被称为“数字基础设施”,既是基础设施又是新服务新产业,肩负着复苏经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重要使命,加快“新基建”整体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着力狠抓工信部“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六方面 xx 项措施落地实施的研究;又要做好工业互联网与“新基建”其他领域融合发展、体系化发展的总 体研究,积极开展相关项目申报,努力拓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新领域新成效;也要做好“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发展的研究, 助力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要素在“传统基建”中的应用, 促进“传统基建”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三是加强社会需求倍增与平台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矛盾的研 究。疫情期间,社会基于对工业互联网使用、对平台期待而形 成的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均获得快速增长,给平台供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因“增长”带来了新挑战新压力。这对每家工 业互联网企业来说,很可能是平台择优汰劣的调整期,也可能 是生存发展的“分水岭”。总体而言,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尚 缺乏大规模应用、缺乏开放合作生态、专业深耕能力不足,以 致供给保障服务能力明显不够。必须加强需求激增与供给能力 不匹配不适应问题的研究,尤其要加强技术融合、产品体系、 业务创新、市场对接、应用示范、开放生态、平战切换、快响 保障等能力建设的研究及价值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供给侧与需 求侧之间的矛盾,同时做好投融资、业财融合、产教融合等方 面的政策研究,服务决策参考,满足用户需求。‎ ‎2.坚持价值导向,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誉为新工业的“操作系统”,是工业互联网最关键最具价值的“核心产品”和业务赋能的“核心载体”,是连接工业全要素、优化资源能力配置的“枢纽”与“大脑”。 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处在规模化扩张与产业生态构建的“战略窗口期”。过 去几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但平台在技术、产业、应用、标准等体系建设上还面临诸多挑战,在应用深耕、价值创造等方面还需继续破局、深入用力。经历疫情大考,平台建设及其价值赋能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进一步凸现出来。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加大补短板、拓长板、抓创新、重实施力度,找准平台建设运营、技术产品研发、场景应用深耕、区域落地推广的发力点,着力打造管用好用增值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是把平台建成增值赋能的“价值平台”。考察当前网络 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平台正在重构价值创造和价值消 费,价值以不断变化的开放网络形式创造出来,工业互联网的 作用不仅体现在价值传导,更体现在价值创造上。平台是平台 型企业的“命根子”,平台价值必须由需求来定义、实践来检 验、用户来认可,唯有深扎根、重实践,敢于面向市场、心中 装着用户,富于价值创造力、增值牵引力的开放平台,才能实 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把平台建成协同共享的“融通平台”。融通是社会化 大生产和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互联网为融通的实现提供 了坚实保障和广阔舞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融通发展,可以 将工业及产业领域分散隐形的资源、能力、技术等要素充分挖 掘出来,快速实现数据信息互通与资源能力共享,减少重复建 设,做到绿色发展。经过努力,目前我国能力多样、特色鲜明 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逐渐成型,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 的平台数量大幅增加,但平台“孤 岛”现象突出,加快融通理 念走向实践、形成平台间立体式融通是平台发展之必然走势。‎ 三是把平台建成应急高效的“智慧平台”。从本质而言, 快速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该是工业互联网本身具备的核 心能力,也是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随着工 业互联网从制造业领域向经济社会多领域扩张渗透,构建用户需求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及时满足的功能产品及 服务,成为了网络平台建设及创新体系建设的要义。防疫抗疫 斗争中,平台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调配等多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但由于平台建设的成熟度不足、平台之间互通不够、 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程度还不高,也影响了应急状态 下平台作用的有效发挥。‎ 对此,工业互联网企业需立足敏捷、快响、智慧、高效等原则,从横向与纵向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网络与实体结合入手,打造智慧化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平台的快速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要积极借势借能、借智借力,着力构建应对复杂局面的数字信息“图景”,如连接战略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数字全景图、产业链流通链地域分布图、产品全生命周期流程图等, 实现应急物资可快速动员生产、现场可实时动态监管、产能可精准预测调控、产品可全程跟踪追溯,从而帮助平台能够有效应对环境变化及特殊情况。‎ ‎3.坚持需求牵引,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开发。‎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坚持建平台与用平台“双驱动”、建生态与补短板“两手抓”,在优化工业现场生产过程、 企业运营管理决策、配置协同社会生产资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不少典型场景及应用示范。目前,基于平台的新应用新模式持续孕育演化,相较于“成熟”平台标准和用户需求,平台专业深耕能力、接受市场考验还很不足,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及个性化选择,平台应用示范的规模、深度及规范需继续加强,必须通过大力培育网络平台供给侧能力优势, 强化专业场景应用。‎ 一是推进“平台有什么”向“用户要什么”转变。这首先需要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强化需求导向和用户思维。用户即需求,痛点难点即努力方向,“能够吸引用户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体验都是通过产品与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及用户自身的使用体验构建而成的。平台有什么,不能单纯凭平台研发及管理运营者的丰富想象,高红卫告诫大家,“以高度集成和技术浓缩的产品直接面对市场,用户难以消化。”平台上之“有”, 必须源自用户内心、源自其内在需求,依靠精准发现需求、挖掘需求、定义需求、满足需求、创造需求。‎ 二是推动以平台之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本 身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途径,通过平台把工业全要素连接 起来、能力协同起来,实现价值最大化。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 积极参与“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为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 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产品、方 案和服务。‎ 三是推动以平台之力加快“云产业”发展。云化服务、应 用创新是辨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特征之一。防疫抗疫斗争 中,生产作业“免接触”、生产要素远程调度、生产服务快速 上云等成为新方向新时尚。国家一再强调支持新业态新模式,丰富和深化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及场景,发挥大型平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保障供应链的完整,支持运用云计算大力推动企业上云,重点推行在线工作方式。工业互联网企业要紧紧抓住被称为“‘云产业’爆发式成长元年”的重大机遇,深刻认识“新基建”对“云产业”的牵引带动作用,把握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作用,聚焦云政务、 云商务、云制造、云协同、云办公、云管理等,加快平台产品研发及应用场景建设。比如,航天云网公司提供的员工在线、产品在线、资源在线、管理在线的数字化“云服务”解决方案, 在应用中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4.坚持协同创新,深化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 生态培育涵养是保证工业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 撑。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走向协同合作,共同 打造新的生态业态。“平台模式让企业跨界协同,增强了共享 和整体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并打造了广阔的生态圈,带来整 合与想象的巨大空间。”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通过改善环境、 完善服务,加强资源能力聚集、促进横向纵向协作、深化内外 各方合作,形成网络平台持续良性发展的生态体系。‎ 一是在成长发展中深化生态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生态体 系的建设和维护,比自然界的生态链、生态圈的养护更丰富更 复杂。若把网络平台比喻成一条“鱼”,那么生态体系就宛如 养鱼的“蓄水池”。如何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构建、优化完 善平台生态,是平台构建者必须始终面对的挑战。‎ 工业互联网企业及平台能否获得成功,其生态体系能否持续保持共生、共同进化和协同发展,用户能否持续保持“黏性”,也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工业互联网企业必须针对平台建设整体处在探索阶段的事实,从不同角度积极推进多类主体成为产业资源的整合者与应用生态的构建者,完善平台功能,提升平台竞争力。‎ 二是在实践创新中加强商业模式探索。平台模式本身是当下最重要最火爆的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核心的是要理清楚定位与价值、平台与业务、盈利与用户、生态与发展等关系。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探索商业模式上,形成了普惠免费、个性收费等共识,形成了诸如资源占用量计价模式、全生命周期运维模式、许可订阅服务模式、生产即服务模式、用户共生模式等“阶段性”模式,但商业模式总体处于探索“混沌期”,许多企业还谈不上有商业模式,更没有适应平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模式、或者对平台企业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因此, 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及发展模式的探索将是艰苦的持续过程。‎ 从理论上讲,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构建商业模式过程中应认真厘清 并思考:重要伙伴上,谁能帮我;关键业务上,我要做什么;核心资源上,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主张上,要解决什么问题;用户关系上,怎么与用户打交道;渠道通路上,怎么方便用户找到;用户细分上,要解决谁的问题;成本结构上,我要付出什么;收入来源上,我能得到什么,等等。从实践探 索看,目前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催生,总与政府和大客户支 持下的系统集成分不开,与中小企业参与下的产品推广应用分 不开,与平台企业在技术研发和核心产品形成、支撑企业数字 化转型、平台体系建设、区域布局与市场开发、新业务新技术 融合创新、新生态体系构建等宏大实践分不开,总是在这些重 要的实践活动中诞生、创造和迭代。“商业模式创新更具系统 性和持久性,它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工业互联网企业商 业模式的创新构建,既需内力也要外力,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实践探索与理论提炼的结果,必须在实践创新中不 断发展和丰富商业模式。‎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补足城市发展的短板 疫情开始以后,在 x 月初的时候,我们xx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为首都高端智库,就开始针对疫情对xx的经济影响 做了一些研究,在 x 月 xx 日就形成了一个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新型冠状病毒对 xx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报告,在三种不同 的情景下,预测xx市经济增长速度为-x 到-x 。当时是疫情刚开始,主要是考虑xx是超大城市,并且服务业占的比重很 大,所以受到的直接影响也非常大。现在看起来,总的预测以 及对各个行业的预测还是相对比较准的,不仅仅是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也同样会是负增长。现在看来,预测结果和国家统计 局昨天公布的情况非常接近。‎ 我们把这个预测分析报告也提交了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 了应对疫情影响下xx市经济下行的六点对策建议。xx在 x月 x 日左右出台了一个xx针对疫情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 xx条,我们觉得 xx 条不够,所以在 x 月 xx 日也形成了一份《进一步加大xx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助力发展的政策建 议》。作为一个智库,开展对策研究即是职责也是非常有意义 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这次突入袭来的严峻疫情,我想说的是我们如何从城 市韧性的角度或者说区域韧性的角度来应对疫情的影响。在 x月 x 日我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面对灾难,城市如何保持韧性》,在《xx规划建设》xxxx 年第 x 期发表了“增强xx城市发展韧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管出现了此次 如此严重的疫情,那是不是要重新审视城市发展政策,包括对 大城市和大都市圈的认识。我认为疫情的出现并不能够完全影 响我们大城市的发展和大都市圈的发展,面对未来中国城市化 的路子还远远没有走完,所以还要进一步发展,而且国家已经 明确大城市、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承载人口和经济功能的主要 空间载体。‎ 但这不意味着大城市不应该积极审视和应对城市发展的短 板,特别是城市韧性方面的短板。在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以 前我们的毛病在哪儿?以前的毛病更多的关注于 GDP,忽略了城市安全这一短板。大多城市发展都存在安全短板,包括我们如 何应对各种灾害,包括这次疫情,可能还有以后可能会出现的 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等。因此我们如何进 行韧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圈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区域和城市角度怎么应对疫情,很多专家也提出来了要 产业链补链、强链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依托城市和城市群 这样一个重要的空间载体来补链和强链。针对城市应急管理和 公共卫生体系等健康和城市安全方面的一些短板,进行前瞻性的韧性城市布局,以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 第一是在基础设施韧性方面。要加强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交 通联系。这次因为应对疫情我们提出了新基建的理念,在这个 理念下强化城市间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城郊铁路建设等,除了增 强城市经济韧性以外,对人口的分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 讲城市可能在中心城区过度集中是有问题的,所以要多中心网 络化发展,这种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可以减少过密问题,这时 候不论对经济、对城市、对整个应对都是有好处的。大城市要 发展,大城市怎么发展,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是一个应对的重要 方面,所以在基础设施的韧性方面我们要结合新基建来寻求基 础设施应对各种疫情的影响。‎ 第二是经济韧性方面。经济韧性其实也是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寻求自给自足和对外开放的平衡,我们不能因为疫情就把国门关上或者不搞贸易了,贸易还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国家足够大,我们的市场、我们的产业配套能力都很强, 所以在一些关键的民生经济领域里面我们强调自主性和多元化,相对来说自主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第三是社会韧性方面。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主要以社区 展开,是很有成效的,中国的制度优势是很明显的,我们强调 党的领导和自上而下的动员能力,也是极其有效和成功的。同 时我们也在考虑,可能有些国家和中国不太一样,但也做的不错,主要是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大量的志愿者队伍来参与疫情 防控。从这次疫情防控来看,社区领导和干部非常辛苦,如果 有更多的大量的社区志愿者和更好的社区共同体,也将增强社 会韧性。‎ 第四是制度韧性方面。完善城市规划相关的内容,包括区 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设计,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实我 们整个城市规划里,很多都提到了韧性城市建设,但实际上很 多方面并没有完全落地。所以今后不仅仅是写在纸上而要落实 到实地,我们这个城市就会变得更美好更加能应对各种挑战。‎ 总结一下,我们从区域角度、从城市角度要积极地应对疫 情,建设韧性城市,把我们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城市群在发 展中的安全短板补上来。‎ 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 给中国新基建一点启示 xxxx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应对疫情冲击,今年 x 月 x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明确强调,要“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作为对中央精神的响应,近期 xx 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提及要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推进新基建战略的实施呢?当年美国推 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成功经验,或可给我们一些借鉴和 启示。‎ xxxx 年,注定是一个非凡之年。那一年春天,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也是那一年春天,一位美国的政治家, 也在为世人描绘着未来新画卷。上世纪 xx 年代,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世界经济结构正朝着从物质型向信息型、从本土化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人们对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也最为清楚。‎ 而根据经济学的观点,大型科技发展计划可以改造传统产 业、‎ 触发新技术革命、派生新兴产业、促进民间投资,从而达 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的目的,而它的研究与开发又 可以带来许多科技副产品,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是“信息高速公路”必然出现的社会和经济根源。‎ 来自阿肯色州的比尔·克林顿及其政治搭档艾伯特·戈尔, 显然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年 x 月,美国尚处于春寒料峭之时,克林顿和戈尔便在其竞选文件《复兴美国的设想》中, 旗帜鲜明地提出——“xx 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网,使美国在以后的 xx 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使美国再度繁荣,就要建设 xx 世纪的‘道路’,它将使美国人得到就业机会,将使美国经济高 速增长。”‎ 这一提法,于克林顿而言,显然不只是竞选噱头,更是其执政的战略构想。在其上台后不久的 xxxx 年 x 月 xx 日,克林顿政府发表了一份题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动议”的文件, 在文件中他将这一战略称之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其英文原词为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只不过,由于克林顿当初借艾森豪威尔的高速公路战略,所做的比喻太过生动,以至于这项战略有了一个,更为人们所接受和熟知的名字: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克林顿政府选择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固然是基于应对当时低迷的国内经济而来。以期通过这一计划, 来实现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目标。但我们更应注意到是,克林顿虽然是以“笨蛋,问题还是在经济”为口号而上台,但他的“信息高速 公路计划”,与被他拿来类比的 xx 世纪xx 年代的美国高速公路网建设,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克林顿并没有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只是作为克服萧条、刺激经济增长的危机应急策略来看待;也没有将其单纯看成是计算机行业或电信行业等一两个行业的产业扶持政策。他是将“信息高速公路”作为美国未来新型社会资本的核心,把研究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作为美国科技战略的关键部分和国家最优先的任务来抓的。也就是说, 这一计划是被克林顿政府,视为最高国家战略来看待和实施的。其目的不独是要克服萧条、刺激经济增长,更是为谋求夺回美国在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一度削弱的国际领先地位而来。其目的就是旨在于,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克林顿政府计划投资 xxxx 亿美元, 用 xx 年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xxxx 年, 美国政府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旨在通过卫星通讯和电信光缆连通全球信息网络,形成信息共享的竞争机制, 全面推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推进,其对社会经济产生了 巨大影响。首先,“信息高速公路”为宏观经济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处理、分析和综合,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可 能性,通过对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和科学地分析,促进了产 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极大地增强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其次,“信息高速公路”能促进企业 的科学管理,特别是 促进企业全面采集信息,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与 决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美国的企业 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xx~xx ;再次,“信息高速公路”增加了贸易机会。便利的通讯与便利的交通一样,给世界各国带来贸易的增加。此外,“信息 高速公路”也推动了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供大 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受益于美国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带动了相应的美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因特网的扩展,电子商务和电子交易等一些概念,开始在各商业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在这种环境下,美国信息服务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和技术手段,改善了企业的运作,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美国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说,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施以来,美国信息服 务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有统计显示, 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施以来,信息服务业在美国所创造 的价值,已远远超过其于工业化时代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所创造 的价值。在整个克林顿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在其任期内,不仅美国的失业率降到了 xxxx 年代以来的最低点,连通货膨胀率也降到二战后美国历年来的最 低点。‎ 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美国培育了一大批极具国际竞争力 的世界级企业,如苹果、Google、微软、亚马逊等。这些企业 主导着当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领域的发展潮流,其强大的半 导体、微处理 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制造能力,构成了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架构。得益于此,美国将原先咄咄逼人、 似有赶超它之势的日本、欧洲,都抛在了脑后,从而让美国享 受到了一轮经典熊彼特繁荣。‎ 美国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太多启 示。但我个人认为,其最大启示莫过于,当时的克林顿政府, 在实施他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一当时的新基建战略时, 并没有只是将其视为应对经济波动的应急措施,而是令其在临 时应急与国家的长期战略之间获得平衡。也正是因此,我们认 为,在推动我国新基建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以美国的这一 成功经验为师,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谋求国家竞争力的 战略高度,来推动新基建战略的实施。‎ ‎2020 新基建“开跑”‎ xxxx 亿元总投资,xxx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xx省 xxxx 年经济建设新征程开启。‎ x 月 x 日上午,xx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在嘉善县中荷产业园举行。省发改委数据显示,此次集中开 工项目的单体平均总投资达 xx.x 亿元,创历史新高。从项目投向上来看,高 新技术与产业工程成为“重中之重”,共计 xxx个项目,总投资 xxxx 亿元;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工程作为重要配套工程,总投资规模接近 xxxx 亿元;为物流人流商流“打地基”的交通建设工程方面,共涉及 xx 个项目,投资规模 xxx 亿元。‎ 点燃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xx大抓项目的同时, 着力抓“大项目”,将智造与制造相结合,大力布局新区建设 和新基建项目。在此过程中,设园区、建新厂、修道路,更多 xx上市公司也将受益于此。‎ 高新技术“唱主调”‎ 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往往凝聚着一个区域产业转型的缩 影,从中可窥见经济发展的方向。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是xx一以贯之的追求。纵观xx近年来的重大项目情况,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分量”越来越重。xxxx 年第一批集中开工项目中,带有“高新”标识的项目占比达 xx,而去年为 xx.x。‎ 追求优质,突出“有效”,优质项目的落地能将资本引向 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 新发展。‎ 以新经济的“样本”杭州为例,此次共组织安排 xx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 xxx.x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xxx.x 亿元。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位于xx区x湖科学中心片区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规划面积约 xxxx 亩,总投资约 xxx 亿元, 将建设阿里巴巴达摩院全球总部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 xx.x 亿元,年利税 x.x 亿元,未来将承载阿里巴巴科技研发、战略性创新产业培育、未来城市的科技试验场、xx科技研发人才集聚地的职能,致力于大数据计算、AI 算法、芯片算力、无人驾驶、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研发。‎ 紧随达摩院步伐是菜鸟网络。“菜鸟网络总部一期”项目 总投资 xx 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xxx 万套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 xx.x 亿元,年利税 xxxx 万元。未来, 这一园区拟作为菜鸟网络全球总部及阿里经济体、菜鸟上下游产业集聚园区,结合阿里巴巴、菜鸟自有业务场景,重点布局科技物流、智慧物流下的科技研发工作,打造成为杭州重要产 业发展高地。‎ 与此同时,杭州滨江区正大力建设工业综合体,用于智能 制造及通信设备的研发与生产等。项目建成后,由滨江区综合 统筹管理运营,可根据企业规模和需求,将物业分层分幢进行 出租或出售给区内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在杭州的“领跑”下,xx省的其他市县也迎头赶上。如 嘉兴市主推的中荷产业园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 xxx 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xxGWh 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总成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 xxx 亿元、利税 xx.x 亿元。温州市则将扩大有效投资的目光对准新能源产业,包括华能苍南 x 号海上风电、龙港远景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 等项目。‎ 上市公司“拿礼包”‎ 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双引擎”驱动,xx的“制造业计划”有新意,更有行动。上市公司作为经济社会“机体细胞”,既是新兴产业转型的助推者,又是基础设施落地的受益者。‎ 主营供应链集成服务的物产中大,就是此次xx省 xxxx 年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的“直接利好方”。据悉,杭州江干区将推进“物产云商总部项目”的建设,以打造集商务、办公、产品展示中心、研发中心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园区。项目建成后, 物产中大集团将整合其电商产业优势,集聚上下游产业及相关合作企业资源,重点引进物流、金融、信息、投资等机构,从而跻身国内一流的跨境消费品领域产业生态园。‎ 顾家家居则选择在杭州钱塘新区“大展拳脚”。据了解, 公司拟建设顾家智能家居及家具生产基地,总用地约 xxx 亩,总投资 xx 亿元。一期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仓库、质检车间、综合楼等配套工程设施及购置生产设备,总投资约 xx 亿元。根据规划,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xxxx 万平方米定制家居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 xx 亿元、年利税 x 亿元。‎ ‎“如今,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创新机遇,吉利控股将主动 迎接变革,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出行领域变革。”在台州星 空智联科技 有限公司卫星试验中心项目开工现场,吉利控股集 团董事长李书福谈到了跨界造卫星的初衷。‎ 据悉,该项目包含吉利科技集团在台州打造的国内首个脉 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 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规划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测控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 设施。上证报获悉,今年吉利控股将首发双颗低轨卫星,全面 展开全球首个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系统的商用验证,吉利将凭此 成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造车+造星”的企业。‎ 卫星试验中心项目的落地,无疑将为台州航空航天产业发 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xx xxxx 年重大项目汇总表中,还包括金固股份总部大楼项目、京新生物生命科创中心项目、中策橡胶(建德) 有限公司春秋厂区改扩建及仓储配套项目等,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关联公司。‎ 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除了为企业发展打开更大空间外, 还为物流运输、员工安置等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保驾护航。数 据显示,xx xxxx 年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预计将新增城市快速路及轨道交通 xxx 公里,新建堤防 xxx 公里,新建安置房直接受益 xxxx 万户,新增医院及养老床位 xxxx 张、中小学及幼儿园班级 xxxx 个。‎ ‎“xxxx 年生产总值增长 x至 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xx省“咬定全年目标 不放松”的 底气,来自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转型的 决心,来自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的路径,亦来自不遗 余力为企业谋实惠、保民生的每一个实在举措。‎ 一大波新基建投资清单出炉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全国新一轮项目投资开工热潮即 将启动。‎ xx 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发现,截至 x 月 x 日,包括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等 xx 个省市区发布了 xxxx 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这份投资清单共包括 xxxxx 个项目,其中 x 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 xx.xx 万亿元;另有 x 个省份公布了年度投资额,合计约 x.xx 万亿元。‎ 此外,尚未公布项目投资计划地区,正在加快谋划储备一 批重大工程项目。如xx要求各地抓紧申报 xxxx 年省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贵州要求各地于 x 月 xx 日前报送第 x 批储备项目。‎ xxx三省紧急扩容公共卫生项目 ‎“今年投资力度肯定会加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 级研究 员刘学智表示,其实从去年四季度基建投资就已开始发 力,加之目前工作重心是抗疫情和稳增长并重,预计地方还将 陆续出台稳投资项目,以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 基建投资是主基调 从已披露具体投资计划的地区来看,基建投资是各地投资 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地区基建计划投资额甚至占到了 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 以重庆为例,xxxx 年将推进 xxx 个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约 x.x 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 xxxx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共包括交通、市政、水利、生态环保、能源、通 信等项目 xxx 个,计划投资约 x.xx 万亿元,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 xx。‎ 云南则专门推出聚焦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双十”重大工程, 总投资额约 x.x 万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占比过半,总投资约 x 万亿元。‎ ‎“相比消费拉动,基建投资作用机制更直接、政策见效更 快。其次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农村等短板领域,基建投资还有 较大增长空间。”刘学智认为,从 x、x 月份经济数据看,叠加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以基建稳投资进而拉动 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x 月 xx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亦释放出这一信号。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 建项目建设进度。‎ 记者观察到,除在建项目与新开工项目外,很多地区都披露了规模相当可观的前期准备项目。比如山东公布了 xx 个重大准备项目,河北安排了 xxx 个前期项目,占到总项目近三成的比重,表明地方为对冲经济潜在下行风险作了一定的项目储备。‎ 三省份紧急扩容疫情相关项目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多地公布的重大项目投资清单中,与 疫情相关的项目投资紧急扩容。‎ 比如,xx省安排了 xx 个民生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xxx 亿元,特别是为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新增安排了南京市第二 医院(省传染病医院)扩建等公共卫生项目;xx省将针对此次 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环保、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抓 紧谋划储备一批新的项目,补充纳入今年的重点项目计划统一 管理。‎ 不止是经济大省,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西部省份,也加 大了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据悉,针对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 短板和不足,甘肃省发改委在较短时间内集中研究谋划了医疗 卫生、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冷链物流等领域补短板项目将近xxx 个。‎ ‎“疫情目前已基本控制住了,但扩大内需的任务还是很艰 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在基础 设施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峰值已过的情况下,不能为了花 钱而花钱。各地政府更不能走大水漫灌盲目刺激的老路,而是 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将资金投入到城乡统筹、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等短板领域,这才是符合新时代的投资方向。‎ 万亿投资钱从哪里来?‎ 项目投资清单已定,接下来就是与疫情赛跑,如何把损失 “抢”回来?‎ 为确保疫情过后一批重点项目立即开工复工,各地可谓开 足了马力。河北省要求各市领导包联 xxx 项省重点项目,务必要在 x 月底前全部实现项目开工建设。黑龙江实行“百大项目”‎ 即报即审即批,几天时间利用 x 条政策容缺审批了 xx 个重点项目。‎ 不过,接受 xx 记者采访的专家都提到同一个问题:万亿投资,钱从哪里来?‎ 从已披露的信息看,不少地方的项目投资额较往年有所上 浮。与 xxxx 年相比,重庆 xxxx 年重大建设项目个数、总投资均提高 xx以上,特别是新开工项目个数、总投资分别提高近xx 和 xx。xx年 度计划投资 xxxx 亿元,比上年增加 xx 亿元。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告诉记者,地方政府获取项目资金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财政拨付;二是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目前大概占到 xx-xx的比重。其中后者主要包括一般债、专项债,平台债、平台贷,PPP 等。‎ ‎“但现在财政收入和基金收入下降,地方政府财力本就吃 紧,预计财政资金空间有限。”杨为敩说,接下来就看融资渠 道的空间有多大。‎ x 月 xx 日,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 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不过,地方债空间也有限。xxx介绍,经过 xxxx 年底四万亿经济刺激,我国的宏观杠杆率从 xxx增加到 xxxx 年的xxx 。当时形成的部分地方债,到现在还在化解。‎ ‎“需求可能是无限的,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有限的,有 效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张燕生强调,基 建投资不仅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更是一种关系民生福祉 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要量力而行、可持续,更 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据悉,为多渠道筹措资金,xx市明文规定,以民间投资 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投资占比不低于 xx。山西省则联合国开行山西分行建立了战疫情稳投资补短板专项,确保项目能贷应贷 尽贷。‎ 总投资近六万亿 “新基建”引领新一轮投资潮 日前,xx宣布,xG 发展要比原计划提速,力争全年建设xG 基站 x 万座、覆盖全省 xx以上的人口。xx5G 发展已率先按下“快进键”!‎ 事实上,xx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在省发展改革委官 网发布的《xx省 xxxx 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共安排省重点项目 xxxx 个,总投资 x.x 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xxxx 亿元, 以“新基建”项目为引领的新一轮投资项目成为亮点。‎ 从 x 月 xx 日xx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以来,一项项重点投资如同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xx大地加速推进,“新基建” 打开的巨大想象空间令人振奋。‎ 高铁、城际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将xx内外联通提上新水 平——xx至xx铁路xx段年度投资计划 xxx 亿元,加上全力建设的xx至汕尾铁路、xx至汕尾铁路,xx至湛江铁路, xx计划 x ‎ 年内实现市市通 xxx 公里时速高铁的规划目标。‎ 在城际轨道方面,xx将推进佛莞城际、广佛环线等 xx 个项目建设,其中广清城际xx白云至xx北站段等 x 个为今年新开工项目。‎ 截至 x 月 x 日,xxx 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复工 xxx 个,复工率xx.x ;x 个机场、xx 个铁路、xx 个高速公路,在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复工。‎ 具有庞大量级的重点项目落子,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对区 域经济以倍数计算的拉动效应。以总投资 xxx 亿元的中科合资xx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该项目预计今年投产后将带动上下 游 xxxx 亿元以上投资,每年可创造 xxx 亿元销售收入和 xxx 亿元税收。‎ 在武汉的医院里,xx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送药机器 人、消毒机器人大显身手。“零接触”的防疫需求,让xx制 造的新型机器人成为“网红”。‎ 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疫 情之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xx,触觉敏锐的企业不断发 现并抢占新的市场空间,显示出逆势而上的勃勃生机。‎ x 月 x 日,上市企业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募集资金,计划投资 xx.x 亿元用于智能硬件结构模组和5G 电连接模组项目的建设。‎ 一大批xx企业掘金新蓝海,xx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持续加码。在去年底开通 x.x 万座5G 基站的基础上,xx力争今年建设 x 万座5G 基站,全省5G 用户数达 xxxx 万,xxxM 光纤用户占比提升到 xx以上。‎ 以5G 基站为代表的硬件换代,为企业加速攀向产业链中高端,加码投资智能制造项目提供强大支撑。‎ 最近,中山英达思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雄辉忙着 在网上招聘技术人才。他们通过信息化技术帮助企业掌控车间 信息,复工后业务不跌反升。“疫情当下,企业数字化、无人 化作业的趋势更加凸显。”‎ 新一代通信基建和万物互联的演进,让xx企业“云”端 腾跃。‎ ‎“三个日夜不停歇,我们实现核心功能从零开发到成功上 线。”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基础架构部的黄志海紧急支援,助 力腾讯会议的产品开发。从 x 月 xx 日开始,腾讯近 x 万名员工全部实现“云端”复工。‎ 对企业在用工、融资、税务、进出口等方面的诉求,“粤 商通”APP 平台在线响应处理,以大数据支撑企业科学高效安排复工复产。不少企业家表示,非常时期,“数字政府”非常给 力。‎ 以上市公司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新基建全面提升全省新基建水平 近日,xx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 xxxx 年xx省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名单(以下简称:重点项目名单),多家上市公 司重点项目名列其中。xx省将通过对上市公司重点项目的支 持,推动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终端、高 端元器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进而全面提升全省新基建水 平。‎ 重点项目名单包含 xx 个重点项目,涉及总投资 xxxx 亿元,其中投资额在 xxx 亿元以上的项目 x 个、xx 亿元至 xxx 亿元的项目 x 个、xx 亿元至 xx 亿元的项目 xx 个。目前这些项目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人员、材料、设备已陆续到位,已进入复 工建设状态。xx 个重点项目实施达产后,预计可新增收入近 xxxx 亿元,有力引导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助推xx 省打造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新 基建的新增长极。‎ 在 xx 个重点项目中,蓝思科技作为xx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标志性企业,带动了惠科光电、五夷光电液晶显示屏、经世新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一批新型显示器件相关项目落地,浏阳 经开区已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类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此外,惠科光电投资的第 x.x 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比亚迪电子投资的智能终端智造和 HUB 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八研究所投资的集成电路成套装备国产化集成及验证平台项目、比亚迪半导体投资的 xx 万片晶圆产能投资项目等专注于高清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底层硬件等领域, 是5G 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所需的支撑技术。随着以上项目的落地投产,xx省在新基建领域的战略布局将按下“快进键”。‎ 加速布局!新基建投资蓝图初显 x 月 x 日,xx省商务厅公布 xxxx 年xx省对外推介项目表,共涉及 xxx 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超 xxxx.xx 亿美元,其中,有多项涉及新基建领域。其中包括鲲鹏小镇项目、数字经 济产业园项目、上汽全球数据中心项目、现代重工机器人产业 项目等。‎ 据了解,鲲鹏小镇项目总投资 xx 亿美元,是xx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强力推进鲲鹏生态产业规划建设的数字 经济地标性重大项目,重点引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高新技术 知名企业及鲲鹏计算产业相关企业。‎ 该项目占地面积 x.xx 平方公里(约合 xxxx 亩),计划分三期 开发建设,其中一期项目用地约 xxxx 亩,投资约 xx 亿美元,建筑面积约 xxx 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科技办公楼、酒店会议中心、商业中心等,预计于 xxxx 年 x 月建成投入运行。‎ 上汽全球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 x.x 亿元,项目主要为上汽一期、上汽二期、上汽零部件产业园提供数据统计、数据平台 电子商务、网上电商等。‎ 此外,x 月 xx 日,xx省重点项目建设网发布《xxxx 年xx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名单共列项目 xxx 个,总投资 x.x 万亿元,xxxx 年计划完成投资 xxxx 亿元,同样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等多个新基建项目。‎ 其中涉及到的电网项目包括青海-xx±xxxkV 特高压直流工程(xx段)、驻马店~南阳 xxxx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网续建项目:电网 xxx 千伏打捆项目(xx 个)等。‎ xx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马培衢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信息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能带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且将是xx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xx经济的稳增长、调结构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加快“新基建”进度 部委有何政策?各地如何打算?‎ 部委有何政策,各地如何打算?‎ 加速“新基建”,部委在行动。‎ 近期,工信部多次表示要加快5G 商用步伐,制定和优化5G 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 基站建设力度。x 月 x 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 发展专题会,研究部署加快5G 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在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看来,xG 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它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时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 xx 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就推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中国 将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支持智能汽车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 产业化、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等。到 xxxx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 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近日,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教育部、国家发展 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 发力“新基建”,地方有打算。‎ 加快5G 建设布局,是各地共识。如,xx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xxxx 年要推进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 全覆盖,启动全省5G 规模化商用。甘肃省表示,xxxx 年要基本实现地级市城区xG 全覆盖。重庆市提出,要实施5G 融合应用行动计划,xxxx 年新建5G 基站 x 万个。‎ ‎“超前谋划、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写进贵州省 政府工作报告。xxxx 年,该省将加快建设“万兆园区、千兆城区、百兆乡村”光纤,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 x.x 万 Gbps,xG 基站达到 x 万个,实现市级以上核心区域覆盖5G 网络。‎ ‎“加快布局5G 基站、物联网、IPvx 等新型基础设施”,是河北省 xxxx 年努力方向之一。该省今年将推动数字河北建设, 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还将“推进石家 庄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高质量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 经济博览会”。‎ x 月 x 日,xx省省长马兴瑞到xx市就“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进行专题调研。从成本方 面,他强调,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服务保障,进一步降 低5G 基站用电、租金成本。从示范应用推广方面,他指出要加快在工业互联网、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农业等重点领域的5G 融合应用,促进5G 技术与产品快速落地。更有雄心的是,他希望推动5G 技术攻关,加快5G ‎ 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世界级xG 产业集聚区”。‎ 同日,xx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5G 网络、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x 月 x 日,重庆两江新区应用5G 技术举行“新基建·智能网联”云签约专场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 xx.x 亿元。其中包括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xx也传来信息:新型基础设施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 二期项目第一阶段工程,预计年底竣工。‎ 除省份外,一些城市或城区也在考虑加速“新基建”。‎ xx通州区 xxxx 年加快推进副中心“xG+政务服务”场景应用。近日,《杭州市5G 通信设施布局规划(xxxx-xxxx 年)》获杭州市政府批复。杭州希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 第一城、全国5G 网络建设的示范区”。‎ 企业如何行动,政企如何合作?‎ 企业是市场主体。加速“新基建”,它们如何行动?‎ 截至 x 月底,中国 xx的5G 网络建设按计划实施。近日,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披露5G 网络建设计划。‎ x 月 x 日,中国移动启动今年5G 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采购。‎ 数据显示,截至 x 月底,中国移动5G 基站数已经超过 x 万个,5G 套餐用户数已达 xxxx 万。今年“建设 xx 万个5G 基站,xG 网络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目标不变。‎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表示力争在 xxxx 年上半年完成 xx 个地市、xx 万个5G 基站的共同建设任务。其中,中国联通计划xxxx 年实现全国所有地市5G 覆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 xxxx 年,我国5G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x.x 万亿元,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 x.x 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发挥作用。xx联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上 线“物资供需对接”服务,让疫情防控部门、医院、企事业单 位及其他需求医疗物资部门能顺利找到“卖方”,医疗物资供 应能力的企业或个人最快速度找到“买方”,实现医疗物资的 高效对接。‎ ‎“数字化”成为一种生产方式。‎ 中央企业主动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到生产、管理、 营销、产业协作等方面。x 月 xx 日,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与 GPC 集团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签署了波兰 xxx 兆瓦地面光伏电站总承包合同。‎ 从 x 月 x 日到 x 月 x 日,中储粮集团公司线上销售原粮,共组织 xxx 场竞价销售,成交中央储备粮 xxx.xx 万吨。‎ 政府与企业合作,成为趋势。‎ x 月 x 日,阿里巴巴集团与杭州余杭区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将在集团总部所在地余杭区加快推动一系列数字基 础设施的建设。‎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 xx 个省区市与阿里云合作建设数字防疫系统,健康码在 xxx 多个城市上线,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防疫效率。在阿里云支撑下,x.x 亿学生在家上课、x 亿上班族在家办公,保障了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阿里云参与xx数字化防疫体系的建设是全面投入新基建 的缩影。目前整个xx数字化防疫系统已累计汇聚 xx 大类、超过 xxxx 万条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数据,形成了xx市疫情防控的全闭环数字化综合平台。‎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将全力投入数字经 济新基建,将阿里巴巴 xx 年建设的技术能力带给全社会,帮助政府和企业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云计算、数据智 能、智联网和移动协同技术等技术,在抗击疫情期间发挥巨大 作用。‎ 早在年初,xx“一网通办”小程序“随申办”在支付宝、 微信 正式上线。xx人只需在两大互联网平台搜索“随申办”, 就可开具包括婚姻状况、无犯罪记录等在内的 xxx 多项证明。‎ 河北张家口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加强与xx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秦淮数据、三大电信运营商、腾讯等重点 机构、企业合作,开工一批数据中心。积极发展大数据征信和 金融科技,促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协同联通。‎ 疫情改变认知。‎ 人们发现,非常时期,高效的物流运转体系,已经和水电 气一样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与上游供应商合作中,一些 企业的数字化供应链基础优势得以发挥。‎ 抗击疫情过程中,京东物流全国 x 大区域、xx 余万名员工一起联动,保证应急物资合理统筹、有序运输、及时送达,全 速运转保障民生物资的及时送达,成为消费者的安心后援。‎ xx、xx、xx、xx等地,京东智能配送站持续 通过配送机器人,为周边社区服务。‎ 四项措施抓好“新基建”要素保障工作 近日,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四项措施,全力做好 “新基建”规划和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一是规划上优先布局。‎ 要求业务科室主动与工信、城建等部门对接,摸清5G 基建、特高压、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规划和用地需求,特别是重点项目选址、设计、用地等情况,预留规划和建设用地空间;对于部分新建、改扩建项目不符合现行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符合条件的调整“挤出”规划空间。将充电桩作为出具小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规划条件的强制性内容;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新能源等产业规划有机衔接,引导向园区集中。‎ 二是指标上优先使用。‎ 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原则,对符合新增土地指标要求, 特别是列入国家、省盘子的项目,争取新增土地指标,并争取按单独选址项目单列;对于急需开工项目,根据实际预支部分土地指标。近期,市局正组织县市区申报“新基建”项目,优先予以保障,其中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智能终端+xG+物联网制造基地)”项目预支 xxx 亩指标。‎ 三是土地上优先供应。‎ 新产业工业项目出让底价按基准地价 xx执行,推行先租后让、‎ 租让结合供应方式,符合划拨的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出让土地需“招拍挂”的,可将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 产品品质要求作为土地供应前置条件;工业用地实施“互联网+” 等项目的,可以原用途使用土地;支持存量用地实施“新基建” 项目,用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政策,优先满足“新基建”项目。‎ 四是服务上优先保障。‎ 针对“新基建”用地报批、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手续 办理等环节,梳理办事流程,全部主动引导、优先办理。开辟 “绿色通道”,实施系统内“蓝黄红”牌考核机制,提升服务 执行力。‎ 加快推进5G 发展构建新型智慧城市 随着5G 时代来临,将对人们生活水平、城市建设产生深刻影响。今年以来,我市聚焦5G 新基建、拓展5G 新应用、谋划xG 新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治理效能,构建开放、共建、共享的新型智 慧城市,着力打造网络建设领先、应用场景丰富、产业特色鲜 明的5G 示范城市。按照“一年核心区域全覆盖、两年重点地域全覆盖、三年所有区县全覆盖”的战略目标,我市 xxxx 年将建设5G 基站 xxxx 座,实现主城区和县 城核心区域全覆盖;xxxx 年,建设5G 基站 xxxx 座,实现城区全覆盖;xxxx 年,建设5G 基站 xxxx 座,基本实现九县(市、区)全覆盖。‎ 市民期待5G 成为手机销售主卖点 x 月 x 日上午,记者走进市人民中路一品牌手机销售门店, 店内陈列着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手机,而“xG”则是不少新款旗舰手机主打的卖点。“去年下半年以来新推出的这几款手机都支持5G 网络,从 xxxx 元到 xxxx 元的价位都有。”店内销售员热情地介绍。对于记者提出的南充现在是否能使用5G 网络的问题,该销售员表示主城区核心区域目前有5G 信号覆盖,但并不是很稳定,“随着基站增多,xG 网络肯定会越来越顺畅的。”市民刘立冬是一名医疗器械销售员,经常来回xx、x 等大城市谈业务。“因为工作需要,我今天专门来选购一部5G 手机。”刘立冬说,他们公司业务现在延伸到5G 智慧医疗领域, 而配备一部5G 手机在为客户做场景展示、应用说明时显得尤为必要。“在xx我曾使用过5G 网络,那真的是飞一般的感觉, 希望南充5G 网络建设能尽快铺开,早日实现全覆盖。”xxx对记者说。‎ 基站建设 三年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记者从市经信局信息化科了解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总体思路,我市将全力推进5G 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根据“一年核心区域全覆盖、两年重点地域全覆盖、三年所有区县全覆盖”的战略目标,xxxx 年我市将建设5G 基站xxxx 座,实现主城区和县城核心区域全覆盖;xxxx 年,建设5G 基站 xxxx 座,实现城区全覆盖;xxxx 年,建设5G 基站 xxxx 座, 基本实现九县(市、区)全覆盖。‎ 基站建设是5G 网络推广应用的基础,据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南充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铁塔未来 x 年滚动规划投资 xx.x 亿元用于5G 基站建设,截止目前,南充铁塔规划全市 xxxx 年5G 点位共 xxxx 个,规划投资 xxxx 万元。目前已承接三家运营商 xxxx 个站点,预计投资 xxxx 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 xxx 个,已完成投资 xxxx 万元;已完工 xxx 个。“为了加快5G 施工建设进度,主要以改造以前的通信基站为主,新建通信基站为辅。”该负责人说。‎ 应用推广5G 触角延伸到多个领域 x 月 xx 日,四川移动联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圆满完成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中 日友好医院)、四川省卫健委、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三方专家 共同开展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远程会诊系统支撑服务和网络保 障。据悉,此次会诊也是首例国家、省和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开 展的多层级新冠肺炎远程会诊。‎ 此次远程会诊正是我市深化5G 应用推广,打造“xG+智慧医疗”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开展5G 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我市将搭建起5G 智慧医疗专网,深化5G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秀应用,推广“xG+远程医疗”新模式,适时贯通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中心医院等与外地医院在线联系,拓展远程会 诊、远程超声、床边会诊/移动查房、远程培训等全场景5G 远程医疗应用,推动5G 在疫情预警、院前急救、远程诊疗、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等方面应用落地落实。‎ 根据规划,在其他重点领域,xG 也将在我市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 教育领域,打造“xG+智慧教育”。借助5G、VR/AR、xK/xK 超高清视频等技术,整合南充高中、白塔中学等教育资源,开发5G 在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教室、校园安全等场景下的应用,‎ 重点发展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AR/VR 沉浸式教学、全息课堂、远程督导、高清视频安防监控等业务。‎ 工业领域,建设服务企业(园区)的5G 专用网络,搭建基于5G 网络的智慧工业平台,推动5G 技术与工业网络、工业软件、控制系统融合,大力发展工业协同制造平台及解决方案应 用,提升“xG+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xG 车联网。着眼“人-车-路-云”全方位连接和信息交互处理,深化娱乐导航、共享出行、车联网保险、数字化助手等信息综合服务,积极探索更高等级、更复杂场景的自动驾驶服务, 推动南充 C-VxX(无线传感系统)车路协同平台建设,鼓励南充吉利新能源汽车、中国重汽海乐机械、康达汽配等本地汽车汽配企业探索新型车联网应用。‎ xG 智能电网。丰富基于5G 新型网络架构及智能电网场景应用,开展5G 端到端网络切片及资源调度系统研发,稳步实施智能电网业务隔离和管理区隔离,开展网络关键设备和原型系统 试点,研究探索融合5G 技术的智能电网整体解决方案。‎ xG 新型消费。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套餐升级优惠、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 终端消费;推广5G+VR/AR、游戏娱乐、虚拟购物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借助南充丰富的旅游资源,采 取“xG+多屏多视角”景区实时直播、“xG+xK”夜游嘉陵江实 景直播等试点示范,打造独具南充特色的5G 旅游生态圈。‎ ‎“我们将紧紧围绕‘优化网络、引领创新、融合应用、驱 ‎ 动转型’总体目标,聚焦5G 新基建、拓展5G 新应用、谋划5G 新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市民 生活品质和城市治理效能,构建开放、共建、共享的新型智慧 城市,着力打造网络建设领先、应用场景丰富、产业特色鲜明 的5G 示范城市。”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工业互联网牵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 近日,辽宁省委书记陈求发主持召开全省工业互联网、数 字经济、xG 网络、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xxxx 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贺信和关于发展数字经济、新基建重要讲话精神,听取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工作 推进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指出,以工业互联网牵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是辽宁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 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做好“六 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是当前稳投资、扩 内需、调结构、促增长的重要抓手。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站 位、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抢抓机遇、抢占先机,加快推进辽宁 ‎ 工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抓住产业数字 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下好“先手棋”,培育新动能, 大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工业互联网、xG 网络、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抓紧布局、加快实施、尽快见效。一要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要以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为重点,加强各类基础性、关键性平台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为目标,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培育新优势,提升竞争力。二要加快推进5G 网络建设,紧扣辽宁xG 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加强规划引领,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5G 建设和商用步伐,引领传统产业和公共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三要高标准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以应用为牵引,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集约发展, 着力推进数据开发利用,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抢抓政策机遇“窗口期”,严格压实责任, 完善工作机制,定期调度推进,加强督查考核,强化宣传引导, 为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基建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我为什么旗帜鲜明倡导“新基建”,而不是四万亿重来 一、“新基建”正在成为朝野共识,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 行的最简单有效手段,是中美贸易摩擦下大国竞争和改革创新 的胜负手,不是“四万亿重来”“重走老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x 月 x 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 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我们最早最坚定最旗帜鲜明倡导“新基建”。xxxx-xxxx 年多次提出“对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放松地方债务要求,不搞终身追责制”。xxxx 年 x 月 xx 日在影响广泛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中提出“提前做好项目储备,疫情后大搞基建减税, 对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x 月 xx 日发布震动业内的报告《是该启动“新”一轮基建了》,提出“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新基建”。 引发业内讨论和资本市场反应。‎ 有观点把“新基建”和“四万亿重来”、“重走老路”等 混淆,这种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上个时代。‎ ‎“新基建”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 xx 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的话,那么,未来 xx ‎ 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 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 ‎“老基建”在部分地区尤其人口流出地区已经过剩,再投 资劳民伤财。当然对于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城市群,长远来看道 路桥梁建设的空间仍大,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交通 拥堵、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新基建”是未来发展的短板,新的投资领域主要包括: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这些领域是 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是 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大 国重器。‎ ‎“新基建”投资潜力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比如,未 来5G 网络建设投资将达到 x 万亿以上,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将超过数万亿投资,更重要的,xG 网络建设将有助于培育繁荣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互联网 金融等新技术新产业,带动十几万亿产值的新经济,为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奠定坚实的基础设施。‎ 中国过去几十年,是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 是“集中力量干大事”体制优势的重要体现。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么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没有超前的网络宽带建设,怎么会有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发展?怎么会有外资纷纷看好中国,涌入中国?怎么会有中国融入全球化的高速增长?怎么会形成强大的全球产业链?怎么会形成全球互联网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中美争霸局面?‎ 我们认为,除了硬的“新基建”,应该还包括软的“新基 建”。近年经济社会领域“疫”情频发,经济持续下行,先后 遭遇 xxxx 年股灾、xxxx 年中美贸易摩擦、xxxx 年民营经济离场论、猪价大涨、xxxx 年新冠疫情等重大挑战。暴露出经济社会大转型背景下,一些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误伤民企中小企 业、部分领域改革进程缓慢、民生投入不足、科技创新短板、 舆论监督缺位、社会治理无序等问题,制度短板凸显。值得深 思,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紧迫性提升,避免到处救火。‎ 因此,我们建议还应加强软的“新基建”:加强舆论监督和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吹哨人保护法案》、补齐医疗短板改革医疗体制、加强应急医疗体系建设、加大汽车金融电信电力等基础行业开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大幅减税降费尤其社保缴费费率和企业所得税、落实竞争中性、建立居住导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建立新激励机制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积极性等。‎ ‎“新基建”不仅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政策手段, 更是中美贸易摩擦下大国竞争和改革创新的关键杀手锏,是中 ‎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之战,胜负手。x 月 x 日美联储紧急降息xx 个基点,x 月 x 日中国政治局常委会强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大放水,一个新基建,我相信历史将会给出最终的 答案。‎ 在危难之际,“新基建”挺身而出。虽然一度备受争议, 但今天它正在成为朝野共识,在万众瞩目中,身负使命,荣耀 加身。‎ 作为“新基建”旗帜鲜明的倡导者,这是我们前期观点的 延续,在 xxxx 年参与研究提出“增速换挡”,xxxx 年预测“新 x 比旧 x好”、“xxxx 点不是梦”,xxxx 年预测 “海拔已高风大慢走”、“经济 L 型”、“一线房价翻一倍”、“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xxxx 年提出“新周期”, xxxx 年提出“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这一系观点是我们过去十多年在系统深入研究德日韩台美 英新等经济体转型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得出的重大 判断,逐渐形成了“转型宏观”分析框架,实战经济学(参考 专著译著《从奇迹到成熟:韩国转型经验》《大势研判》《新周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实战》《房地产周期》《全球贸易 摩擦与大国崛起》)。‎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亲爱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正站在历 ‎ 史的十字路口,公共政策正面临重大抉择。成,则伟大崛起时 隔五百年重回龙座;败,则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漫长黑暗。不 要放过任何一次危机!‎ 二、怎么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 长期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改善民生福利 这几年,中国经济分析研究最需要的是客观专业务实,现 在社会上有些思想认识存在“一刀切、层层加码”,非黑即白 是情绪化的民粹的业余的。‎ 现在一提到基建有些人就会上纲上线,说是刺激铁公基, 这是严重误解。过去 xx 年,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么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没有超前的网络宽带建设,怎么会有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印度经济发展潜力释放不出来,很大程度受制于基础设施短缺,道路、桥梁、卫生系统都问题很大。‎ 从历史看,xxxx 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xxxx 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推出大规模基建投资,尽管当时争议很大、批评很多,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大幅降低了运输 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释放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四“新”:‎ 一是新的地区。xxxx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 xx.x,而发达国家平均约 xx,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们预测,到 xxxx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 xx时,新增 x 亿城镇人口的 xx将集中在 xx 个城市群,xx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 x 个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xG 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对人口流入地区,要适当放松地方债务要求,不搞终身追责制,以推 进大规模基建;但对人口流出地区,要区别对待,避免因大规 模基建造成明显浪费。‎ 二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 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 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 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四是新的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稳增长,发展创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观点认为,大搞减税基建将增加地方债务负担、财政收 支平衡压力大,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缺少长远的大局观,在经济 ‎ 下行压力大的时候财政还要保收支平衡将使企业居民雪上加 霜,财政应该搞跨期平衡,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只要中 国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何愁未来财政问题。如果百 业萧条,财政何谈平衡。‎ 还有观点认为,应该通过控制大城市规模而不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来治理“大城市病”。我们通过几十个代表性经济体上百年城市化历史研究发现,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是“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都市圈城市群化是未来人口流动的大方向。过去受“小城镇派”的“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计划经济思想误导,导致人地错配、 供求分离,一二线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 我记得 xx 年 xx 年前,就有很多观点都说xx人口太多了。‎ xxxx 年xx常住人口 xxxx 万人,xxxx 年 xxxx 万人,根据统计部门公报 xxxx 年 xxxx 万人,事实上根据大数据可能已经超过xxxx 万人。xx 年前我们按照 xxxx 万人规划了这座城市,规划了她的土地供应、轨道交通、公路、教育、医院,现在xx人 口增加了 xxxx 万人,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所以,人口流入城市进行适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稳增长,而且是 重大民生福音,何乐而不为呢?‎ 三、面对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大国竞争,减税降费 ‎ 势在必行,放水养鱼,与民休息,是软的“新基建”。中国全口径的宏观税负(含土地出让收入)高于美国,非税负担更高, 而民生支出少、社会保障层次低x)全口径下 xxxx 年中国的“宏观税负”为 xx.x,高于美国的 xx.x,美国减税后可能减少宏观税负平均 x.x 个百分点/ 年,对中国产生压力。全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导致大量税收由企业缴纳。中国税收的征收对象以企业为主,美国税收的征收对象以个人为主。xxxx 年, 中国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之和占财政收入比重xx.x ,而美国的企业所得税占财政收入比仅 x.x。‎ x)中国的非税收入主要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中国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仍较高,xxxx 年为 xx.x。美国联邦非税收入在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占比较低,不足 x。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减税降费,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持续下降,但是土地出让收入、社保收入持续上升带动宏观税负上升,抵消了部分减税降费的成果。同时,近年 来的减税以增值税为主,但增值税为流转税,减增值税并不能 直接增加企业利润,且存在二次分配效应,占据强势地位的国 企和上游受益更明显,民企和中下游企业受益程度低。‎ x)税收在“用之于民”方面有差距,中国社会保障的低层次和发达国家的高福利对比鲜明。大量的税费收入用于供养庞 ‎ 大的机关事业群体和建设性支出,用于社会大众的福利保障受到挤压,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x)企业面临的劳动力、环境、土地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进 一步抵消了减税降费对企业减负的效果。我国企业面临着行业 垄断、服务业开放度较低导致的高昂的土地、电力、天然气、 石油、物流、融资等基础性经营成本,在国际竞争中的劳动力 成本优势将伴随人口红利的消失而衰减。我国汽油、柴油、天 然气、电力、土地价格分别为美国的 x.x、x.x、x.x、x.x 和 x.x 倍。‎ x)建议:‎ 优化减税降费方式,从当前主要针对增值税的减税格局转 为降低社保费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提升企业获得感,真正让 企业和老百姓得实惠。‎ 推进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转型,随着二产比重下降和 三产比重上升,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兼顾经 济建设和民生投入,我国税制应进行改革转型。‎ 中国应完善个税制度,拓展税基,将部分隐性收入人群纳 入到征税范围,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抵 扣,防止个税沦为逆向调节的工薪税。‎ 继续推进资源税扩围与消费税征税对象调整,充分发挥保 ‎ 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四、如果说疫情是黑天鹅,那么中国少子化老龄化加快则 是灰犀牛,这才是长期真正的挑战,人口政策调整是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xxxx 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 xxxx 万,xx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 xx.x,未富先老。日本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视为国难,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的命运和历史前景取决于人口。调整人口政 策事关人口健康可持续、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民族复兴。‎ x)出生人口持续下滑。继 xxxx 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 xxx 万后,xxxx 年出生人口再下降 xx 万至 xxxx 万。xxxx 年出生人口减幅明显收窄主要在于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减幅边际明显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稳定。从长期趋势看,由于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 预计 xxxx 年将进一步降至不到 xxxx 万。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 x)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xxxx 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xxxx 年中国 xx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 xx.x,未富先老问题突出; 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 xx.x时人均 GDP 均在 x.x 万美元以上, 而中国仅 x 万美元。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xxxx 年将进入占比超过 xx的深度老龄化社会, xxxx ‎ 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 xx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 x)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滑。劳动年龄人 口比例已于 xxxx 年见顶,预计 xxxx 年比 xxxx 年减少 xx;xxxx-xxxx 年中国经济增速已从 xx.x降至 x.x,即将进入“x 时代”。老龄化提高消费降低储蓄和投资,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并引发消费结构变迁,比如医疗保健占比将逐渐提升。‎ x)该不该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我们建议:第一,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 x-x 岁入托率从目前的 x提升至 xx。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第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缺口,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 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和雇佣年长劳动力,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五、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好的办法是开放,开放促进 繁荣 举两个例子:‎ x)中国行业开放程度高低不一,越开放的行业竞争力越强。‎ 加入 WTO 以后,汽车走向“市场换技术”和搞保护政策,结果是大而不强、国内市场基本沦陷;家电积极对外开放,迅速崛 起、享誉全球。‎ 当前中国行业的开放程度可分为三类:一是开放程度较高, 如多数制造业和旅游业;二是限制类,主要集中在基础能源和自然垄断行业,如电力、金融、电信和医疗;三是禁止类,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如互联网信息业、新闻广播业和军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持续提高并取得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关税方面,为保护幼稚产业, 汽车、化妆品和高端服装关税水平与国际相比仍然偏高。二是投资方面,OECD 公布外商投资限制性指数排名,中国在 xx 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 x,仅好于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菲律宾,xxxx-xxxx 年,中国总体限制性指数仅提高 x 个名次。三是知识产权方面,中国在基础研发、执法透明度、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方面偏薄弱。‎ 从家电和汽车成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看,中国应进 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相信市场,相信企业家,相信科技创新人 才,相信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展现开放自信,释放巨大的 ‎ 发展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x)我们可能再也无法忽视韩国电影的进步了。刚获奥斯卡 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的《寄生虫》,《熔炉》,《釜山行》和《流感》,《辩护人》,讲述的都是什么。我们已经不能停留 在以前《冬季恋歌》《我的野蛮女友》这样的认识了。韩国电 影的审查分级制度是伟大的,今天她终于结出硕果,只有开放才能带来繁荣。在今天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来看韩剧的进步, 让我们更清醒。xx 年前我在国研中心曾获得任务专门研究韩国为什么转型成功,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殖民地创造“汉江奇迹”, 朴正熙、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等一批批改革家,以及无数的律师、记者、知识分子等,前仆后继,推动了这个国家走向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现代化。这更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成功的信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