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有关实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计算机有关实验

实验一常用指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DSP开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熟悉DSP开发系统的连接;3、熟悉DSP的开发界面;4、熟悉C54X系列的寻址系统;5、熟悉常用C54X系列指令的用法。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系统连接进行DSP实验之前,先必须连接好仿真器、实验箱及计算机,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n2、上电复位 在硬件安装完成后,确认安装正确、各实验部件及电源连接正常后,接通仿真器电源或启动计算机,此时,仿真盒上的“红色小灯”应点亮,否则DSP开发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有问题。3、运行CCS程序 待计算机启动成功后,实验箱220V电源置“ON”,实验箱上电,启动CCS,此时仿真器上的“绿色小灯”应点亮,并且CCS正常启动,表明系统连接正常;否则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或CCS相关设置存在问题,掉电,检查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连接,或检查CCS相关设置是否正确。4、修改样例程序,尝试DSP其他的指令。5、填写实验报告。6、启动CCS2.0并加载“exp01.out”\n\n\n加载完毕,单击“Run”运行程序;\n实验结果:可见XF灯以一定频率闪烁;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则XF灯停止闪烁,如再单击“Run”,则“XF”灯又开始闪烁;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n实验二数据存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TMS320C54的程序空间的分配;2、掌握TMS320C54的数据空间的分配;3、熟悉操作TMS320C54数据空间的指令。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三、实验系统相关资源介绍实验系统指导书是以TMS320VC5402为例,介绍相关的内部和存储器资源,下面给出TMS320VC5402的存储器分配表:\n\n四、试验步骤与内容:1、连接好DSP开发系统,运行CCS软件;2、在CCS的Memory窗口中查找C5402各个区段的数据存储器地址,在可以改变的数据地址随意改变其中的内容;3、在CCS中装载实验示范程序,单步执行程序,观察程序中写入和读出的数据存储地址的变化;4、联系其他寻址方式的使用。5、启动CCS2.0并加载“exp02.out”用“View”下拉菜单中的“Memory”查看内存单元;输入要查看的内存单元地址,本实验要查看0x1000~0x100F单元的数值变化,输入地址0x1000;查看0x1000~0x100F单元的初始值,单击“Run”运行程序,也可以“单步”运行程序;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查看0x1000~0x100F单元内数值的变化关闭各窗口,本实验完毕。\n\n\n\n\n\n\n实验三I/O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I/O的扩展;掌握I/O口的操作方法;2、熟悉PORTR,PORTW指令的用途;3、了解数字量与模拟量的区别和联系。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DSP-Ⅱ型实验系统与DSP-Ⅰ型实验系统相比较而言,数字量输入输出是完全封闭的,不需要任何跳线配置,只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试验就可以了。2、运行CCS程序,装载示范程序,调整K0~K7的开关,观察LP1~LP7LED亮灭的变化,以及输入和输出状态是否一致。(注意:输出为0时点亮灯)\n3、数字量输入信号全部拓展出来,用户可以进行自己的数字量采集实验。数字量输入接口主要由两个,如书中所示。4、启动CCS2.0,并加载“exp03.out”;单击“Run”运行程序;任意调整K0~K7开关,可以观察到对应LP0~LP7灯“亮”或“灭”;单击“Halt”,暂停持续运行,开关将对灯失去控制;关闭各窗口,本实验完毕。\n\n\n实验四定时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C54的定时器;2、掌握C54定时器的控制方法;3、学会使用定时器中断方式控制程序流程。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硬件仿真器,实验箱。三、实验步骤和内容1、调入样例程序,装载并运行;2、定时器试验通过LP0~LP7LED来显示;3、启动CCS2.0,并加载“exp04.out”;\n\n单击“Run”运行程序;可观察LED灯(LP0~LP7)以一定的间隔时间不停摆动;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LED灯停止闪烁;单击“Run”,运行程序,LED灯又开始闪烁;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n\n\n实验五信号混叠与数字滤波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DSP用户开发板产生信号混叠的目的和方法。2、熟悉数字滤波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示波器,短接块及导线若干。三、基础理论1、模拟滤波器原理;(巴德沃斯型、切比雪夫型滤波器)2、数字滤波器的基础知识;3、ПR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可参阅第九章相关内容)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复习有关ПR数字滤波器的知识2、阅读本实验所提供的样例程序;3、运行样例程序,用示波器观察JAD31脚(滤波前)和JAD4AD50-DAout(滤波后)两点的波形,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记录必要参数;4、填写实验报告。5、\n1)实验前准备模拟信号产生单元中,一路信号源产生低频正弦波信号(S1置“L”),另一路信号源产生低频正弦波信号(S11置“H”),检查模拟信号输出端口“A”“B”应断开;实验箱上电,用示波器分别观测out1和out2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调节电位器SPR1、SPR2(out1输出信号的频率调节和幅值调节)和电位器SPR11、SPR12(out2输出信号的频率调节和幅值调节),直至满意为止;本样例程序实验建议:低频正弦信号为100Hz/1V;高频正弦信号为6KHz/1V;实验箱掉电,做以下连接和检查:短接JAD1的INM、INMF;短接JAD2的INM、INMF;用导线连接out2(模拟信号输出)和JAD31脚(MIC-IN);检查:JD是否断开。正确完成计算机、DSP仿真器和实验箱的连接后,系统上电。\n2)实验实验A:信号混叠实验用示波器观测out1和out2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短接“A”“B”,用示波器观测out2输出混叠信号波形。实验B:数字滤波器启动CCS2.0,用Project/Open打开“ExpПRokLP02.pjt”工程文件;双击“ExpПRokLP02.pjt”及“Source”可查看各源程序;并加载“ExpПRokLP02.out”;单击“Run”运行程序,或按F5运行程序;利用双踪示波器,一通道观察混叠信号波形(JADP3的1脚),另一通道观察滤波信号波形(JAD4的DA-out)实验结果:在示波器上可以观察到100Hz低频正弦波信号被滤出;可通过修改“ExpПRokLP02rt.c”中“”nlpass“nlstop”参数来改变滤波性能。单击“Halt”暂停运行,修改参数,“RebuildAll”、“Load”后,单击“Run”运行程序,可观察到不同的滤波效果。\n\n\n实验六A/D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A/D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TLV320AD50的技术指标和常用方法;3、熟悉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的应用方法;4、掌握并熟练使用DSP和AD50的接口及其操作。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短路块及导线。三、实验步骤和内容1、用短接块短接JAD1的INM和INMF,以及JAD2的INM和INMF;JD跳线断开,设置输入信号为交流;用短接块短接SS1的1,2脚,设置输出低频信号;短接S2的Sin脚,设置输出正弦波信号,则模拟信号产生单元out1输出为低频正弦波。用导线连接模拟信号产生单元的out1脚和JAD3的1脚。2、运行CCS软件,加载示范程序;3、按下F12运行程序,查看数据存储器中的内容变化;\n4、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或幅值,做同样的采样实验;5、观察采样结果;6、填写实验报告。7、启动CCS2.0,并打开“exp06.out”工程文件;双击“exp06.pjt”及“Source”,可查看各源程序;加载“exp06.out”文件;在“exp06.c”中“READAD50()”处,设置断点;单击“Run”运行程序,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用下拉菜单中的View/Graph的“Time/Frequency”打开一个图形观察窗口;设置该图形观察窗口的参数,观察起始地址为0x1000H,长度为256的存储单元内的数据,该数据为输入信号经A/D转换之后的数据,数据类型为16位整型;单击“Animate”运行程序,在图形观察窗口观察A/D转换后的数据波形变化;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n\n\n\n\n用“View”的下拉菜单中“Memory”打开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设置该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的参数,选择地址为0x1000,数据格式C格式16进制数;单击“Animate”运行程序,调整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并在该窗口中观察数据变化,A/D转换后的数据存储在地址为0x1000~0x10FF单元内,变化数据将变为红色;单击“Halt”停止程序运行;关闭“exp06.pjt”工程文件,关闭各窗口,本实验完毕。\n\n\n\n\n\n\n\n\n实验七D/A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A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TLV320AD50的技术指标和常用方法;3、熟悉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的应用方法;4、掌握并熟练使用DSP和AD50的接口及其操作;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示波器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不需连线,通过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情况;2、运行CCS软件,加载示范程序;3、加载实验数据File/Data/Load装载sin.dat,OK即可。\n4、按F5运行程序,用示波器检测JAD4的3脚AD50-DAout输出一个正弦波;、5、在程序中,改变相应数据来实现改变波形和周期;6、填写实验报告。7、启动CCS2.0,并加载“exp07.out”;加载实验数据:File/Data/Load装载sin.dat;选择地址为0x3000;打开一个图形观察窗口,以观察加载实验数据波形;设置观察窗口参数,起始地址为0x3000,长度为40,16位整型;单击“Run”运行程序;用示波器检测JAD4的3脚AD50-DAout他可以看到输出一个正弦波;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n\n\n\n\n\n\n实验八语音处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ADC/DAC的性能及TLV320AD50的接口和使用;2、熟悉McBSP多通道缓冲串口通信的应用;3、掌握一个完整的语音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4、了解语音信号的采集、回放及滤波处理。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实验箱,DSP仿真器,对录线、音频信号源。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利用自备的音频信号源,从MIC-IN接口输入音频信号,进行AD采集(如果信号幅度小,则使用板上的音频放大电路信号放大信号,再进行AD转换);2、语音处理算法;3、DA输出音频信号;(可以用示波器观察,也可以经过语音放大电路驱动板载扬声器)实现语音信号的回放;\n4、具体的硬件接口连线参见样例程序实验操作说明;5、运行CCS软件,加载示范程序,运行程序,扬声器有声音输出;6、写实验报告。7、样例程序实验操作说明1)实验前准备与硬件连接用短接JAD1的INM、INMF和JAD2的INM、INMF。用对录线,连接实验箱与外部音频源;用导线连接JAD4的AD50-DAout和Audio-IN;2)实验实验A:语音采集与回放实验启动CCS2.0;打开“Tonetest01.prj”工程文件;双击“Tonetest01.pjt”及“Source”可查看各源程序;并加载“Tonetest01.out”工程文件;打开音频源,输出音频,单击“Run”运行程序,或按F5运行程序;实验结果:可听到连续音频信号。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选择“Close”关闭“Tonetest01.pjt”工程文件,关闭各程序显示窗口;\n\n\n\n实验B:语音处理实验打开“ToneПRr02rt.pjt”工程文件,准备进行语音处理实验;双击“ToneПRr02rt.pjt”及“Source”可查看各源程序;加载“ToneПRr02rt.out”;单击“Run”运行程序,或按F5运行程序;实验结果:可听到连续音频信号,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变化;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修改“ToneПRL02rt.c”程序“nlpass”和“nlstop”参数,来修改ПR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参数,修改循环值j可变化时间。\n\n\n\n\n\n实验九主机接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HPI接口的概念和相关DSP知识;2、掌握HPI接口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3、熟悉掌握双DSP芯片进行并行任务处理;\n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n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CPU1在系统中作为被控制DSP,即在HPI接口中CPU1信号处理被用作CPU2信号处理器应用;2、CPU2信号处理器可以访问CPU1内部存储空间;3、硬件完全封闭,不需要任何配置即可完成两者的通信;4、仿真器JTAG插头连接CPU2板的JTAG接口,调入样程序,运行。可在CCS中观察到DATA存储器空间地址0x1002、0x1003值的变化。5、样例程序实验说明启动CCS2.0,并加载“exp09.out”;并用下拉菜单中的View/Memory打开一个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设置该存储器数据观察窗口的参数,输入地址0x1002;\n\n观察0x1002和0x1003单元内的数据,单击“Run”运行;\n单击“Halt”暂停运行;在0x1002和0x1003单元内的数据,应变为0x0055和0x00AA;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n实验十数字波形产生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2、学习用C54xDSP芯片产生正弦信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加深对DSPMCBSP多通道缓冲串口的理解。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示波器。\n三、基础理论数字波形信号发生器是利用微处理芯片,通过软件编程和D/A转换,产生所需要信号波形的一种方法。在通信、仪器和控制等领域的信号处理系统中,经常会用到数字正弦发生器。一般情况,产生正弦波的方法有两种:1、查表法。此种方法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果要求精度高,表就很大,相应的存储器容量也要很大。2、泰勒级数展开法。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与查表法相比,需要的存储单元很少,而且精度高。 一个角度为θ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可以展开成泰勒级数,取前5项进行近似得:\n其中,x为θ的弧度值。本实验用泰勒级数展开发产生一正弦波,并通过D/A输出。\n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连接好DSP开发系统,运行CCS软件;2、将示波器探头和输出测试点JAD4的AD50-DAout相连;3、调入样程序,按下F5全速运行程序,在示波器可观察到产生的正弦波;4、填写实验报告。\n5、样例程序实验操作说明启动CCS2.0,用Project/Open打开“exp10.pjt”;双击:“exp10.pjt”及“Source”可查看各源程序;\n加载“exp10.out”后;在“exp10.c”程序中,“InitC5402()”处设置断点;\n单击“Run”,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用View/Graph/Time/Frequency打开一个图形观察窗口,以观察利用泰勒级数产生的波形;设置观察变量y,长度2000,32位浮点型数值;\n调整图形观察窗口,观察产生波形; 单击“Run”继续运行程序;在JAD4的AD50-DAout,用示波器可观察到产生的正弦波波形; 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示波器上正弦波消失; 在“exp10.c”程序中,N值为产生正弦信号一个周期的点数,产生的正弦信号的频率与N数值大小及D/A转换频率fDA有关,产生正弦信号频率f的计算公式为:f=fDA/N尝试修改“exp10.c”程序中N值,“Rebuild”及“Load”后,单击“Run”运行程序,观察产生信号频率变化;关闭“exp10.prj”工程文件;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n实验十一LCD实验一、实验目的1、LCD显示的基本原理;2、用TMS320C54XDSP芯片控制LCD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对访问DSPIO空间的理解。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n三、LCD简介液晶显示器(LCD)以及其功耗低、体积小、外形美观、价格低廉等多种优势在仪器仪表产品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LCD数据接口基本上分为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两种形式,本实验系统选用的是北京青云创新科公司生产的中文液晶模块,型号为LCM12864ZK-LCD,其字型ROM内含8192个16*16点中文字型和128个16*8半宽的字母符号字型;另外绘图显示画面提供一个64*256点的绘图区域GDRAM;而且内含CGRAM提供4组软件可编程控制的16*16点阵造字功能。电源操作范围宽(2.7Vto5.5V);低功耗设计可满足产品的省电要求。同时,与单片机等微控器的接口界面灵活(三种模式并行8位/4位串行3线/2线) 中文液晶显示模块可实现汉化、ASCП码、点阵图形的同屏显示;广泛用于各种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和信息产品上作为显示器件。 本实验中,采用串行数据接口输入方式,把LCD映射到DSP芯片的IO空间,其IO地址为0x000F,TMS320C54xDSP芯片对该地址输出数据,实现对LCD的显示控制\n四、实验步骤和内容1.CPU2上连接DSP开放系统,正确连接完毕后系统上电;2.启动CCS2.0,用Project/Open打开“lcd.pjt”工程文件;双击“lcd.pjt”及“Source”可查看各源程序;并加载“lcd.out”;3.单击“Run”运行程序;4.可以在LCD上显示一些汉字。\n实验十二输入输出接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键盘和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2.学习运用TMS320C54XDSP芯片控制键盘和LCD液晶显示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加深对键盘扫描输入和液晶显示输出的理解。\n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2.0版软件、DSP仿真机、实验箱。三、实验准备:参考实验十一,熟悉液晶显示模块LCM12864ZK_LCD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并熟悉键盘扫描的相关理论。四、实验内容及要求:在CPU2上连接DSP开发系统;启动CCS2.0,用Project/New新建工程“key_lcd.out”;参考附录中的“keyboard.pjt”及“lcd.pjt”文件实现如下功能:按动第一个键,显示“欢迎您”;按动第二个键,显示“多谢关照”;同时,还可以自编显示内容,对应键盘控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