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0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管理学基础02

管理学根底赵学锋\n第二章管理学思想开展第一节近代管理理论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第二章管理学思想开展1.调节辐射:苹果有补水的作用,而且其中含有的果酸有平滑肌肤的效果2.帮助呼吸:苹果皮中富含一种叫做槲皮素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你的肺不受污染物侵害。伦敦圣乔治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说明,每周至少吃5个苹果的人的肺功能比不吃的人好。3.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人们早就发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能的效果。4.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血压的成效作用5.据测定,每百克苹果含果糖6.5~11.2克,葡萄糖2.5~3.5克,蔗糖1.0~5.2克;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n【案例导入】联合邮包效劳公司的科学管理联合邮包效劳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管理风格。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时间,甚至上厕所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发动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n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平安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车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走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n这种刻板的时间表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繁琐?也许是,它真能带来高效率吗?毫无疑问!生产率专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举例来说吧,联邦捷运公司平均每人每天不过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却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来对UPS的净利润产生发积极的影响。虽然这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家获利丰厚的公司。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方面的启发?\n启示联合邮包效劳公司〔UPS〕为获得最正确效率所采用的程序实际上是得益于科学管理的成果。\n第一节近代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初〕管理理论开展历程:经验管理〔18世纪末〕-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新开展(70年代〕1.1古典管理理论1.2人际关系论\n1.1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初〕1.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与组织管理过程理论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另有:梅奥人际关系理论标志:管理科学的建立\n1.泰勒及科学管理理论泰勒〔1856-1915〕美国人,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的才能,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作的才能。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科学管理—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n泰勒的主要实验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主要思想\n搬运生铁实验实验:调整程序、方法和工具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12.5T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3\n铁锹实验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实验发现21磅时效率最高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铁矿石:小尺寸,焦煤:大尺寸〕生产效率得到提高\n泰勒的主要思想工作定额、劳动方法的标准化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职能厂长制〔后没推广〕方案职能与执行职能别离实行差异计件工资制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实行“例外原那么〞〔分权管理体制〕\n对泰勒制的评价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实践统计、分析〕有局限性\n泰勒制局限性把人当经济人,经济人-它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忽略人的情感等方面需求〕局限于基层管理〔只面向一线作业员工管理〕\n2.法约尔与组织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长期担任一家大型矿业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被后人称为“组织管理过程理论之父〞。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n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奉献企业经营活动有六项不同活动,称为六大经营职能。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平安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最早提出管理根本职能的五要素即五职能。即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系统地总结了企业管理的一般原那么〔14项原那么〕。重视对组织理论的研究〔针对整个组织〕。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身体、智力、精神〕\n对法约尔的评价组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弥补了泰勒的缺乏〔适用于整个组织、管理者素质要求〕原那么不够精炼具体\n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n韦伯管理思想主要表达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根底〔1〕法定的权力〔2〕传统的权力〔3〕超凡的权力〔崇拜〕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特点〔劳动分工、职权等级、规那么和制度、人员任用、管理与资本经营别离、人际关系等〕\n“霍桑试验〞与梅奥梅奥(1880—1949),美国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1927年,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试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常称“霍桑试验〞。试验结果说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在于人的因素;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而却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1.2人际关系论\n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⑴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即人是社会动物,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友谊、平安和归属感等〕,注重人的因素,认为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⑵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工人的“士气〞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关键因素。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共同的情感而构成的体系〕\n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开展的时期。为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是管理思想最活泼、管理理论开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管理理论步入成熟的时期。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生产力、科技开展、人的重要性〕现代管理理论开展的脉络。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开展的根本脉络:⑴管理理论的分散化。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分散化的趋势,形成了诸多的学派,被称之为管理理论的“热带的丛林〞。⑵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集中化的趋势,学者们先提出系统管理理论,力求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后来又提出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理论。\n一、管理理论的分散化 〔50年代后〕1.管理科学2.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1.调节辐射:苹果有补水的作用,而且其中含有的果酸有平滑肌肤的效果2.帮助呼吸:苹果皮中富含一种叫做槲皮素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你的肺不受污染物侵害。伦敦圣乔治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说明,每周至少吃5个苹果的人的肺功能比不吃的人好。3.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人们早就发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能的效果。4.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血压的成效作用5.据测定,每百克苹果含果糖6.5~11.2克,葡萄糖2.5~3.5克,蔗糖1.0~5.2克;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n1.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开展。他们都是致力于在企业管理中,摒弃凭经验、凭直觉的传统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最优方案,以到达最高的工作效率。管理科学,作为一个学派,是指把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广泛地应用于管理中来,建立一系列新的组织管理方法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理论体系。〔统计分析、仓库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OA系统等〕\n管理科学理论的特点与主要观点管理科学的特点。它强调以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解决管理问题,着重于定量研究,力图利用科学技术工具,为管理决策寻得一个有效的数量解。〔统计分析、风险概率〕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有:⑴管理科学的核心就是寻求决策的科学化。⑵注重定量分析,在管理决策中广泛应用数学工具和数量模型,认为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⑶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n2.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管理过程或称管理程序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管理学》(两人合著)⑴认为任何组织尽管它们的性质不同,一般有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2)认为可以将这些职能逐一地进行分析,归纳出若干原则作为指导,以便于更好地提高组织效力,达到组织目标。(3)这个学派提供了一个分析研究管理的思想构架,主张按职能分析、研究、阐明管理理论。一些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技术均可容纳在计划、组织及控制等职能之中经验学派戴尔《伟大的组织者》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他们通过分析一大批组织或管理者成功或失败的实例,研究在类似情况下,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达到改良的目标。通过分析总结,加以概括,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以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人类行为马斯洛、赫兹伯格、麦格雷戈主张在管理中,应注重研究人的因素,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社会系学派巴纳德其主要观点为:(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组织存在需要明确的目标、协作意愿和意见交流三个基本要素。(3)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是组织发展的两项重要原则。(4)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学科》(1)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他强调决策行为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2)西蒙对于决策的程序、准则、类型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科学的分析,提出在决策中应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佳化”准则。⑶强调不仅要注意在决策中应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数理学派泰勒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注重量化分析,强调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管理决策问题,以寻求决策的科学化与精确化\n二、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60年代后〕1.系统管理理论2.权变管理理论\n1.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为美国管理学者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卡斯特的代表作为?系统理论和管理?。系统管理学说的根底是普通系统论。系统论的主要思想是:⑴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⑵系统的整体性⑶系统的等级性\n卡斯特等人的系统学说⑴系统哲学: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局部之间的关系。⑵系统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与经营,使企业的各局部、各种资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的运行。⑶系统分析:确定有关变量,分析和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法和行动方案。\n2.权变管理理论卢桑斯的权变管理学说根本思路是:先确定有关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权变关系的理论,求得与之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以最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他提出一个观念性的结构,并用矩阵图来加以表示。这一结构由环境、管理观念与技术、它们两者之间的权变关系等三局部组成。〔根据环境而改变〕\n观念性的结构由三局部组成⑴环境。环境通常为自变量。⑵管理观念与技术。这是观念结构中的自变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⑶权变关系。权变关系是指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即:如果环境条件一定,那么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有效实现企业目标。\n三、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开展〔70年代后〕非理性主义倾向战略管理思想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n非理性主义倾向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⑴批判传统管理中的纯理性主义。〔感性〕⑵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⑶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在总结中提出以“软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n〔一〕战略管理思想波特与?竞争战略?⑴提出对产业结构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一般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分析模型。⑵提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三种根本战略。〔本钱领先、差异化、集中化〕〔3〕价值链分析〔生产价值,创造利润〕\n〔二〕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1993年,企业再造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昌佩(J·Champy)合著了?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一书,正式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的根本含义。按照哈默与昌佩所下的定义,是指“为了飞越地改善本钱、质量、效劳、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process〕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重新设计运营、管理方式〕\n企业再造流程的过程⑴诊断原有流程⑵选择需要再造的流程⑶了解准备再造的流程⑷重新设计企业流程分析内容:如何理解哈默与昌佩所下的企业再造定义——“为了飞越地改善本钱、质量、效劳、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process〕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n【案例】海尔的企业再造海尔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家电企业,应该说它很成功。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早在几年前,它就悄悄造起了自己的反思。在1998年9月8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而此时,中国家电业的价格战正酣。哈默说:“流程再造是一场革命,它意味着企业一切从头开始,一切从零开始。〞张瑞敏说:“流程再造对海尔来说,就是彻底打破原有的束缚着我们继续创新、继续开展的东西。这包括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管理模式,我们轻车熟路的流程,包括原来的成功。〞\n因为世界最新的管理理论普遍认为,企业再造适用于三类企业:第一类是问题丛生,已经面临危机的企业;第二类是业绩不错,但潜伏着危机的企业;第三类是正处于开展顶峰,再造是为了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大幅度超越竞争对手,抢占下一轮竞争的制高点。海尔的再造,无疑属于第三类。\n〔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组织〞理论产生的背景“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全世界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许多现代化大企业,乃至其他组织,包括城市,纷纷采用这一理论,努力建成“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等。\n“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思想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这种组织由一些学习团队组成,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心和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不断创新,持续蜕变,从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n【小故事】青蛙的命运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我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它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纵身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n启示第一只青蛙的态度是认“命〞,它觉得人世间发生的任何事都是命中注定,在生死紧要关头,毫无抗争的念头,放弃了生的希望;第二只青蛙的态度是认“输〞,面对困难,早被吓倒和折服,以致低估自己,自认倒霉,束手待毙;而第三只青蛙的态度是充满生的希望,凭着与命抗争的勇气,最终跳出奶桶,创造生命的奇迹。是什么救了第三只青蛙呢?是希望。这那么故事告诉我们,坚决的意志,必胜的信念,持续的行动,一定会创造出你自己的奇迹。可见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战胜困难的磨刀石,我们所讲的企业里面也就要培养有这样具有顽强意志和信念的员工。\nThankYou!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