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 2006~2007第一学期普物试卷周三B卷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大学 2006~2007第一学期普物试卷周三B卷答案

安徽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普通物理》考试试卷(B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C3.B4.B5.A6.B7.B8.B9.C10.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本题3分)ISB;1分0;1分BS.1分12.(本题3分);2分垂直纸面向里.1分13.(本题3分)x轴正方向;2分x轴负方向.1分14.(本题3分).3分15.(本题3分)1.47.3分16.(本题3分)l/(2n).3分17.(本题3分)2d/N.3分18.(本题3分)±30°(答30°也可以).3分19.(本题3分)《普通物理》试卷答案共4页第1页n355nm;2分396nm.1分20.(本题3分)l≤.3分三、计算题(共40分)21.(本题10分)解:当大齿轮的角速度为w1时,小齿轮的角速度为1分已知轴的半径为a=1mm,所以两轮在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的径向电动势分别为,方向是指向大齿轮中心2分,方向是背离小齿轮中心2分所以总电动势2分在匀速运动的条件下,根据功能原理,重力作功的功率应等于用于电能损耗的功率mgv=E2/R0,v=aw12分消去w11分22.(本题5分)解:旋转矢量如图所示.图3分由振动方程可得,1分s1分23.(本题10分)解:取S1、S2连线及延长线为x轴,向右为正,以S1为坐标原点.令.(1)先考虑x<0的各点干涉情况.取P点如图.从S1、S2分别传播来的两波在P点的相《普通物理》试卷答案共4页第2页n位差为=6p∴x<0各点干涉加强.(2)再考虑x>l各点的干涉情况.取Q点如图.则从S1、S2分别传播的两波在Q点的相位差为=5p∴x>l各点为干涉静止点.3分(3)最后考虑0≤x≤11m范围内各点的干涉情况.取P′点如图.从S1、S2分别传播来的两波在P′点的相位差为3分由干涉静止的条件可得(k=0,±1,±2,…)3分∴x=5-2k(-3≤k≤2)即x=1,3,5,7,9,11m为干涉静止点.1分综上分析.干涉静止点的坐标是x=1,3,5,7,9,11m及x>11m各点.24.(本题5分)解:(1)由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得3分(2)nm2分25.(本题10分)解:由于发出的光线仅有三条谱线,按:《普通物理》试卷答案共4页第3页n4分n=3,k=2得一条谱线.n=3,k=1得一条谱线.n=2,k=1得一条谱线.可见氢原子吸收外来光子后,处于n=3的激发态.以上三条光谱线中,频率最大的一条是:=2.92×1015Hz这也就是外来光的频率.6分《普通物理》试卷答案共4页第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