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口语交际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论文之浅谈小学口语交际教学 ‎ ‎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汪立琴 ‎  内容摘要:‎ ‎  口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听会说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流的最基本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其语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要激发学生人人参与交际的热情,就必须根据每次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使之成为说的最佳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效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 ‎  关键字:口语交际  情境  兴趣  训练  平等 ‎  一 口语交际的意义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教师面前。‎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实施,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乃至自由择业、事业竞争、开展多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交往已越来越密切,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愈,并呈发展的趋势。由此,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更经常地担负起了每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甚至成败的重任,显得更为重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点体会。‎ ‎  二 教学目标:走向整合,追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效应 ‎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所以常常有人讲,这个人很有修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有人会问,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此看来是否有矛盾冲突?答案是否定的。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它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比如专题口语交际训练“自我介绍”,教学的重点无疑是交际时如何说,学会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读学校、父母亲工作单位等说清楚、说明白。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必然涉及到听的问题,别人在自我介绍时,其它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等等,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只有坚持整体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  三 教学途径:走向多样,打通教学和生活的隔阂 ‎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 ‎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  除此以外还可以凭借课文内容练习说话,或根据内容让学生充分想象后说话。有以下几种办法:(1)抓住课文有关词句,启发学生扩想后说。(2)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复述。(2)抓住课文“空白”点,启发学生补想后说。(3)抓住课文结尾,启发学生续想后说。‎ ‎  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我们只有认识到位,才能积极地去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全面的去寻求训练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口语交际在小学课程中开花结果,并能真正落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抓住有关事物,启发学生联想后说。‎ ‎  (三)随机训练。(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采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观看电影后交流感受,开展有关热点问题(怎样过双休日等)的讨论、辩论。‎ ‎  三、教学方法:走向交际,或创设情境,或提供案例,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  (一)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学校开晨会,强调了卫生的重要性。回到教室后,我就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强调环境卫生这一点,引导他们说说目前存在的一些现象,接着再让他们针对一些不好的现象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及一些相关措施。话匣子就这样被打开了。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孟母三迁的故事,其中体现了环境与人的成长是相互相存的关系。中课堂就是要为我们的“小孟子”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口语表达及交际的校园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不断的规范学生言行,使学生交谈上文明用语,言行上注意礼貌待人。‎ ‎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这良好的环境中得以熏陶,交际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发展了学生。所以,中课堂的认真拓展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它将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光彩。‎ ‎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局限于学校,在校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因为学生感受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有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去自然中去感悟,在生活中去理解,与人交流,才能把内在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 ‎  让学生走出学校看一看,到台上来比一比,就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野外活动,让学生问路,与别人问好,分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活动。‎ ‎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把知识用以生活中去,以实践促表达,以交际获知识,不知不觉中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 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红在上学途中因下雨堵车而耽误了不少时间,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①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②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不是我的错,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③小红马上轻声说:“老师,天气不好,路上堵车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  四、教师走向民主、宽容,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发展 ‎  (一)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以发展学生听说能力为重要目标之一的语文课上,许多学生的嘴却很“紧”。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可想而知了。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般来说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很有吸引力的。除此以外,还可以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富有口语才能的领袖、将军、文学家等。这些能言会道的例子既充分说明着怎样口语交际,更能有效地借助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生发对口语交际的情感。‎ ‎  (二)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嗤笑、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心病还得用心来治”,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  (1)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  (2)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观点。当教师让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便会长叹一声,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话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但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学生不多。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知识,如 ‎“听什么”、“为什么听”,更为重要的是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  口语交际教学要创新是一项新的课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提高是迫在眉捷,其任重而道更远。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树立起新理念下的大语文观,打开生活与口语交际教学的隔阂,立足于三个课堂,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定会谱出新的乐章!口语交际是一个新事物,就像春天一样鲜活,就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而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纯粹是抛砖引玉,还请专家、教师一起来研究、探索,开创小学口语教学千紫万红的新局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