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讲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讲解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 ( JGJ 162-2008 ) 新规范出台目的、背景 在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引起原因中,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很多、带有普遍性,且常为主要原因,但是,造成事故的技术安全原因却相当明显和突出。这就提醒我们,建筑安全技术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建筑安全技术工作的薄弱、滞后、不适应及不被认真重视的情况,成为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或重要原因。 此规范的出台,填补了模板安装工程没有规范指导的局面,为安全技术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规范功能及特点 (1) 明确了荷载取值以及各种模板的基本设计指标; (2) 明确了面板、主次龙骨的强度挠度计算方法和公式; (3) 明确了模板计算依据; 前 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居于及其重要地位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已发生了面貌一新的变化:不仅模板与支架材料的品种和性能有了很大的拓展,其结构和构造更趋合理和可靠,杆、构、配件更加系列、齐全和定型化,配合更加紧密和装拆更加便捷,而且模板工程的方案设计、承载验算、试验监测和施工管理也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材料选用; 4. 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5. 设计; 6. 模板构造与安装; 7. 模板拆除; 8. 安全管理。 强制性条文: 3 条( 5.1.6 ; 6.1.9 ; 6.2.4 ) 1 总 则 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 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 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 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适用过程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 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 。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全木模板安装 组合钢模板 效果对比 嵌入式钢框塑料模板 南京玄武区政府的密肋楼板采用塑料模壳 隧道钢模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1 术语、符号 本章术语的条文仅列出容易混淆、误解和概念模糊的术语,计 13 个。 1 面板, 2 小梁, 3 主梁 1 2 3 4 支架, 5 连接件, 6 模板体系 , 7 支架立柱, 8 早拆模板体系 7 6 5 4 8 与本规范相关的标准和规程 1 《 碳素结构钢 》GB/T 700 2 《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 GB/T 1591 3 《 直缝电焊钢管 》 GB/T 13793 4 《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GB/T 3092 5 《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 GB/T 11352 6 《 钢管脚手架扣件 》 GB 15831 7 《 碳钢焊条 》 GB/T 5117 8 《 低合金钢焊条 》 GB/T 5118 9 《 六角头螺栓 C 级 》 GB/T 5780 10 《 六角头螺栓 》 GB/T 5782 11 《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 GB 50214 12 《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 3098. ( 1 、 11 ) 13 《自钻自攻螺钉》 GB/T 15856.1 ~4 14 《自攻螺栓》 GB/T 5282 ~5285 15 《铝及铝合金型材》 YB 1703 16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ZBB 70006 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18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 19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13 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1 《门式钢管脚手架》 JG 13 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 2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25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 3 材料的选用 为了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新规范中钢材宜采用 Q235 钢和 Q345 钢,而原来的 《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 和 《 大模板技术规程 》 中只提到了 Q235 钢,对于≤ 16mm 厚的钢材,其抗弯强度由 215 310 。 新规范中没有提到对拉螺栓的材料要求 ,《 大模板技术规程 》 中要求对拉螺栓材质应不低于 Q235 的钢材。(注意下表与组合模板一致) 新模板技术规范中增加了采用铝合金型材作为建筑模板结构或构件,并给出了铝合金型材的机械性能表。 板材中直接给出了 竹 、木胶合板、 复合纤维模板 的参数性能值,并对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具体可查看附录 A 提供的表。 3.1 钢材 重点: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 脆性破坏 。可致使钢材出现(冷)脆性破坏的因素(结构形式、环境温度、应力特征、钢材厚度、钢材性能等)均要控制。 钢材性能: 1 抗拉强度 :是衡量钢材抵抗拉断的性能指标,直接反映钢材内部组织的优劣,并与疲劳强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2 伸长率 : 是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而塑性又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3 屈服强度 :是衡量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确定强度设计值的重要指标。 4 冷弯试验 :是钢材塑性指标之一,也是衡量钢材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鉴定焊接性能的一个指标。 5 硫、磷含量 :是建筑钢材中的主要杂质,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焊接街头的裂纹敏感有较大影响。 6 碳含量 :因建筑钢的焊接性能主要取决于碳含量,碳的合适含量,宜控制在 0.12 %~ 0.2 %。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五条 产权单位应购置外径为 48mm ,壁厚为 3.5mm 的钢管,钢管必须符合 《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 GB/T3091 )的规定;扣件必须符合 《 钢管脚手架扣件 》 ( GB15831 )的规定。 3.2 冷弯薄壁型钢 重点:材质、机械性能,焊接、连接件材料性能 3.3 木材 要点:树种、树龄、外观、节理、防腐、含水率 3.4 铝合金型材 重点:材质、机械性能 (截面特性不便取值) 3.5 竹、木胶合模板板材 重点:表面特性、含水率、胶合能力、技术性能 4 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4.1 荷载标准值 4.2 荷载设计值 4.3 荷 载 组 合 4.4 变形值规定 4.1 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 1k )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1.1采用。 模板构件的名称 木模板 定型组合钢模板 平板的模板及小梁 0.30 0.50 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模板) 0.50 0.75 楼板模板及其支架(楼层高度为 4m 以下) 0.75 1.10 注:除刚、木外,其它材质模板重量见本规范附录 B 中的附表 B 。 4.1.1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kN/m 2 ) 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 ),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 3 ,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或按本规范附录B表B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 )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kN;梁可取1.5kN. 4、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γ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24kN/m3 ; t0— 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 t0=200/(T+15) 计算( T 为混凝土的温度℃);取 2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20℃ ;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 1.5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3.05m ; β 1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 1.0 ;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 1.2 ; β 2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 30mm 时,取 0.85 ; 50-90mm 时,取 1.0 ; 110-150mm 时,取 1.15 。; 荷载标准值 ( 永久荷载 ) 新浇混凝土模板侧压力计算公式是以流体静压力原理为基础,并结合浇筑速度与侧压力的国内试验结果而建立的,考虑了不同密度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坍落度和掺缓凝剂的影响等因素。它适用于浇筑速度在6m/h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 4.1.1 永久荷载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G2 (楼层高度为 4m 以上时,如何取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G 1 钢筋自重 G 3 (一般梁板结构,板 1.1kN/m 3 ,梁 1.5kN/m 3 ) 采用内部振捣器,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侧压力 G 4 (与 《 施工手册 》 规定一致,是以流体静压力原理为基础,并结合浇筑速度与侧压力的国内试验结果而建立的,考虑了不同密度混凝土凝结时间、坍落度和掺缓凝剂的影响等因素。适用于浇筑速度在 6m/h 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的标准值 G 4k a 新浇混凝土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密度  、初凝时间 t 、浇筑速度 V 、坍落度、入模温度 T 、加外加剂、浇筑高度等。 b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to——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 料时,可采用 to= 计算( T 为混凝土的温度,℃) t 0 =200/(T+15)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m/h );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所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m ); 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 1.0 ;掺具有缓凝作用的 外加剂时取 1.2 ; 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 30mm 时,取 0.85 ; 50~90mm 时,取 1.0 ; 110~150mm 时,取 1.15 。 * 荷载组合与荷载的 分项系数 * 注意: 验算刚度(即变形) 时,取荷载的标准值。 * 荷载分布图 有效压头高度按下式计算: 荷载标准值 ( 可变荷载 ) 可变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 ),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2.5kN/m 2 ,再用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均布荷载标准值可取1.5KN/m 2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标准值可取1.0KN/m 2 。 注:1、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活荷载标准值取4kN/m 2 . 2、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3、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2块板面上。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对水平模板可采用2kN/m 2 ,对垂直模板可采用4kN/m 2 ,且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3、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 3k ),可按表4.1.2采用。 表4.1.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kN/m 2 ) 注: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 向模板内供料方法 水平荷载 溜槽、串筒或导管 2 容量小于 0.2 m 3 的运输器具 2 容量为 0.2-0.8 m 3 的运输器具 4 容量大于 0.8 m 3 的运输器具 6 原 《 大模板技术规程 》 中没有 活荷载标准值系根据以往模板工程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确定了共三项活荷载。一是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并仅为竖向作用到面板上,从上到下分别递减传于支架立柱,此外对面板及小楞还应以集中荷载2.5kN作用于跨中,取两者中最大的一个内力弯矩值作为设计依据才能保证安全。其次是振捣混凝土时产生对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均布活荷载,其值考虑作用于垂直面的要大于水平面的均布荷载,主要是从保证模板结构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第三是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时,对竖直模板侧面产生的水平活荷载,并以倾倒工具容积的大小来决定其值,其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来考虑。 4.1.2 可变荷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Q 1 4.1.3 风荷载(风振系数取 1 ,基本风压按 n = 10N )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Q 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 Q 3 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2.5kN/m 2 ,再用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 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kN/m 2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0kN/m 2 。 注: 1 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 活荷载标准值取4kN/m 2 。 2 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 3 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2块板面上。 计算面板及小梁 活载 2.5kN/m 2 计算支撑小梁的主梁 活载 1.5kN/m 2 计算支撑大梁的支架 活载 1.0kN/m 2 混凝土布料机基座形式 布料杆在输送混凝土时的冲击荷载 可能是造成垮塌的诱发荷载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 2k ,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 3k 共同点 作用范围均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不同点 二者不会同时出现(见 4.3.2 各项荷载标准值组合) 取自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算规范 》GB50024 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中的规定计算,其中基本风压值应按该规范D.4中n=10年的规定采用,并取风振系数β z =1。 基本风压值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的规定采用的。由于模板使用时间短暂,故采用重现期n=10年的基本风压值已属安全。 原扣件范中风荷载规定:W。取50年基本风压值 4.1 荷载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 1、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2、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3、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表 4.2.3 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类别 分项系数 γ i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 G 1k )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1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 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 1.35 ; 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应取 1 ;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验算,应取 0.9.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 G 2k ) 钢筋自重标准值 ( G 3k )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 G 4k )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 ( Q 1k )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取 1.4 ; 对标准值大于 4 kN/m 2 的活荷载应取 1.3 。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 Q 2k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 Q 3k ) 风荷载( W k ) 1.4 4、钢面板及支架作用荷载设计值可乘以系数0.95进行折减。当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其荷载设计值不应折减。 对钢的面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规定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该规范中对临时性的结构强度设计值没有做出提高的规定,而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2.2.2条明确做出了提高17.6%的规定,且在使用中也未发现有什么问题,因此,我们也将荷载设计值乘以0.95折减系数和0.9的结构重要性系数予以折减,这就等于把钢的强度设计值提高了16%。但当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为确保模板结构的安全却不予提高。 4.2.1 强度、稳定性验算,采用荷载设计值 4.2.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采用荷载标准值 4.2.3 钢面板及其支架作用荷载设计值可乘以 0.95 进行折减。当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其荷载设计值不应折减。 4.3 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该按照荷载效应基本组合,采用下式进行模板设计: 其中 γ 0 ——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0.9 ; S——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R—— 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式中: γ G ——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表 4.2.3 采用; γ Qi —— 第 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 γ Q1 为可变荷载 Q 1 的分项系数,应按规范 4.2.3 采用; G iK —— 按各永久荷载标准值 G 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Q iK ——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n——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式中: ψ ci —— 可变荷载 Q i 的组合值系数,当按本规范中的规定的各可变荷载采用时,其组合值系数为 0.7 。 注: 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近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 、当对 Q 1K 无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 Q 1K ,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 、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并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S≤C 式中 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变形值的规定。 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 参与计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的标准值组合符合表4.3.2的规定 。 表4.3.2 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标准值组合 项目 参与组合的荷载类别 计算承载能力 验算挠度 1 平板和薄壳的模板和支架 G 1k +G 2k +G 3k +Q 1k G 1k +G 2k +G 3k 2 梁和拱模板的底板及支架 G 1k +G 2k +G 3k +Q 2k G 1k +G 2k +G 3k 3 梁、拱、柱(边长不大于 300mm )、墙(厚度不大于 100mm )的侧面模板 G 4k +Q 2k G 4k 4 大体积结构、柱(边长大于 300mm )、墙(厚度大于 100mm )的侧面模板 G 4k +Q 3k G 4k 注:验算挠度应采用荷载标准值;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说明:本条参与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规定是按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的规定采用的。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 G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 合,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 验算,取0.9。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 Q 一般取1.4,大于4kN/m2时取1.3 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4 4.3.1 极限状态设计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0S ≤R ( 4.3.1-1 )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 4.3.1-2 ) ( 4.3.1-3 )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 4.3.1-4 )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S≤C ( 4.3.1-5 ) ( 4.3.1-6 ) (较 0.85 有所提高) 结合 4.3.2 款,可得效应组合设计值 S 变形值规定 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说明:此变形值是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采用的。 4.4 变形值规定 【讨论】 L——计算跨度,应明确为最大计算跨度 4.4.1、4.4.2 关于变形容许值,存在分歧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现浇混凝土模板计算 5.3 爬模计算(略) 立杆计算长度的改变 立杆稳定性计算组合风荷载 立杆稳定性计算(新规范) 不考虑风荷载时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永久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12.122kN 。 活荷载标准值 NQ = 1 ×1.2×1.5=1.8kN 。 N= ( 1.2×12.122+1.4×1.8 ) ×0.9=15.4kN N= ( 1.35×12.122+1.4×0.7×1.8 ) ×0.9=16.3kN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 = 16.3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cm ;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890cm2 ;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 ( 抵抗矩 ),W=5.080cm3 ;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00N/mm2 ; h —— 最大步距, h=1.50m ; l0 —— 计算长度,取 1.500=1.5m ;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0.634 ; 经计算得到 =16300/( 0.634 ×489)= 52.6 N/mm2 ; 立杆稳定性计算(新规范) 考虑风荷载时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计算公式 M W =0.9×0.9×1.4Wklah2/10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 Wk=0.7×0.450×1.200×1.250=0.675kN/m2 h —— 立杆的步距, 1.50m ;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 1.20m ;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 1.50m ;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0.9×1.4×0.675×1.200×1.500×1.500/10=0.207kN.m ;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0.9×1.2×12.122+0.9×0.9×1.4×1.800+0.9×0.9×1.4×0.207/1.500=15.29kN 经计算得到 =19372/( 0.634 ×489)+207000/5080= 90.04 N/mm2 5.1 一般规定 5.1.2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 稳定性 2 构造简单, 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3 混凝土梁施工由 跨中向两端 对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400mm ( 与 4.1.2 注 2 进行对比 ) 4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时,须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堆载试验 1 吨 /m 2 5.1.3 模板设计包含内容 1 据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季节施工措施,定构造所受荷载; 2 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设计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形模板大样图; 3 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 4 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5 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及周转使用计划; 6 、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穿插: 6.1.1 模板安装前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1 应审查模板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设计审批手续应齐全。 2 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采用爬模、飞模、隧道模等特殊模板施工时,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满堂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 满堂支撑架水平剪刀撑布置图 用胶合板及钢管扣件支梁、板模的构造 事故案例 事故审判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十五条 安全方案应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和勘察设计文件,并结合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编制。除工程建设标准有明确规定外,安全方案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周边环境、理论计算(简图、详图)、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劳动力组织、使用的设备、器具与材料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宜采用经过建设部鉴定的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5.1.6 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 150 ;拉条、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不应大于 200 ; 2 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 350 ;木杆件,不应大于 250 。 【 目的 】 1 避免自重引起的过分弯曲; 2 消除振动影响。 5.1.7 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扣件和钢管立杆底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 的规定; 2 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 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并应按单立杆轴心受压计算;钢管的初始弯曲率不得大于 1/1000 ,其壁厚应按实际检查结果计算; 3 当露天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 5 ,当高宽比大于 5 时,必须加设抛撑或揽风绳,保证宽度方向的稳定。 可调托座,双钢管托梁 非稳定体系 稳定体系 设抛撑 (对称设置) 设揽风绳 (对称设置) 5.1.8 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几种门架混合使用时,必须取支撑力最小的门架作为设计依据; 2 荷载亦直接作用在门架两边的轴线上,必要时可 设横梁将荷载 传于两立杆顶端,且应按单榀门架进行承力计算; 梁板立杆支撑共用构造 3 门架结构在相邻两榀之间设工具式交叉支撑,使用的交叉支撑线刚度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4 当门架使用可调支座时,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得大于 150mm ; 5 当露天门架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 5 ,当高宽比大于 5 时,必须使用揽风绳,保证宽度方向的稳定。 第五十四条 模板立柱顶部应采用可调 U 型托直接支顶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将立柱顶端与做主梁的钢管用扣件连接 ; 可调顶托丝杠伸出长度不应大于 200mm 。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三十九条 脚手架必须搭设双排,脚手架 立杆纵距不大于 1.5m ,横距不大于 1.2m ,大横杆步距不大于 1.8m 。 5.1.9 遇有下列情况时,水平支撑梁的设计应采取防倾倒措施,不得取消或改动销紧装置的作用,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支撑如倾斜或由倾斜的托板支撑以及偏心荷载情况存在时; 2 梁由多杆件组成; 3 当梁的高宽比大于 2.5 时,水平支撑梁的底面严禁支撑在 50mm 宽的单托板面上; 4 水平支撑梁的高宽比大于 2.5 时,应避免承受集中荷载。 5.2 现浇混凝土计算 5.2.1 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 应验算跨中和悬臂端的 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 1 抗弯强度计算 最不利弯矩设计值,取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分别作用时计算结果的大值; 【 讨论 】 1 非简支梁集中荷载作用点位置? 2 跨中与悬臂端求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是分开建模型还是不分,按实际模型? 2 挠度应按下式公式进行验算 【 讨论 】 1 上 2 公式,显然是简支梁受均布荷载,和均布荷载 + 集中荷载的挠度公式,与 5.2.1 规定不吻。 5.2.2 支撑楞梁计算时,次楞一般为 2 跨以上连续楞梁,可按本规范附录 C 计算,当跨度不等时,应按不等跨连续楞梁或悬臂楞梁设计;主楞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连续梁、简支梁或悬臂梁设计;同时次、主楞梁均应进行最不利抗弯强度与挠度计算。 1 次、主楞梁抗弯强度计算 最不利弯矩设计值,应从均布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M1 、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M2 和悬臂端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M3 三者中,选取计算结果最大值。 2 次、主楞楞梁抗剪强度计算 3 挠度计算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二十一条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计算内容主要包括: (一)纵向、横向水平杆件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 (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三)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5.2.4 柱箍应采用扁钢、角钢、槽钢和木楞制成,其受力状态应为拉弯杆件。 【 讨论 】 柱箍设对拉螺栓时如何计算? 5.2.5 木、钢立柱 【讨论】格构式立柱验算? 1 木立柱 2 工具式钢管立柱 3 扣件式钢管立柱 【区别】立杆计算长度取最大步距,非h+2a或k μ h 。 【讨论】支架高度强度折减系数应设? 4 门形钢管立柱 【区别】 1 调整系数k(可调底座伸出长度;1.0,0.9,0.8) (与《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00要求相同。 ) 2 长度修正系数k0(模板支柱高度,1.13,1.17,1.22)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二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模板支撑系统称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一)高度超过 8m 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 (二)跨度超过 18m 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 (三)施工总荷载大于 10kN/m 2 (板 250 厚)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 (四)集中线荷载大于 15kN/m (梁 500mmX1000mm 高)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 (五)滑模模板及其它特殊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 30m 的构筑物脚手架)。 5.2.6 立柱底地基承载力验算 【 讨论 】 普通楼层楼板强度和裂缝验算?如本规范 7.1.2 、 7.1.3 、 7.1.13 ( 7.1 模板拆除要求), 7.2.4 ( 7.2 支架立柱拆除)均有相同要求。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十九条 下列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计算 (五)高度在 4m 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 (六)搭设在地面或楼板上的脚手架或模板支撑系统,应对其地基或楼板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6 模板构造与安装 6.1 一般规定 6.2 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 6.3 普通模板构造与安装 6.4 爬升模板构造与安装(略) 6.5 飞模构造与安装(略) 6.6 隧道模板构造与安装(略) 地基承载力计算 式中 p—— 立柱底垫木的底面平均压力 (kN/m2) ; N—— 上部立柱传至垫木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 A—— 垫木底面面积 ; f ak ——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的规定或工程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采用; m f —— 立柱垫木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应按下表采用。 立柱底地基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新规范) 柱箍间距、强度计算 柱箍间距、强度计算 6.1 一般规定 6.1.2 模板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 不得混搭 。 2 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 下沉 。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3 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4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 深圳地铁 3 号线 5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长度的1/1000~3/1000. 6 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 2)上层支架立柱 应对准 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 3)当采用 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 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7 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 5m 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第五十一条 模板支撑系统应采用钢管和扣件搭设,严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设。 第五十三条 模板支撑系统应按要求设置立柱和纵横向扫地杆及大横杆,各杆件的间距均由计算决定,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立柱间距不应大于 1.2m ; 第一步大横杆的步距均不应大于 1.8m ,其它大横杆的步距均不应大于 1.2m ; 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 50cm 。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南京河西四季仁恒双塔空中花园板梁施工高支模 现场安装检查 桁架底部安全措施 常州九洲广场悬挑层高支模,悬挑 5m 钢挑梁施工,要求传力直接,明确 6.1.9 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 相等或成倍数 。 2 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 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 ,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五十四条 模板立柱顶部应采用可调 U 型托直接支顶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将立柱顶端与做主梁的钢管用扣件连接 ; 可调顶托丝杠伸出长度不应大于 200mm 。 第四十条 悬挑脚手架悬挑梁必须使用 16 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悬挑梁尾端应使用 φ16 以上钢筋锚固在工程结构上,锚固点不少于 2 处;悬挑梁前端应采用 φ14 以上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 第四十八条 脚手架操作层安全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四) 操作层脚手板与墙体的距离不应大于 15cm ,超过时应加设脚手板进行有效防护; 3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 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01第 6.3.2相反)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 步距两水平 拉杆中间应加设 一道水平拉杆 ,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 两步距 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 一道水平拉杆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五十三条 模板支撑系统应按要求设置立柱和纵横向扫地杆及大横杆,各杆件的间距均由计算决定,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 模板立柱间距不应大于 1.2m ; (二)第一步大横杆的步距均不应大于 1.8m ,其它大横杆的步距均不应大于 1.2m ; (三)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 50cm 。 4 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 x50mm木条或25mm X80mm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mm x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 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第6.3.2不同 ) 板立柱间距=梁立柱间距 板立柱间距= 2x 梁立柱间距 层高 < 8m 8m≤ 层高≤ 20m 层高 > 20m 丝杆伸出长度 过长,无法保 证垂直传力 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太小 6.2 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 6.2.2工具式立柱支撑的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具式钢管单立柱支撑的间距应符合支撑设计的规定。 2 立柱不得接长使用。 3 所有夹具、螺栓、销子和其他配件应处在闭合或拧紧的位置。 4 立杆及水平拉杆构造 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工具式立柱支撑的梁、板模板 6.2.3 木立柱支撑的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木立柱宜选用整料,当不能满足要求时, 立柱的接头不宜超过1个 ,并应采取对接夹板接头方式。立柱底部可采用垫块垫高,单不得采用单码砖垫高, 垫高高度不得超过300mm 。 2 木立柱底部与垫木之间应设置硬木对角楔调整标高,并应铁钉将其固定在垫木上。 3 木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严禁使用板皮替代规定的拉杆。 4 所有单立柱支撑应在底垫木和梁底模板的中心,并应与底部垫木和顶部梁底模板紧密接触,且不得承受偏心荷载。 5 当仅为单排立柱时,应在单排立柱的两边每隔3m加设斜支撑,且每边不得少于2根,斜支撑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0º 。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五十一条 模板支撑系统应采用钢管和扣件搭设,严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设。采用工具式等其它形式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严禁钢管扣件和工具式脚手架混合搭设。 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 底座 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 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杆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3 立柱接长 严禁搭接 ,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 严禁 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五十二条 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每根立柱底部均应设置木垫板和钢底座。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大演播厅模板支架整体倒塌技术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查看残存钢管支架的立杆连续4根钢管接头在同一高度架子底部与周边支架的水平连系杆很少,立杆的横向约束很弱。 对接扣件在同一位置 5 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连续式剪刀撑(图6.2.4-1).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图6.2.4-2)。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图6.2.4-3)。 通常情况下剪刀撑设置 支撑高度在 8~20m 情况下剪刀撑设置 支撑高度在 20m 以上情况下剪刀撑设置 模板支撑系统四周均设剪刀撑 《 青岛市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五十五条 4 排及以上立柱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 (一)模扳支架外围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支架内部中间每隔 5~6 根立杆或 5~7m 应在纵、横向的整个长度和高度上分别连续设置剪刀撑。 (二)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 8m( 包括 8m) 时,除应在其底部、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外;还应在模板支架中间的竖向剪刀撑的顶部平面内设置水平剪刀撑。 第五十六条 4 排以下立杆的模板支架,应在外围纵向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模板支架外围横向外侧立面(即两端外立面)和沿纵向每隔 4 根立杆从下至上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刀撑;当设置剪刀撑有困难时,可采用之字斜杆支撑。 6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 ~ 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风险行业,每一环节、每道工序,慎之又慎、循规蹈矩,强调程序化,实施安全文明标准化,目的是加强企业自律、促进依法施工,有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控制危害和危险因素,实现平安施工,以构造和谐建设环境,体现更好人文关怀,民本关爱,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建筑业发展更有序更健康! 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耿贺明 电话:13673168355 邮箱:heminggeng@163.co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